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AE-9 PICE声卡首发评测:木耳?你是没用过号称最强的它!
/ d# h: R" V/ n
& Z* H& G3 |1 C' r3 r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我们认知中的电脑除了能“哔哔哔”,实际发不了任何声音。此时,一位来自新加坡的华侨——沈望傅先生,一举创造出了“声卡”。也正是从那时起,电脑才开始有了“喉咙”,音频发烧领域正式开启了PC-HIFI的大门。
5 g3 w/ u* _& e) b8 u1 k1 }7 s1 Z2 N, ]+ J- a# C$ ^- a% K% h& h
; ~1 {' e$ F& _+ {) X" U
% v$ k( i2 W( T3 S: G
创新自1989年发布Sound Blaster“声霸卡”系列之后,先后推出过不少让人津津乐道的产品。在PC-HiFi风潮因消费者欣赏水平和相关行业刺激而方兴未艾的近年,创新也曾推进过以Sound Blaster为名的新系列产品,涵盖蓝牙音箱、外置DAC和HIFI耳机等等诸多类别。虽然这是时代引导下的必然结果,只可惜老玩家的心里一直都在等“SB Live”再次更新...终于,创新成立30周年纪念期间,有生之年我们再次等来了创新Creative 全新声卡旗舰——Sound Blaster AE-9(预计售价:2499元),它同时也是迄今业界最高规格的PCIE声卡(消费级)。
8 j7 z$ u4 ^" V' T& p4 R- Y* b( A d) J& T \) p. e' V
9 Z: S9 h( J' J2 S" u. F% u" d# U
6 v- _/ _5 \2 D% l本次评测的重点:9102年了,为什么还要添置一块独立声卡?
- d! v, h6 _( q# v/ ]6 X. H- j. j$ C; e" Q: z
不可否认,现如今数码产品都在以“高度集成”实现产品设计上的“减法”,PC行业亦是如此。几乎99.99%正在服役的PC主机里都内置有集成声卡(99.98%会是“螃蟹”卡),那么创新为啥还要推出2400+的高端独立声卡呢?
( h5 S+ c) w$ d' E# L
- \1 h9 |& }7 I& f3 E
$ X! A+ T5 N" A& X8 Z5 c, r) {+ r
, q- ~0 Z# d: s; k! s 这其实和集成/独立显卡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处:集成显卡玩玩小游戏、玩玩LOL一类硬件要求低的网游问题不大,但想要3A大作画质全开,再上个2K或4K级分辨率,唯有更高性能的独立显卡方可胜任。同理,集成与独立声卡也存在性能上的本质差距,可能用个入门耳机或者音箱听听在线音乐、看看网络电视,集成声卡应付起来貌似问题不大,但假如用户想要体验多声道音效、对声音素质有更高要求,亦或者想要自己录制高品质音乐,那么此时也唯有搭配更进阶的独立声卡(内置/外置),这样的需求才有可能实现。' \! B" C9 n6 e- U1 |
" Q! B' |/ P: P n: }$ y 与此同时,又有一个问题:声卡不像显卡,“不服跑个分”显然不适用,声音也存在一定主观性。所以,本次评测的方式也跟以前大不一样......
8 c$ O6 g0 G' `* G5 @/ _2 [& Q/ h' f) L w' W
H; d: u' \% t8 \$ ]; t
& N( z, s+ p+ E# L, r
1.听觉可闻的差距:木耳?其实是没听过好的
! t, P3 d( u. E$ N& \$ p) E9 f# _1 L% Y5 |
为了侧面印证AE-9d的音质到底有多强,老黄这次也邀请了几位同事协助进行一次盲听测试,类比对象是某高端主板的内置声卡。
. S+ {2 v) X1 J* F/ M: ^7 F' a* v4 h- M, A" [
创新AE-9与集成声卡盲测试听对比 | 测试人员 | 有无差别? | 差距评价简述 | A | 差别明显 | 器乐声更逼真,声音更饱满 | B | 差别明显 | 声场更大、声音更和谐和立体 | C | 差别明显 | 声场更大、沉浸感更强 | D | 差别明显 | 声音更饱满扎实 | E | 差别明显 | 动态和细节不在一个层次 | - d0 P0 y: U/ X* v
0 y3 U6 }' f* {
为什么说这个结果有意思?1、在测试前,所邀请的同事里,多半人都在“强调”自己是个木耳,可是他们却都能轻松感觉到这次盲测里的音质差别;2、虽然对于声音的品味存在主观性,但这五位第一次试听创新AE-9的小伙伴,都分别点出了其音质上的特点。看来,木耳并非天生,绝大多数人只是没听过好东西罢了。% W. p/ d& n2 J* z
& L0 b! b2 j) s
至于音质,我再简单说两句:
, f: p- C- E9 L" N) E( U q
: i6 ^! i2 x3 s0 j$ K$ @ 在盲测过程中,大多数参与测试的小伙伴都认为,创新AE-9在声音表现力上非常强悍。这其中牵扯到因素主要有X点:1、AE-9内置的以ESS 9038为核心的解码方案,的确在声音信息量和解析力等硬性指标部分表现出色;2、配套的XAMP耳放不仅自带三档推力,每个档位都能提供充沛的能量之外,其自身素质也是非常不错,底噪处理、耳放对耳机的控制力(嵌制力)已经媲美某些大牌的独立耳放;3、由于ESS 90XX自古都偏向中性,再加上AE-9采用了双通道三级运放的特点,因此AE-9的味道多少有些中性偏冷,整体更注重去表现素质感和声音细节,俗称“专业卡”的声音,而这样的声音也更容易在第一时间还原出差异,讨好用户的耳朵。, [$ e( M {. i2 h3 o9 V7 r
8 R2 h; u" u/ }
9 {+ E8 H; T7 Y% u6 ~
7 z% v; M" _8 R, ~) n# B2.肉眼可见的差距:电路设计规模和器件用料' T: b1 n3 T2 N2 v V* b0 \
# B$ _& j# C4 P, j3 p1 V! G$ a
1 N+ m y v/ q/ `: r8 k# j' p$ k) J% O
我们见过的大部分集成声卡,基本都长这样:在主板靠边角旮旯的地方,一块高集成DAC+几颗滤波电容即是完全体。正因受到整个主板电路设计影响,绝大多数集成声卡不可能会搭配多级信号放大元件以及降噪电路,容易形成相互干扰以及电噪声的增加,相信你身边也存在着类似例子:使用某些高灵敏度、低阻抗的耳机时,往往底噪感人。- K5 ^6 l* g% ]; P
3 N, J5 S* B" ~& Y7 ?% I/ n$ T
/ l: l r' p0 H: d6 G6 w
) F- m7 W6 f, g8 W( V: C4 q: K
+ i: A d- E& j, R. q左为普通集成声卡;右为创新AE-9
6 l8 t* C/ B Q, A# i
* Q' [* J6 M1 l3 d+ f" ^6 P 反观AE-9,完全独立的板卡给予其更大的电路设计空间。而创新AE-9的核心在于搭载了一颗旗舰级高解析度DAC——来自ESS SABRE级9038。可别小看了这一颗“神器”,正是在它的帮助下,AE-9的DNR(信噪比)做到了目前独立声卡界的最高:129dB,同时支持PCM 32Bit/384kHz和DSD 64解码能力,参数上即便是外置高端声卡看到它也得抖三抖。: |$ D( m; E- \& q1 @! l& L
3 d( X4 f2 \, \
0 D% e0 W S( ?1 m7 l/ O8 a- I% ~( R, k _$ d! H4 d' T
此外,AE-9在外围电路用料上也颇为豪爽,例如采用Nichicon的“纯金”电容,有利于增强低频细节;采用双路运放结构,左右声道相互隔离,每路声道分别由一颗NE5534 AP(单运放)+2114D(双运放)组成一路,并且为照顾“魔改”党需求,4颗运放均可分别进行更换,玩家可自行根据口味进行定制调整。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所更换的运放推荐选择供电相符、同一种封装的器件,如可把2114D换成更进阶的BB金封OPA2111或者OPA2604等等。
7 ]7 G* c- |5 h" Z- m" v$ T6 R4 c5 q" S! _' ]' U$ A
5 P1 I+ V5 Y7 X- {- w 还没说完...当然了,好马需要好鞍配,创新AE-9主卡实际更多的是充当“解码/数字界面”的角色,最终推动耳机和音箱这类后级的还得靠这台XAMP“耳放”(放心,随机赠送的...)。它与前面提到NE5534AP+2114D搭配组合成双通道三级运放的结构(并非平衡输出),能够单独放大每个音频通道,保持音质足够纯净。多级运放的好处除了能尽可能抑制失真外,后级推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最终使得AE-9上可推600Ω的耳机,下可挽尊最低1Ω阻抗的设备(耳机基本都是16Ω以上)。* L6 `2 F4 b2 ^1 I- T
2 x0 p0 H7 Z' x8 y4 d
4 G% M8 X: b3 s" g! U% B. x" ?. }/ w. P1 a6 m
为了让AE-9不拘泥于声卡单一的功能,这台耳放不只可以用来听歌,它同时也是作为一台话放、麦克风输入的ACM控制台。自带有3.5mm麦克风接口,以及XLR接口,辅以+48V幻想电源,进而组合搭配一整套K歌/直播调音台。4 ~+ [- s: l9 m
* h5 C( B9 ?: A! W
# a Z; B4 g; |8 S. G3 z% M" y+ A/ P: K. a
3.功能/种类的差距:有关“声音”的功能它基本都有0 m' ?6 a/ Y* t! Z
3 v5 E* N4 o) |! h4 z5 E4 T
除了上面介绍的用料配置部分,一般高阶独立声卡最大特色在于,它通过驱动软件可实现更多元音效调教功能,其中,创新的Sound Blaster Command算是接受度高且功能非常丰富的代表,自然AE-9也得到了适配,而且是N+次加强版。即便我坚信大部分玩家用不完里面的功能,但聆郎满目的选项,嗯,试过的人都会惊呼:“哔(wo)~哔(ca)~,这么高级?!
+ M' _+ C( T7 v# y% a) U3 f; |3 x* |5 \% |
; R+ j t# W* b- ~3 F0 ]+ T
虽然看起来这个驱动管理软件功能非常多,但稍加耐心点观察不难发现,软件已经从“用途”的角度上进行模块化区分,大致分成:SBX音效、EQ均衡器、播放输出端调整、麦克风输入调整、Scount Mode、编码器选择和混音器共7大块,大部分玩家用得比较多的应该是SBX音效、EQ均衡器和播放输出端调整。其中,SBX是创新“灵魂级”的音效,内置了多种模式预设,甚至根据如英雄联盟、CS GO、王者荣耀(乱入?!)等等热门游戏都预设好了音效方案,后期还可以上网Donwload其他配置文件进行更新。Scount Mode则是给FPS游戏发烧有的一个“小彩蛋”,说白了打开它游戏里的脚步声将得到增强,以前能听20-40米,Scount Mode则能把距离提升到80-100米。
- { k: M( Y5 i
: d9 \' T; X* H$ D! g
1 Y- n! A# E- Q( _* E% b4 N8 K X
" q$ ~8 y1 \7 \- g 输入/输出的设置选项也特别多,输出选项中表面看起来是选择耳机/音箱输出源,其实是在调配板卡输出还是耳放输出(二选一);输入端中支持麦克风降噪功能,支持多种预置麦克风模式,同时也提供有监听部分的混音调整,更适合直播或者K歌时使用。
8 ~) y. ]' L. U, j& o y7 U# L2 V9 r( A! w- B
) B6 h4 u# d, x
, r) [0 A* K/ W, G* ? 总之,功能丰富的选项设置是创新AE-9的一大卖点,集成声卡或低阶独立声卡一般因缺少DSP,并没有如此多的花样可玩。只不过创新Sound Blaster Command利弊相对明显:好处在于老玩家可以轻松根据设备、需求的不同(玩游戏、听音乐还是K歌)进行定制化微调;说不上是劣势,小白玩家上手难度并不低,估计一大堆专有词汇都能百度好一会儿。
& ?& b: d- L2 S% i3 @# @-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