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尼WI-C600N体验,「无孔手机」的新选择, t# s7 W& s# D6 }4 ?/ A
# q2 ~. _9 n/ x$ d+ A
' F2 W* M9 p" c
索尼的 1000X 系列、BOSE 的 QC35 和 QC30,以及类似 Beoplay H9i、Bowers&Wilkins PX 等各种各样跟着「无线降噪」需求衍生出来的「旗舰无线」,这些都是厂商们希望在这个新领域中打稳阵脚而推出的产品系列。2 H3 \+ x- j6 j. M
. M! ~, T5 B j/ d4 {
6 e" [& B1 ]. R# Y% A+ @ 「无线降噪大战」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忙着把心思放在旗舰上。# M3 H$ Z" s Z" }. ]
( O1 s* U$ K7 i4 a
索尼的 1000X 系列、BOSE 的 QC35 和 QC30,以及类似 Beoplay H9i、Bowers&Wilkins PX 等各种各样跟着「无线降噪」需求衍生出来的「旗舰无线」,这些都是厂商们希望在这个新领域中打稳阵脚而推出的产品系列。. l- W8 h3 _0 H' u5 S0 T6 }% g
事实上,他们都成功地通过这一轮旗舰大战稳住了自己的位置。在接下来的时间,厂商们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在旗舰之后,补完自己的「无线降噪」产品体系。; C- s, b7 z% Q: X
+ B- G& \# k, n% |( I1 |, l 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全覆盖」经验的索尼,现在将这类产品铺开到各个定位上。现在索尼音频的「无线降噪」产品线,会比之前只有 1000X 系列的时候要丰富很多。
0 W* _! J2 X! t
& A: s; c& `3 ^
除了有面向入门定位的头戴式无线降噪耳机 WH-CH700N,索尼在 CES 2019 开展前也发布了一款新的颈挂式无线蓝牙降噪耳机 WI-C600N。, b. M+ j% Y( e9 c" ~+ s
8 V; X' T+ B O$ Z# J 这款改用新设计、支持 apt-X 的新入门款,将会定位在比 WI-C400 稍高一点的位置,用来满足「无孔手机」用户对无线降噪的日常需求。
9 E+ h+ m2 }5 U k1 J! d; H8 h% W6 g 终于,不再「硬颈」
; L. J! G( g- y' \ 在 WI-C600N 之前,我已经很久没有接触索尼的颈挂式耳机。自己手上还在服役的产品,也就只有 WI-1000X 以及索尼的 mmcx 接口无线耳机模块 MUC-M2BT1 了。. z2 }8 `: ~4 y7 Y) ^4 |( z2 Y8 |
3 p, Y: t5 `: ]3 l
这两款颈挂式耳机跟早期的索尼颈挂式耳机差不多,挂脖子的部分都采用硬身结构。这里,WI-1000X 用这种设计是可以理解的,但 MUC-M2BT1 和 h.ear 这个潮流系列一直都坚持在硬式结构上,还是让人觉得有点尴尬。
7 [1 C4 A9 f$ d 毕竟硬式结构在佩戴时会有它的限制,一个硬物挂在脖子上的话异物感有点强,戴起来不那么舒服。这也是我长期闲置 MUC-M2BT1 的原因之一。6 [& w0 D- \% Z0 V, u1 m
9 ]* G) I! ~% s 直到 WI-C400,索尼终于改用了软身的设计,让整机在佩戴方面有更好的适应力。而继承了这个设计的 WI-C600N,正式成为了索尼第一幅不再「硬颈」的颈挂式无线降噪耳机。
4 \/ D1 [8 c; {( c- d% h 换上了 WI-C400 这种设计之后,WI-C600N 的佩戴会舒服很多。7 }+ e. d/ L- F& H7 }& t
* e" }6 H q" y5 n 没有了硬式结构的限制,佩戴感很容易就能够调整好。尤其是在冬天,穿衣比较多而且也有戴帽子的卫衣时,WI-C600N 放在帽子下时会比 MUC-M2BT1 以及 WI-H700 这一类有硬式结构的耳机要贴服一点,佩戴时的限制也会少一些。( ] u; h: g0 s2 O/ E6 r
此外,索尼这次在内侧加入硅质材质,颈带弧度自然,直接接触脖子的感觉还好,还算比较舒服。# p3 w! R! I/ \! b& H
! ?3 h/ S5 d/ _& ^0 ], B% P5 U 但就是对于我这种汗量比较大的人来说,挂脖还是多少有点影响的,还好的是,WI-C600N 的机身比较细长,不会有一大个东西挂在脖子上的尴尬,这种出汗后的尴尬也能舒缓一些。
W4 u* Z' L4 m 耳机的设计跟索尼自家其他挂脖式无线降噪耳机都很相似,耳机部分也附带了磁性耳塞,挂在脖子上不用时也能够吸附成一个项圈模式。就是,这个吸附也是一个物理上的操作,跟使用没有关系。
8 K. O3 R% i2 n+ X1 _
8 b7 y9 S7 d. Y# Q4 Q 和之前其他索尼同类产品一样,WI-C600N 的按键都放在了内侧,左侧放的是播放控制、音量 + – 控制以及开关/蓝牙配对,而右侧则是单独放了一个降噪模式的控制按键。; {! a p1 ^9 ~4 x6 q
WI-C600N 用的是 MUC-M2BT1 上使用的那套按键操作,切歌换歌功能是整合在音量控制键上了。习惯了苹果 EarPods 那套操作方式的用户,用之前还是要先重新习惯一下。0 d& R+ g8 v5 T9 B8 H8 S( }- B( l& n% d
6 a4 F0 h4 x3 |
WI-C600N 改用了 USB-C 接口,和索尼 Xperia 手机所用的接口保持一致。既然是放在手机无线配塞的地位上,WI-C600N 要和手机用相同的接口,充电就会更加方便了。. k4 w3 x1 d6 A$ s+ \6 D7 p% p, B) l
就外观而言,个人体验后发现 WI-C600N 在机身变化上的最大优势还是在结构的变化上。/ T g. I# k, N5 G% ^* ^9 D0 _! X( y
取消了硬式结构之后,机身佩戴效果确实要舒适很多,限制也会比之前少。只是,耳机的听诊器效应还是来得有点明显。要是耳机上的线能够做长一点,可以通过挂耳的方式去固定的话,佩戴感会再好一点。5 k' h; { F; h8 g
「新入门」应有的表现$ j7 z T8 {* v8 o
功能上,降噪和 aptX 编码支持应该就是 WI-C600N 两大核心功能卖点了。+ m% s/ i' _! D W: C
和其他索尼无线降噪产品一样, WI-C600N 也提供了三种模式,包括降噪、环境声以及两者都关闭的状态。
: O3 f+ X' q8 O2 W
. L3 x ]5 E p8 J/ @ 在降噪模式下, WI-C600N 能够把一部分规律的噪声过滤掉,周边的人声会有一定的削弱,但效果不会太明显。
: O' n9 p1 {( g 感觉上, WI-C600N 的效果会比索尼的 DIGITAL NC 技术要再明显一点,虽然没有那种带上「全世界都安静」的效果,但一般用来净化一下环境,让听歌的时候更安静, WI-C600N 还是可以的。
3 o, G$ Q4 m$ Z) l+ V 环境声模式就是通过机内的麦克风收集外界环境的声音,让用户在听歌的时候也能了解外界状态。要是在户外行走时打开这个功能的话,会安全一点。毕竟 WI-C600N 的降噪不算太浓,打开环境声的话走在路上其实也还行。6 [; b. `9 d7 e( o1 n6 B4 e1 O1 G
0 ~0 L/ e5 U; }. P% q2 t3 C 当然,WI-C600N 也支持 Sony Headphone Connect 应用的控制。但在这个应用里面,WI-C600N 能调整的是声音表现模式,跟降噪的关系不大。
+ O' ^5 `' I7 X1 I* e
4 K. V% n k2 \+ C
无线连接的话,WI-C600N 机身带了 NFC 模块,面对支持 NFC 的 Android 手机或者 WALKMAN 播放器可以直接采用「一拍即合」的方式配对。面对 iOS 用户或者是手机没有 NFC 的情况,WI-C600N 就用最传统的长按电源呼出配对模式来配对,这个响应效果还算可以。
9 i H' y+ {/ s! t 但就是索尼想要避免误触,把按键做得比较深和比较韧,配对的话按久了还是有点不舒服,不过配对也不是经常做的事情,这个倒不是什么问题。
& L3 p0 T) B# w8 Q' z( o- r 连接的稳定性方面,WI-C600N 表现还不错,看视频和手机游戏也不会有明显的延迟和断连状况发生,这也是挂脖式无线耳机的基础标准。0 F( S9 q8 ~4 b3 Q1 a
/ |- ?8 ^/ X" ~4 d# H: O# u6 ?
声音方面,WI-C600N 用上了 6mm 动圈单元,支持 aptX 无线编码,机身也附带了 DSEE 技术,可以对部分音频进行一个补偿以提升听感表现。
/ s+ U' B+ [4 b6 G7 o# P* [
U. ^, ?' L( |( Q, \
aptX 和 DSEE 技术对于索尼来说,可以说是入门标配的东西。; R' M7 |* x4 ~
之前 WH-CH700N 头戴式降噪也有这种做法,WI-C600N 延续了这个传统也不意外。
4 {1 i1 K' N, Z% s% f% i
% ~8 I# n% a5 s; F' P- ` WI-C600N 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副流行味道较重的耳机,听上去像是「万金油」的声线,目的是为了尽可能适应普罗大众的不同口味。只是用上 aptX 编码的话,细节表现还是一般,虽然不算差,但信息量还是稍稍有点不够。
+ w% a) ^# \. D4 P" q
3 T! E H7 ]; U! P8 v% A
人声的表现算比较稳定,稍稍会有些前置和突出,但不会太过干涩,放在这个定位上还是可以接受的。听一般的流行专辑还好,对于我这种大部分专辑都是粤语流行的人来说,WI-C600N 的风格其实还算是比较合我的口味。% M7 u/ X$ W. S# [* g0 Q
唯一比较纠结的,就是 WI-C600N 的特色真的不算突出。不过对于一款放在入门定位的产品上讲鲜明的特色,似乎也没有必要。WI-C600N 要做的,其实只要平稳将声音表达出来就可以了。
' E$ D" |0 d5 |4 u, x 「无孔」手机的补品
! |2 h6 J) s( `, B: R7 s! T+ y 总的来说, WI-C600N 是一款很安守本分的入门无线降噪耳机。' U) K& e1 s, W% Y/ y; y
) ]6 S- t$ a: x2 s4 ?
尽管索尼在定价上做得比较进取,在自家旗舰也没有推出更新的状态下,让 WI-C600N 多了不少压力。但事实上,它身上的变化其实也有值得认可的点。
) [9 @5 ?2 E. b5 I! R" g7 d 如改用软材质的机身会有更高的自由度,34g 的重量也足够轻量,用来做通勤耳塞也很方便。即便放在夏天,这种细长的机身和脖子的接触也比较少,佩戴起来会比用硬式结构的前辈们要舒适。
' E6 u A8 Y- f: b7 K0 T# q. R
, Y. {% m) w' ]% i) G% Y
再加上有 AAC、aptX 和 NFC 的加持,用来给索尼手机或其他支持 NFC 的 Android 手机做配塞,或者给 iPhone 做无线降噪配塞, WI-C600N 依然还是能够胜任的。
4 q: y. f0 Y: y* d4 f8 ` 毕竟手机已经进入了「无孔时代」,取消 3.5mm 耳机孔这个做法一口气将大家都赶进了无线耳机的领域中。要是你只需要一个简单的无线降噪方案,那 WI-C600N 还是能成为你的通勤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