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4 `. Q {5 c6 M# W3 l( b
关于麦克风增益进程设置的方法介绍
& i/ j3 w; p$ f& T) e1 U( |
$ F1 _. E! @% K1 S1 f. {5 M3 Z( }+ V j: P( N' V C
它看起来不过就是一台非常普通的调音台而已,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像魔鬼一样难以驾御(这可是给钱也不推磨的那种魔鬼),它会将你精心制作的音轨全部毁掉。如果胡乱地设置增益进程,即从信号输入端到信号最终输出端的线路上的各个部分的增益,将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失真,“嘶嘶”声,以及其他许多令人讨厌的怪声。
+ t0 L* y; h' Q3 M- o9 [3 {+ t
, L0 v% g8 E: {: ]但是,一味地降低信号电平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果对信号电平进行的增益过小,则各个设备的固有噪声电平就会达到可听见的程度,由此你会听到很大的噪声,就好像你进行了非常大的增益一样。这时所需要的技巧是使用足够的增益,使得声音保持干净、充满活力,同时还不会造成失真或是“噗噗”声,不会破坏声音的音质和清晰度。9 { k. Y% y8 s
2 m0 E {9 H: w- X, w. }: n3 r
; i2 _) d/ d% u# z
对待典型的声音信号,如果使用下面的做法,将很难进行操作,就是使用麦克风来拾取信号、然后通过麦克风前级功放、一些声道推子、一个辅助发送、一个效果处理器、主推子,最后才输入到录音机的输入端。
' d, g3 n, e, F( z+ K0 ~; P( F+ L0 u5 h" ^( U; f6 G* g' ?+ G
如果你想让录音工作更加简洁,更加有效,那么应该从麦克风拾取声音信号(或是电子乐器输出线路电平的声音)后直接输入到录音机中,然后再在以后的步骤中逐渐调整各个设备的增益进程。
7 A3 @& ?: a Z; R8 ]" y @' w+ A! E8 x* j% y9 g2 x1 b
麦克风( F* B6 L- m |
. O# S# y0 X2 H1 _5 q9 i$ ^. K信号线路开始于声音的来源,因此如果你的麦克风不灵,那就一切都没戏了。+ }7 u2 j' T( I
2 r( D) Y. d5 U+ O1 {动圈式的麦克风可以承受较大的输入电平而不发生失真现象,但是如果你使用的是比较灵敏的电容式麦克风,则一定要注意信号的干净、清晰。小军鼓、吉他放大器、歌手以及其他动态较大的声音源所发出的冲击性的大音量声音,会导致麦克风发生失真,而这种失真是可以被听到的。
2 d; x, b' C2 f/ F) Z* F" E0 ^( Z: j- b7 q; c8 t
许多电容式麦克风上都有一个至少10dB的衰减开关,因此当你听到中频范围有“嗡嗡”声或是在高频范围有杂音时,就将这个开关打开(低频范围的喷麦克风现象通常都是由于歌手“吹”麦克风而造成的)。1 }& h3 ?& v5 M
6 ?$ C! O3 ?) m( A+ f5 |7 o; Z
如果失真依然存在,那么就要将麦克风移动到高声源稍微远一点的地方。如果这时麦克风又拾取不到声音了,那可能就是你选错了麦克风的种类--这种麦克风不适合你当前的工作。5 V1 K2 F- z9 k- u; S$ z
i7 T3 u+ w7 W- i& ?; v2 t具有线路输出的乐器
/ Q0 M8 l' w# J& z5 Q5 E% o1 [- l3 U
简单地将贝司、吉他、键盘或是其他音源模块的声音加入到混音中,会出现那些问题呢?8 O9 L( [5 d0 n2 x- Y
6 ~* s0 s1 D9 v# A; j( a问题是很多的。由于电子乐器中都有内置的前级功放,因此,如果你偶尔将音量突然调得过大了,就会听到轻微的僻里啪啦声。当发生了这种情况的时候,你应该将电子乐器的线路输出电平调整到最大音量电平的75%。: o7 y3 q) P( d
* g1 ], O4 J) ]; Q
麦克风/线路前级功放7 z4 X! Q4 W& F7 P
; d3 }8 P& u% s
下面我们要来讲的可真是那种会让你陷入困境的事情了。如何设置你的调音台上的麦克风/线路前级功放。7 ?! e* @/ \& f, N' ?" d
+ A/ F! t. T2 O' a
如果将这些增益旋钮全部拧到最大值,那么你一定会听到非常严重的失真和“嘶嘶”声,尤其是当你所选用的后级放大设备是较为廉价的产品时,就更是如此。当调音台的推子提升到较高的位置或是功放的音量较大时,一切令人讨厌的声音就都会跳出来了。
( I$ ~1 ]7 c$ U2 ? {' k; i6 h/ w J( t; `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将各个增益的量值都设置为最大增益值的75%。如果你照此办理后情况依然没有得到改善,那么就将调音台上的通道衰减开关打开(假设你的调音台上有这一功能)。要是你的调音台上没有这种按钮,就降低前级功放电平,直到失真现象消失为止。 x" E/ H/ e& R2 l5 Q3 v3 b
" [. k- k+ A( W6 i通道推子
3 L$ w! |% ?/ T D2 T0 T+ s% v0 X) k
接下来的增益调节步骤就是调音台的推子了。很明显,使用推子来平衡麦克风/线路的前级功放是非常重要的。在这里,我可以向你推荐一种比较好的调节方案:$ g2 A6 ] P3 [! B
* L/ C- {% w. E$ F. p) k5 O4 J! T
将推子置于最大电平的75%处。然后,慢慢地提升麦克风/线路的前级功放,直到信号电平合适为止(我们将在后面对录音电平进行讨论)。
: H! Q3 E! d4 ]; d! ^3 r% k4 E: q$ l. a& P( j9 k
仔细聆听是否有“嘶嘶”声或是失真的现象。在最为理想的情况,应该是你将推子的位置和麦克风/线路的前级功放调整到最大音量的75%位置时,声音是非常有力量且充满活力的。. U8 x+ K3 }$ v* I- W
$ x9 d+ x* G7 f% S" P
如果在操作中你必须将推子或是麦克风/线路的前级功放调整到几乎达到最大音量,才可以达到这种效果(有可能你录制的是一段耳语或是其他极其微弱的声响),那么你就必须非常仔细地去听,以确认声音是令人满意的。遇到这种情况时你到底应该对谁进行提升,前级放大或是推子?最终的答案要取决于你的设备的失真程度,以及你在不断进行试验时耳朵的判断。
# _( \; A& O* V+ C: z. z1 \3 X; b/ [- Z" T2 m# f2 s
编组推子5 c% K8 O- t& P
. F& V; D# x% N- y5 U你可以将几路信号编成一组,用来进行辅助混音,例如将几个音轨的背景人声合唱组合成一路立体声的音轨,或是将一个单一的音轨发送到立体声的输入端--再加入其他的信号。3 Z: u9 N% G/ T$ O- m5 {
* P- {9 {" I9 A: o
依然,我们要遵守上面提到的“75%”法则。如果你遇到了声音失真的现象,那么你可以分别降低各个通道的推子、编组推子、以及麦克风/线路的前级功放;直到声音失真问题得到了解决为止。) P0 c# i( T% F* f% u
( B: F" [ G% r H1 d
在这里共有3 处增益可供调节,你要不断调节,仔细聆听。
0 Y6 n) M6 ^2 D) t: G- P: \" G5 J: w/ i* K+ B3 h: |
效果处理器4 o, l0 e9 u. k9 \: G& I
0 n) n V, F: W4 H# O( s/ x当你通过辅助发送端将效果处理器也连接到线路中时,情况就又变得复杂一些了。
! m* p- ]# V' p* } V6 R
4 v% G0 a" H( ~' L首先,还是运用“75%”法则,将辅助发送电平旋钮调整到最大电平的75%处。然后检查效果器的输入电平是否破了,这可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起码比让效果器发出声音来要复杂。因为所有的效果器都会对输入信号产生不同的反作用。1 X! w, i# C; U1 W, B/ m5 \+ m
; N1 `8 K- b1 r" g* L* D: j4 b
对于有些设备来说,你会发现电平指示已经打到了红色的过载区域,而声音却依然十分干净。而对于另外一些设备,则是电平指示刚一接触到红色区域,则声音就没法要了(说得过分了一点,不过至少声音是产生了失真)。直到你完全掌握了一个效果器的特性,才能够正确地调整输入电平,安全地使用它。3 x0 ?6 u" T2 Z
- j5 W6 R8 A# \
如果这时你发现输入电平调得过低,也就是说那些“嘶嘶”声和“数字化”的声音已经到了可以被听到的程度,那么就将输入电平调整到大约75%处。这时你要注意不要让红色的过载指示灯亮得太厉害。当你设置了合适的电平时,就不要再去想着那些指示灯了,你只要用耳朵去听就可以了。8 G$ S9 T6 L" y
/ @/ }( N: I3 P0 ~" \! }! I
家庭录音室录音专家Joe Meek对这一问题的观点是:“如果声音听起来好了,那么它就是好了!”8 t. h2 |6 {9 W7 m3 p1 M
6 }% E7 G+ w U+ q& m/ `
模拟录音机+ V8 B( W" L# p4 h" E7 L( }
! y% F- N9 E, Z' U; ?混音到一台模拟式录音机上的工作是一件比较宽容的工作。大多数情况下,你都可以允许指针打到了红色的过载区域中,这时的声音才是最棒的。这看起来似乎与我们平日里听到的至理名言有些相违背,但是只要亲自试一试你就明白了。: E p! J& o( d e7 J
; F& \. |1 W3 x: x/ ]5 O0 a
不过,根据你的录音机的特性,以及所使用的磁带的特性,上面提到的“打到红色过载区”法则也有可能给你带来非常可怕的声音失真现象。但是,话又说回来,遵守该法则通常都可以让你得到非常有力量且充满活力的声音。究竟怎样去使用,让你的耳朵进行裁决吧。
( X w6 N5 j8 _; T% F0 [8 H
9 B# }" S. y" d& u) y- i; A数字录音机! f, a; E8 |$ ]" E$ u+ {; z! \
* |2 N. z0 S) v0 M4 e* k# M \6 s2 L
比起模拟录音机来,数字录音机可是不具有丝毫的宽容性。如果你在使用数字多轨机或是DAT进行录音时,电平指针打到了红色区域,或是超过了某一个过我指示点,那么你的录音就算是失败了。
7 u- t2 K( U2 P5 c, B& o6 s: Q+ [' g* x" @9 G$ a3 r- o
这里有一条永远适用的法则,一条十分简单的法则:一定要将电平保持在红色的过载线以下!
6 b" q2 d5 {7 W; V
/ l# ]& }8 Z1 N1 W& t这里有两个基本的办法来保证你的声音不至于失真。第一种方法是限制音轨电平,或是彻底掌握声音源的音量范围,然后对音轨的最大电平进行设置。第二种方法需要你有充足的时间和极大的耐心,一遍一遍不停地进行回放,直到所有的音量都达到了要求为止。1 x1 K7 R1 x2 N$ U( U, N9 m2 l
3 h, \! z3 z) Y: _5 q+ q
还有一个更为勇敢的办法,那就是将输入电平设置为刚刚低于过载点,然后开始祈祷。显然,你对乐器的动态范围越熟悉,则可以使用的手段就越多越有效。& ]# P" g e9 P
1 h7 S3 z, l k6 J最后的提示; {' A+ j- L2 `' f& R5 {3 g
* t3 K# L2 f1 b" _- ]6 x* I, N
你要学会相信自己的耳朵,而不要一味地相信电平表。其实你根本无法保证音乐设备上的音量指示表或是发光二极管指示灯的显示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你必须能够听出声音中存在的瑕疵。死抱着指示表不放的人是无法录制出好声音的(仔细想一想这句话)。/ f! W$ `* [6 P# Q- x2 W
4 J( Z% e6 ?1 q) e& f
还要注意,在前级功放或是调音台上使用均衡器,会对该设备的增益产生影响,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一定要进行一步操作(如提升了某些频段),就核实一下声音发生了什么变化。" R0 L0 l8 w; `7 C
0 j0 d" l* I/ e' \ Q$ Y
最后,切记一点,当录音指示灯点亮后,音乐人的演奏才会变得更加充满力量与气势。因此当你校核音量并设置基本电平时,不要完全相信此时演奏者所发出的声音大小,当正式录音时,音量很可能会比这要大上2 dB到5 dB。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事先留出一定的余量,你会因此而受益菲浅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