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o全面升级 降噪耳机Beats Solo Pro体验1 S8 J3 S: W* ?6 J6 v. r) {
单从发布时间看,第一款搭载 H1 芯片,并配有主动降噪和通透模式的耳机并不是 AirPods Pro,而是早于它两周亮相的 Beats Solo Pro。 # v# e3 d- s. i0 \ 和两年前上市的 Beats Solo 3 Wireless 相比,Beats Solo Pro 的变化是全方位的,更有质感的外观设计,Solo 产品线从未用过的主动降噪功能,内置的苹果 H1 芯片也为它提供了更稳定的无线连接和长时间续航。这也是它没有被命名为 Beats Solo 4,而是和 Powerbeats Pro 一样直接冠上「Pro」之名的原因。) R1 {& I/ e; i
我们有幸见到了 Beats 的总裁 Luke Wood,听他和我们分享了一些关于 Beats Solo Pro 的设计理念。, p' @/ |$ {0 K% w0 ~ * D9 O* @: R3 i Beats 总裁 Luke Wood 在介绍 Solo Pro 时提到「这是一款从零开始重新设计的 Solo 耳机」,这一点从产品包装上就能发现,内包装盒没有复杂的多层嵌套,而是可以完全展开成一个平面,耳机收纳盒材质类似毛毡,比上一代的尼龙织布更有质感。 # L( D2 h) P4 p3 ]5 u" \. V# U$ F) C / _! e5 b/ z9 u2 X! Z+ ^ 今年 Solo Pro 采用了现在流行的磨砂质感搭配不同颜色,调节耳机长度的部分使用了阳极氧化铝金属片,不仅增加了韧性,无级伸缩的设计也取代了上一代产品调节长度时那种「廉价」的「咔嗒」声。 L/ T: S d/ b1 p
- n0 t! x* E" }; P. F! N
为了让 Solo Pro 看起来更加简洁有整体性,Beats 对按键和接口也做了不少改动,电源指示灯从上一代的 5 个缩减为 1 个,Micro USB 改成了 Lightning 接口。; q+ U! j; }) z6 d7 v5 s
) l9 O) l8 T9 f' g3 ~
同时这一代还取消了 3.5mm 接口,让 Solo Pro 变成了一款纯无线耳机。这个变化对我来说几乎没有影响,除了在长途飞机上收看节目,我平时使用耳机全都是无线连接的状态。而根据 Luke 的解释,此前同时拥有无线和有线连接的 Beats 耳机需要内置两套音频系统,插入3.5mm 接口时信号通过连通所有的电子元件最终转换成音频;而采用蓝牙连接的时候,采用的则是另外一套处理方式。现在取消 3.5mm 接口,可以让他们把精力全都放在无线音质的调校上。 9 Z2 h& P; V8 X5 t5 F! d$ I 1 ^, V8 ~! t7 O6 r! K1 P% \( y 另一个被取消的是开关键,为了让耳机上的按键尽量少,此前耳机左侧的开关键让给了「降噪 / 通透模式」切换,开关改由耳机的折叠 / 展开触发,折起耳机就会自动关机,展开则自动启动。这是一个听起来有点不符合日常使用习惯的设计,因为很多人在听完头戴式耳机后最常做的是挂在脖子上或直接平放在桌上,甚至有些用户平时收纳也都是用耳机架,而根据 Solo Pro 的设定,这些情况下耳机都是开机状态的。 0 D) K" [) x y ( w" l" `( L; E. Z: K 对于这个问题 Beats 并非全没想到,他们给 Solo Pro 设定了一个检测条件,如果检测到耳机摘下并长时间没有播放,则会自动转入低功耗模式减少耗电,根据两周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虽然经常忘记折叠耳机,但 Solo Pro 的续航也在正常范围内,并没有出现疯狂掉电的情况。5 V! ^9 J7 o; }* V2 J( F9 g
降噪体验最好的一款 Beats 耳机 0 ]$ D$ C; ~1 F+ n. n 主动降噪功能首次出现在了 Solo 产品线上,市面上的头戴式降噪耳机大部分都是像 Bose 或索尼那样的罩耳式设计,耳罩可以完全包住耳朵以起到物理隔绝噪音的作用。4 f: n. g3 [) w9 y
而 Solo Pro 是一款贴耳式耳机,耳罩面积比较小,本身就会增加降噪处理的难度,因此 Solo Pro 的耳机海绵垫厚度大了不少,用来增加隔音效果,但在佩戴体验上,还是能感觉到这一代压耳朵的感觉比 Solo 3 要明显很多,长时间佩戴会有不适感。这种变化很可能是因为需要增加耳机与耳朵的贴合度,当然夹头也是个「因头而异」的事,遇到我这种耳间距大(就是头大???♂?)的人,这种压迫感就会更明显一点。 $ c. Q7 F- q% H" H0 T5 W0 W& m# |
0 p+ O2 N6 |8 n6 U7 t
实际体验中 Solo Pro 的降噪效果达到了一个不错的状态,尽管和 Bose NC700 相比还有差距,但对低频噪声的消除效果明显,Beats Studio 3 的风噪抵消功能也同样加入了 Solo Pro,走来路上风吹过时接触到耳机产生的声音可以被耳机识别并减轻。耳压控制方面个人感觉比 Studio 3 还要好,开启关闭降噪时的耳压变化的感受非常小。 . u/ z- P8 r! p& f1 O: s- x: b8 B 同时这一代还加入了和 AirPods Pro 一样的「通透模式」,在不摘下耳机的情况下,打开「通透模式」就可以清晰地听到环境声,Solo Pro 的「通透模式」体验和 AirPods Pro 基本上一致,可以通过长按开关在降噪和通透模式之间切换,也可以在 iOS 设备的通知中心调整,这个切换过程都很流畅,开启「通透模式」与否都不会影响通话时对方听到的音质。7 [; c. b1 j# m5 r# t* v
6 p7 [# {' B8 [3 D, t$ U- W- X
这个功能在实际生活中使用到的次数比我想象中要多很多,无论是在公交车上听报站,还是路过便利店时和店员的三句话交流(多少钱?谁扫谁?微信支付宝?)都不用再摘下耳机,只要打开「通透模式」就可以。 3 i5 R. p5 Y- U# h! t 在音质方面 Solo Pro 和 Solo 3 听感变化也很明显,从 BeatsX 开始,Beats 耳机的音质变化似乎有一种规律——配有 Lightning 接口的都没有那么「轰头」,Solo Pro 也不例外,听感上你能明显感觉到 Solo Pro 的低频处理比 Solo 3 要弱一些,中高频处理比之前均衡。 ! s' f. @8 g8 ^& |3 m 当然这和 Lightning 接口本身并没有关系,主要原因可能是这些 Lightning 接口的耳机都是 Beats 加入苹果公司之后开始设计的产品,虽然风格上还是偏向于流行音乐,但已经不会有之前那种被低音长时间「轰炸」的疲劳感。& ~( r' `% S# }0 X2 u
H1 芯片加持,稳定性、续航双升级 9 E' q: ~) ^$ \+ }4 Q' e. r H1 芯片可以说是 AirPods 的核心,在无限连接的稳定性和功耗控制上都非常出色,同时在搭配苹果设备使用时更是可以体验到设备间无缝切换的顺畅。作为苹果公司的一部分,Beats 耳机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能用到 H1 芯片的非 Apple 品牌产品。- K" K5 d8 O* G. b0 }. O, v
如果你在用苹果设备,首次打开 Solo Pro 无需进入蓝牙设置就可以快速配对,之后所用登录同一 iCloud 账号的设备,无论是 Mac、iPhone、iPad 还是 Apple Watch 都不用重复配对就能连接,你可以在这些设备上直接切换降噪和通透模式,设备之间的连接切换也非常顺畅。同时还可以用到 iOS 13 新加入的「音频共享」功能,同时连接两个搭载 W1/H1 芯片的 Beats 或 AirPods 耳机播放音乐,「Hey Siri」功能也能在 Solo Pro 上直接使用。 8 p8 O4 c9 p2 m( }& P8 l4 P4 w
. @ n% W& u' O5 @2 q
续航时间上,Solo Pro 官网介绍开启降噪 / 通透模式可以用 22 小时,关闭状态下可以用 40 小时。就像前面提到的,因为 Solo Pro 新的开关机设定,实际使用时很多时候并没有完全关闭耳机,所以续航时间会有所下降,但也完全够用,粗略统计降噪模式下有 20 小时左右,而且 Beats 耳机一直都配有 Fast Fuel 快充模式,充电 10 分钟就能听 3 小时左右,所以也不太担心没电的情况。 , c+ h6 U2 r- @ 总结- @! T5 s# S, I# `2 F
Beats Solo Pro 加入了降噪功能后,大家最关注的一个问题是「Beats Studio 怎么办?」,现场 Luke Wood 也表示 Studio 作为一款耳罩式的降噪耳机并不会被放弃,未来还会有新产品推出,同时他也提到 Solo 系列耳机更加便携,3000 万台的销量也足以证明大家对这款产品的喜爱,现在加入降噪功能是个很好的选择。 Z# |0 r, {" D9 _ n
从这两周的体验来看,Beats Solo Pro 相比前代无论是在音质、降噪模式的加入还是连接稳定性上都有全方位的升级,而通透模式的加入、耳压平衡的控制以及 H1 芯片带来的优势,甚至超过了产品线定位在它之上的 Beats Studio,可以说是目前体验最好的 Beats 降噪耳机。3 g# ^+ C/ d$ g) B2 W/ m% r' b, O / m; o- Q3 M. u Beats Solo Pro 已于11月21日在苹果官方商店开售,共有六种颜色可选。 7 B: }+ ~! T-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