|

楼主 |
发表于 2004-6-7 06: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拨弦乐器中的“另类”——配器趣味知识(九)之二
再来说说[B] 46-竖琴[/B]7 P4 o0 q3 V& u) @
; M+ l0 C" j3 T3 X
先请大家听一段我制作的《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里的竖琴为双簧管伴奏的味道:1 e' z7 K, Q0 A% N" k, g$ M
- M1 w0 A! Z1 ~: ~% y* T) o
6 v: ]1 M0 B3 M# e 竖琴在拨弦乐器这一家族里大概可算是年龄最大、资格最老的老祖父了。公元前四千年至三千年左右的上古时期,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今伊拉克境内),居住着苏美尔人。前三千年起,他们陆续建立了二十余个奴隶制国家。近代的伊拉克考古学家们在苏美尔人的古国之一——乌尔王朝的一座皇陵中发现了一把金质的竖琴。该琴以金质的牛头为柄,造型精巧,线条雄浑,构造匀称,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竖琴。经测定约为公元前二千六百年左右的遗物。- E5 ~, k( E$ S c: F
我们知道直到中世纪,竖琴还一直是爱尔兰弹唱诗人、法国杂技演员、德国游吟歌手们不可缺少的伴奏乐器。那么为什么到了海顿的年代,反而不把它用过交响曲中去呢?原来,古竖琴不能任意转调的不足,限止了它对早已发展了的音乐的适应能力。直到一八一五年发明了加置七个踏板能转所有调的现代竖琴后,竖琴才重新获得人们的青睐,这就是我们在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中所见到的乐器。 n1 D6 f- q1 P
& o0 m) v/ q, ^. N1 ~( @
/ M2 E' o5 c2 a/ e0 H/ _6 b
. F4 H# i2 D8 n( g* w3 c% H; L5 ?2 Z% [( v1 O1 F1 d
% A, S# D' g# u/ g5 w
: R9 ]) V( e D% \0 M$ R3 u/ R( X1 S* Z0 P" m6 q3 {6 W$ l: q9 w
+ c+ O$ ^, C- H4 H6 x, q
. m0 ?4 m- _: X! h. m9 u$ u6 K
& z0 H2 B7 I" }* Z8 `
2 x0 o, f# C3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