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6-1-27 02: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歌曲写作教程/ W8 x* c% O" E5 ~# l
8 w X j; j$ b8 n9 E/ D0 O前 言
7 V: f% ?2 r, j" M 7 z* r7 R" ]: h, z
一、十几年前,我曾出版过一本《歌曲做法十二讲》,很受欢迎。但是它的缺点是,作为理论教材是很好的,而作为学习作曲的教材则不合适,因为没有课程分割,没有设置练习题,具体操作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V) @3 M G* C
现在,我在原有的基础上作了较大的增补,谱例更加丰富,特别是增加了通俗歌曲创作的内容,相信会对大多数人有所帮助。
( l4 L3 Q+ `& p/ i& S 二、本书的特点,是将“歌曲创作”这一比较繁难的课题化整为零,使得每一课都非常简单,容易操作。学员只要按照教材一课课地做下去,不要很久,就会掌握歌曲做法的全部要领。" F$ u) T/ y6 y) N- {: N) r
三、本教程的对象,主要是业余的歌手、乐手,和青年音乐爱好者。他们喜欢作曲,而又不能进入音乐院校深造。他们应该具备的条件大约是:熟悉简谱,或初识五线谱,具备一定的普通乐理知识。为此,我将谱例以简谱与五线谱并列的方法,以适应不同情况的读者。. N" `4 C2 w4 U
四、我在这里强调,在学习本教程的同时,一定要多做作业,多做练习。而且最好有一个较有经验的人批改作业,给予具体指导。这一条如果实行起来有困难,例如在远离城镇的边远山区,则可以使用“远程教育”的手段,利用网络、通信、电信等手段,以获取具体的指导。
' T7 n- Q9 p# Z
: P; J8 ^/ q7 f1 R9 e 第一部分:准备、开篇
! m- A1 j' j% ^
( I. V3 l2 N- J% h" C Q对于一个从来没有写过歌曲,甚至从来没有写过旋律的人来说,“第一次”是非常艰难的。如果我们的课程一上来就进入“写歌曲”的正题,那实在是“硬碰硬”的大难题。所以我想,我们可以避重就轻,用10讲的篇幅做一点迂回和准备,待大家手头比较活泛了,再进入实质性的写作训练。/ L" S, X$ Q" M. a
在这一部分里,我们可以初步了解旋律线的写作规律、旋律线与节奏的关系、旋律线与歌词的关系、旋律与调式调性的关系、旋律与和声的关系等基础知识。这些问题是写作旋律时肯定会遇到的,所以在开始我们首先将它们浏览一遍,知道一个大概其,在以后写作时就不会感到茫然了。
0 i) `/ {2 T6 z既然是准备性的开篇,大家可以按照各个练习的规定大胆地操练,不要考虑规矩、限制、好不好听、会不会被人耻笑……只要能写出来就是胜利。只要能写出来,今天的丑小鸭就会变成明天的天鹅王子。
& H" j! _6 b: }, F- C# s$ ] ) ~( y: T0 N P; z' \0 K7 ]
第一讲:旋律线% e9 Y2 O; h, O) y
构成音乐的要素有许多,包括:
3 i6 f0 U; Y9 ~- K1、旋律线
9 [: H. J6 ]$ c5 L1 K' d: l" w+ c2、节奏、节拍、速度、力度
8 p! m9 v% n o* R3、调式9 F7 A2 |: z$ C8 _- q q
4、调性: W( E, z; Q/ f
5、和声( E, k; n; t# R) I4 `+ i s
6、曲式结构
# w# g0 m1 T6 o4 O. [在学习音乐创作时,首先要解决的便是旋律线的写作,旋律是音乐的“灵魂”。. q: q4 I2 p/ O3 @
一、旋律的要素 一支旋律中,至少包含着3种构成要素,它们是:7 S# S+ p: `5 D8 w$ T
1、音的高低 在一支旋律里,较高的音占有优势,比较突出。8 `) m6 s. }2 d, C! S& \/ I
2、音的长短 在一支旋律里,较长的音占有优势,比较突出。
& e9 Q$ K: d0 T3、音的强弱 占有优势的音往往比较强,比较低的、短的则比较弱。当然,也可以人为地用力度标记加以改变。
' H, ~! {/ V9 a: b: [, Z6 V这3种要素并不是平均存在的,有时某一种会突出些,另一种会减弱些,这要看所表达的内容、情绪而定。7 k& b8 R; j6 A5 p- H, `. _+ P4 l
二、旋律的进行
! l1 f* B! ?8 O5 t8 N* ~在旋律中,由一个音到下一个音的过程,叫做旋律的进行。音的进行可分为以下3种: @8 n& C# i, s6 t5 L" ?6 Q3 W
% G# n! U: j7 ~
1、同音进行 例如《树叶对根的情意》(谷建芬曲):
" j+ A8 {$ D5 g o8 y6 M( y- d
7 R- }2 A& ]: l- p' A
8 R( N O% r; H( J) a, z2、级进 包括上行级进、下行级进
( B# V \6 ?* s% z
+ l) k5 M8 R, ?% g! c
! N/ a n, c" X* v! ?; ^6 T1 R9 f2 n3、跳进 包括上行跳进、下行跳进,以及大跳、小跳。一般地说,在旋律当中,4度以下的小跳用得比较多,而在情绪激动时,则常常出现6度以上的大
6 P' L u' i# h: \- W7 x. h跳。如李凡作曲的《天不下雨天不刮风天上有太阳》用了许多小跳:. P. H1 I4 V- f7 Y; H8 D
! U9 A6 {* C: h/ `; m
而赵季平作曲的《好汉歌》则使用了较多的大跳:
! N2 G, P7 p6 k8 M( @1 @ 3 x w; j& g3 J( w+ n; M0 W
' s2 n. t7 ]6 o- _4 ^' y% [0 }
从以上的谱例可以看出,在实际创作中,不论是级进,跳进,上行,下行,并不“纯粹”,只能说“主要倾向”。在实际创作中,在大多数情况下,旋律的进行是混合进行的,即以上几种模式混合使用,才能做到生动、优美动听。
+ A4 S7 x% e, B( X: x一般地说,情绪平静的、抒情的、缓慢的,常常以级进为主,混杂着小跳;而情绪激动的、强烈的、兴高采烈的和异常愤怒的,则常常使用大跳。/ G8 ~! V" F! \- K5 X1 h
; k/ ?* Z. y$ z4 a# B5 @% G6 P" B
关于练习:为了加深大家的理解,又要化解初学旋律写作时的难度,我们练习的第一步,只要求写一个好的旋律线,而排除节拍、长短、强弱等因素,以便集中精力,突破一点。8 A7 J5 r9 D! }4 U+ _
旋律写作练习规则:
6 T5 m. |# a3 N [" c+ O% N1、同方向的级进不要超过6个音,初学时最好限制在5个以内。4 T, y3 @' N6 G: ~# J: \2 M
% H7 ~+ L. v5 n, {0 r
, E/ w4 d' M$ `) I4 |, z& p& _
, K D/ K5 H( K9 ?3 l8 q2、六度以上的大跳,或连续级进之前要反向进入,之后要反向退出。大跳之后,或连续同方向跳之后,还要同方向级进是不好的。
" Y, v4 ?3 k; Q% q" [3、不要使用增4度、减5度,也不要使线条的两个“拐点”之间形成6 r) q" a$ j" i
7 O4 M, G( C7 K. s' |$ S8 j增4度、减5度。9 C8 @! A/ J8 u, @% ^0 z/ C
(这里所说的好与不好,是在一般情况下的评判。而在实际创作中,假如你非常喜欢它,而且能形成一种风格、特点,就会把缺点变成特点。)6 D4 J5 w2 g' y" N- S9 B. C4 e" Z
4、音域最好在8度以内,最多不超过10度。" [$ e3 o& B5 `& [
5、用开始音结束,也可用其8度音。不要使用大调的第4、第7音(fa、si)作为起止音。
. T) h, c s. f: E6、要有明确的高潮点和低潮点。- M+ h) O- R+ W& x& @' h
* |* F4 f/ G) M- S
7、不要同音重复。两个音的音型不要超过两个,3音以上的音型不要重复。因为我们现在学习的是主题旋律的写作,而重复技术是属于音型发展的,今后会专门讲解。
) v5 h8 |! K3 s8 `; A F
0 q+ N4 D7 J1 v) y关于规则 音乐上没有绝对的规则,任何规则都是可以打破的,任何规则都可以' f0 C' {1 C! G0 \" [4 F
在大师们的作品中找到“违例”。但是,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恰恰是他们在童年经受过严格的,甚至是苛刻的训练。希望初学的学生,把“规则”变成自觉的习惯,而不要急于“突破”。
2 f7 F/ L/ N& s; j5 Y
% K) n) m$ o. g; M& z1 q7 I" v练习1:写任意旋律2条,每条10—12个音,不要小节线和节拍,也不要重复音,只要单个音(线谱用全音符,简谱用4分音符)连成的一个“线条”。
- i/ U. y: Y- m% F8 q8 V& h
i7 {+ t, V7 x. F( }% D* M3 c3 G! r2 K8 _" ~
例题2则* ?- h% F! p) W8 t4 m6 ~-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