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这几个月,只要谈到电影,大家估计都会想到TENET,也就是由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执导的新电影《信条》。
, ?! @/ L5 C& N- d0 z
0 k B" Y) U8 { I+ S" w+ b, H; O
7 K |8 I" k# u+ e3 D7 {一方面是受疫情影响,今年的电影作品,尤其是海外的作品数量有断崖式的下降;另一方面是诺兰的作品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从《盗梦空间》中的层层梦境到现在《信条》中的正反时间,可以说在脑洞这一块,我诺兰就没输过谁。) q- Z6 z8 ^' @ x
; ]0 u1 S/ M5 P7 n* m9 r6 y
) g$ |9 O; Z) G" R
' t% E' U8 d* P如果你还没看过电影,请放心,本文不会涉及任何剧透,原因其实很简单——我自己也还没看呢(上映时正值我的返校时间,且由于疫情原因学校还封锁了一个月)...基于以上原因,我们今天聊不了剧情,我们来聊聊《信条》的主题曲——TravisScott的《The Plan》,我们来聊聊主题曲中是怎样体现电影中那高大上的逆转时间效果的,那接下来我们就直接开始正题:3 D4 j: E6 T4 S0 m4 i. R
8 a& ?* E8 V- f; u
网上其实已经有不少的视频是将信条的原声带(OST)反过来播放的视频,《The Plan》作为主题曲自然也逃不过这个命运,同OST中很多其他的歌曲一样,《The Plan》在反向播放时同样不会过于难听,相信制作人LudwigGöransson也是算到大家会把这些歌曲反向播放的操作。* s0 [ Z( s/ R
) E7 j7 _. K% G+ o7 X
! S2 N. u$ k) `& R7 e" N0 {
; Q$ I3 H+ X% e" X" H& L所以《The Plan》在反向播放时,除了Travis Scott的人声会变成ट्रैविस स्कॉट的人声以外,其他的元素其实都不会有太大的违和感。我们以原声带中MEETING NEIL开头的PAD音色为例(如果不知道我指的是那个音色,请见下文演示例子):" r3 ~ P' A4 K3 w: k- o
; j9 V) M$ B/ A% |4 w5 U$ U
3 D5 P2 f" r1 z
$ p4 a: S( h h3 |/ q2 @% X; ~/ b当你将它倒放的时候,会发现其实差别并不大,这得益于它的长Attack与长Decay(相关知识可以倒回👉ADSR👈观看)。通俗的讲就是这个音色有一个很长且音量缓慢上升的音头(Attack),当音量达到最大值时,又开始缓慢下降到0(Decay)。
2 {" {. M2 U/ u$ \3 R' o) l! o- V) ?4 ^5 b. `* i; N! G0 w
" w# C( H2 }3 l
. U/ Z5 K; `, b% J当我们把它的包络大概画出来就能看到,其实是一个中心对称的图形,这样的音色即使在倒放时也不会发生太多的改变。MEETINGNEIL中的这个PAD音色在整张原声带中多次出现,其中就包括上文的《The Plan》。
% B/ L6 Z/ a! k; `( W0 o
8 }+ E0 ^. k( R ~6 G+ F6 o" G o# z) X0 g9 S6 P+ v
# i, X2 A& p8 }* ^- }4 H- @* e; C, n+ M
以上谈到的这种类似于PAD的音色在倒放的情况下并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但对于鼓组这种拥有一个比较迅速音头的音色,当它们被反向播放时,就很容易被听众所察觉。 Z6 D( R2 X3 H, f& a
' l$ P6 D1 b+ h
9 m' S. ^# a9 y: b7 Z" M! @
8 v7 L" y( n4 W& L9 D: A在文章开头的音频中,如果你仔细听,会发现25秒以后,在偏左声道会时不时传来一声明显是经过反向得到的音色,具体可以听听一下演示例子:
! n+ o9 y- V* K4 H, L/ v: H% w' I9 d6 i* N: M& R+ I2 ^
% a: w" \: L* ?& |* g
- C5 o( h: @5 w: Z; K通过这个文件名称我想你也知道这个音色是通过踩镲反向得到的了,你现在再去仔细听一遍《The Plan》的话,你会发现这个音色几乎覆盖了整首歌,而这也是我觉得Ludwig Göransson想要表达的电影中逆转时间效果。
5 l9 S* {0 b' j0 [7 L
) c- D v7 s3 f6 k: ~/ R K: n9 w2 G* n
- o3 N4 G9 v( @7 j它不是单纯地将所有东西都进行反向,而是把它当作一个小元素添加到其中,两者是并存的,正如电影中正向时间与逆向时间同时并存一样。也正是这样的设定,《信条》才能让观众拥有一个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4 l0 h5 z' }5 j: v7 h" h
* p& q9 M+ y6 e1 N* Y$ F. M0 p 0 a ~" i# s6 S3 A& J4 t
9 l! m' j6 M# E" d' G' C
虽然逆转时间效果在视觉上很高大上,但这样的效果在音乐或者说音频领域,可算不上一个特别新的东西,或许你已经在很多地方遇到过了,下面我举的几个例子,或许会让你产生“噢,原来我一早就听到过这东西!”的感觉:0 [( B( }( a' Q) ^, o
( o& f$ w4 b# h) u
) m; O* j$ r% c h/ t0 U \/ N
5 X" C% y8 x( o6 S3 l+ V" ~
5 h, L6 |4 J I1 C& K, A: }$ a一.反向吊镲(Crash Cymbal)充当过门效果0 m) ^- W. q# `$ R( y3 A- E
% H2 K; `9 t( J s# u2 `反向吊镲常在电子舞曲中充当过门效果,大家通常会把它用在Build Up跟Drop中间,起到一个段落过渡的效果,将气氛推向高潮。
, c) ]$ a7 U8 y: w) D# f- r- Q* S7 }# C9 ?& y3 w3 G9 {
当然了,当下一些更加猛的电子舞曲可能不再满足于使用反向吊镲而改用效果更加强烈的Riser音色,相关知识可以在👉教你做一个轻松推动歌曲情绪的音色—Riser👈中看到。% k1 z+ A3 ]) P" z9 p( r& h
4 v- Y5 ~* `8 S$ W0 \) N/ K* h
! I1 s2 A; C7 q- Y" J. f5 T! Q: h/ o' k! s- h
/ V" @6 O! X7 O& ?0 g$ R. E: x4 u+ Y
二.嘻哈音乐中对于采样的处理方法
2 z! y8 z1 X3 W: i3 T2 X( | f4 {+ i, Q1 e; K
翻转音频(Reverse)的另一个常见的地方是嘻哈音乐,究其原因是其基于采样的创作方法。& g5 i) Z, j h1 a
1 Y& l$ H- Y4 ^5 m! _/ t3 _. `
' [: g( Z9 x: x3 b" p/ [# ^1 I2 c e% F+ Z. A* z
有不少的BeatMaker都习惯从一些老唱片中寻找灵感,时常会将自己感兴趣的部分采样下来,作为创作动机。但大家基本都不会直接使用采样,通常都会对采样进行二次加工。
( w; J$ ^0 V N$ p. V! p/ ?- x1 {6 n1 Y. U. ~
: D3 B- g, x' `1 c
9 i! O. x6 c* ^, r) F在这其中,反向音频(Reverse)就是一个被经常用到的技巧,通常会辅以升降调、变速、切片等一系列操作。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个人能力的体现,毕竟采个样谁不会呢?
* B% D$ r6 @& g% M0 ]- }8 R
' B C Y. H0 y* m" n% b7 O
; ]# n& Y/ M+ M* ]
$ S% T1 z$ o" V$ y真正体现技术的是如何把采样变成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是基于采样的创作方式通常伴随着版权问题,有的时候为了躲避版权纠纷,对采样进行二次加工或许是最好的方法(如果原作者都不知道自己的作品被采样了,那谁还能管你有没有侵权呢?)
7 n' y3 i2 r4 Y, q; e; e. L* D$ e m1 B* O+ W$ J3 ^) w( g, f8 I
) X5 X0 o" v3 O3 H5 Y
$ G: i$ N& I6 ^ O
5 }0 G/ }1 ^& N
' A: u5 \! c2 d$ j# v" E/ c6 T0 `4 H, Y. Z6 c7 I5 p/ e/ }$ i+ p
三.反向人声增加神秘感* J' @+ S$ r9 K; R
! M: {# k8 J+ w. R如果你关注一些游戏彩蛋的话,那早年间一些游戏的彩蛋是会以语音倒放的方式出现的,比如《毁灭战士2》(DOOM II)中的最终BOSS的语音就是一段经过反向的音频,玩家需要将音频重新反转回来播放才会知道BOSS在说什么。/ P4 k' {; U) Y" a6 ~' K
3 ^! ~6 j) Y3 n8 l+ c# t7 [/ P. H3 D6 f% l; M( w) F
4 P. _6 M2 z- _# W- q
( f! i/ l% D/ ~$ U$ m: I
5 q0 ]% Q, U6 R) @: ^6 P$ p% p( d: R- H6 T% d+ j1 r
1 m5 L$ _1 p" Q' D7 }# `6 V7 B
除游戏彩蛋外,在音乐中你也能找到这样的应用,比如我自己的歌OrangeDevil's Drowning中其实就有反向人声的元素,但并不是为了隐藏什么信息,仅仅只是将普通人声升调了一个八度然后进行反向,然后跟正常人声与降调人声形成一个整体效果,所以其实还是很容易被发现的。
* N3 k1 j! R1 q3 A同样是反向人声但没那么容易被察觉的例子是易烊千玺的《牺牲的一半》,在3分20秒到3分28秒这段时间内的,左右声道会分别传出一句经过反向处理的人声,但这两句究竟是什么内容呢?大家可以自行解密。
9 J- r% S1 ]/ z8 q/ Y5 J& O4 G; Z
9 {0 H: h* c" l& `方法其实很简单,在很多音乐宿主软件中,对音频进行反向其实都是一键式的傻瓜操作,比如我个人在用的AbletonLive,你只需要选中你需要反向的Clip,然后在ClipView中点击Rev.按钮,就能将音频进行反向。7 m; F5 A) ~- U( A,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