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音频插件联盟,正版插件,欢迎大家选择!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阅读: 40152|回复: 0

[设备] Daft Punk丨“超时空记忆” 背后的故事

[复制链接]

185

积分

3

听众

82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185
发表于 2021-1-16 | |阅读模式
音频应用公众号资讯免费发布推广
Daft Punk丨“超时空记忆” 背后的故事

最近在朋友的引荐下接触到一张名为《Random Access Memories》(超时空记忆)的专辑,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或您一时想不起这是哪张专辑,但如果看到封面也许会恍然大悟。


640 (1).png
Daft Punk

历时四年时间和超过一百万美元来重温唱片制作的黄金时代。Mick Guzauski和Peter Franco与他们一路同行。



封面是由两张机器人的脸组成的,他们一个叫盖-马努尔,另一个叫托马斯,并组建了一支名为“Daft Punk(蠢朋克)”的乐队。“蠢朋克”,为什么会起这样一个名字?这要从乐队成立之初讲起。当时,两人受到The Beach Boys(海滩男孩)的影响一起成立了名为Darlin的乐队,并发布了名为《Cindy,So Loud》的单曲,但歌曲的风格曾被英国音乐杂志戏称为“Daft Punk愚蠢的朋克风格”。谁能想到,在后期两人重组乐队时竟沿用了这个略带讽刺的名称。

640 (2).png
Daft Punk不仅名字起得随性,在造型上也是特立独行,这主要体现在他们经典的头盔形象。对于被广泛流传的“戴上头盔并宣称自己是机器人”这一种说法他们的回答是:



早期在录音棚录制节目时曾发生过一次爆炸,当我们反应过来时,发现我们已经变成了“机器人”


640 (3).png


回顾Daft Punk的音乐生涯,他们只出了五张专辑。其中最被人津津乐道的便是开头所提及的《Random Access Memories》。该专辑曾花费一百多万美元,历时四年打造,可谓有史以来制作最精良,耗时最长的专辑。该专辑一经推出,便成为年度最畅销的专辑,曾在发布首周荣登20个国家音乐排行榜的首位,并获得第56届格莱美年度专辑奖和最佳电子舞曲专辑奖,以及41届全美音乐奖最受欢迎的电子舞曲艺人奖。

640.webp (3).jpg

专辑中有一首和意大利最著名电子音乐先锋,迪斯科音乐发展中的标志性人物-- Giorgio Moroder合作的曲目。在合作过程中,Giorgio Moroder并未参加任何专辑录制工作,仅仅是在开头有一段关于他自己人生经历的独白。Daft Punk通过这样一种形式来录制歌曲风格,除了想传达一种励志精神之外,还想将音乐的自由性出传递出来。


640 (4).png

期间,Daft Punk还专门请到素有“混音大师”之称的Mick Guzauski参与录制。事实上,该专辑影响力之大,以至于有传言说它将成为十年来电子音乐领域最畅销的专辑之一。更重要的是《Random Access Memories》见证了Daft Punk对整个单曲消费模式所发起的全面挑战:先发专辑,再上iTunes。另外,Daft Punk还拒绝为新专辑开展宣传工作,他们更希望专辑可以通过其自身的魅力吸引一群志同道合的电子音乐爱好者。

640 (5).png
Peter Franco(左)与Mick Guzauski(右)在录制《Random Access Memories》。



一百万美金打造一张专辑,即使在今天也是一个惊人之举。专辑所呈现的效果即使是低保真度数字格式下播放,也称得上不可多得的电音专辑。随着专辑销量持续上涨,对整个音乐行业而言也传递出一种理念:不惜成本制作一张优秀专辑,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重回模拟时代

640 (6).png

自从Daft Punk经典的《Homework》与《Discover》两张专辑发布后,便被誉为电子舞曲的领军人物。然而他们却对70~80年代的抒情歌曲情有独钟,认为那才是录音技术的巅峰时期。他们还抨击那些长期依赖笔记本电脑制作音乐的人,认为“那不是真正的音乐”。为了让《Random Access Memories》重回70~80年代的录音方式,他们不惜花费大量预算,雇佣当时知名音乐家以及带有全套模拟设备的高端录音棚来录制专辑。

640 (7).png

这种想法并非空穴来风,他们在录制专辑之前,抱怨如今的电子音乐太过于依赖科技的力量,而《Random Access Memories》在录制前曾参考过诸如《加州旅馆》、《月之暗面》、《颤栗者》等知名专辑。在几乎所有音乐制作人都认为数字技术早已是主流的情况下,很难理解Daft Punk为什么会通过模拟技术来完成录制工作,时任录音师Peter Franco在接收采访时表示:



要想将乐队的情感以及最纯正的声音传达给听众,唯一的办法就是重返70~80年代的模拟时代。


640 (8).png


提到Peter Franco,他与Daft Punk首次合作还是在2006~2007年的巡回演唱会上,当时合作的名为《Alive 2007》的专辑曾获得格莱美最佳电子乐专辑奖。他认为:通过模拟设备录制的音乐更生动,更吸引人。人们可以从中感觉出它的不同,音乐无外乎就是感觉,这一点至关重要。

640 (9).png

另一方面,Daft Punk也知道数字技术的利弊,并在演唱会上尽量避免使用数字技术,因为在进行现场扩声时通常需要经过多次AD/DA(模拟转数字/数字转模拟)转换工作,这样所呈现的声音往往已经被转换3-4次了,会对音质造成影响,所以为了录制《Random Access Memories》这张专辑,他们开启了一场了解模拟技术的旅程。


磁带测试阶段

2008年在制作《Random Access Memories》这张专辑之前,Daft Punk本想延续他们之前的创作风格,但是由于2006~2007年的巡回演唱会让整整一代美国音乐人开始关注电子音乐,这也使得他们对专辑录制有了新的想法,随后便在洛杉矶租下了Henson Studio录音棚,并请到Peter Franco来进行录制前的测试工作。


640 (10).png

Henson Studio 录音棚



Peter Franco表示,我们用模拟磁带做了很多测试,比如将Pro Tools录好的素材通过不同电平转录到磁带。然后我们将相同的素材直接录制到磁带后,再转回到Pro Tools进行比较,我们想看看能否从中找到我们所需要的声音。这种方式哪怕是在当今,也不失为一种寻求好音质的方法。


我们从一开始就想通过模拟的方式来录制整张专辑,并不用任何插件,因为插件只是在模仿硬件功能,然而他与真正的硬件相比会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在数字压缩功能方面。另外,越来越多的人都在用同样的插件去制作音乐,我们想跳出这种模式。


640 (11).png


在我们做了这些测试后还录制了一些歌曲,并通过模拟和数字的形式进行对比,从而发现两者的区别,我们想试着创造一些让人觉得很特别的专辑。另外,作为乐器达人的托马斯与盖·马努尔在早期的录制工作中还多次使用(Prophet 5、Jupiter 6、Juno 106、Yamaha CS80)等键盘乐器,他们在专辑创作过程中往往会萌发一些与众不同的想法,这也为整个录制过程创造了宽松的氛围。


《创:战纪》的影响

在磁带测试工作结束后,Daft Punk花了两年时间参与迪士尼电影《创:战纪》(Tron: Legacy)的原声带录制工作。除了使用合成器之外,他们还聘请了一个管弦乐队,这让他们意识到在现场与顶级乐手演奏的好处。


640.webp (4).jpg
《创:战纪》

该专辑于2010年底发行,在美国专辑排行榜位列第四,并获得格莱美最佳视觉媒体配乐奖提名。



录制工作结束后,Daft Punk从中找到一些灵感并将其应用在《Random Access Memories》专辑中,并在采访中表示,在与管弦乐队合作的过程中才意识到,现场演奏所呈现的音质效果,是机器无法比拟的。


Peter Franco补充表示,这两年的录制工作让他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想要什么,在ProTools工程师Dan Lerner的帮助下我们重新调整了录制音乐时的一些想法。另外Daft Punk还特意从巴黎带来了模块化合成器,这些合成器模块是由Modcan在内的知名工程师为其量身打造的。


640 (12).png
Daft Punk 在录制《Random Access Memories》专辑中用所用的模块化合成器。



作为专辑录制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您在专辑中所听到的大部分合成声音都是通过它来制作的。此外,在专辑《Doing' It Right》录制过程中,除了合成声音外,鼓声也是通过模块化合成器制作完成的,当我们留意到那些信号跳线,听到他们所呈现的音质后常常感叹,我们在2008年所使用的的那些合成器过于简单了。

自由创作

接下来便是在Conway Studio录音棚中开展《Random Access Memories》专辑的创作。工作开始前,Daft Punk特意邀请业内知名贝斯手Nathan East和James Genus、鼓手Omar Hakim和John Robertson、键盘手Chris Caswell以及混音师Mick Guzauski参与创作。

640 (13).png
Mick Guzauski、Peter Franco 和键盘手 Chris(右后)



Mick Guzauski回忆,Daft Punk想在《Random Access Memories》专辑中呈现复古、模拟、流畅的音质,他们不希望使用任何插件进行模拟和数字的录音工作,他们还特意带来已经录好的歌曲样本,有些是比较完整的构思,包括鼓声、贝斯声、键盘声的呈现。有些则略显粗糙,连杂音都没有处理。除此之外,Daft Punk还将自己的合成器带到录音室,其中还有不少老式复音模拟合成器。他们会让乐手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节奏随意演奏一首乐曲,再根据这些来搭建歌曲整体架构,因此我们做了很多即兴创作,并挑选其中最好的部分来组成一个完整的作品。


640 (14).png
Peter Franco补充表示,Daft Punk所聘请的乐手曾经演奏过许多经典曲目,因此想通过自由发挥的形式捕捉到某个精彩瞬间。期间,Daft Punk还会和乐手探讨自己的想法,从而进行录制工作的调整,之后我们会将录好的磁带加载到Pro Tools中,并花费大量时间去听这些素材,从而挑选出令人满意的部分进行编辑。


录制过程

提及《Random Access Memories》录制过程,团队在音质方面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Peter Franco表示,我们对音质要求非常严格,拿鼓来说,我们花了不少时间让它听起来是“有力量的”,因为很多70年代末期电子音乐专辑的鼓声都很轻柔,这是我们不希望得到的效果。

640 (15).png

API 经典系列话放



Mick Guzauski补充表示,我们会通过挑选合适的话筒、合适的话放、通过调整摆放位置来获得我们希望得到的音质,我们在录音时很少使用EQ,在混音工作中也是如此,EQ只是负责一些润色的工作,而不是大幅度修改,我们希望尽可能呈现自然的音色。另外,在录制底鼓和小鼓时我们选用API的话放,用它录制的声音很漂亮、有力。在被吸音棉覆盖的棚里录制声音高频段听起来会很死板,为此,我们会拾取一些房间声音,这会让整体效果听起来更舒服。

640 (16).png


Studer A827 开盘机



话筒方面,我们使用了AKG D122、SonyC500、Neumann U47 FET以及一个YAMAHA Sbukici的低频捕获装置,这样我们便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底鼓进行混音工作。AKG D112能呈现漂亮、饱满的低频,以及有冲击力的中频。SonyC500可提供清晰的高频以及紧凑的低频。Neumann U47多用于低频,但是冲击力会显得弱一些。如果我们想获得更低的频率时,就要用到YAMAHA Sbukici。我们在录制专辑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需求来调整话筒的数量及角度,而不是单纯依赖EQ。模拟录音方面我们选用Studer A827开盘机,以及ATR磁带与杜比SR降噪,这样能有效减少录制过程中存在的“嘶嘶声”。


640.webp (5).jpg
Lynx Aurora 数模转换器



数字设备包括Daft Punk常用的 Lynx Aurora 数模转换器。数字信号通过Lynx Aurora A-D转换器后所呈现的效果,我们都很满意,它们的声音真的非常好听,我们还使用了Antelope数字时钟,磁带通过 SMPTE 来录制,并且与Pro Tools 保持同速。录制完成后,我们会把相同的磁带素材转制到同期的 Pro Tools上,这样在每一阶段都能得到同一个素材的两种版本。我们无法将模拟素材保留在模拟设备中,这样才能确保后续的编辑工作。

640 (17).png
     Touch  



所有通过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录制的音轨都要成对导入Pro Tools中,除此之外,Daft Punk还要将自己合成器音轨的部分加进去,这使得制作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曾被称为史诗级曲目《Touch》中有250轨,这些部分都要在Pro Tools中进行编辑,而团队目前使用的设备最多能跑96轨,因此音轨究竟选用模拟还是数字,是团队着手要解决的问题。

640 (18).png


Mick Guzauski表示,模拟版本跟数字版本很相似,但还是稍有不同,数字版本音质清脆,瞬态响应更好。但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模拟版本呈现的慵懒声。为此我们多次采用盲听的方式进行比较,多数情况下还是更倾向模拟版本,因为它所呈现的音色听起来更甜美。但有时也需要数字版本清脆音质所带来的冲击感。当我们在2008年做测试时,我们使用了UA 2192数模转换器。可惜无法呈现Lynx Aurora 16那样的纯净的音质,在对比后我们才意识到Lynx Aurora 16的声音比我们之前听到的任何声音都要好。


640 (19).png


Lynx Aurora 16 数模转换器



当我们第一次接触到这款产品时,就被所呈现的母带级别的音质所折服,Lynx Aurora音频接口的每个通道的模拟信号路径都被设计成一个独立的屏蔽电路,并且,每个通道都有自己专用的转换元件,有效避免串音干扰以及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与原有信号相比发生的偏差问题。


混音制作

640 (20).png

用于混音工作的 Conway Studios



混音工作是在2012年夏天开始的,当时Mick Guzauski接到一个电话,被告知录音工作已经完成,并让他们开始专辑的混音工作。混音是在Conway Studios进行,历时2个月。Mick Guzauski回忆到,当时他们带着经过编辑好后的Pro Tools找到我,这些录音被整理得非常好,通常我在混音工作开始前会做一些准备工作,但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没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大部分内容已经被处理好,我只要做好混音工作就可以。


即使这样,在混音工作上还是花费不少时间,我会先快速地将整张作品的混音工作完成,然后仔细听每一个轨道,这样可以对每一个环节进行确认,这种方式是最直接的,做好后我会让Daft Punk来听,对不满意的地方及时作出调整。

640 (21).png

API 2500



另外,我们会选用API 2500和Chandler EMI Zener对整个鼓组进行平行压缩。除此之外,我还使用了一些调音台的EQ和压缩器,混响大多是EMT 140来完成,偶尔会用到EMT 250。在混音过程中,我们没有在低音上做过多处理,只是在调音台上稍微突出一点中频,而硬件压缩器更多是当一个效果器用。另外,Daft Punk很关注对人声的处理,为此我通常会加一点高频。另外还用到dbx902和UAD来去除混音工作中出现的“嘶嘶声”,从而突出人声。所有的这些工作都是为了让Daft Punk的专辑变得更有灵魂。


在路上
640 (22).png
Bob Ludwig

多次获得格莱美、TEC最佳母带工程师、拉丁格莱美等国际知名奖项。

640 (23).png
混音结束后,专辑送到著名母带师 Bob Ludwig 手中,由此人来完成最后的母带制作工作,另外还有一些母带制作工作是由Antoine Chabert在巴黎完成。花费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打造的作品,已经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了。Daft Punk更是对母带视如珍宝,他们曾亲自驱车取回母带,在他们看来这是唯一一种不让别人触碰这些大师级作品的方法。对此,Peter Franco给出的答案是:



母带很容易因雷达或金属探测仪辐射而受到影响,我们录制这张专辑花费了太多精力,决不能有半点纰漏




我们很高兴能走到这一步,追忆整个录制过程,我们从没有感到迷茫或是害怕,实时证明我们的努力是对的,我们整天待在录音室里,感觉就像参加一个夏令营,能认识这么多有趣的人,这也是一段值得回忆的经历,我相信,那些热爱电子音乐的朋友,可以从音乐中感受到这一点。

关于Lynx
640 (24).png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招标|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