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992|回复: 0
收起左侧

[耳机] 无线降噪耳机怎么选?这里有一份最全面的选购方案

[复制链接]

159

积分

4

听众

55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159
发表于 2019-9-22 22: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无线降噪耳机怎么选?这里有一份最全面的选购方案6 `9 e: {( @9 @

( h* u. z9 v# F( V* G: c1 v3 }0 P
. M! u. n. W0 y' v& S  S! M' E  x降噪耳机该怎么选?这是一个跟噪音一样扰民的问题:
! k2 v0 e: q% ^  U& |# `. S' G9 z
/ X$ H5 A2 I; E买什么形式的降噪耳机,选头戴、颈挂还是真无线?
9 Y' i9 `6 ]3 F6 R8 \
9 z# h7 A. n1 T降噪模式又有哪几种,是选主动降噪、数字降噪;2 C: c* h/ D; |4 {6 ^

* d) L$ q; c' j/ N, j5 m' o耳机降噪会不会影响稳定性,无线连接的时候会不会有延迟;
) r" }- b% X1 u3 L
9 n; Q/ {& m% v无线传输会不会影响音质,蓝牙能不能传无损、听 Hi-Res;
+ u- B6 C) C8 b+ h& q
" R! b' T. w; ]6 M……
7 z/ P. f# f" v: i7 }; m
$ T" c4 c9 f- r) y5 `) s这一系列的问题,相信也困扰了大家很久。
# e' S7 c$ x" R% E* f- _( t! [0 T( V, j4 k* E7 L! l! l
t01c860b4ba4d61a3c5.jpg 4 j0 F5 `6 v$ [. s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详细的科普,让大家了解降噪耳机的同时,也跟大家分析一下,如何选购一款适合自己的无线降噪耳机。
" C+ x6 D& A! V' [/ t' K3 k
5 d8 g( x+ e6 o& h, q5 J常见的降噪耳机,到底有哪几种7 V  w% K; N& j9 O0 W' A2 x  e
3 q: `1 j& ?* e# \" t
降噪耳机的种类有很多,它们能够外形和佩戴方式、降噪方式技术和连接方式等维度,分类成不同种类的产品。
2 }7 E- e0 P9 r; ?: Q  W. |: A% |4 `. _4 o
研究选择方案前,我们得先看看市面上到底有多少种降噪耳机。( E; Q. u+ \2 H7 d9 W% w

; c3 O5 }$ D1 Q3 Q; c% c  \
, e2 A2 H0 `! Q* o
: q8 s, u' p% {3 j0 W1 Y t017b726ccf616d7486.jpg
5 ]" k" E5 F% j. F+ r6 P$ A9 f# h) [: V9 U& _8 \' \  B

5 T4 o6 A5 O0 z- ]7 i7 J+ ^; O9 m$ n5 P- l. I5 U( v
按照佩戴方式分类的话目前就有头戴式、颈挂式以及真无线降噪耳机三种。按照连接方式分类的话,则只有无线降噪耳机和有线降噪耳机两种。. E- ]2 J+ L% O+ c3 {* q  g1 Q: p
* Z6 u' [1 [2 x; b
有线、无线两种模式很好理解,目前大部分厂商都已经将重心转移到无线降噪耳机上面,这个也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 B7 c* C1 A4 [' l4 m

2 J7 a0 `7 f, z1 T( n t01c54f985b28395574.jpg
+ ?! |& M0 c" j+ A▲ ROG CETRA 有线降噪游戏耳机  z2 H1 G/ C$ [6 W* u; C$ R
" G4 y' O+ N% F* w( B4 r* d
有线耳机现在相对比较小众,像小米或 ROG 也还在做有线降噪耳机,但这些更多是为了满足用户一些特别的需求。+ {- ^- N7 o& P! D; W

; S/ _# A$ T' G4 ^5 s0 t: D! ~( {
$ y* t6 G$ Z! D( J7 L2 D" _2 e) X, P- ]* R- T
t010a03da764539c20a.jpg # x: d% p  C" S

+ X2 M( d  E9 s* @$ t- c
3 y. o2 H6 P- H2 ?6 B" |" E% `* N  z0 U6 R3 H# {; h2 v
▲ 小米有线降噪耳机
6 S9 ]7 w! L* h
$ R7 h! O9 x4 Z5 h! m; N如小米的有线降噪耳机主要是为了服务对价格比较敏感的用户,而 ROG CETRA 这款有线降噪耳机则是为了满足手游用户对于低延迟和连接稳定性的需求,这两款都不算是太常规的主流的设备。! p+ _9 q3 o2 R) C, c
4 ~) |( W( s& L5 j2 r$ ^
- F' b( z! ~, u, n- N
按照降噪技术去分类的话,那可以分成主动降噪耳机、数字降噪耳机。* u) Z% g7 _1 ^; x. m  |. ?- f

, q$ C- p/ `5 x5 h9 h+ q% X所谓主动降噪耳机,就是指通过降噪系统产生与外界噪音相等的反向声波,将噪音中和,从而实现降噪的效果。像索尼 1000X 系列,Bose 最新的 NCH 系列和 QuietComfort、QuietControl 两大 QC 系列、Beoplay H8 和 H9、Beats Studio 3……这些都是目前常见的无线降噪耳机。
; t- D+ F! ^9 D) m+ h% H7 b
5 Y" ^* @% L' B# m8 ^5 R( |# b t01b6025b6932d02adc.jpg 7 P! o. F/ y5 Z6 ]6 ^, y$ F
▲ 森海塞尔 Momentum True Wireless: C& L" t% |) U0 z2 ^

0 s$ k% z5 a4 B6 A3 w当然有部分耳机像森海塞尔 Momentum True Wireless 也能提供不错的佩戴密封性,用户戴上之后也能挡住一定程度的噪音。但这只是一种物理隔音效果,每一款耳机戴上之后其实也有遮挡噪音的能力,跟我们提到的「降噪功能」没有太大关系。6 u; a6 y+ a4 c/ H" D. z

) |0 l# I1 Y; x! E3 t* H
( e5 P. B2 l  v
; D0 \; s& j2 |! U9 f/ D/ R% I- z& u0 H
t01edfd1cdfa97a60a2.jpg
( H# z0 l0 i9 i. m
9 o6 {5 }* c: y& F
# Z% C# F1 L& @8 d8 {& A! s9 \▲ 索尼播放器自带的 DIGITAL NC 数字降噪技术
& Y, l# q/ }9 w+ X2 q. K% W+ E/ b; z) n- J
数字降噪技术,则是一种在声音播放时加入一些处理,降低环境噪音对声音播放的影响。像索尼的 DIGITAL NC 和 FIIIL 的 ANC 技术,也属于数字降噪。
! M0 y! \- G7 L! L
, ?. C9 {0 v. V和主动降噪比起来,数字降噪的效果相对比较弱,而且需要有音乐播放的时候才能够体现到降噪功效,效果存在感比较低的同时也没办法满足用户的纯降噪需求。( R1 V9 V! u) F: ?- X/ S
" J% W0 F! y; W. ?, C  J

% t  `9 l0 R& v) ^2 L& P除了按照佩戴形式和降噪模式,还有些是按照特定场景制作出来的降噪/遮噪耳机,像 Bose 的 Sleepbuds 就是一款专门针对睡眠场景推出的遮噪耳机。
/ \4 q# f! r; m9 x4 S& i* O% f- [/ h: n2 m8 m+ ~7 s/ @; C& D  e2 u7 p) ^
虽然降噪耳机有很多种,但我们在日常环境中主要接触的也是无线降噪耳机,这也是目前最主流的降噪解决方案。/ _# |- L0 r; W5 n; ]0 s( V5 w
1 Q( e+ ~' C2 c# @% U
那么,我们就将范围缩小,主要针对头戴式、颈挂式以及真无线这三种形态的无线耳机来做分析,突出三者之间的差异,告诉你如何在这三种形态中选出适合自己的产品。6 c' U4 U' T* ^7 m6 v, A1 r

' I  x4 S3 k) x8 R- e佩戴/ K. H2 k& L4 s( Y1 M
3 T8 U0 m+ @0 L# I3 J6 N
不管你选购的是哪一款耳机,用户最先接触的肯定是佩戴感。耳机戴起来舒不舒服,戴着的时候会不会不方便……这些都是用户在佩戴新耳机时会遇到的问题。
! {3 _2 j! t% U$ r
. Y+ L3 z. b: z! ~提到佩戴舒适度,每个人评判标准都不一样。" `  N5 ?$ B) S5 F% B9 J

+ Q3 ^: M& Q& |/ I( Z3 M$ P3 i1 w$ o4 [) ~) T( o
有些用户可能怕头戴式压头,有些则觉得颈挂式戴在脖子上比较麻烦,也有些用户并不能接受入耳式,这些特性也都是影响用户选择耳机的因素。0 C8 h" c& G' X7 v' Z* j! K
* s7 [  }( k6 r3 k
但基于耳机密封性的考虑,降噪耳机的形态其实都被固定下来了,如头戴式降噪耳机基本都会采用全包裹结构,颈挂式和真无线形式的降噪耳机都以入耳式为主。只有用上这些封闭性更强的设计,才能保证降噪耳机的隔音需求。
/ l& V$ Q# G# M8 o4 o2 X) Q! Z) K6 }
不过,在这三种模式下,声音的密封性还是有差异的。
- y$ c$ _5 }" r3 U! T1 {/ R- b4 e6 S1 L

4 i+ d6 f; k1 r& y% R$ P, W/ {2 _密封性表现最好的还是头戴式耳机,用上全包裹耳罩设计的它能够完全包裹着耳朵,耳机也有一定的厚度,配合吸音效果较好的耳棉能为用户提升 1/4 到 1/2 档降噪效果。
4 u, ?% p0 |0 f8 Y; J  \
/ Q! m- P9 _+ g1 c3 L- }0 G: _  E  b+ h5 j

; d8 D. N* k+ [) C9 Y. @3 r' j* F$ K# F1 Z. X; k
t011f101c8a32b2b655.jpg 1 e/ a% r/ B) x" Y; g- P" S

; b' T* }6 t' H; l1 p
; q$ M; V8 _9 H' U采用入耳式设计的颈挂式和真无线也有一定的隔音能力,用户可以换上记忆海绵套(C 套),大小合适的 C 套能够尽可能顶满耳道的空间,提升佩戴密封性,但密封性还是要比头戴式要差一点。
* t$ x3 E  w; D( u6 f/ d9 K2 ~+ Y) F  `0 A+ }
除了密封性,佩戴稳定性也很重要的一点。! E! L! {1 f8 ^& W

& w; S1 z! ~* O+ _ t010079b68f25703fc2.jpg
" \* ?+ V# v( @7 a* m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头戴式是最容易戴稳的耳机设计。只要你别选一些顶梁特窄的款式,佩戴前调整好长度,同时也不介意顶梁会压垮发型,那头戴式应该能给你最稳的佩戴体验。3 f; |3 U* ~4 ~% B5 E: }8 W* @( j
% S  i: U. O* V8 h( v' C
颈挂式和真无线大多数以入耳式为主,佩戴的稳定性也相似。; j8 b( C. O( A: W2 b) P6 m
t01179c9cbb9063f236.jpg
; o  W+ ?; H! T# ^1 L3 P/ j; l. W& S6 V$ _7 P6 G
t0199738d4e6fc6c1ea.jpg
) p+ X1 h' C9 i, @& C5 p5 o. k
, V8 Z" \8 `9 o: z用户在佩戴之前需要选择尺寸正确的胶塞,佩戴时也要调整耳机和外挂稳定结构。只要都调整好的话,这两种耳机也会有不错的稳定性,但就是比头戴式要麻烦一些。. L9 L) r+ I" s9 o# ^& @: f

; f+ d, q3 `4 L( x5 L, W2 F# ?" M, G2 Z: y1 i! o2 y3 v  l6 S1 j
像索尼 WI-1000X 和 WF-1000XM3 这种没有外挂稳定结构的入耳式耳机,因为能调整的东西少,戴起来还算方便。只是,缺少外置结构的辅助,会让耳机戴起来不那么稳定。  ?' Z! o& v* x- ^
2 E9 i! ?; o5 n( S4 b% N
在佩戴稳定性和密封性上,头戴式耳机都有较大的优势。要是碰上舒适的耳罩和顶梁,那确实是三种方式中佩戴门槛最低、戴起来最方便的一种。
, p6 I2 S& U- G& T
! z: @$ G" C* _( [0 Q/ e# B+ u/ M& ^( E( X$ I4 R$ y
只是,头戴式耳机的场景适应力很差。耳罩的体积很大,睡在床上的时候几乎无法佩戴,戴上了也无法转身。
$ g& T8 f4 P# q  ~, U2 H8 c( C: R5 Z+ @* x+ P8 }2 a/ @8 I
而且,头戴式耳机戴起来真的很热。先不说广州这种「最低消费」30℃ 起的夏天,平时戴着头戴式耳机在街上走也很容易出汗。这个时候,就算耳机有再强的音质和降噪效果,都没有太大的意义,这个时候用头戴式耳机也不合适。) U1 y# {' B$ A# b% {5 N/ Q! s& I
) G; G" @% [5 `/ p

1 O, `) b* x$ S当然,场景适应力最强的还是真无线耳机。
: R' P4 ?. V- p1 }/ w8 ]8 ?& q, o& w
# {7 S! o8 n9 w真无线耳机没有线材和颈挂结构的束缚,佩戴会比头戴式和颈挂式更自由一点。只是塞住耳朵的它,也不会把你的耳朵或者脖子捂热,大热天在户外也能长时间佩戴。
/ B' t! l7 {. c- X
. u; T* f0 D# t8 j. I" k; g颈挂式设计算是头戴式和真无线之间的中间点,同样采用入耳式结构的它也不会有捂热耳朵的尴尬,但颈挂结构佩戴时也会造成阻碍。
- S/ q8 e$ e8 I5 c8 s, U$ c0 a
( M2 f( v8 @: u, o( c) H) S2 }' Y t01625d82f1d5ffad6c.jpg
5 b* h3 U; F$ Y/ [( L' \0 Z▲ 索尼 WI-1000X 颈挂式无线降噪耳机
5 T7 G  a; D/ N2 [1 g% ^
9 }6 v# x4 [0 I要是碰上 QC30 和 WI-1000X 这种体积较大的颈挂耳机,那你想在睡觉和运动的时候佩戴也很困难。虽然有读者在睡觉的是将颈挂结构倒挂,但这种看起来很奇怪的做法,我本人不太提倡。' ?& x& a' {' ]5 y! d* {

) H% w$ w1 ~/ r; _# L0 N! K6 y' Q3 }5 j$ }% s0 _$ z4 q
操控方面,头戴式有大空间放置触控板,用户可以用触控手势来操作耳机。但受到触控板响应速度、识别准确率的限制,误操作几率也比较高。' B& b% t; J# U) a. ]' H
' A: ^, ~8 M: ]  S; y
还有,对于没有用过触控手势操作的用户来说,需要记住多个滑动和连续点击的动作也有点麻烦。相比之下,只需要在左右侧触控块做点击就能操控的真无线耳机就要方便一点。
! i+ K; ?% Y) X7 Y4 F4 O5 M1 q t01c13ee16788dd0c18.jpg 1 B1 o" |! p0 @8 i5 f; R* _

1 w2 o) Q+ z. s: L" V三种耳机里面,操作最麻烦的还是颈挂式设计。
, u: |8 V8 X3 k* x' y( U7 G3 t+ |! j8 v6 i
这个我们在体验索尼 WI-1000X 时也提到,大部分颈挂式耳机都将按键放在颈挂式结构的内侧。要是不熟悉按钮位置,厂商也没有在按键上做识别操作的话,用户想要在佩戴时做控制播放的盲操作是很困难的事。
4 c* t) P; j$ R2 O t017730f41073b6a5be.jpg / u; ?2 x: d+ A; v9 O- O2 U
/ Z/ }% ^6 v+ R; Y! ?
即便颈挂结构上有方便配对的 NFC 模块,佩戴之后其实也很难实现轻触配对。原本能够化简操作的设计,现在也变得不那么方便。这样看来,颈挂式耳机应该三者中对操控影响最大的。5 L( s: x& C, ~, `  U; }$ w# r

- ~/ P5 u6 d7 p! c% c0 K降噪技术. O+ k5 Z2 U1 h# f0 S

0 o; ^" p0 L. D' q对于降噪耳机来说,「降噪」其实才是最核心的功能。
. L4 Z0 v" t9 n. H0 }* {. I, A& M* y6 c, ~& _4 Z/ e5 I6 \+ w/ a- y
但耳机的降噪效果与降噪强度的关系,就跟「听感」和「音质」类似。耳机的音质是耳机声音表现的一个基础要素,一般是指声音的质感。而听感则是指耳机声音的综合表现,简单来说就是你听到耳机声音时的感受。6 o! X& a" l3 J- U* M  ^
t0111802942a47d0e0a.jpg & g! C. @( a+ \5 g3 r( J; _

- g: |- `: p( M- P2 O! A' M* V▲ 主动降噪原理示意图1 a) I( u4 X- z, W* M2 D

/ O6 d- e3 Q3 a; n降噪效果和降噪强度一样,降噪强度一般是指耳机降噪单元的输出效果,而整副耳机的降噪效果则是需要结合降噪单元、耳机密封性等因素后的降噪表现。简单来说就是你在戴上这幅耳机后,能感觉周围环境安静了多少,这个才是耳机带来的降噪效果。! n- t. P% U' m/ p9 h( X2 e: |
& R: u+ Q' R- u# _+ ]! E
要提到降噪效果的话,也是先从耳机的降噪强度开始说起。
, i4 v4 n3 ], l* g% r# h* v
0 m# k3 W0 K( M/ u6 E. a6 d3 g3 B  a t0147bfac74490c97cd.jpg
& N+ g1 x3 W* u6 v4 R. S( A▲左:WH-1000XM3;右:Bose 700
  S2 C3 V+ ?) w
  f" H/ C7 `$ g7 h在头戴、颈挂和真无线三种耳机中,头戴式降噪耳机拥有比颈挂和真无线耳机更大的空间,可以容纳尺寸更大的降噪单元和电池。换上容量更大的电池,头戴式的续航压力也比其余两款小,可以让降噪单元做更大力度的输出,单元的降噪强度自然要比真无线和颈挂式强。% ~  N" s0 }) [) r0 R( B

1 y  k# I5 Y- z6 \+ Z* ^ t0128a41867003ec781.jpg
. J3 [/ ?/ e" e5 S1 T' F同样采用入耳式设计的颈挂和真无线耳机,两种耳机都是以小体积设计为主,降噪单元和电池能用的空间也比较小,两者的降噪强度应该也相差不大。
% t9 \0 O& B. K" ^+ }7 r2 T7 y/ ?0 `- @0 l9 J& ~
但对于早期发布的真无线降噪耳机来说,它们还是需要考虑续航,所以降噪单元的输出会被压缩,降噪效果也会减弱。所以,我们在体验第一代 WF-1000X 的时候也发现,它那个降噪的存在感确实有点低。
0 G; z  Z4 z4 I t01572690a4974363e2.jpg , d0 Y9 f& N8 }! j4 ^
4 q3 J+ ]6 G  ^3 M/ x
而索尼在刚更新的 WF-1000XM3 上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WF-1000XM3 的降噪强度和整体效果都已经追上了颈挂式 WI-1000X。那看来在 WF-1000XM3 后推出的真无线降噪耳机,也都能够达到早期颈挂式降噪耳机的效果。! S- X$ N( ~$ U8 S- W

5 k; J% x/ M# ~! f% i6 |6 R6 U* O要说耳机整体的降噪效果,佩戴密封性也很重要。从佩戴密封性的对比中能看到,隔音能力最强的还是头戴式,颈挂式和真无线这两种都采用入耳式结构的真无线耳机就差距不大。
7 U6 |! d( G1 [* P t016b4bdc52d4aa8e21.jpg ! W9 z+ Y1 R! u. V: l) x
0 T, [0 n# |8 P' n) x- [
结合以上两点来看,在降噪技术相同的前提下,降噪效果最强的还是头戴式降噪耳机,颈挂式和真无线耳机两者的降噪效果差距不大。但如果耳机上有更好的固定结构或更贴耳的设计,那隔音效果也会有所提升。
8 n  i. W& X+ q1 }* @7 H+ h1 A) Y* w: C$ |/ r# u) i
除了最基础的降噪效果,耳机还需要一些降噪技术来优化自身的降噪效果。" d$ z3 b7 [. ^1 @& c  m5 j+ _
t013bde8555360d63d7.jpg 6 `! b8 J; w$ f* m) p0 K/ C& E
+ q3 T2 I: V% I  |
如索尼的「SENSE ENGINE」能够让耳机借助手机上的传感器来识别环境,并通过软件计算出适合当前环境的降噪效果,减少气压等因素对佩戴者的影响,降低降噪对人的负担。+ M+ q6 b4 m) n- q/ [. [

& O! s) F$ k4 Q2 `& V3 M, Z: ASENSE ENGINE 的自动化程度很高,但必须要在连接手机时开启「Headphone Connect」这个应用才有效。如果你连接的是非智能播放器,那耳机只会做单纯无调整的降噪输出。
( W" v' S- R) t& ~9 r t011276861fe7c7efbf.jpg 1 Q# s# P  }. k1 a: N! p

$ T# \2 g$ l9 w$ J7 t1 v( |Bose 在最新的 Nosie Cancelling Headphone 系列上加入了 10 级降噪调节,同时也可以让用户用按键做快捷切换。微软 Surface Headphone 则用最基础的旋钮设计来实现 13 级降噪效果调节……这些都是厂商针对降噪功能投入的技术和交互,目的还是为了方便用户调整降噪效果。- P; Q3 F8 L  i# T0 R# W
t017937b978179bffbb.jpg 7 E4 N6 `, v0 d) M+ }
技术的投入与耳机形式无关,主要还是要看厂商的技术投入。这里建议用户在选购降噪耳机之前,还是要花点时间去看看耳机降噪技术的简介,这样才能够帮助你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 c( W% ?9 F1 i' a% W6 J
8 i) z5 e1 |* F3 y& Z连接技术, a, L) i# ?6 p" b1 x2 n

# L& l" {# S+ `& `& X自无线耳机成为主流开始,「无线连接稳定性」才变成我们关心的东西。
3 O/ z; j9 B1 t0 e" B; B& I- R1 Q6 w: u3 d
以前我们只会用无线耳机来听歌,对连接稳定性的需求不高,只要保证不断连就可以了。但现在我们在用手机看视频和玩游戏,耳机在保证稳定连接的同时,也需要降低延迟,让画面和声音保持同步,才能保证体验效果。6 [7 G, m( E- K- x4 |/ E  s
5 m' Y% t+ U6 I5 I  S, g- J) d1 }
t01ace07faad54e7fa2.jpg 9 j# y4 _! @  y2 M3 ]
在这方面,两侧耳机都用上有线连接头戴式、颈挂式无线耳机还是表现得不错。$ g: Y- r- H# N0 k% m8 n( r! D
; B/ P1 E* k+ N! o
这两种耳机不需要兼顾两侧耳机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耳机上也有更大的空间方便设计师做传输天线的设计。由此可见,这两种耳机在无线连接上会有更稳定的表现。! X, e; X) Z) m( t0 C$ e

9 Y% d* ?" H& b, V$ s
" _+ t7 x4 J( `  Z0 T& h真无线耳机的连接压力,会比那头戴式和颈挂式要大。在早期的方案中,设备先连接耳机中的主机,耳机主机接收后再传输到另一侧耳机上。这种连接方式就很容易产生延迟,即便耳机能够保证连接稳定性,但有些时候也会出现声画不同步的问题。& Q; L( z# D2 P
t013295e6e187e2d54f.jpg & p3 `/ I- A" l

/ U2 u. ]2 g8 m' Y! d▲ 高通 TWS Plus 真无线耳机方案4 ~* P8 i+ c3 Y( _

  A9 ?& P( U/ b3 g. E; u后来,高通也推出 TWS Plus 真无线连接方案,让真无线耳机的两侧可以直接连接播放设备,取消了主副机中继连接的关系。这样也降低了无线连接的压力,提升稳定性。但和头戴式、颈挂式这两种采用有线连接的方案比起来,真无线的稳定表现还是要差那么一点。5 F0 t6 h- }4 \, c2 l

4 K# Q! o; S. P. K8 ~- U1 h* b# t) M! B
除此之外,真无线耳机的传输压力也比头戴式、颈挂式要大,这也给了真无线耳机不少传输上的限制。这种限制,主要体现在对高规格传输编码的支持上。
: p: P5 }+ D5 @* e" ^ t017b80cdc6e5d869e2.jpg 1 k3 |1 L- [- E0 G: z8 e( x
1 ?  _9 ^0 i+ V
按照现有产品来看,头戴式是兼容最多高规格无线传输编码的形式。( k  x* ^* v1 q* R3 h/ q* S- c, D; Z9 r
9 u8 R4 m$ `. J
像索尼推出的 WH-1000X 系列头戴式降噪耳机,已经支持 LDAC、aptX HD 等常见的高规格传输模式,颈挂式的 WI-1000X 无线降噪耳机也能够用上 LDAC 和 aptX HD,两者在高质量编码的兼容性方面差距不大。
7 _; H" s) {5 r: F: r  H0 D; J% U, H1 y! |" N8 Q
t019091162d4c23dbdc.jpg 2 x2 q) r' U3 b" x! ~
相比之下,现在支持 aptX 的真无线耳机并不多,附带主动降噪功能的也只有小鸟 Track Air 一款。有部分真无线耳机(如森海塞尔的 Momentum True Wireless)也支持了高通新开发的 aptX 低延迟传输模式,但目前还没有兼容 LDAC 和 aptX HD 的真无线产品。
  U& q# s1 l* S1 U& b, o- v
& f- Y) k( A% W, x/ f$ P5 z) p声音& t9 B5 s4 g  ]$ K

0 Q* B$ }, a4 D这个部分,我们来聊聊玄学味道最重的「声音」,也就是听感表现。5 |7 ^# {6 h6 @  P) A
t01b692e8d8bacd15b2.jpg 8 d0 T' p$ B* G+ P" I# w
7 ]1 ~+ X, I6 Y% ^$ z$ Q
听感,其实是耳机很多要素综合的结果。耳机单元、无线音频芯片的处理技术、无线传输规格、耳机腔体设计、降噪对声音表现的影响、耳罩和胶塞的材质等,这些都会影响声音表现。
* F  o5 ]; x8 J6 }. V% k9 P/ c& _) D0 L9 U% \7 \
这里,用户如果真的要做完全控制变量的对比其实是很难的,但跨度太大的对比也没有意义。所以,本期科普我只会分享如何快速对比的方案,并不会讨论三种耳机之间的听感差异。因为这样对比的话变量太多的同时也跨度太大,对比出来也没有意义。6 x4 D& p1 c; @* S' i+ h% D
t0199b15b4a68e6bb7e.jpg " ]; F) j+ C9 A+ F

: ]6 q& H! q' m3 ^9 p5 N& K- [在进行对比测试之前,我们会先准备一到两台你常用的播放设备。因为平时我主要也是在手机和播放器之间切换,所以我每次做听感测试的时候都会用上自己的 iPhone 8 Plus 和索尼 NW-ZX300A 播放器。5 M0 \8 @) \3 S
t010a976738fbe102dc.jpg
6 f0 s% d2 k* I6 G, U
2 W( B$ s5 H4 G' j播放器选择很重要,因为播放器决定后传输模式也能定下来了。只有在常用的连接模式下体验,你才能够找到一副适合你日常使用的耳机。. S/ w- i7 U6 H( X5 @4 `# Q
t0151e517cffdfcea04.jpg
, b* N2 r! [0 \, W7 d: _! c8 F; D% A9 p+ l; f' J: q7 m
确定了播放器之后,你也需要找一两张自己经常听且十分熟悉的专辑。只有用自己听得滚瓜烂熟的歌曲,你才能够在不同的耳机切换中听出差异。
6 j8 Y+ o& W0 F; w" d& {% @" D- [( }9 u, i0 m! B2 y
假如你事前了解过要对比的耳机,那选择一些适合耳机的歌曲去播放也可以。但如果这首歌你自己之前没有听熟,歌曲的风格也很日常听的有很大差异,那测试出来的参考意义也不大。  u; G) o! U2 _

* m$ k  |+ j& V+ C) B这两项准备工作都做好后,你就能去试听了。试听的时候,你只需要按照自己的喜好留意歌曲细节和整体的氛围表现。没有必要太强调「三频均衡」、「高解析高分离度」等,毕竟每个人的风格偏好都不一样,所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去选择就可以了。' ~" h, M( ~3 ]7 d+ C
t0176c61bf7c107c449.jpg
; [6 U& p: `' O" c7 t
3 U; v, m, V# f: d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没有必要在传输编码上执着太多。
, y; K7 ?! R. m7 p" B7 w7 R
% ?; |0 J& k- J因为每款耳机都有它的属性和偏好,像之前体验的 Surface Headphone 和 Bose 700 一样,在 SBC 和 AAC 的环境下就能够输出不错的听感。相反,索尼的 WH-1000XM3 则需要在 LDAC 模式下才能发挥最大的实力。耳机特性不同,它对编码的支持也不一样。0 `- G; z  l$ I4 C6 x

2 L' X* N/ R, R$ G+ n只要你的播放设备定下来,那就按照设备去找耳机就可以了。
0 f* E3 O' d. O9 s! i' h4 v: _) K4 w# l
对比了这么多,我们再来下一个结论…# m/ |8 u  @7 `

7 O$ l  U+ g/ p0 [经过一系列详细对比,我们对头戴式、颈挂式和真无线三种形式的降噪耳机也有一些了解。6 O5 Z1 k& u, A+ s' `: z8 d" H

; r5 q$ o* Z4 G6 S t01d56c992347db8cd7.jpg / n! G, E1 b2 R" j/ v1 s( l+ p
现在,我们就根据对比结果来做个总结。
' T' Y2 ]  }5 |5 F t01e36abb67e8057dfe.jpg ! K6 N# m( i. ^4 h; e5 o* p+ H
9 c: k: e7 W, A' @8 z, O. j$ S+ O
头戴式能提供最稳定的佩戴效果,佩戴密封性也是三者之中最强。拥有体积优势的它,能为你提供最长的续航和最强的降噪效果。但它的场景适应力差,很多时候都只能够在办公室、长途工具上佩戴。
' q) X' y( |& @! n/ n+ ?  D t01de1251c0ac11cab5.jpg
0 ^7 q: i  _2 ^
/ N0 M0 w& B; h5 g, {8 s颈挂式和真无线耳机一样都以入耳式设计为主,两种耳机在佩戴密封性和稳定性的差异不大。但颈挂式耳机会多了一个颈挂结构,使用时还是没有真无线耳机那么方便。
" g; V& W* y- G" I! q( q; d9 A
( Z$ U/ C2 h3 E在天气不那么热的时候,颈挂式还能够满足户外使用的需求。但要是碰上大热天或者想在睡觉时使用,那颈挂式用起来还是有些麻烦。: N* _8 T0 D8 Y( G
t01f3b59d89d6bb749b.jpg 3 l' T. _6 ?% F1 y" |8 }  I

2 I7 a/ n- k. _+ B' a真无线耳机少了耳机线的束缚,使用起来最自由,不管是在走路、办公室还是在睡觉都能够使用。! |5 C6 d. ~2 T% U

% {6 S" Z' u) B3 B/ |, a但完全无线化之后,真无线耳机的传输压力也会变大,连接的稳定性和延迟控制会比头戴式、颈挂式要弱一些。这样的话,真无线降噪更适合在一般通勤环境下使用,要是在路上听听歌、看个简单的视频,它还是能够满足的需求。
: ^6 s. e' x' s5 U t017897c2eb8a63d95e.jpg . K; Y" L4 w% q2 E
5 e. j" o. ~: |2 O% f' x$ G# `6 j
这样下来,三种耳机其实都有自己对应的使用范围,这些范围之间也存在不重叠的地方。如果只购买一款耳机的话,很难完全覆盖你的需求。# G3 m4 W: c/ t- i: t# g& _
t0117e77e05ff3e44b9.jpg % \; x) o8 S0 z
这样的话,我个人更建议选购两副耳机来搭配使用。通勤的时候可以用真无线耳机,而平时在办公室和乘坐飞机、长途车的时候则可以换上头戴式或颈挂式降噪耳机,这样的话就能够完全覆盖你的使用场景了。
" b4 Y0 o& S8 V+ s
4 ]3 E- I/ {( ^2 ]9 r t01ed951d42f711c2f4.jpg * c6 \! X: V/ ]4 M: V  G

6 J( H) O( a( ?3 ~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 鄂ICP备16002437号-6 )

GMT+8, 2025-7-16 11:34 , Processed in 0.036388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