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2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资讯] Tracker 发展史

[复制链接]

377

积分

2

听众

69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37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5-13 17:08:3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0 b& \7 r# p+ KTracker 发展史: H5 u  y, d  k- a

" u1 w0 N6 u- b& H) \3 |2 C, Y1 V4 \
很少有音乐编程软件像 Tracker 一样那么具有独特性,而这个在现代数字音乐上相当关键的发明,现在陆续以硬件的形式出现在大家眼中,Tracker 究竟是如何从简单的 8 - bit 规格演化成足以定义时代声音的地位,这篇文章就要带大家来看看 Tracker 的历史。, J0 t( d5 R4 }

/ X# R, s. V6 u8 G& Z3 K& i: x- x: }9 w8 O# G

, Z' \& {* y6 e" o4 S% i* l# t虽然 Tracker 看似复杂的界面会使很多初学者退避三舍,但千万不要因为这样就忽略它的趣味性和制作音乐的可塑性,Tracker 可是造就许多电子音乐创作者伟大生涯不可或缺的要角之一,当中包括 Calvin Harris 、Deadmau5  以及 Venetian Snares 等人都是 Tracker 的爱好者,甚至有许多 2000’s 年代的游戏配乐的是通过 Tracker 创作的。
2 T8 i8 v: y/ Z2 L6 Q2 u0 N5 f0 Y; G8 i& }8 ^

, [4 }/ ^1 x0 a, u" L2 ?& q% e' f
至今 Tracker 在电子音乐市场扮演关键角色已有超过三十年的历史,原先为软件向的设计也逐渐触及到硬件市场,像是来自波兰的 Polyend 以及来自荷兰的 XOR Electronics 出品的 Nerdsynth ,都是近几年硬件 Tracker 的代表产品。
6 g4 w4 ^0 l3 F6 w4 m
3 d. {& U4 ]# r
, }+ B  t" _7 d8 |0 n# ^  m) Y# H& z2 S2 Q3 p% @
MeeBlip 创办人 a.k.a Create Digital Music 的记者 Peter Kirn 是这样说的。Tracker 特别之处就在于它以直观的屏幕显示以及键盘操作提供一个整合性的界面,且不像仿造某种设计方法;反而可以说 Tracker 是另外一种编曲方式,当你理解它之后,你的大脑就能够更有效率的整合这些资讯,让 Tracker 成为方便又快速的编曲利器。而现在硬件形式的 Tracker 出现之后,更是颠覆大家对 DAW的既定印象,这种独立运作且高度整合的硬件设计,也逐渐获得大家的青睐,所以 Tracker 其实一直没有消失在音乐设备的世界,而是以另一种形式回归,并准备开始大放异彩。
, y& R6 g2 a5 k2 V' F; b
- @- K; R3 @5 _8 O! h
4 S7 o) t: R& R3 y4 }  Y1 s3 I. P( Q( }: p8 B) p
在八十年代中期,以电脑为基础的音乐制作产品并不如现今普及,当时的家用电脑并不普及,8 位的系统往往只能应付寥寥无几的合成音色,但在 1985 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 16 位元的家用电脑诞生了,特别是 Atari ST 和 Commodore Amiga 这两个型号为当时家用电脑的标志性产品,Atari ST 有着内置 MIDI 插座使之成为当时电脑音乐制作的必备之一,另外 Commodore Amiga 虽然没有 MIDI 配备,但是由于 Paula芯片的出现,让 Amiga 系列也为当时的声音制作开启另一扇大门。
  X8 a0 ^. X, G* `# m' D
' W' |# c  [" c; x  T; _3 D3 i
2 C- f# N* O8 D* l* d
Paula芯片的出现使当时 8 位的家用电脑出现突破性的升级,Paula 配备四个 PCM 音频信号转译的轨道意味着可以同时播放四个采样音轨,虽然这些信号还是保持着 8 位的品质,但这已经使当时电脑在制作声音上的音色有更多元的选择,当时有许多 Amiga 电脑上的游戏背景音乐就是基于配备 Paula芯片的电脑所制作的,甚至许多老玩家意犹未尽的并不是那些游戏的剧情,反而是那些游戏的音乐。
* `* i! k9 G+ ~7 b
' r! s; w' o- \; C2 O% r+ C+ C8 P# B2 d) x" U* R

2 H/ S6 a- I( U# F
$ C$ d* \. s) _Obarski 研发的这款软件同时也让 MOD 这种存储格式问世,在当时受到许多游戏开发者以及音乐人的採用,这种存储格式也衍生出在 Amiga 系统上的demoscene。demoscene是指能让在电脑上同时结合视觉及声音,使两者瞬间连动的专有名词,通过这样的程序能够获得更多元的制作以及展演技术,而这项技术在许多八十、九十年代的电脑中都有配备,甚至至今也存在于资讯科技世界中。) X& w9 Y( e4 v1 a% q

8 t9 T5 M/ S4 z$ {3 l: k0 }5 }- g. Q" O
/ y9 b! z; k8 P1 x3 d! c& N8 N7 A5 p' i+ e6 |5 v
在 Obarski 研发出 Ultimate Soundtrcker 之后,这项技术也随之被大家复制出来,包括 Amiga 系统上的 Noise Tracker 和 Pro Tracker 以及给 MS-DOS 作业系统使用的 Scream Tracker,这些软件都各自扩充了新的功能,像是除了回放功能之外,它们也发展出使用字母编码而成的其他效果,一开始仅仅只有滑音和序列功能,后来则增加了像是音量控制、timing offset 和指定回放等功能,不仅让使用者能够更活化他们的作业,也使之后 Tracker 的发展有着强大的基础。; y! D' X" B6 \: U6 h9 U3 D

; n9 o5 T8 s  s" F1 e6 X
! Y; r( f' x0 s' r6 v( \& H但可不只有英国的 Rave 曲风受到 Amiga 主机的帮助,澳洲的 Speedcore 组合 Nasenbluten 也使用 Pro Tracker 产出许多优秀的作品;荷兰鹿特丹的 Gabber 组合 Neophyte 也同样通过 Pro Tracker 制作作为现场演出的音乐作品。
  x9 J) s; P/ E9 y* I- ?7 }6 A9 r9 f
! A5 |# J/ |7 P2 J; ^

  o7 p' s$ E' P" H- G如上述 Tracker 的进步使九十年代许多电子乐风的组合如雨后春笋到来,但却不是因为 Pro Tracker 或是 OctaMED ,而是使用demoscene技术和 MOD文件当作背景音乐来衬托现场演出,LSD 震撼的半小时演出 — Jesus On E 使用了十五个 MOD 档案当作背景音乐,也成为当时演景技术相当标志性的演出之一。
8 `7 Y3 S+ V7 p; |8 |- E0 E, G$ Y6 W, n
! ^, T% K+ U9 H" W9 D
: q6 l% I# {: `2 L4 B
究竟是什么因素让 Amiga 系统在当时成为如此普及且热门的音乐制作系统,这可能要归功于当时配备于 Amiga 电脑上的取样介面,低廉的成本连带使 Amiga 成为大家能负担的科技产品。这个采样界面搭载 RCA 输入口并可以与电脑并对接,让使用者可以录制CD、磁带甚至家用录影带的声响。  J: v( z5 g' O, X0 a

& G& y9 _9 `* w9 z4 I4 g- v5 q( A7 F6 w& Q1 q+ Z0 H, c

8 P0 c. a8 @* ~; G) |$ A然而,到了 1993 年,Amiga 上的八位声音以及受限制的音轨数量让许多音乐制作者开始感到无法满足需求,但这却不足以造成 Amiga 的衰败,OctaMED 作为 MIDI Sequencer 的同时,他们将最大轨数增加到十六个音轨,也开放使用者能使用外接的硬件式采样机而不只是使用 Amiga 内置系统。Omni Trio 的 EP — Mystic Steppers 使用 Amiga 内置采样系统来作曲,到了下一张专辑 Renegade Snares 则使用外接的 Akai Sampler 以及 Synth 来制作他们的声音,这样的制作方式让 Renegade Snares 比起前一张作品更为锐利,也更小、更快速2 h+ G& {, l, d
, U5 Q2 w: b* f0 W+ j

: z3 E: X3 [& a' R0 d5 w& J0 H. h8 D7 a+ \2 X; P
随着时间经过,Amiga 系统渐渐没落,而 Tracker 的发展则渐渐转移到了配备声卡系统以及更高的十六位品质的 PC 平台。1994 年的 Fast Tracker ll 以及 1997 年的 ModPlug Tracker 是两个 PC 平台上经典的 Tracker,而在 1997 年至 2000 年之间,Jeskola Buzz 的出现将这种视觉性声音编写软件推高至了更高的层次,但在软件开发者意外将程序编码丢失之后,缺少技术支持的 Jeskola Buzz 就开始走向下坡,可随后 Renoise 的出现立刻填补了空缺。! F) G3 j4 C1 }+ W+ _6 H
6 H8 n) W2 {2 Q8 G* x# S
0 I3 O' g: D! r1 u2 Z

4 E) f5 u. S# f' |Renoise 是基于 Noise Trekker 编码而制成的软件,是由 discoDSP 创办人、FL Studio 开发者  Juan Antonio Arguelles Rius 所设计的,Renoise 不仅引领当时的声音制作,也将 MIDI 取样的 DAW带入市场,此外也协助一些 plug-ins 以及 Rewire 改进并增强功能以及可调整的参数。
8 M  K( }/ A5 v4 w
6 G* r0 u- a+ n  l( F* Q+ O
* A: j; z" K& S2 g1 @$ t% q' x. ?- ?/ t5 o
至今,Renoise 还是在市场上热门的 Tracker 软件之一,如果你是要寻找免费的 Tracker 软件的话,现在市面上还有 OpenMPT — 一个 open source 版本的 ModPlug Tracker 以及提供模块合成声音的 SunVox 都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 n% w3 E# @6 M: o/ l  I
. c, g/ y" L+ O- u
9 Y7 y0 E- `) \0 S( Q6 ?  Y8 L, l4 m6 V2 L
Tracker 经过这段时间的发展,终于在任天堂 Gameboy 主机游戏 Little Sound DJ 问世后,开始走向硬件化的道路,之后的 Houston Tracker 2 ,也让大家可以通过实体的操作来使用 Tracker。而接踵而至推出的硬件 Tracker 产品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那就是 Polyend Tracker 和 XOR Electronics Nerdsynth,这两个设备的诞生,定义了新一代 Tracker 的便利性以及实用性,无论在房间编写属于自己的曲目,又或是带上舞台演出,只需要一台这样的 Tracker,都能够轻松办到。
: @+ [4 v4 f6 h2 q8 e% E
: Q9 a" V2 b% B2 z3 N! p9 {
" G' R8 O2 O( i* j- m( F# H5 C, u3 a+ V% ^1 [6 O. Q
科技的目的就是增加便利性,Tracker 的演化必随着科技进步一齐前进,从只能在家用巨大的 Amiga 电脑编写八位的声音信号,到随手携带就能创作出丰富的曲目,这样如此剧烈的变化,象徵 Tracker 在现在与未来会有更多元的演进以及让人更期待的创新。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