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 x# U- i# ^: q
AirPods和QC30 耳机对比评测* u) B; m8 e6 p' f+ `: D
* p" M* U7 R2 [: o
“无线,无繁琐,只有妙不可言”——AirPods E8 ?0 h% y2 t9 z( A
0 Q. b1 G7 h5 w如果问我近两年来,苹果推出的较具革命性的产品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的说是AirPods。
, J' N+ Q6 Z; O& j0 }3 P4 N( f* g: u0 V3 S8 ]6 P
高中的时候我也算是一个耳机轻度发烧友,中了耳机吧的毒,当时觉得音质就是耳机的一切。咬牙买了一条SONY XBA-A2,一次感受到了高解析度的魅力。但是近两年感觉自己的听力明显下降了,所以对音质的要求也越来越低。直到去年我注意到了AirPods,它突破了当时我对耳机的一切构想,让我感觉这是一款来自未来的产品。想都没想,去Apple Store!
; s- N" U' R$ W" b' `
1 F7 E L7 o, i* S' |. x, F
/ u. K' |1 m/ h8 Y# |3 a+ W
$ B4 X! m' p; p7 {8 |AirPods的外观都很熟悉了,圆滑的充电盒,正面没有任何图案;背面下部有一颗按键,用于AirPods的重置;底部是苹果lightning接口,包装盒内也附带了一根原装的lightning充电线:6 L$ A1 L; Z; Z3 x& g# J$ @3 s
2 H$ e" k- }, ^0 h) I \$ i8 j8 V8 a# A. ?( d5 _9 z) ^
打开磁吸式的盒盖,就能见到两只耳塞和一颗提示灯,用以显示AirPods的配对状态和电量。耳塞极漂亮,全身的线条非常流畅,再加上抛光的白色表面,让人总感觉AirPods会戴不牢,但是事实证明我多虑了。每颗耳塞,除了耳机孔,全身上下布满了大大小小六个孔洞,其中两个是完全暴露的出音孔,让人对AirPods的防水性能产生了担忧;还有两个入耳检测传感器(应该是光线传感器);底部是用于通话和使用Siri的麦克风:
, I. | a/ G( n* R
1 u; V+ p& `: c5 X' X% r [# s) U: Z! J5 z y8 |
AirPods的优点:) A1 i- }+ i% f4 @% J$ m( d
, c1 [4 |- c( R1、充电方便。由于充电盒内置电池,所以将耳塞塞回充电盒时,在充电盒有电的情况下,它能自动给耳塞充电,解决了蓝牙耳机充电麻烦这一痛点。除了偶尔要给充电盒充电之外,AirPods已经能够让人忘掉它是一个需要充电的蓝牙耳机。6 H$ G8 J, L1 g/ L' a
. N' Y; l& J- U2、学习和操作成本极低。问用AirPods听音乐需要几步?答:三步,掏出耳机,戴上耳机,播放音乐。由于内置W1芯片,当配合iOS设备使用时,只要打开盒盖,iPhone便会自动检测到AirPods:; S; U* n$ u- f2 H/ `- \* ]
+ @3 l5 S- p! q; ^
并不出色,但从未被超越—AirPods和QC30 耳机使用感受2 Q9 I3 Q) t. {, K5 E" s
/ @' X1 C4 [- l% C而这时你只需将AirPods戴上,耳机便会自动检测到已经入耳并发出提示音,然后你就可以开始享受音乐了。这些操作相比传统的蓝牙耳机简化了很多,要说它是使用体验较好的耳机应该也不为过。
$ A( n" k( |' R$ ^2 r, U
9 x, \0 T# E' \3、音乐自动播放/暂停。刚刚说AirPods耳塞上有光线传感器,当拿下一只耳塞时,正在播放的音乐或视频会自动暂停,带上耳塞后则继续播放;而当同时拿下两只耳塞,音乐或视频则停止,再戴上后也不会继续播放。这一来就不需要我们掏出手机来进行暂停操作。) q8 b/ Y3 a/ y6 l" G* A5 k
7 g+ v3 }% @: Y2 L U4 U& Z
AirPods的不足:$ `# ]7 h( P- H( U/ s
, }6 d& D4 K8 b; y) n- a4 r4 K+ Z
1、完全没有隔音!!AirPods因为没有软质的耳机套,所以隔音效果非常非常差。戴着它出街时需要将音量调到50%以上才能够听清播放的内容,而在地铁上,AirPods基本上就废了,你根本就别想听歌看视频,除非你将音量调整到会严重伤害听力的大小。2 u1 W3 w7 z8 [' B- N8 y
! O) J; {8 q) ]1 _( ]4 T2、麦克风音质不好、有延迟。受体积所限,AirPods的麦克风进行了妥协,收音效果很差,基本只能用于接打电话和使用Siri。而微信语音和AirPods的配合也很不好,当你按下语音按键时,需要再等两秒钟左右,AirPods才会激活麦克风,并且语音已经完全失真了,所以当你要使用微信语音时,需要摘下AirPods才行,不知道后期微信是否能够解决语音延迟的问题。- A, X0 p" e5 M# V
6 s8 b8 S$ m) g. L1 g
3、无法调节音量大小。很多人都希望AirPods的第二代能够加入在耳塞上调节音量的功能,因为每次当需要调节音量时,我都要去按手机的音量键,确实不方便。但是考虑到AirPods的体积和硬件集成度,可以接受这点不足。0 }) \/ [' l/ G3 |3 r* @
; x8 e1 q9 O6 F7 H; ]4、无法做到设备之间无痕切换。AirPods无法同时连接多个设备,所以在不同iOS设备之间切换时,只能进入“设置——蓝牙”手动进行连接,增加了使用步骤。
+ k% R0 r4 Q; m0 _% p* ]) m5 i: R) R
“消噪的强弱,由你掌控”——QC308 Q2 b1 O! a4 j0 K8 L- T `% G& R) z4 o
AirPods确实高品质,但是当我在地铁上想要听歌的时候,我就想骂街了,这货在地铁上根本就没法用。所以我又中了Bose QC30的毒。我以前用过Bose的QC25,所以Bose的降噪功力我是信得过的,无奈QC30价格一直很高,而且网友普遍反映有脱胶的现象发生,让我一直不太敢入手。终于在618,我在张大妈上看到了国行版本的好价,一咬牙,剁手!
7 n4 @' s6 V+ G/ W
1 ~- a# @; A/ G+ H1 y开箱照就不放了,Bose随机附赠了一个收纳盒,表面为类肤材质,易划伤且易脏,可以出色的收纳QC30:
2 S7 w4 h9 k5 g+ o. W1 r) a; \3 A$ Z
+ E5 I* [6 R% P$ ~, a来看外观,AirPods和QC30代表了当前蓝牙耳机最火的的两种形态:分体式和颈圈式。QC30的颈圈采用了类肤材质,简直是油性皮肤的噩梦,每次佩戴完后都需要用纸擦拭。颈圈上只有一个按钮,负责开关机和配对,在按钮旁边是电量和蓝牙状态灯:
s- @5 y7 b, q/ G6 r7 [* p# K% z) I- m# i! K8 {* w
6 I7 ?& K7 v8 M' S. V2 o1 o6 D# o+ ?- W# t e
线控在左耳耳塞的连接线上,一共有五个按键:音量加减键、播放/暂停键、和降噪加减键:7 C* @6 b4 E: D9 U* z2 H
3 B6 F! l1 H8 O5 }! l6 k4 } }: }. E, J% e
+ ^6 B1 C* ?- ~. }8 P. s5 E
再看耳塞,Bose标配的鲨鱼鳍耳套戴在耳朵上非常牢固和舒适,随机附赠了三套不同大小的耳套,总有一款适合你。由于耳套和耳朵高品质的贴合度,不开启降噪时已经能够过滤掉很多噪音了:3 p( [2 W! g8 X8 C8 m4 n
' ]4 w% w: V9 Z$ M: {+ f- w并不出色,但从未被超越—AirPods和QC30 耳机使用感受$ F" R3 L# B6 ]0 s/ Y# |1 I( K
, Y) I2 a, J8 s4 A: a' T再说说耳机的做工问题,QC30的充电口的盖子非常简陋,就是一小块软橡胶塞,连接处很脆弱,而且根本盖不紧。一个官方售价两千余元的耳机,这点细节处理的如此粗糙,让我真的感受不到Bose的诚意。我都能够预感到,不出几个月,这个盖子就会牺牲掉:( x2 w/ P, a: z; {
$ D4 }8 r- ?" t/ E! \
两千五的售价,五十块的做工1 W$ ]' G! I9 H! A) n
, l' d; t1 \9 Z1 r$ k
/ ~* e+ Y: P& O下面来说说QC30的降噪。毫无疑问,Bose仍然是降噪耳机行业的领军者。得益于耳塞与耳朵的出色贴合与强大的降噪技术支撑,QC30是在售降噪耳机的一梯队的佼佼者。除了部分人声、尖锐噪声或突发噪音,QC30能够过滤掉大多数噪音,在室外开启较高品质降噪并播放音乐时,你甚至可以完全忽略掉环境音的存在。在一些充斥着持续性噪音的场所,比如在飞机和地铁上,它的降噪效果更为明显,你终于可以不用再苦恼于噪声的污染,而专心享受音乐了。而如果把降噪调到较低档,耳机对周围环境的声音还会有略微的放大作用,当你在听歌的时候突然需要跟别人交流,这个功能就非常有用了。; ~2 w+ }' @. _2 D
: `5 L# @* C% r% @5 J而且QC30的操作成本也很低,佩戴好后,你只需要打开开关,耳机便会自动连接你的设备,操作和AirPods一样简单。配合手机端APP(BoseConnet)使用,QC30还可以同时连接至两台设备,并实现无痕切换设备,并不需要像AirPods一样点入“设置”再手动连接。iPhone的音乐暂停后,你可以直接用QC30在iPad上看电影,中间不需要任何操作步骤,极为方便。# m# b* B! }; `* y; W- l
: ?9 h/ w6 M; D' M& ~
) Q4 t- F* @8 d$ K
# w$ B3 g5 n( M1 VQC30的不足:
3 ?. ^ [* H* u- M/ r: \
- U+ f' }, N' s1、佩戴体验不好。在夏天佩戴颈圈式耳机真的很热,对出油和出汗多的朋友很不友好。但是这也是对降噪效果和续航的妥协,可以接受。% x% i3 r1 O! X5 _/ ~9 n9 Q9 @- K
) O+ ~4 _& L0 o' F+ _+ f; Q2、做工较差劲。充电口的盖子做工太垃圾,还有普遍反映的脱胶现象。降噪厉害就能在做工上偷懒?这点无法接受。
4 z: o' P4 @+ k6 C
1 {, O3 X @$ @* y3、打电话时降噪效果很弱。打电话时,耳机会自动降低降噪档位,此时环境音会非常明显,如果是在嘈杂的环境打电话,跟不戴耳机没什么区别。不知道是技术问题还是有特殊考虑。6 |" O, v8 y8 n- w' G
7 s4 D, ?* S7 R c/ W8 o
总结一下,AirPods跟QC30都代表了当今分体式和颈圈式蓝牙耳机的较高水准。它们的音质可能入不了各位金耳朵的法眼,但是,对于那些不想追求音质的用户来讲,我想这两款耳机能够满足他们的绝大多数需求。AirPods虽然有不少不足,但是自从2016年问世以来,它就一直被当做是分体式蓝牙耳机的标杆,并且一直被模仿,但从未被超越过;QC30相比上一代QC20有着巨大的提升,蓝牙和可调降噪档位的加入、更加高品质的降噪效果,这也宣告着Bose仍然是降噪耳机领域的佼佼者。
: s$ ?$ b4 P5 b+ P$ V8 [
9 E2 e* f+ d3 ^ M, v! H耳机是一种工具,音质、降噪、蓝牙等等,这些只不过是耳机的不同功能而已。当厂商在努力把更多的动铁单元塞进耳机腔体的时候,也需要AirPods这样的革命性产品的出现,给耳机厂商提供新的思路,来满足大众用户的需求。而我也希望有一天,我们再不需要在耳机的音质、降噪、便携和无线之间进行取舍和妥协,而是“我全都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