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音频插件联盟,正版插件,欢迎大家选择!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阅读: 21332|回复: 1

[资讯] 您还听得见这样的声音么?

[复制链接]

4768

积分

3

听众

-519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4768
发表于 2006-2-9 | |阅读模式
音频应用公众号资讯免费发布推广
开篇伊始,小编原本希望借助一段15KHZ的正弦波音频信号来和伙伴们一起分享自己的耳朵辨析能力。考虑到朋友们的手机声卡良莠差异各不相同,有失公正;同时因为很多不正确的测试方式可能损伤听力,小编则擅自以频谱图来表现了,朋友们如果想要听到,且看完今天的介绍。

201606021447326761.png
    您还听得到这样的声音么?图示为15KHZ的正弦波信号。而遗憾的是,很多小伙伴们已经再也听不到这样的声音了,他们都说小编有幻听综合症,小编有苦说不出。
从刚入音响行业的时候,师傅就教我们:正常人耳能够分辨的频响范围极限大概从20HZ开始,终于20KHZ(这是身体感官最为灵敏的青少年时期所能分辨的)。声音是一个客观事物,上到超声波、下到次声波,不同物种感知范围各不相同。
然而,到底是什么扼杀了小伙伴们对类似于15KHZ这样频率的听觉感知能力呢?
20160602144828630.png    
人耳的结构:外耳、中耳、内耳、骨传导。和扬声器振膜原理相似,人耳也有耳膜,通过空气分子疏密波对耳膜产生的物理振动特性分析,以传导神经发送给大脑,形成听觉感官。
201606021448353628.png
根据人耳听觉的等响曲线特性,通常对不同频率的声音敏感程度是不尽相同的。如低于1000Hz和高于4000Hz的声音,听觉灵敏度降低。这也是我们会觉得(1000—4000HZ)高音刺耳难受的原因所在。而随着声压级由小及大的变化,这个特性也会变得不尽明显。因此,声学测试中才有了不同的计权方式。
201606021448428333.png
年轮的影响:
时光荏苒,岁月飞逝,我们从呱呱坠地的婴儿一步步迈向少年、青年、中年、暮年……和身体其他器官的盛衰历程一样,我们的听觉功能也会随着岁月的变迁而受到影响。身体感官最为灵敏的青少年,在科学合理的用耳习惯培养下,能够辨别出20—20KHZ的频响带宽;而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器官性能开始逐步地衰退,中年时期的人们也只能听到约30—15KHZ的频响表现;当进入花发之年,人们的听觉能力也许只能感知到100—10KHZ的声音。
这些虽然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但它遵循客观发展规律,难以避免。然而接下来这些影响才是真正扼杀小伙伴们听觉感官的元凶。
20160602144800136.png
长期暴露在大声压环境中:
    人耳的物理特性就好像扬声器纸盆的冲程,振幅越大,声压越大。当振幅超过冲程距离,就会引起纸盆撕裂,而长期超过额定声压则可能熔断音圈。耳朵也是一样,我们知道130dB的声压级换算成声压可以高达约63Pa,通过SPL=20logP/Pef计算就能够得到(参考声压为人耳最小感知声压:20μPa)。因此,130dB可以说是人耳能够长期承受声压大小的痛阈,超过130dB的声音,耳朵会明显感觉疼痛难受,而超过140dB的声音则有可能就已经造成了听觉器官的损坏。
201606021448057865.png
事实上,120dB的声压级已然让人无法接受,通常文艺演出国家标准(一级)为连续粉噪测试时,各测点平均值达到106dB,而真正进行节目播放时,由于音乐信号动态的实时变化,通常也不会长期达到106dB。
然而有长期泡夜店习惯的伙伴们就很危险了。尤其是酒吧、慢摇吧类的场所,追求动感体验,低频要足够猛,中高频要有张力,最主要是声音要大,要嗨,越是喝了酒,对音量的需求越大。不知道伙伴们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从酒吧出来的一瞬间,耳朵里面会一直萦绕着超高频的一个固定频率幻听。也许您已经无法感知,并不是说这个场地音响用得好,而是您的听力已经遭受损伤,可能将永久性地衰退。
201606021448539194.png
庞大的耳机族大军: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地发展,近几年来,各类电子产品的智能化给生活带来诸多便捷。小编也注意到,大街上、公交站台、地铁上,低头族无处不在,而这些低头族中,有70%以上同时也是庞大的耳机族大军。对于文艺休闲的向往是无可厚非的,但稍不注意养成不好的用耳习惯,同样也可能对我们的听力造成影响。
降低对耳朵伤害程度,应及时避免使用入耳式耳塞
如果您同样是一个从事专业音响事业或准备从事专业音响事业的同行朋友,那么对听力的保护是相当关键的。入耳式耳塞将耳道完全封闭,声音直接通过耳机振膜近距离传送给听觉振膜,与外戴式耳机在相同音量条件下,对听力的伤害风险是相对较大的;再者若不注意耳机的卫生使用,也可能将细菌带入耳道,导致耳道发炎等情况。
201606021448122896.png
用合适的音量,合理的时间欣赏音乐:
聆听音乐时,多数伙伴都有着把音量越开越高的习惯,因为人耳听觉神经在经历一段较长时间的洗礼后,会出现听觉审美疲劳的现象,时间过长或音量过大的影响类似于长时间暴露在大声压音响环境中,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建议调音师每次调音不超过半小时原则的原因所在。当人耳产生听觉疲劳后,就需要一个更新的听觉环境来刺激自己的神经,于是周而复始,直到音量爆表。这也许与当下重口味的流行音乐存在着必然联系。
201606021448585443.png
经常掏耳朵的误区
     很多伙伴误以为经常清理耳内耵聍能提高听力,更通畅地传递原始声音,其实这是一种不良的护耳习惯。耵聍能保护鼓膜,起屏障作用。鼓膜比蝉翼还要薄,非常娇嫩,猛烈声波,直冲耳道,会损害到鼓膜,甚至造成破裂。耵聍味苦,油质,能驱逐飞入耳内的小虫,捕获入侵的灰尘、细菌。耵聍并非可有可无,其自然干燥后在耳朵里堆积,活动时会自行脱落排出体外,无需经常性不合理地掏挖。
    相反,经常借助外部工具掏耳朵的人,由于掏挖方式不尽专业,抑或不恰当的力度,更甚者在非完全静止状态下掏挖耳洞,加之工具较为锋利,或轻或重地都会对耳道生理结构造成损伤,若稍有不慎,很可能击穿骨膜酿下严重后果。
用单一正弦波训练听力:
    这本身是一个伪命题,实际上是靠损伤自己听觉感官的方式来训练自己的听力,这也许是相对矛盾的。但也解释了开篇时,小编为何不愿放一段信号发声器里的正弦波信号音频来与大家互动的原因。
201606021453467158.png
    不少从事音响事业初期的伙伴,为了快速地训练自己的听力,能够把自己的耳朵尽早投放到项目里面去发挥作用,以便他们能很轻松地就能从众多音响设备中找到信号发声器,通过信号发声器发出不同频率的正弦波声音,从而达到频率认知目的。(多数也是为了能在项目调试中更快地找到啸叫点。)
    事实上,信号发声器是一个客观的发声工具,在不改变信号强弱的情况下,人耳等响曲线的感官是相当敏感的。有职业测听损伤方面的研究表明,人耳对于低频纯音测听的危害风险稍低,1KHz的频率似乎是一个阈值,中高频的正弦波信号在不遵循等响曲线的条件下测听,很可能造成听力严重受损。然而有听过正弦波的朋友也会产生耳朵疼痛难受的感觉。
    那么,怎么样的测听训练才是正确的方法呢?
    我们用粉红噪音来作为我们接触听频的工具,选用倍频程的跨度是个非常好的开始。粉噪是一种能量与频率成反比的噪音信号,由于我们人耳实际接收较高频率的效果更好,所以粉噪所产生的声音对耳朵来讲是很均匀的,我们可以认为其各频带能量均等。因此它非常适合用作声学测试,比如PA系统的测试包括听力测试。
201606021449042641.png    
在进行粉噪测听学习或练习时,可以从横向、纵向两个方面入手。横向包括听频跨度,从1倍频程开始训练,逐渐细分到2/3倍频程、1/3倍频程……;纵向测听包括相应频带的能量提升与衰减,从提升5dB、衰减10dB入手,逐渐训练能量变化的递减。直至能够分辨出特定频带1dB的声压级变化差异。把控高效的训练时间,每次训练不超过40分钟,训练当中避免走神,力求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成效。
    行文至此,小编不禁后怕,目前网络上各种诸如辨色力、反应力、辩听力等的互动小测验,如果伙伴们在没有了解这些不良用耳习惯对听力的影响情况下,误将入耳式耳塞带入耳道,抑或忘记调低手机音量,同时测听了一段单一正弦信号音频,后果让人不寒而栗。音响人的耳朵是咱们吃饭的工具,仪器再优秀也代替不了人耳感受,如果一个音响师的耳朵都失去了敏锐,那么还有什么乐趣呢?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523

积分

4

听众

213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523
发表于 2017-9-7 |
分享,谢谢楼主发布啊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招标|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