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5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资讯] 苹果的空间音频能否带领音乐进入下一个次元?

[复制链接]

1181

积分

1

听众

61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118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8-18 21:55:1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苹果的空间音频能否带领音乐进入下一个次元?



本文作者:LoT


我想在座的各位,都没有经历过音乐从单声道向立体声转变的年代,而我跟大家一样,都生在立体声年代,听着立体声的音乐长大,自然也没有体验过从单声道年代转向立体声年代的那种跨时代的感觉。



但不要觉得可惜,因为我们很有可能会见证音乐从立体声到全景声的切换,这将是音乐再一次打破次元壁的机会。



我想你也知道我要说什么,我说的正是苹果最近推出的空间音频功能。这个话题市面上也已经有了一大堆文章了,但绝大多数文章都是站在听众的角度去阐释这个空间音频的,所以我觉得既然关注这个公众号的大多都是创作者,咱们为什么不从创作者的角度去聊一下这个空间音频呢?


01

什么是空间音频?杜比全景声?

苹果的这一个空间音频(Spatial Audio),乍一听好像是什么特别新的东西,但其实它的别名你可能一早就有所耳闻,那就是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


这一项由杜比公司研发的全景声技术自2012年起就被广泛应用于电影行业,甚至在2016年,已经出现使用全景声技术的电视剧——《Power》以及《权力与游戏(Game of Thrones)》。同时这也意味着你不再需要到有认证的电影院才能体验杜比全景声了,家庭影院甚至是你的耳机,都可以播放杜比全景声的内容。而这也是这次Apple Music推出的空间音频具有可行性的理论依据。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在当下,人们会为了得到更好的视听效果选择去电影院看电影,或者在家中搭建一个影音房。



但对于音乐,绝大部分的人还是倾向于使用耳机,最多就是一对书架式音箱而已。所以如果一个全景声的音乐需要使用全景声重放系统才能欣赏的话,说实话并不可能推广开来。



而杜比全景声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不管听众是在通过认证的影厅,还是一对普普通通的耳机,都能体验到全景声带来的乐趣,虽然两者的效果肯定不太一样,但至少可以听。



而对于我们这种创作者来说,杜比全景声也节省了我们制作全景声内容的时间成本,甚至是脑力成本。你只需要下载杜比官方提供的插件,打开自己喜欢的音乐宿主软件,按照教程进行简单的设置,就可以轻松开始制作空间音频。不需要复杂的计算,所有关于算法的内容,杜比的工程师们都已经帮我们解决了。



在制作空间音频的过程中,你需要搞懂的或许就是Audio Bed与Audio Object的区别。在Dolby Atmos Renderer中,Beds与Objects共享128个音频轨道,也就是说Audio Bed占用轨道越少,可支配的Audio Object也就越多;反之,Bed越多,可支配的Object也就越少。



其中Audio Bed是基于通道的概念,也是一直以来我们习惯的声像定位方式。



当我们想把一个乐器定位到左声道,我们就会把该乐器轨道的输出设置到左声道。倘若我们想把另一个乐器居中摆放,我们就会把那个乐器轨道输出设置到左声道以及右声道,通过左右声道相同的音量,制造一个幻象中心,让声音听起来是在左右两个音箱之间发出的。这就是Audio Bed的思维方式。




相比之下Audio Object要更加的灵活,因为它是通过三维坐标(X, Y, Z)进行刻画的,拥有更多可调节的参数,比如Object的大小(Size)等...这些参数通过Object Audio Metadata (OAMD)进行记录的,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02

重点不在当下,惊喜远在未来

目前Apple Music中的空间音频大多都还是从立体声转过去的,换句话就是说大多数歌曲在制作与录制的阶段都还是以一个立体声的思维去思考,只是在后面混音阶段单独出一个杜比全景声版本,所以一些歌曲的空间音频版本不见得比原版好听,就比如Jonas Brothers的《Happiness Begins》专辑,里面的一些歌在开启空间音频时,某些段落的听感会非常奇怪。


即使是新出的歌曲,比如The Kid LAROI和Justin Bieber合作的《STAY》,其杜比全景声版本也不见得有多惊艳。

但还是那句话,重点不在当下,惊喜远在未来。

当我们会看立体声歌曲的历史,通过对比你也能感觉到立体声时代初期的音乐听感与当下立体声音乐听感同样存在着巨大的变化。

在披头士的年代,你可以听到将贝斯摆到极左、把人声摆到极右这样的在今天看来非常不协调的立体声摆位方案。因为经过唱片工业漫长的发展,通过不断的“试错”,人们发现像贝斯这样的低音乐器,居中摆放可能是最好的方案,同时也意识到了左右声道均衡的重要性,最终才得到了当下所谓的“正确的乐器摆放方案”。




同样的,我个人认为,如今的空间音频仍处于一个“试错”的阶段,大家都可以天马行空地尝试不同的摆位方法,而且杜比全景声提供了比立体声更大的摆位空间,自由度得到了进一步扩展,自然也蕴藏着更多的可能性。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