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708|回复: 0
收起左侧

[转载] 电子音乐的前沿创作理念及技术手段

[复制链接]

187

积分

5

听众

5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187
发表于 2020-8-12 16: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电子音乐的前沿创作理念及技术手段6 T8 ~$ T: G# x  H5 y" o; f  c
. {% Z2 a, \$ u. F" s4 @+ d3 v5 _# ^* M
2019年EMW/IRCAM国际论坛于2019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上海音乐学院举行。本届论坛云集了海内外的电子音乐作曲家、专家、音频工程师和上海音乐学院的师生。论坛期间举办了2场音乐会、3个系列的工作坊和9场学术讲座,在音频技术和电子音乐演出等环节进行深入研讨。论坛不仅呈现了新技术,例如Modalys(物理建模声音创造软件)、Antescollider(音乐软件的本地服务器)、Spat与Panoramix(空间混音)以及基于Unity的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控制,更使大家增加了对电子音乐创作理念的认识。另外,论坛邀请到海内外的作曲家、表演者以及音乐科技专家发言,分享IRCAM实验室的音乐技术和知识技能,以促进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和创新。$ C- Q4 p( q8 j# N# ?8 c9 _1 x

  G0 \, n) p# ?5 _
  o# x" o: W8 c& A
2 d* ?/ J  |3 b$ ^6 N& H/ V2 T3 ^, e( X7 k* @; I) X# n. m

' u$ e' m& W3 U/ R& l) `1 前沿的电子音乐创作理念4 Z, M; l+ i/ \  o" L4 r% ^- v3 c
8 ?* ]* g: _! T7 s$ @  H

1 u* a- f9 @- T# n
8 X6 d. }7 ~& X1.1: I0 }, @5 o9 E; {$ y9 i1 F
; E/ ^0 K! k2 t! E: f0 o7 [1 L
虚实结合的声音创作6 K; I" G2 n  h/ \
, S! S7 `9 ~4 q4 y7 v$ W. W$ _9 \. n

/ N7 U) A" {2 l/ F: w$ S* ~4 u: k: k. C6 V* j- f5 s: g1 a
作曲家弗朗西斯科·菲勒迪(Francesco Filidei)为弦乐四重奏而作的电子音乐作品,名为《Notturno Sulle Corde Vuote》。这部作品运用一组弦乐四重奏体现了两组弦乐四重奏的效果,创作手段类似镜像原理,最初演奏并采样一些乐器声音的样本,之后将这些声音材料加工后反馈回乐器本身,再从琴体中发声。创作中存在一些难点吸引着作曲家突破,例如,如何操控并确保这些乐器声音的自然性、如何利用并创造这些声音、如何创造一种失真音效等。- H, T0 r, f7 u. y

& s9 Q% ]  x& h$ D
( _5 t9 n  d. W
) L5 A1 n' Z# X3 H7 t1 w5 Y# u& ~1 G这部作品最大的魅力在于,作曲家试图只使用一个乐器作为发声源,并使用这件乐器制作出另一个虚拟声音,使其模仿乐器原声,并彻底与原声融为一体。这部作品的创作理念在于,作曲家试图在真实演奏的乐器与虚拟合成的声音之间,建立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在运动与静止的事物中创造一种模糊的幻影,演奏员本身作为音乐的一部分,试图与这个幻影般的声音对话。
0 y. L, ?- a/ l! i1 v, _3 R7 ?/ R7 N4 d: E; G3 F  B6 a

+ r) N- ]8 Y# _# n* q/ G' @) U; l0 T2 C5 m- a, j
1.23 ^, Q0 {& q9 U
# \( K( P+ c. L4 L
演绎电子音乐理念——演奏者转化为演绎者
6 e' p7 R: G3 |
5 n/ b. Z+ {2 V0 ~- H7 V( ^马特奥·切萨里(Matteo Cesari)是一位热衷于当代音乐的杰出艺术家、演绎者与研究者,他在《电子原声音乐演绎:室内乐之旅》的主题演讲中提出演绎电子音乐作品的理念。演绎者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必须要与作曲家以及声音工程师紧密配合,深入理解作品的含义,更为重要的是要演绎电子音乐作品。之所以常常使用演绎者(Interpreter)来代替演奏者(Performer)的称呼,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演奏了作品,更是因为他们演绎了作品。* E0 S: m4 u* i2 Q! S
) n# o: m! [7 V" g2 H' }; A

) x) l, ?; w9 s! R- y
" u3 Q1 K- C: b马特奥以程慧惠的《Me Du Ça》(美杜莎)作品阐释这一理念。在这部作品中,作曲者需要演绎者头戴帽子,上面布满电子设备组成的管子,来模仿美杜莎的蛇发。演绎者需要兼顾三种语言的念白,并同时表演三种舞台角色:英语中的Me(我)、德语中的Du(你),法语中的Ça(它)。
' H" T( F4 l5 n$ ^- d7 Z9 M
& m4 M) _2 {6 X- x* f+ a$ x6 u9 E" h" y$ W$ H6 A
5 n/ ^, s' O+ j9 Q+ J8 B
2 IRCAM的前沿技术手段
; ~$ y" r& a& o9 M( `2 p  r7 ~& m' z& T9 z3 i, Z% g' U/ P

: q- c" t  K, a/ J, j4 _6 g9 o4 n- v
2.1
) Z, `: e/ O# X, W9 j' j1 L; a
8 u9 {8 ~1 j9 V6 d使用Modalys软件创造电子音乐
# L) _5 i3 ]$ F4 z4 ?# ?
, D; F% {5 ]9 v: N$ TModalys(图1)是一款辅助作曲的声音创造软件,使用物理建模的方式,提供一个声音合成的环境,可以使用基本的物理对象(例如琴弦、木板、管子、膜、拨片、弓或锤子)来创建虚拟乐器,还可以使用3D网状图来测量并创造更复杂的对象,甚至是某一建筑物。作曲家可以通过使用这个软件,创造乐器,并规定演奏法,同时赋予其自己的想象,来创造独一无二的声音。Modayls可以与Open Music或是Max/Msp等软件关联,实时交互,为使用者提供良好的声音制作环境。
3 ~) {: Z( i9 D7 W
  A6 p& ~: {7 o% Y+ r3 Q* W; o; g' |4 Z4 O! e1 D

! I2 D9 \) J" w- C2 X+ S8 P0 C1 E1 J 640.webp (88).jpg
: N4 O. E6 p6 W9 }. S; l; e5 z图1 IRCAM辅助作曲工具Modalys8 S5 V6 d% T- z! N% ]. K6 i
: E7 h6 Q  s6 G0 z# D
1 j5 ]6 ?8 ~4 x# z5 F
. U4 F# b# B% C# N2 x, j9 T! x
刘家麟(Liu Jialin)在《我的Modalys世界》演讲中,分享了自己用Modalys创作的电子音乐。图2是刘家麟在Modalys中根据巴黎圣母院建筑原型搭建的主塔建筑声学环境,他将Modalys软件与Open Music软件交互使用,在物理建模的基础上产生环绕式的音响。他的作品《shh…you’re in the tower I built you》使用低音长号独奏,将听者置身于主塔的音响效果中,感受环绕式的混响,仿佛穿梭在塔内,身临其境。, @9 b  J; u6 v; w8 S& C* _+ R+ l  {
2 m, d4 G7 c; A- W/ \) i2 G. {
1 O0 ^. c( p9 k& \# |1 w( q; x0 p* I: U

, f3 z5 H$ A  e  b  T3 o5 c 640.webp (89).jpg
: @0 t' n/ U% _9 B% f, J) f4 E" k, Y) l
图2 使用Modalys软件建立的声学模型
# Z  Y* A' R. ?. e  u1 R) P) T; v7 ^- I( i1 g& p3 P
2.2
# f, W. ~! c% }2 Q4 l) Z8 f4 i: n8 D2 }3 e/ f
AR增强现实作曲——新型记谱法, d9 j6 |& r! n- `

9 o& s0 d8 ?3 p- [乔瓦尼·桑蒂尼(Giovanni Santini)的研究成果是将AR技术应用于电子音乐作曲。他设计的作品使用AR技术,创造了一种有别于传统的全新记谱方式Notation。他将指示牌投射在真实的乐器上,使演奏者根据指示牌的实时位置演奏乐器。在图3中,作曲家使用大锣,将演奏的按钮通过Unity编辑器软件建模的方式投射在大锣上,用手势分别表示变化的空间,这种记谱法相比传统记谱方式而言,具有更高的精准度。演奏者佩戴头盔,即可跟随AR创建的指示演奏。Linear技术是一种用于AR中实时生成界面与记谱环境的技术。Linear可以根据演奏者使用设备时的位移来创建实时渲染,向计算机中的Max/Msp程序发送OSC(Open Sound Control)信号,并生成实时的图形符号。
3 f% G) C- w( p* W1 Y5 H/ D5 Z. C5 h5 E
5 @1 W: }. z: P+ F  w& I
640.webp (90).jpg
5 x( g1 D$ f2 J$ M5 \4 U
3 t8 \9 G( v2 I! o, Q* y图3 Unity软件绘制的虚拟大锣乐谱信息
1 v' h6 Q+ W7 W6 X8 }! c* h. c% ~! T" R1 `; b: L; c
$ M! k# B- [, k  M) x! p; ^: W) ~

0 ^  H9 @' F0 A. B% zAR技术作曲不仅创建了新式记谱法,更促进了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巧妙融合,为使用者增加沉浸式的愉悦体验。7 ~. Z% F5 U3 |: j) n

. u' \- E3 [6 @2 a0 }& U/ A
# f+ t* {! f( z9 ]  G% N# O6 y
8 m) |; m7 J2 J+ m6 `2.3+ m8 |% }; s0 h( X0 _

% `; ?( O- c; T6 {基于Antescofo的Antescollider
9 ^. j# P  a# |, ]* t+ P9 S/ R( l& {- v1 Q9 {0 j  g
何塞·米格尔·费尔南德(Jose Miguel Fernandez)的《Antescollider,Supercollider的控制资源库》专题讲座探讨了声音智能读取与识别软件Antescollider的运用。该软件能够在声音资源库管理软件Supercollider与乐谱跟随Antescofo之间传送数据以及控制信号,Antescofo作为外部文件嵌入编程软件Max/Msp或Pure Data,实现乐谱追踪和节奏识别,Supercollider调用声音库内的文件,并实时进行声音合成。如图4所示,当作曲家使用Antescofo来展示乐谱时,演奏家“执行”乐谱的内容,而Antescollider会通过侦听演奏员提供的音频信息,产生电子音乐部分,产生交互式的效果。  K( u8 W& I3 x) n+ _( b. \

. L) l2 T* H% o6 Y' a( t0 {( X. a( m5 y1 W+ G

: R% Q) M. X7 y7 v 640.webp (91).jpg
7 L) q3 l% a" x3 s4 j
9 v% T6 \- {' h; F5 i$ }  s图4 AntesCollider、Supercollider与Antescofo! H) y: w. ^0 g: t. f
" \4 z* \$ z9 X9 r

# D( g! ~6 X) D% r$ W* [% C
0 h5 o. w: b& y; x2 a. k( [/ a9 x9 a2.48 K% p8 S2 [2 h/ s& A- a

9 L& E6 }) F1 i( Z  N: ^& y使用新型乐器创作电子音乐
( r! e! M" r5 o/ @$ d1 Q7 _# ^; c) `
弗朗西斯科·卡萨卡罗(Francesco Casciaro)的打印机电子音乐作品《ReFuse!》,使用他发明的新型乐器Printstrument进行半即兴化的表演。由于打印机具有丰富的声音,并具有较强的演奏性,本身可以作为一件“乐器”,因此,作曲家在这个设备上进行大量的实验和研究。作曲家制造这件乐器时使用的是一台旧的打印机,通过安装在打印机各个位置的8支微型传声器,将原本微小的声音扩大,声音具有很强的冲击性。作品使用硬件设备与软件相结合,以及一些声音设计技术,为打印机赋予全新的功能,使其在新的环境中进行交互。图5所示为Printstrument的软硬件连接方法。
* ?" J9 Z, [3 k/ f  p
# F* z! @/ G+ U; Q' X5 G7 b$ Y
: A3 s* U) z  u# @& |! L( K' X  `+ ?
640.webp (92).jpg ( r# v) R5 C# N. t. i
+ q- b8 e. O" |
图5 打印机乐器Printstrument的连接原理图9 t. a$ U4 d" U

9 d& `2 Q6 U. t' N: p/ @/ M2.5! P' h+ {( O6 Y+ a1 b
, c" M' y3 r) s2 x
基于Spat插件的Spatial Synthesis空间混音模式
4 `0 U, ~' c' |$ i4 [- h
8 C' Y0 p% \0 _# c  b& ^1 q& f2 G奥古斯丁·穆勒(Augustin Muller)提出的有关空间混音的新方法,名为Spatial Synthesis,可适用于广泛的音乐演出,包括歌剧、装置作品等。9 }3 K# F& J& k6 F- U) h+ k* n

- W, B; @; y3 ], q
. S! M7 J0 H# E& O6 E" g# F% ]" b1 c( Q3 ]% e3 m! ?
该混音方法是通过Max编写的Spat插件来实现的。Spat插件最主要的功能是在计算机中模拟声学环境,用户可以将音源和声音接收器同时放进Spat的虚拟空间中,播放模拟声学环境的声音,通过计算接收器收到的音频信号,用Spatial Synthesis方式得到空间化的混音,最后输出到现场的扬声器中。其与其他空间化的混音方式在原理、效果和适用范围上都截然不同,图6是笔者根据奥古斯丁描述的Spatial Synthesis工作原理绘制的简易流程图。
- J) K) {) v$ E9 ]# ~! g9 A- h4 u, o+ _- d! j

. e* f3 w! P! o; g2 B# [# t
4 d# y3 @+ B& U8 B0 o$ _" a4 D 640.webp (93).jpg
+ G7 y: I- I( P, T- G2 U
* P+ |% ^3 I3 O0 @  [2 J图6 虚拟空间混音示意图5 Y. s% M3 m4 W0 L$ M

4 b! }; m0 v2 O$ {: {( R: z2.6* r1 |: T2 o2 K+ M# v: F1 q$ W) \

: R. f3 n9 {: b1 B4 ~3 l基于Panoramix的室内混音模式- l1 d5 D/ }6 r( l3 ^; O" \
) s% r" L/ j  W3 r" c& V. N* v9 n' c
Panoramix是一个致力于室内空间混音与音频后期制作的软件,可以作为插件在宿主软件中使用,通过OSC来控制。Panoramix支持多种舞台录音模式:立体声传声器制式(Surrounding Microphone Trees)、点传声器(Point Microphone)、环绕传声器(Ambient Miking)与高品质环境声捕捉(Higher Order Ambisonics Capture,HOA Capture)。同时,Panoramix也提供传统混音功能(均衡器、压缩器、分组参数控制、效果器链接等),并且能够完全通过OSC来控制。
' @) v! Y- Y- F
& H' _8 o8 a( ^- f3 P3 D: s
# J# B0 F6 N1 X- O7 B# k& ~) Q1 w
奥古斯丁在进行的现场演示中,Panoramix中使用的空间信息多达25轨,为了使这些空间信息真实,需要实地考察,采集空间信息数据。由于在每个建筑物内,坐在前方与坐在后方得到的混响信息是不同的,因此,精确地对每一个位置混音,才能得到更好的空间定位感。
1 P  r, M! z( Q, S
4 e- \  V; D" ~: F5 Q& R0 ?$ U6 |4 P3 `2 c0 @7 _8 J

0 X' ?# X4 r/ u' T( e2 B3 音乐科技学科发展' y8 Z7 u0 n7 U( z* _/ H
/ [1 K* T, ^, E6 ^, N4 [8 N0 F

9 \; }4 ~! d: j0 d3 j; D( b$ G. c' ^! k9 }( q0 ~' [
3.1& [5 F! \7 D- M: F$ m) D
  n) s2 C- N; {6 E- d
IRCAM作曲与计算机音乐课程Cursus
) r/ G- W5 B! O8 e+ M! U3 {2 G: Z3 v
IRCAM每年从世界各地选拔10位35岁以下青年作曲家参与名为Cursus的作曲与计算机音乐课程。据IRCAM的教育部门总监菲利普·朗格卢瓦(Philippe Langlois)介绍,在此期间,学习IRCAM在电子音乐领域较为先进的程序;在课程结束时,学生需要提交一份音乐作品,作品类型可以是独奏乐器与电子音乐、电声作品、声音装置或跨界形式,例如舞蹈、语言文本和视频,而最终的成果展示会在CENTQUATRE-PARIS的ManiFeste音乐节期间以音乐会的方式呈现。
/ R1 F0 j2 \/ m* c6 M
- Y7 l  X' ?9 k1 o% y: \- ~
* x! b5 e2 @9 m* ^' M- j' F5 R1 K4 j4 W" D8 x% r
3.2
, \" T* b" K+ H2 s3 a# Y* e5 }, a" E+ _
计算机和电声音乐数据库EMSAN/ _' \  J; m' C: B3 A$ \

: b% R1 T2 r. l! y# N3 [/ G; R马克·巴蒂耶(Marc Battier)教授是一位电子音乐作曲家,也是一名音乐学家,发表过许多关于电子音乐史的文章与著作。他对亚洲电子音乐兴趣浓厚,并建立了亚洲电子音乐研究网络(EMSAN)。
4 N4 n+ ^6 K0 I0 o1 v* I5 I5 B% H7 m( C$ @
9 ~8 q5 G: r/ K5 k& L( W

/ Z  c* G: r3 e5 @亚洲电子音乐研究网络是一个致力于聚集研究人员、计算机音乐作曲家、设计师和音乐学家的网络。它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与亚洲有关的音乐作品数据库,面向亚洲作曲家以及在亚洲首演的音乐作品。通过这个网络的收集,中国、日本、韩国及其他地区作曲家的音乐都可以被记录下来。世界其他地区也存在一些数据库,却没有一个可以全面地展示亚洲作品。EMSAN是一个多语言数据库,包含2 300多个作品,并在持续增长。在这个数据库的基础上,EMSAN创办了《当代音乐评论》的出版物,其中的内容完全致力于亚洲的电子音乐,所有的章节都由亚洲的作曲家与学者撰写。% s6 o/ r) b0 K
# ], x+ ^( F' w( s. `

/ n  q, A1 k% C
/ a8 ~$ c8 m" f5 A马克教授希望通过EMW/IRCAM国际论坛将EMSAN的使用得以推广,使亚洲音乐和技术作品的获取和记录变得更方便。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 鄂ICP备16002437号-6 )

GMT+8, 2025-7-3 14:01 , Processed in 0.034057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