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de Menu
Search for:
!account!
密码:
登录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首页
好友
贴子
收藏
设置
首页
资讯
电脑
硬件
二手
音响
接口
店铺
音频设计
软件促销
插件联盟
官网
搜索
首页
资讯
电脑
硬件
二手
音响
接口
店铺
音频设计
软件促销
插件联盟
官网
搜索
音频应用
»
Audio app
›
数字音频工作站
›
乐器发布
›
浅谈增强鼓打击感的方法
返回列表
查看:
53784
|
回复:
0
[乐器]
浅谈增强鼓打击感的方法
[复制链接]
turand
turand
当前离线
积分
5767
好评度
0 点
5767
积分
2
听众
185
音贝
音频应用注册会员
音频应用注册会员, 积分 576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233 积分
音频应用注册会员, 积分 576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233 积分
积分
5767
收听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0-6-22 22:36:5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浅谈增强鼓打击感的方法
大家都喜欢敲击有力的鼓!所以,接下来我要分享五种能帮助增强鼓打击感的方法:
1. 保持相位的一致
要想获得强劲而有力的鼓声,其基本原则是:在做任何其他处理之前,先让各个轨道中的鼓都做到相位一致。
“相位一致”(Phase Coherence)意味着什么?
对于一首混音作品来说,“相位一致”(Phase Coherence)意味着:录制鼓组的各支话筒其振膜,或者说,话筒录制的声音信号,从同一时刻出发,并朝着同一方向运动(波形的波峰或波谷位置基本一致)。做到“相位一致”(Phase Coherence)基本就能消除掉任何重大的相位抵消现象,并且能显著增强鼓组中每件鼓的敲击力度。
在下图的示例中,包含了三条通过不同话筒录制的同一底鼓轨道,在混音作品中,它们分别有不同的声音上的用途:
三支话筒录制的三条底鼓轨道,都有不同程度的异相,造成相位抵消问题
图1
从图中我们不难发现,第一轨底鼓的波形和第二轨的波形在视图上呈现出一种镜像对称(两条信号之间有180度的相位差),而第三轨中鼓的波形相比前两轨进入的时间则要稍晚一些。
如果同时播放这三轨底鼓音频,造成的结果就是:前两轨的信号总是朝着互为相反的方向做运动,在波形上,波峰总是对着波谷,因此,对低频部分和瞬时的敲击声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相位抵消。与此同时,第三轨的晚进入会造成底鼓整个“音头”(Attack)的浑浊不清,降低冲击力(类似于火焰燃烧的声音,缺乏确定性)。
为了解决第一个相位抵消问题,我的做法是:点击第二条底鼓轨道上的“极性反转 ”(Polarity)开关,它能让整个波形反转180度,这样一来,第一轨和第二轨中的“波峰”(Peaks)和“波谷”(Valleys)两个点从纵向看,完美地呈现在一条线上了,也就形成了所谓的“同相”(In-phase)。
对于第三轨底鼓晚进入引起的问题,我通常的做法拖动整个波形往左,让它的信号起始位置与另外两轨的信号起始位置对齐在一条线上。针对这个问题,该方法比上述使用的“极性反转”(Polarity)开关有效得多。运用极性反转对于信号晚进的问题不过是个折中的方法,反而还会让底鼓的声音变得浑浊。
如果确保了底鼓三条音轨的声音信号同时开始发声,那么我们将会得到更具冲击力的低频、更清晰的高频“音头”(Attack),中频部分听起来也不会有奇怪的频率“空缺”。
如图,底鼓三条轨道的信号相位一致。第二轨:翻转相位后的渲染采样;第三轨;拖动音频与其他轨波形对齐后的位置
图2
当我们把以上处理底鼓的这套程序逻辑运用到整个鼓组的相位处理上,产生的效果会是:底鼓轨道和军鼓、通鼓轨道里的底鼓串音在相位上“同相”(In-phase);军鼓轨道和“Overheads”(架在鼓组上方的一对立体声话筒,用来录制整套鼓的声音)轨道中包含的军鼓声“同相”(In-phase);“Overheads”轨道和“Rooms”(房间混响声),还有等等一些情况。当鼓组的声音都叠加在一起,变得凝聚集中,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即使是未经任何效果器处理,整体鼓组的素材在音量、冲击力等等听感上也会有翻天覆地的惊人变化。
PS:如果您的鼓组轨道没有出现我上述举例的那些明显问题,那我建议您不妨试试一些时下流行的“自动化”相位校准的方法,比如效果器“Sound Radix’ incredible Auto-Align”(详见链接:
https://www.soundradix.com/products/auto-align/
)就很不错。
2. 使用“均衡效果器”(EQ)
增强鼓的音头最最基本、简易的方法就是通过“均衡效果器”(EQ)提升它的高频和中高频。
我曾把我喜爱底鼓和军鼓的采样导入到频谱分析仪中,试着从频谱图上分析它们的频率构成,通过滤波器将其中的低/中/高频的分离开来。最终我得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鼓棒敲击鼓的声音大概从1千赫兹左右频率开始产生,并且延伸到更高的14-15千赫兹为止。
有趣的是,我平时最爱给鼓的信号提升高频的方法(同样也是很多顶级混音师爱用的方法,例如“Chris Lord-Alge”、“ Andy Wallace” 以及“ Randy Staub”),恰好与这个结论不谋而合。方法就是:用效果器插件“SSL Channel Strip”(UAD公司出品的效果器,可以做频率的提升/衰减的均衡处理,官网链接:
https://www.uaudio.com/uad-plugins/channel-strips/ssl-4000-e-series-channel-strip-collection.html
),以8千赫兹为中心频率做的“高频搁架式滤波曲线”(High-Shelf),而频率提升的范围恰好是从1千赫兹左右开始到之后的所有频率。
如图, “SSL E-Series Channel strip”(“SSL-E系列”效果器)大概将8千赫兹提升了近10dB(分贝)左右
图3
“SSL”效果器形成的“高频搁架式滤波曲线”(High-Shelf)好就好在用起来不会出什么差错,而且提升出来声音特别具有音乐感,不太僵硬。您只要以8千赫兹为中心频率点,根据需要提升增益量,然后就大功告成了!
PS:很遗憾,我没办法告诉您某个确切的频率提升量,因为这是根据您的鼓的声音信号,以及您正在混音的作品音乐风格来决定的。但我必须说的是,请大胆放心的去提升频率的增益!因为有些做的最棒的鼓音色往往在使用“SSL EQ ”(UAD公司出品的SSL系列“Solid State Logic”有多款均衡器)这款效果器时,各项参数都设置的很猛!
3. 使用“压缩效果器”(Compressor)
一般来说,当我们谈到“压缩效果器”(Compressor)总是先想到用它来控制音乐的动态变化范围,然而,压缩效果器中的“起始时间”(Attack)和“释放时间”(Release)的参数控制也可以是塑造音色“ADSR”的强有力工具。(“ADSR”=“Attack”起始时间/音头、“Decay”衰减时间、“Sustain”持续时间、“Release”释放时间,它们是合成器/效果器中的一种音色的四段包络)
简单来说,“压缩效果器”(Compressor)中的“起始时间”(Attack)参数决定了声音信号在超过我们设定的“阈值”(Threshold)后,还要耗费多少时间才能实现完全压缩。
在下文的示例中,为了让您看明白“起始时间”(Attack)参数是如何对信号进行工作的,我特意发送了一个正弦波到“SSL E-Channel Compressor”(UAD公司出品的SSL E系列的压缩效果器)中,让您能看出它在音量上的较大波动。(这里所演示的“起始时间”(Attack)对正弦波的压缩效果,对鼓来说也是相同的效果)。
第一轨:未经处理的正弦波,有较大的音量波动
第二轨:处理后的同一正弦波,通过“Waves SSL E-Channel”(Waves 的效果器,包含了压缩)处理,动态衰减了-6 dB, 压缩比4:1,缓慢的“起始时间”(Attack),快速的“Release Gain-Reduction”(释放增益衰减时间)
图4
如图,您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上下两轨的差别。我们设置的参数-6dB的增益衰减不是立刻执行的,它是在信号超过“阈值”(Threshold)后,经过30-40ms逐渐压缩到我们的信号上。(这是由于我们设置了缓慢的“起始时间”(Attack)所导致的。)
的确,我们是给正弦波的信号衰减了6dB的动态范围,但与此同时,由于压缩信号会带来的+6dB增益补偿,因此相当于有效地给起音的音头部分增加了+6dB!
经过以上的案例示范,我们能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如果只是想要做动态控制,不想对声音信号的音色包络产生太大的影响,那么您最好设置较短的“起始时间”(Attack)进行压缩;如果您首先想做的是增强声音信号的“音头”(Attack)表现力,那么不妨设置成缓慢的“起始时间”(Attack)来进行压缩。
4. 使用“瞬态包络设计效果器”(Transient Designers)
“瞬态包络设计效果器”(Transient Designers)(一种可以设置音色包络的插件,进一步详细的教程链接:
https://theproaudiofiles.com/transient-designer-plugins/
)的工作原理和我前文提到的利用压缩来塑造“音头”(Attack)的原理类似。这两种效果器的最大的区别在于:“Transient Designers”没有“压缩效果器”(Compressor)中固定的“阈值”(Threshold)功能。此外,它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根据输入信号,提供与电平大小无关的瞬态动态处理。
为了把这个效果器的用法解释的更透彻,我在这里举个具体的“瞬态包络设计效果器”(Transient Designers)使用例子,比如“JST”团队出品的的“ Transify”(一款能处理多频段的瞬态包络设计效果器),它能分开控制多个不同频段的“起始时间”(Attack)和“持续时间”(Sustain),因此用户们可以对鼓组做更加细致的音色包络。
在下文的示例图中,我用“JST Transify”仅仅增强了底鼓“音头”(Attack)的中频和高频部分,没有影响到它的低频和中低频部分:
如图,我通过 “JST”的 “Transify”(一款能处理多频段的瞬态包络设计效果器)提升了底鼓的“音头”(Attack),
右边的波形图中,底鼓前两下的敲击没有用上“Transify”,后两下的敲击启用了“Transify”,可以看出明显区别。
图5
通过这种多个频段分开控制包络的方法,我们不仅增强了鼓的“音头”(Attack),而且不会让低频听起来吵闹浑浊,也不会让中频变得松散无力。
5. 使用“音量自动化”功能(Volume Automation)
“音量自动化”(Volume Automation)功能虽然不太常用,但它确实是一种能让您实现对于鼓的“音头”(Attack)高度自定义控制的好方法。
在下文的示例图中,第一步,我先用前文介绍过的方法处理了底鼓采样,“Waves SSL E-Channel compression”(Waves 的SSL E系列的压缩效果器)设置的参数是:“阈值”(Threshold)为-8db,压缩比为4:1,较长的“起始时间”(Attack)和较短的“释放时间”(Release)。(虽说这些参数设置可能稍微有点夸张,不过也是出于向您演示的目的,但它的确是处理鼓的瞬时冲击力一种较为典型的做法)
如图,Waves SSL E-Channel 中的具体参数设置
图6
第二步,我在“Reaper”(一款数字音频工作站)的编辑窗口中将经过处理和未经处理的底鼓的两条轨道叠加在一起,这样一来,我便能清晰地对比出这两轨底鼓声音信号之间的区别。
如图,黑色的波形是经过压缩处理,而白色的波形是未经过处理的
图7
第三步,为了尽可能让黑白波形的大小一致,在经过压缩处理的底鼓轨道上,我画了一条“音量自动化曲线”(Volume Automation)。
给压缩处理过的底鼓轨道“画上音量自动化包络”后,两轨的波形大小基本一致
图8
如上图所示,两轨底鼓在波形上最大的区别主要集中在前30-40秒的动态大小的区别,通过给这段时间画一条提升8dB的“音量自动化曲线”(Volume Automation Curve)就能做到“音头增强”(Attack Enhancement),和未经处理的波形做到一致。
从听感上来说,我认为经过“SSL”压缩效果器处理的和经过“音量自动化”(Volume Automation)功能处理的,这二者听起来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需要在“均衡”(EQ)或者“压缩”(Compression)处理上再使用“音量自动化”(Volume Automation)功能?
第一,通过“音量自动化”(Volume Automation)功能,您可以仅提升鼓信号中“音头”部分的包络,而不会改变“持续”或“释放”部分的包络。
第二,当您处理某个原声鼓
乐器
时,在“均衡效果器”(EQ)中提升高频或者做瞬态提升的压缩,会让轨道里其他鼓或者镲片的串音也被提起来,但这是我们不需要的声音。使用“音量自动化”(Volume Automation)功能自定义画线的性质可以改善这种情况,让您对音头处理的同时,不会增加鼓组中其他乐器的大量声音,“淹没”本来乐器的信号。
第三,当您在压缩一条原声底鼓的轨道时,若是其中包含了大量其他鼓的串音,比如响亮的军鼓和通鼓的敲击声,那么“压缩效果器”(Compressor)就会在不需要压缩的地方工作,将底鼓也压小。如果歌曲中底鼓/军鼓/通鼓要演奏一连串快速的音符,就极有可能会造成底鼓的“音头”(Attack)模糊不清,与我们希望的声音背道而驰,遇到这类情况“音量自动化”(Volume Automation)功能就会比较有效。
总结
在文章里,我举出的示例中只不过解释了增强鼓打击感的几个方法而已。事实上,当您在混音时,还有许多不同的方法都可以实现同一种效果。您只要学会如何使用这些混音工具即可!
如果您还知道一些其他值得分享、独特、有趣的混音技巧,能帮助增强鼓的打击感和冲击力,那么欢迎您在下方评论区给我留言!
Thomas Brett是一名音乐制作人、音频工程师、同时还是“PDND Music”(它是一家位于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成功的录音工作室和录音厂牌)专业音乐类文章的作者。他和土耳其著名的流行音乐人都有过合作,例如“Soner Sarıkabadayı”“Beyza Durmaz”和“ Alper Erözer”。如果您希望获得更多有关他的资讯并和他交流,请前往链接:
https://www.thomasbrettmixing.com/
。
打击
相关帖子
•
Impact Soundworks 发布Kontakt Player免费管弦乐打击乐音色库 Orchestral Hit System
•
Synchron Percussion III 系列维也纳交响打击乐器音色库
•
如何给您的音乐添加打击乐器的律动
•
Spectrasonics系列打击音色合集PC/MAC
•
Vir2 Instruments 系列打击音源整合
•
Klevgrand Borsta 轻触和鼓刷打击乐器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电脑宿主/音响/音频/软件
作曲与编曲
合成器/采样器/音源/音色
音频硬件
数字音频技术/多媒体技术
二手音频(乐器-音响-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