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调节好混响
+ @) u) G. K. D- k混响通常决定了余音的长短,对声音的饱满圆润、嗓音的美化和清晰度有直接的影响。调整得当的混响应该是:
7 u7 T: \. _- D, J: a; u. Y: Q, }0 G' x# i
(1)声音流畅自然、开扬靓丽、饱满浑厚,有较好的“生成空间感”。
, [/ A6 | h+ d; p/ k L7 {* C* N. X+ b- x- ]) X- G
仿佛有一种余音绕梁的感觉。事实上,使用厅堂或房间混响效果,模拟余音明显的自然混响效果,是混响处理简单而又有效的方式。对此效果通道上3500Hz附近的频段稍作提升,可以产生穿透感良好的高亮度声响。当然,也有一个缺点,即处理的效果比较浑浊,有时带有一种"闷罐"声响。
; d7 J4 `6 @+ ~$ O/ p0 @$ {
2 c# n( |6 [9 x& Z; Y' x4 T/ T* g (2) 有较好的“生成回音”1 E7 |. B, Q5 s. t9 [
H# u4 ]) R7 X% F) E/ Q 长延时时间的延时反馈处理,可以模拟山谷回音效果;处理的延时时间一般都与演唱歌曲的节奏合拍。为使其效果更具有遥远感,可对其1600Hz以下和3800Hz以上的频段适量衰减。模拟山谷回音效果,很多数码效果处理器上都有现成的程序可供使用。: S; t! q1 b' ~
' A. E3 i8 J, W
(3) 有较好的“生成融和的声背景”! _2 ]+ S/ T- u3 K
; J( F: Y! x, G% V) N2 ~! O9 C 余音缭绕的混响效果对人声音源的美化作用非常有效,几乎所有的人声演唱都要使用混响。在不导致其发音变浑,或引起"闷罐"声的前提下,我们认为混响效果越强越好,但实际常常是混响效果还很弱时,其发音已经变浑,并引起明显的"闷罐"声。" ?# W0 f; B9 i0 Q" \% N1 y
9 R$ K5 C8 D' L& z- l, E& W X$ U
为此,我们在一般情况下应该是:男低音演唱时,可将混响时间调得短一些,以提高声音的清晰度;如果是女高音演唱时,可适当延长混响时间,以增加声音的色彩。& Q$ N7 r7 Y' Q# @1 E( U/ \
" Q! v# L0 v+ o/ W$ R3 Z
对于演唱场所来说,如果房间四周墙壁是由木板材料构成的,这时混响时间应调小一些,以免声音模糊不清;反之,如果房间已经过特殊的吸音处理问题,挂有绒布窗帘、厚重的羊毛壁挂、地上铺有厚实的地毯等吸声材料时,这样的房间应将混响时间调大一些,以免声音干涩。" B$ D- L2 x/ K. A( N! U
0 H9 u* `; ? t, [ 另外,现场观众与听众的多寡也有很大的影响,因为观众的服装也有很大的吸声作用。因此,音响师、调音师可在1~2秒间选择一个感觉适宜的混响时间。我们的经验是将延时选择在DELAY的中间档175ms 左右,并将ECHO EFFECT中的ECHO钮旋到中间,然后再根据现场的演唱效果对ECHO钮进行小幅度的微调以得到较为理想的演唱效果。一般我们是将ECHO钮调至14---16点左右就可以得到较为理想的混响声效果了!
0 T0 _8 w0 a7 V; k7 [3 t5 l) d; W1 c) L( X S" c8 O: x0 p, F
如何调节好直达声和混响声分量的比例?0 G5 f& p! w$ } c( N
3 `9 X4 O7 f" Q# M0 h& w. B( z) O 完全直达声而无混响声输出,就不能起到改善和美化声音的作用,因而通常这种方式只用于开会发言或朗诵的场合。适当地加大混响声成分的比例,有利于模拟自然混响声,使声音丰满动听,可增加观众听众的现场立体感。$ S Q( s. m, E2 s& ?
- p& ~" a0 l4 N6 U 完全混响声而无直达声分量输出,则会使声音产生“染色” 现象,造成严重失真,也就是说,像在浴室,澡堂里听到的声音那样含混不清,我们将这种含混不清的声音效果称之为“浴室效应”。因此,在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可将该旋钮调在中间位置,即直达声分量与混响声分量比例为1:1,这样,声音不但不会产生失真,又会有一定的混响效果。4 j1 i/ Q$ `$ U' L
6 O' h6 T9 b$ [
如果调节好声激励?2 j6 W* w! v' \6 }0 X W- H
7 D* |7 n- z, a! n9 X: ^" z$ { 声激励原理就是对人声音源信号进行浅度的限幅处理,使音响会产生一种类似"饱和"的音感效果,使其的音色效果在不提高其实际响度的基础上有响度增大的效果。从而在听觉上有一种使人声变厚、变润、变饱满和更富磁性的感觉。但激励处理毕竟类似于音响设备的过载失真,因而对音源的过量激励,会产生令人不悦的嘈杂感。
* N1 u: T+ W5 O* g Y# K$ _" C1 Y- a" q
由于早期音响设备的保真度都不高,人们已经习惯了那种稍显嘈杂的音响,而对于音感清洁的高保真度音响,反而不太习惯,感觉其发音过分柔弱。在人声音源当中,除了一少部分经过专门训练的人之外,大部分人的演唱都缺乏劲度,因而这里的激励处理是十分必要的。! Y `9 e. Q7 e0 C$ D+ s
" ?- d2 S- {+ K 但一般不宜过量,可将该面板上的EX旋钮置于中间值。然后视演唱人的演唱水平:如演唱效果较好、声音靓丽出众,演唱的技巧、音质也好的,那就适当减少一些声激励以增加人声的清晰和自然感。( k5 A! @. Y p4 j8 {
! h" u6 p2 ]3 Q 如果演唱人缺乏演唱技巧,甚至有嗓音不好和不会使用话筒的,男声易出现喉音和沙哑,女声易出现气息噪音和声带噪声的,那就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声激励以改善人声的演唱效果,使之有一种开扬厚实、柔和润泽的朦胧美感。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激励处理的调整时间不能太长,以免人耳疲劳后,无法准确辨认激励的程度是否合适。
; w; y0 ?" v3 t) k5 \
! ^* i4 C$ H7 \' b( R8 O 如何调节好话筒音量与伴奏音乐之间的比例?& [$ [- V3 J3 z K" j& F# E
* [! V% T8 D9 o+ m% g+ x# `
一首好听的歌曲,应该是伴奏音乐占40%,演唱声音占60%,如果演唱者音色不错,可适当减小一些伴奏音乐的分量,以突出演唱者的歌声;如果演唱者对这首歌由的旋律不很熟悉,容易唱走调,合不上拍,为了掩饰这些缺点,这时可适当加大一些伴奏音乐的分量。但在具体操作时,应注意不要把话筒音量过分调大,更不能演唱音量大大高于伴奏音乐。) c9 i4 a) D/ q( }
' T* l+ S) z6 k 结果显得伴奏音太弱,大部分时间里只听到演唱者的声音,好像一个人在那里清唱,失去了卡拉OK的气氛;但也不能让伴奏音太强,伴音太强,又会“淹没”演唱者的歌声,听上去好像只是一支乐队在演奏乐曲,体会不出演唱者的情趣。上述调试可在对MIC MASTER VOL话筒音量总控钮和MUSIC MASTER VOL伴奏乐总音量控制钮来实现!. {3 f0 x- E. k" G8 f. Z4 D5 p
/ a8 O L* A6 ~3 j; C Y) g% j
如何调节好伴奏音乐的音调?
& ]9 A: D7 N, g c$ B3 q1 ]+ y6 a% n
伴奏音乐是根据原唱者的声调而调演奏的,它不可能适应每一个演唱者的噪音条件,比如有的原唱者的音域比较高,有的原唱者演唱的音区比较低,为了能让伴奏音乐照顾到每一个演唱者的嗓音特性,音响师、调音师应对演唱者的声音特性有灵敏的听觉反应。2 p9 q) ^3 Y' b" l% ?
5 U! e* b8 ~5 t- k1 S9 H7 [ 演唱时,先把音调控制放在中间位置,既不提升,也不下降。一曲开始,如果演唱者合得上调,那就不必去调节;反之,演唱者如感到低音区唱不下去,或者是高音区跟不上来,可根据实际情况将传送音调调节到演唱者适应的音区。2 w7 Q ~0 P' U!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