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70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载] 贝多芬诞辰250周年 | 已唱响196年的欢乐颂,仍在今天为疫情下的人树立精神标语

[复制链接]

286

积分

4

听众

128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28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3-29 14:37:0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j1 n6 x+ F$ P* w' t( S1 n4 W& x贝多芬诞辰250周年 | 已唱响196年的欢乐颂,仍在今天为疫情下的人树立精神标语( S$ n. T  }6 M9 O7 ~
1770年12月16日,贝多芬出生在一个德国中西部美丽而古老的城市——波恩。贝多芬从小就在一个苦难、暴力、可怕的环境下成长,他的家庭充斥着酒、暴力、虐待。
7 K+ ^, \7 W8 L, s* U. u* {5 H3 i. l2 f( a/ ^
这一切源于贝多芬的父亲早早地就把家族荣耀的重担压在了年幼的儿子身上。贝多芬的祖父老路德维希是宫廷乐队的指挥、风琴家、男低音歌者,受人尊敬。但是他的儿子约翰,也就是贝多芬的父亲是家族中的污点:才华平庸却脾气暴躁,嗜酒如命。老路德维希把自己的名字给了孙子,寓意着无限期待和爱意。但遗憾的是他过早去世———那年贝多芬才3岁,从此他的童年就在父亲强势的阴影下,艰难长大。( g! T6 m; l" g9 i9 B9 V

" }2 S2 b* h% @" p1 b: s& y4岁的贝多芬被父亲逼着学习钢琴、小提琴,其父愚蠢地想用强制性手段将他培养成莫扎特式的神童。) Y0 t; a% L# g# d% M) J% X) ~

. f- U! U1 w0 Y' w! S贝多芬在父亲严厉苛刻的教育下度过了童年。对于贝多芬来说这一切是痛苦亦是磨难,在16岁的时候他不得不把自己的父亲告上法庭,夺取对自己收入的控制权,这样家里人才能吃上饭。$ a! k! S3 q9 u  r9 [, ^1 R

+ c! o7 s) G) q3 V( v+ I8 G1 O" |& s1 `3 e5 B

# e$ p: j) `$ r- K5 s  f$ B$ I ' w. a# ?* ]3 W
# ]0 y9 h1 E( F; u, t/ F, ]

# R& h) a! I& `4 M  y4 Q1790年,作曲家海顿在去伦敦路上途经波恩,由此贝结识了贝多芬。贝多芬受海顿的委托完成了两部清唱剧:《为约瑟夫二世逝世所作的悼念清唱剧》(woO87),这也是贝多芬第一部与政治沾上边的作品。
) j3 k& x! T7 @) y2 d8 L( ]) ]- k8 M( c; o
; o9 R# i/ W0 I

. T* S: h8 A" c5 w6 i. A# S  a( l3 e! _# q& W0 H" i& w* U+ c
; X) v& l( q9 G1 s' g
' Z2 E; [- A- z

$ R" s4 o% o- z5 v+ t6 v6 G6 S% i0 x弗朗茨·约瑟夫·海顿
1 W& ^# c, @; g) G9 }
8 t3 n; T! e. P# p$ v弗朗茨·约瑟夫·海顿被称为“交响乐之父”,他通过对传统音乐演奏方法的改进使交响乐完美成形。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是欧洲古典主义时期的作曲家。
( E# D9 I, n& E3 U, m3 M  ]: r- V  y) R* J8 J( q$ o
1792年11月,22岁的贝多芬在海顿等人的鼓励支持下离开故乡来到音乐之都维也纳,开始拜海顿为师学习作曲。
0 b' ?! ^4 f2 X+ Q+ O  v% s( e7 r3 U9 q  E- d
值得一提的是,贝多芬和海顿师生二人对于音乐创作的倾向却并不一致。海顿的乐曲风格比较沉静,而贝多芬的乐曲风格则热情奔放,彼此很不协调,因此师生之间经常出现分歧。海顿古老的、墨守成规的创作风格,常常引起激烈如火、勇于个新的青年天才贝多芬的不满。5 h( J' x, P) s) r4 b8 h1 Z  x& T2 d

3 X: y2 B8 \- H3 F; w0 G师徒之间经常争论不休。有一次,海顿给贝多芬布置了一道作业题,就是把自己谱写的小步舞曲让贝多芬谱写成一首谐谑曲。而贝多芬却是在向一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做大胆的尝试,是用海顿“旧的语言”写贝多芬自己的“新的格言”。海顿看完作业后,极为气恼,并劝贝多芬沿用古老的音乐形式,不要轻举妄动,“跳到深水中去”。但贝多芬还是“跳下去”了。贝多芬的《第二交响曲》乐风不再守旧,与海顿的劝告相去甚远,这几乎把海顿气的昏过去。他便责问贝多芬:“为什么不写上‘海顿的弟子贝多芬作’?”海顿怒气冲天,立即辞掉了这个“不忠实”的弟子。* v& K. {0 V; f& W1 S
' e) n4 S# m( t/ Q  N
贝多芬在革新道路上越走越快,胆量也越来越大。他不仅改革了当时盛行的“无标题音乐”,并把“标题音乐”的新形式实践在自己的 交响音乐中,他还将囿于宫廷中为王公贵族服务的“室内乐”解除束缚,介绍给广大的人民群众。因此贝多芬又招来了新的谴责。舆论界的批评家们嘲笑这位创造力丰富的新人:“那副农民一样的粗短身材的乡巴佬儿,相对纯音乐进行改革,真是荒谬!”贝多芬对批评家们的咆哮置之度外,又继续尝试下去。他坚定地说:“一批奔腾的骏马绝不会让蚊子叮了几口就裹足不前。” 大道理:创新是通向成功的捷径。然而,开辟这条捷径,会遭到诸多的困难和阻力。要想解决这些难题,就必须具有打破传统束缚的勇气和决心。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286

积分

4

听众

128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286
2#
 楼主| 发表于 2020-3-29 14:39:42 | 只看该作者
3 z+ Y- S* I9 v! k, F+ H
1803年,贝多芬完成了《第三钢琴协奏曲》,这也是标志着贝多芬创作盛期的到来。
2 l$ N  u+ q) W( n1 \/ d$ ?  x  H1 c5 Q9 ?. t" ?% Z3 U7 |- c* i" P
第三钢琴协奏曲 (Live)
4 _0 U( e, j7 L! x3 P) B3 V郎朗 - 2016辽宁卫视小年夜春晚“双子星”:郎朗的天空
' S, |9 l( K& A  X* o7 M3 G, d" s" e& @) Q- ~4 B  v# F

" a! g0 _: L! o* A$ G/ [5 z6 z贝多芬的大量的杰作都是在这时期产生:从第三到第八交响曲,第三到第五钢琴协奏曲,从第21首“瓦尔德斯坦”到第26首“告别”的钢琴奏鸣曲,小提琴协奏曲及“克罗采”、“春天”小提琴奏鸣曲,从“拉祖莫夫斯基”(Op,59)到作品74、95等 重要的弦乐四重奏作品,还有为戏剧、歌剧或芭蕾舞剧写的管弦乐配乐及序曲:《科里奥兰》、《埃格蒙特》、《莱奥诺拉》及《普罗米修斯》,歌剧《费德里奥》 等。贝多芬以大量的创作显示出非同寻常的人格和艺术魅力,他这个时期所获得的声望极高,已经与海顿、莫扎特并列为当时三位最伟大的音乐大师。' T( j, o4 n4 r% H  q+ n
, p* L0 ^4 c: i. z5 ]0 ^6 k
命运交响曲5 g, p1 O0 }) [# x& g
The Philadelphia Orchestra - 单曲 - 命运交响曲
8 S! s6 q! B4 a2 d1 F
8 y1 ]0 \# G+ u3 V; F2 W《c小调第五交响曲》(Symphony No. 5 in C minor, Op. 67),又名命运交响曲(Fate Symphony),完成于1807年末至1808年初,乐曲以“命运的敲门声”开始,阴暗、冷酷、威严,于维也纳首演后,成为了很多演奏会的重点曲目,也被后世广泛运用于戏剧、影视当中,“命运的敲门声”已经是家喻户晓的旋律了。7 i# R+ [" ?' m: _# j% U

, X1 y7 \/ x2 \5 {7 k8 p 2 z- X7 R3 k0 f! Q/ m

; |9 T( w" V+ G+ R7 w( r在这时期中,贝多芬还有一部不得不提的作品便是“协奏曲之王”——第五钢琴协奏曲。" r  k2 Y/ p( J8 \5 Z
" n. w+ t$ Y0 ^" y5 X- m4 F
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是贝多芬所有的钢琴协奏曲作品中,规模最为庞大的一部,故常被人称为“皇帝”协奏曲。而事实上也确实具有堂堂王者风范。但是“皇帝”这一标题并不是贝多芬自己命名的,也不可能和某一位特定的“皇帝”有关,公认的说法是由于该曲在当时被誉为无可争议的“协奏曲之王”,故此得名,并沿用至今。
  C& N4 a/ J+ X4 q
  Y, W' N  {9 |% m: S  R作曲技巧炉火纯青的贝多芬在这首曲子中又设计出众多崭新的思路,整部作品在工稳的结构中蕴含着壮阔的波澜、变化无穷的旋律,尤其以主奏钢琴的花奏开始的第一乐章,一开始便给听众以极端宏伟、华丽的印象。
+ g6 f* }, Z! v* [* ~+ |/ i8 ]8 J0 V
! U7 U/ s' h. J) v+ ]

! Y6 k; I: q% y  H/ S7 S" s) \" h0 ^6 ~# Y. G
朗朗弹奏的第五钢琴协奏曲
, ?, H! Z* Z4 K7 H+ n0 ]
1 }4 u. Q( L& w0 w3 U4 ~( t贝多芬创作的构思与手段显然超越了传统,而且也在不断地超越自己。对贝多芬来说,创作音乐是要通过表述自己的情感意欲来完成崇高的使命,所选择的音乐表现 形式及手段要服从这个主要目的,任何现成的规范与程式只提供框架范围而绝不会成为束缚,这使贝多芬直接与19世纪的浪漫主义潮流联系起来,他晚期的创作尤其体现出作曲家自我的思索和遐想。6 y( K; _8 J4 D2 C( u

$ F5 y3 _1 p6 d& }$ N. y5 R( Z7 v4 ]0 r5 v. y
2 r/ Y* R8 n5 @/ r
5 s9 R: M8 \( D6 l/ e% ^
贝多芬创作的晚期(1815-1827)要与政治历史上的分期联系在一起。- Z# k, t( b4 y

) n) I6 r: T0 U- ]5 y/ W# S7 w1815年即拿破仑彻底失败、欧洲封建王朝的复辟时期,维也纳成为欧洲封建复辟势力的政治中心,而欧洲呈现出矛盾复杂的状况,后来的人们在观察这段历史时也同样由于不同的立场而各持己见。德国的民族意识在反对拿破仑的战争中大大发扬,但王朝复辟的结果在贝多芬看来比拿破仑时代还要更糟。贝多芬的大型创作曾暂时中断,他埋头于搜集整理民歌并写作歌曲。民歌涉及到欧洲的许多民族,其中包括几套苏格兰民歌的创作,此时还做了一部抒情的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 ]3 x1 }' g7 A, s
8 V- x; g2 |# V- b; z8 P; Z, j
在之后的近10年时间里,贝多芬又重新振作起来,所完成的作品达到他一生的创作高峰,其中包括第九交响曲、《庄严弥撒》、最后5首钢琴奏鸣曲(Op.101、106、109、110、 111)、迪亚贝利主题变奏曲及最后6首弦乐四重奏(Op.127、130、131、132、133、135)等。
6 e. X* [# q. G+ j, S% e) |- V; o/ }( o! V' z! V  d, F

8 ?& j, x, E- R# [! l
& Z. ^& J/ R! i6 X, v! [7 U, F这个阶段的贝多芬沉浸于自己的遐想与思考之中,对他来说,音乐此时与内在自我的联系要比与外在客观的描述更为紧密,贝多芬为浪漫主义的后辈揭示出音乐艺术巨大而神秘的魅力和潜力。他更深入地钻研亨德尔、巴赫的作品,将巴罗克音乐的大师作为自己崇敬的偶像,在他的晚期四重奏或奏鸣曲中都反映出这种感受的印迹。4 ~& K5 E7 p* j; q3 m$ O6 ?6 w
4 o6 S' n6 N. t. i  c
1822年在彻底的耳聋、剧痛难忍、情绪糟糕的情况下,他却在他创作了第32首钢琴奏鸣曲,也是他创作的最后一部钢琴奏鸣曲一一就在他去世前几年。它展示出他为钢琴这件乐器创作的音乐的最高峰。这是一部两个乐章长的作品,不像通常的三个或是四个乐章,它的寓意在于超越人类存在的层面,引领我们去向更高的所在。9 [  D) d' j% ?2 `) l8 A5 k
" D5 E( b1 Q2 k. m- `
1. Allegro (第一乐章 快板)$ U' y7 M: x' [% }# m
Maurizio Pollini - Schubert: Piano Sonatas D958 & D959
0 [, w6 b9 e* _; U8 c: {6 g1 m" l4 B- s# ~

9 N: A; g0 G) R1824年5月7日,《第九交响曲》在维也纳首演,引起全场如暴动般的热烈反响,如醉如狂的观众泪流满面。当贝多芬出场时,掌声、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贝多芬激动得晕了过去……
7 E* B6 ^9 O- o8 |' E! v' K' h$ ]! w: S& E; T
Piano Sonata No. 9 in E Major, Op. 14: II. Allegretto (E大调第9号钢琴奏鸣曲,作品14:第二乐章 小快板)! b" @$ l) `+ l6 E6 g/ F+ |* ^
Archived Academy - A Special Valentine's Day (The Piano Archives, Vol. 1)
# P1 [. M* U5 {8 u: i; v4 |/ o8 u5 z6 |# I

3 Z) K! G& d: A5 E- F. _1827年3月26日,那是个暴风雪席卷的日子,伴随着电闪雷鸣,贝多芬离开人世,享年57岁。8 [: a6 l3 w- y, l# C/ U5 z

' l+ p6 ~; n1 x4 F3 @8 k* J& s9 _% Y8 a5 k' g" T' B% l3 f9 \0 m
$ l2 I; `& f9 ?2 f0 f

# b! X" z7 F  x/ P, g9 W当这位西方“乐圣”的音乐在全世界振奋亿万人民精神的同时,他与东方国度的渊源其实也由来颇久。在二十世纪初的中国,革命志士从四方而起,在新文化中挖掘救国之道,为中国发出时代诉求的彼时,贝多芬的名字就已出现在一众仁人志士激昂飞扬的笔锋之下,成为走进中国的第一位西方音乐家,也成为那个风起云涌的历史入口下,为国人打开世界音乐文化大门的人物之一。7 q  x5 A9 P% ^% c9 W5 N
7 D  k( G: V- B; a9 J
李叔同与贝多芬
# ?' `/ ~% Q$ s. w, h$ H7 N9 }; R# U; c/ |7 L! ]
1906年,音乐家李叔同(弘一法师)在《音乐小杂志》上刊印了用炭笔绘成的贝多芬像,并用300字的《比多芬传》对贝多芬作了简短介绍,在文中冠以其“乐圣”的称号,这是贝多芬首次走入中国。, g2 X7 }# f2 b& ~
8 ~8 S; }7 _3 i/ c4 S

1 b' v% i9 w  D( @( |% P7 d% A. x( ?4 \5 w# y3 ?; ~
鲁迅与贝多芬
/ \: U' z$ s' d# ?' p" \6 j3 u$ j/ \9 e& ?* U. M2 L
“既有康德,亦必有乐人如培得柯芬(Beethoven)...... 凡此者,皆所以至人性于全,不使之偏倚,因此见今日之文明者也。”
; A  @, |( y6 X/ m. L0 i8 r' ?' [6 [6 T# Q
1907年,贝多芬以“培得柯芬”的译名出现在鲁迅撰写的《科教史教篇》中,《科教史教篇》是作者对于西方自然科学之所以取得重大成就的“真源”的探索,并最终升华到“如何立人”之说,文中将贝多芬与康德等哲学巨人一并提及,可见鲁迅先生对于音乐艺术之于人类智慧的启迪作用的认可,以及对贝多芬音乐的极大推崇。& }( {/ Q7 R4 \; V0 ^) Y

" t+ ^7 F4 ^7 w: s/ i! X蔡元培与贝多芬
2 U% _' v1 w+ E. @0 y# j7 @: n- e4 L3 T
而北大校长蔡元培更是认为“音乐是助文化之利器”,蔡元培先生毕生倡导美育,是贝多芬音乐的爱好者与弘扬者,1929年3月写下《贝多芬》七绝四首赞颂这位音乐巨人。5 J" G" O/ ?- F- o3 s# b9 c

0 [' d$ \/ Q9 i7 ?5 z0 T6 M8 z4 o) l& M8 ^' H  ]% Y( o
其一
6 a. G* A4 z  I* v. a0 k* S+ K3 y( X6 H吾邦音乐太单平,西友初闻顿失惊。; J7 B3 \: J  {; o+ N
我爱贝多文法曲,包含理想极深闳。
4 ?; i, P7 n3 b4 w9 G, n, u$ V' o: t/ F% L0 j) E
其二4 \  D- [- ^$ o$ a/ P) }6 I
自然主义宗希腊,希伯来风出世间。
% ^# z; l; W) n融合两希成一片,曲中现出我生观。3 S, w# H- [- ~5 D
' T, B9 [* u" H  b$ R7 |
其三
" B5 E0 A0 ~4 m' ~% p妇女醇酒与清歌,行乐及时便奈何。& R* A8 C) z; N, c' ~
一任迂儒谈礼法,流传法曲壮山河。
- I7 b- g0 B! i* E% R7 b* x4 z6 K. ?
其四
% I& t5 _: e: s  |3 F5 ^- M丑面遗型到处传,哲人貌取亦成颜。+ Y8 s; x8 U- D) _! n( X/ Q
克林造像尤精绝,坦臂科头态俨然。' |0 h9 F  |1 Q) u5 M* B8 i+ q4 j
" p( e: _4 R- @. e
" m. K, X! A+ M
4 b1 D7 g; W( l+ i
( B3 [% Q: j0 w% W* W

* a: H5 d2 A: H1 ^* A" ^9 b( d2020年本是贝多芬诞辰250周年,全世界如火如荼的纪念活动受疫情影响不得不暂停,但在创新力不断为人类勾勒无穷想象空间的今天,音乐与文化也正在以推陈出新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突出重围。更何况是这首已经唱响了196年,用它的光芒照耀了无数人的《欢乐颂》。
" B2 N1 s( |' y( G0 I* K0 q; ^6 {, y4 c7 m1 s& e! f
3月20日,荷兰鹿特丹爱乐乐团在官方YouTube平台上线了一个特别的视频,18位居家隔离的乐手分别录制各自声部的演奏视频,最终剪辑成贝多芬《欢乐颂》的片段。
4 f9 |2 u$ K# D# S% m8 e, W) x* F: G5 L$ E) M) E! E7 R2 ^& ?
# j) ]8 \$ b% W7 E+ r  a% P. |
/ s: C* P+ X) @2 @0 r7 f9 V* N
面对新冠疫情的肆虐,音乐家们迅速反应,通过新的传播方式将音乐传递给大众。鹿特丹爱乐在介绍中这样写道:“如果我们一起努力,我们定将获胜。”
- r) S; t/ w  T8 K; R7 @% I
/ }2 K8 ~% z3 J6 \( ^" @! ^: ~0 ]) v( a; a
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第九交响曲》
4 }8 R& E. r# F' D2 v, p& j  L; c0 d: V
在这个艰难的全民抗疫的时刻,选择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欢乐颂”》并非是偶然。贝多芬的这部交响乐构思广阔,思想深刻,形象丰富多样,它扩大了交响乐的规模和范围,超出了当时的体裁和规范,变成由交响乐队、合唱队和独唱、重唱所表演的一部宏伟而充满哲理性和英雄性的壮丽颂歌。更重要的是,欢乐颂中有一种不知其名的永恒的欢乐,已经成为了两个世纪以来人类颂歌的主调。  D- ]/ X: M5 _, ?5 E

1 d8 ]# p+ b; w+ m/ @这部交响乐的第四乐章的合唱部分是以德国著名诗人席勒的《欢乐颂》为歌词而谱曲的,也是该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主题。在激动人心的歌词和贝多芬超人般旋律的相互烘托下,在四个不同声部人声的独唱、重唱以及大合唱团的合唱下,《欢乐颂》得到了升华,欣赏的人们得到的是无与伦比的奋进力量和精神支柱。
$ F( l$ Y, ~) |! m+ C! ]# ]% A
; U9 _% {( l  S5 q' z8 d
) t6 G5 P  m$ d
而于3月26日于社交媒体宣布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的著名德国小提琴家安妮-索菲·穆特也于在家隔离期间,在社交媒体上与伦敦爱乐乐团首席Pieter Schoeman、中提琴副首席Richard Waters、大提琴首席Kristina Blaumane“连线演奏”了贝多芬的《降E大调“竖琴”四重奏》,女神虽然不幸确诊,但一直保持着乐观心态,也发声称将会继续研究分屏演奏,多上传一些音乐,与大家一起保持健康,坚强面对💪。, ]2 J8 N; l8 i% |- W$ N
8 v$ j8 ]& u& U9 m6 l
& I( S- @9 h9 L7 I1 X, M% s
8 u/ J2 ]: x& O+ H3 j4 @
音乐虽然无法镇压疫情,但我们仍可欣慰地看到,贝多芬的音乐正在再一次将人们团结起来,即使目前无法用身体实现“亿万人民拥抱起来”,但我们在精神世界已经携手与共。/ t$ f4 w9 Z, `* R' \6 b$ l9 t, T

" R5 H- _: m' J- W- D/ F+ l% ~音乐不分国度、不分时期,贝多芬音乐中缔造的人性光辉,不论在历史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任何时期,都将具有空前的重大意义;不论歌颂欢乐,还是面临困境,贝多芬音乐中蕴藏的提振人心的力量都将是我们精神世界里永恒闪耀的光芒。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86

积分

4

听众

2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86
3#
发表于 2020-4-7 13:05:47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厉害了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