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831|回复: 0
收起左侧

[技术] 耳放的误区很多发烧友都不清楚,看完不花冤枉钱

[复制链接]

355

积分

4

听众

166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355
发表于 2019-8-17 20:4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耳放的误区很多发烧友都不清楚,看完不花冤枉钱
% [6 C* e% M  M# t' u% Z
: E  _# y3 D# ^  G是否需要「耳放」,是耳机发烧友经常会讨论的问题。
7 b" N% T, h, t1 J) n9 U& t% J
3 i2 R' D/ z/ }3 D4 E/ f关于耳放的重要性,已经有不少专业的讨论了。但也存在很多「误区」,比较明显的就是脱离整个系统和具体的耳机来讨论耳放的作用。' M- Q+ z5 B" C8 ~( L, p, w

% K# m$ B9 a5 q9 r" R4 l' f1 X小爱把了解的知识进行了简单地整理,供大家参考。
  G0 [) q( `; P2 v 201908170951380460102.jpg
) X$ z% x: A' t
- T* K' p2 d0 k3 D考虑耳机系统和音源
5 o1 ]. \  ~4 R& @* m/ V. ]$ O0 d! N" L- p# [4 {
耳机系统与音箱系统类似,都要从整个系统的角度考虑问题,抓住最薄弱的环节才能用更小的投入得到更大的改善。
% o! x$ Z6 P) z6 F' M7 I6 }3 U1 p' P: T% ~. z- T
有些耳机音源档次并不高,在这样的前提下,耳放的作用会被明显缩小。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音源在整个系统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民用声卡以及随身听和入门级台式CD差距也是很大的。
5 J  b/ w6 Q2 U1 E) }. }  B0 d5 ^+ ?0 Q6 I) B6 E( n! m
民用声卡或随身听来搭配耳放的组合,私认为只能是一种临时过渡措施,因为音源会限制总体的效果。" F% U$ L9 c: I$ T. ?2 X

; q9 f. }; h/ I) f; L所以在考虑是否需要耳放之前,先来看自己的耳机音源到底如何。
% U4 }* |/ c* H8 T
* T* J: i3 T  v. u5 p/ V& O- ] 201908170951450995405.jpg $ ]' I- k0 L. D4 {3 S. f

; z: F/ }1 Z& d& ]什么样的耳机需要上耳放! m% ]  N3 G  [5 ?% D

7 _: R7 x5 l. `9 J+ u& t有些人总是很笼统地提出耳放有用或者无用的观点,其实不同耳机对耳放的要求千差万别。4 {" d; q3 Q6 C+ [" J2 ?; P4 H! ^

) I- n; j5 k3 D" G1 l对于低端耳机,一般不需要耳放,直接用随身听、声卡搞定,这些耳机本身素质有限,虽然配上台机和耳放也有一定的提升,但意义不大。# V& z7 K' f6 X& }- t
0 q8 o0 J4 j$ l
“需要耳放”的耳机大多是中高品质。有些耳机可能高频细腻,延伸好,但相对应地容易出现低频有肥慢的缺点,可以通过耳放加以控制,使低频的层次感和弹性发挥出来。
( Z- p" M1 I! W5 v( L2 u/ {8 k
民用声卡和随身听以及CD机、功放所带的耳机输出其实都是个简单耳放,前两者受音源本身的限制不可能有什么好的表现,CD机所带的耳机输出也是个附设功能,推力有限且效果难以让人满意。
" S9 E% u$ U; }( l& z1 q) f. N4 `4 W, p6 ]5 B* ?
另外有些耳机对耳放要求虽然不高,靠声卡也能推出像样的声音,但想要彻底发挥出耳机的本色,还是得靠耳放。
( B' u  P& Q+ H9 X' T: C
/ `7 `6 q- k7 P' F- W9 E 201908170951500568902.jpg
( `, R" O4 f* i5 c( q
; z. _1 M$ {  X, s. m, F不同的人听感要求不同
1 V4 C, I% F0 q, V5 `. ]- r% i
) x5 l$ x& g# L, j人对声音的敏感程度不同,自然对器材的要求不同。
4 i, [! l. }  m* O  i+ q" d  Q
, S- S! A% r4 ?4 X不同的人对声音的敏感程度不同,所以有“金耳朵”、“泥耳朵”之说。有些人对声音的反应不强,所以对器材要求不会很高。但我们不能以此不敏感的耳朵为标准来选择器材,因为听感会不断提高。' U. y+ G3 c! F5 B2 j

/ s$ z  o, L" t* D( S; H- z3 o耳放在整个系统中的重要性其实并不需要“金耳朵”来体会,只要有对比经验就可以感受到明显区别。找机会去听听更好的搭配,也可以逐步提高听音的敏感性。4 s+ ]  F. b/ w7 ]! A0 R: r

6 `  `6 `5 R" s4 ]) ?) G7 W5 i还是那句话,需不需要耳放要看系统、看耳机。如果你有了中高品质耳机,而不配耳放,那是浪费了耳机资源,没有有效地发挥。; l8 N+ A* H& B0 i7 J2 Q8 B2 S& J8 j

  |# o! R+ m4 d 201908170952000150350.jpg 一台耳放无法适合所有耳机* n2 x: `5 Q0 w- Q# d

0 S; t  P% V/ _& P2 R  K& f; C并不是一台耳放可以适用于所有耳机,耳放要做到100%无失真和音染是不可能的。
+ g6 m! }; D3 F8 A7 a7 Z  w1 q* _5 P3 d! H( l
只能尽量接近这个目标,越接近付出的代价越高,而耳机本色也不是频响完全平直毫无失真,这也就有了不同风格的耳机,这反而满足了人们不同的喜好。; Y0 U, Z; n: Z9 Y0 {6 {
- B- ?3 C: h5 P4 l$ g1 c# m
所以在推响的前提下,如何让耳机充分发挥出自身特色,同时部分弥补其缺点是耳放的一个重要功能。" y& n/ b1 S( E! f
/ s% r3 d, j3 j/ t0 T5 O. _4 n
有些观点是很正确的:一个烂耳放还不如不加,多了一道污染源,会劣化音质。比如部分组合音响和功放的耳机输出(都算内置耳放),大多是有音量没音质,只能暂时满足听“响”的要求。
$ E/ b- o  ^$ a, v, Z+ X" U
" r# I: a4 D. H& p5 X 201908170953210309313.jpg $ Y5 c9 j/ i" q0 I# A
, d' v6 U+ \- r' W0 U
先放大,再保真
( j7 O2 L. Q( V; V& Y7 s8 t) |6 C  {" ^
耳放的保真是在“放大”的前提下的保真。
, j/ i" D* ~. Y5 X' x
. ?5 u! M5 ?- h" P不然就不叫耳机“放大器”,没有这个放大,很多耳机是在”吃不饱“的条件下工作的,所以会影响其发挥。并不是耳放去创造了声音。
! H+ e8 S* T' [% A% W1 a" Z
( `/ W. e" w# S4 C6 i1 F耳放的作用不是“提高音质”,而是让耳机在充分的驱动下表现其真正的音色。
  t' r% h9 f* G) u$ r) c
; }$ x/ V( I+ i! t0 ?% l7 x声卡+中高品质耳机一般能发挥耳机的4成水准,有了一个入门级CD+千元级耳放,可能就有8、9成水平了,想要得到更高的效果?那个代价就要翻跟头上去了。6 W5 ?. o  H, n# i+ S) s: Z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 鄂ICP备16002437号-6 )

GMT+8, 2025-7-22 01:38 , Processed in 0.024605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