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968|回复: 0
收起左侧

[耳机] 8条主流入门价位耳塞横向听感对比

[复制链接]

691

积分

2

听众

299

音贝

音频应用推广专员

Rank: 2Rank: 2

积分
691
发表于 2018-11-25 23: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o0 ~8 |- `# o# Q( w! V; i8条主流入门价位耳塞横向听感对比3 f- e" u; n$ a, p
; A  G4 g/ D2 Y" {6 m9 M  w2 Y
最近这段时间我听过不少中低价位的耳塞,有名气的没名气的都有,其中有一些是我喜欢的,不少我还写过听感文章,但老实说单独写一款耳塞的听感,很多时候参考意义不太大,有对比物、参考物才更有趣。所以不管看什么样的产品评测,我都更喜欢看多款产品的横向评测。而我自己也希望可以写这样的横评,但是毕竟个人的时间、财力是有限的,能像这次收集到8款喜欢的耳塞不容易,于是索性就写了这么一篇横向体验与听感对比。: @4 c! o) R4 P: d

& Q0 Z$ U/ V# g: |+ v: e, K
& i# y$ d  |  f+ z
: p) b9 u% V7 ?' G' P
4 b/ N& Y9 z" o- N+ ~
. s2 `5 @, w* O
1 `# [2 z% H, D% _
9 D2 a  N+ X# F9 M5 |8 S本次收集到的8条耳塞分辨是:铁三角CKB50、铁三角IM50、JVC FXT100、索尼EX750AP、捷波朗VOX、舒尔SE215、阿思翠GX30、威索尼可VSD3S,它们的价格基本都在200-500元之间(SE215是个例外),当然也许会有不少朋友表示还有很多热门耳塞都没有,但原谅我,我收集到这8条已经很不容易。1 F, Z( T! W9 G4 [
! ]" d9 @8 Z+ L1 e) I. G" d

) c! m  t! r, l
* ~1 D1 d2 w5 ?% e9 ]9 z  x好了,先扯到这里,下面开始谈谈听感体验,东拉西扯的可能有些乱,请见谅。
" L9 }/ Q# c6 D- H$ n/ W/ n; J  u9 T- U& l: ]" d5 [5 p
; n4 L7 T$ O6 h% z) f

# x6 I4 n+ T3 k" N铁三角CKB50! s' y3 Z) l! m, W1 F

. w* a% b9 F  d) n4 L6 M, Q  c: [1 i

( B$ p1 {; p' P) Y3 q' z前些时候借到了一条CKN50,搜了一下才知道原来是动铁耳塞,单单元,看起来像是样子货,但声音意外的不错,铁三角CKN50一般标价都是299元。7 ~9 A' c4 ]' R( \( C8 v
! C/ O  Q# l* {# w1 H

7 @; W" v/ p  Y/ w4 \  ?$ @5 g
4 ]" X0 J; L; E4 n) H1 ~  \. y+ B" n* x$ U9 C2 q9 Z7 R1 O/ \! T

( p6 M% h3 Y# q/ K: l
, l1 R  D2 S! k2 Z* n# X5 d* l
2 J& V6 I2 m! c作为日系老牌,铁三角CKB50的外观还真是不错,耳塞很小,腔体的背面是高端大气的金属镀层,很有高端耳塞的质感,但内侧就是普通塑料了。由于腔体很小,为了提高佩戴的牢固性,CKB50使用了弯曲导管设计,就是线柄的上部多绕出来一圈橡胶导管,可以更好的与耳廓贴合。实际佩戴方面,CBK50的确不错,而且很轻。铁三角CKB50的耳机线粗细程度适中,我比较喜欢的是它的线很顺溜,不硬不容易出现折痕,容易打理。" v; B9 a  _$ e4 L

* z- C0 m! H8 L5 W0 `- |( {2 `" r: U) w8 b) C( H0 e, M' T3 m% ]
2 r; d( h3 U8 ?$ Q* s

& j4 s1 p7 J$ o8 W( ?
0 l2 p2 `! g+ [- d; F# U3 J
. X" J; V% p( E) ~4 B& @$ n+ a, j- _3 g7 ~% U$ L6 F
单动圈耳塞可以非常强大,但是单动铁耳塞,特别是低价位单动铁耳塞通常表现并不全面,所以一般会主打某项特色,比如解析,比如高频,再比如人声。铁三角CKB50也是如此,它的声音有明显的动铁味,密度高,线条感比较明显,解析比较好,但也并没有比同价位高水平动圈更出色。和其他7条耳塞比,CKB50的低频无疑是最弱的,毕竟是动铁,但抛开对比来说,CKB50的低音其实也不那么残废。1 h. e$ O! f6 ~3 O

/ @6 h: Q0 h( {# e/ p! M* x8 N& M# t" @8 H9 V; C: o( ~$ L
( C1 d  d! A& x7 N; H0 P/ A
另外,CKB50的阻抗高,为65欧姆,而灵敏度偏低,为104dB/mW,不太容易出声,需要推力大一些的机器才好,要不然声音会有些发闷,明明是一条入门耳塞,却不太容易驱动,有点匪夷所思。
2 \! d7 O7 z% v  T+ q, [6 W+ V* {% n4 l# a( T
7 x0 ^: g- z7 Z0 r# X( |7 e
( }; P. c1 s4 |" p( f9 j1 b
铁三角IM50
& v7 x7 I, i2 Q! S# B7 p
, Q2 b2 z& z/ o7 y1 H( D! u. C3 h% j3 n5 w% V. }

: V' G4 {. `( C" O9 U* ]8 U8 d铁三角IM50、IM70是前两年很热门的耳塞,而且铁三角肯在中低端耳塞使用双动圈、可换线设计,我觉得明显是和一些国产耳塞对着干,毕竟400元价位这样的规格与设计国产塞也屈指可数,更何况IM50还拥有铁三角的金字招牌,而且我一直觉得IM50的声音也相当可以(虽然只是蹭听)。
' R( R# M6 e: @1 Q1 J; B
0 i7 D1 N% \2 H8 i6 G% U) C$ b# X
) O! e* v0 E' j4 {' v  w, ]. t& `. o+ Q  D0 w

: r* x* j: Z; i4 F. {
  H7 B* _. a* @( {9 y! k/ Z
8 z4 ^: p3 _. e9 {# Y6 M2 E4 Z0 B  E1 V7 `9 A' P6 I
铁三角IM50内置2个8.8mm的动圈,体积自然不会小了,IM50很厚,造型不算很时尚,细节处理也相对不一般,有明显的塑料感,但从某种程度上却更像是注重音质的发烧耳机,特别是可换线这一点,IM50的耳机线是2针插头,结合倒是很牢固,是不是和其他品牌耳机通用不太肯定。另外IM50标配的线材比较粗,至少比CKB50要粗一圈,质感差不多。4 u) C+ R5 A& N1 o. ?* V

) A. e& i  L) F4 ?) p$ G1 r4 f* j. C9 W

5 Y! @  C- \) e3 {+ y
4 r' n& p  L& Q. n9 o7 }! I/ p  d8 D

9 r" _% B( h( }1 L0 [/ s8 N: d+ A5 x# C' x' M. K
佩戴方面IM50是绕耳是设计,耳塞线的末端有可固定成型的耳挂,习惯的话这种佩戴不错,特点是牢固,而且听诊器效应小。不习惯的话,会觉得异物感比较强,毕竟耳塞比较大,而且绕耳也会有感觉。& C7 K5 b2 x9 m0 z5 _! `

/ T$ c/ R/ Z0 S, U" d
2 r* Q' H6 ^% O1 r- y( O: g2 V- N2 `0 e, v! Q/ m
铁三角IM50的声音,期初蹭听一耳朵时,我以为是阳刚、大气的,所以印象中我觉得IM50不错,但也因为没有仔仔细细的品味过,所哟心里也不是很有底。直到几周前才弄到了一条铁三角IM50,才确定了它到底是怎么样的声音,但也发现并没有曾经印象中的那么好。铁三角IM50最枪眼的是它的中低频,它的低频量基本是8条中最多的,质感与氛围感都不错,喜欢猛烈、震撼一些低频的朋友,IM50是个不错的选择。IM50的中频相对一般,人声倒是浑厚,但相比低频和高频就显得有点凹。而高频就不是IM50所擅长的了,据说IM70相比IM50的主要提升在高频,但我没仔细听过并不好去说。声场方面,IM50不算很大,但声音的包围感强,解析则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7 @. W5 X' R3 J: T( z0 [
7 M) L+ B  ~5 G# }$ j
: r$ [& B$ q- `' M4 D# b1 b/ Z% |& f$ R* I
JVC FXT100+ A- }, O. T8 T2 h. A% a" e
& f; F( z, z7 O6 ]7 }6 `
* j1 ?3 j0 V: A+ l

6 C+ a) M0 D( t+ @4 `/ u- S+ L7 xJVC的耳机一直被称为地外科技,一方面是JVC的确用了一些很特别的设计,比如木质振膜,比如微动圈、双动圈等等,所以论技术论设计,JVC的确可以说黑科技满满,也有口碑不错的产品,比如FX系列耳塞,还有一些中低定位的微动圈耳塞,但是JVC似乎又没有一款非常热门的耳机、耳塞,也是奇怪。' ]- E/ [% D, C) ?9 O, `/ F! F  d
' T9 v* o$ U( j( A9 @

: e& A: @' |0 o4 h1 t
# z3 G: Q( W+ Z在我的记忆中有一条印象挺深刻的耳塞是JVC FXT90,似乎也是我听说过的第一条双动圈耳塞,当时价格不算很贵,听别人的评价似乎FXT90的低频素质很不错,但可惜我从来没有听过。前段时间,我蹭到了一条JVC FXT100耳塞,它可以看成是FXT90的升级版,也算是弥补了一个小小的遗憾吧。
# t! ?, C- D; c
; \9 i! V. r- \* A  I9 U2 _" X, e7 h. G0 l4 u

: o: A  Q! I5 p4 C6 b
, D; E4 \& e  h. K. J; R" C0 {8 A+ T& `6 n( l. J

! f3 @" s( |2 }% }7 J# M& R/ q
, G" R( w& C: e+ W+ b& U虽然是双动圈,但JVC FXT100腔体很小,比同样双动圈的铁三角IM50小的多,也比一些单动圈要小,因为FXT100用的是微动圈单元,尺寸只有5.8mm。外观方面,FXT100感觉有点森海IE800的赶脚,特别是尾部也有两个小孔,但FTX100的尾部要宽。JVC FXT100的做工虽然比较细致,但是我拍的照片看起来质感不是很好,实物要强一些。' M3 v( p9 D% g2 k

  S+ |/ Y& J! a! z7 u  d
2 Y5 K" K( z  c5 b0 x$ E3 u, U- P9 @3 X7 o2 x' T
: b2 R" m8 }- o1 j* O

; S* l: I# J5 |# w4 V9 I. [. h6 G7 h+ q5 @# Q9 y

" X" G7 N1 U" Y/ h% \$ {得益于腔体比较小,JVC FXT100佩戴舒适感不错,并且也类似与铁三角CKB50那样墙体上有个橡胶突起,用于更牢固的佩戴。5 H$ k9 |5 s9 c) f' v4 q

8 m+ U2 z) h6 x1 `4 m8 U
5 c, S& J& n* H9 ?" V% W8 \" y2 L$ h
: D9 H$ I$ ^6 ]$ k: [
& c. e. R% N, E; G) y& v2 t! C
/ \/ s0 V5 q6 A8 u6 v* Y
' J& V8 S6 w+ V9 ?- z( @1 X
: m2 B) j; _0 gJVC FXT100算是一条比较均衡的耳塞,它的低频质量出色,有量感,有弹性,有力量感,不拖泥带水,而且量感控制很好,并不会显得臃肿肥大,也不会影响其他频段。不过单纯比量感,比口味重的话,FXT100是比不过铁三角IM50或者是捷波朗VOX的。FXT100的中频也是不错的,声音算是丰满,人声距离应该可以拉近了,很贴耳,听男生、女声味道都很OK。。( }4 h. j2 N( ~' h! V) R, x

& a7 h! L+ d! k2 {! ?2 A
* @8 G& {& P1 ~3 x( {
$ c8 S+ a& O7 p8 S索尼EX750AP
" R2 \% G+ a+ ]
( r9 I9 d  ^6 L* [3 a. y- @
7 k3 c3 T* q7 y) K  J# R, r3 q' q4 o2 }+ K; k" s9 H
和铁三角类似,索尼的耳机、耳塞型号也是数不胜数,而且主流系列的更新速度比较快,每年都有新品。去年9月份索尼开始推出新的h.ear系列耳机与蓝牙音箱,其实具体型号还是以前的老系列,比如h.ear in的型号是EX750,实际就是曾经的EX650的更高阶版本,但带h.ear的耳机、耳塞,都以简约的外形与鲜艳的纯色为特点。$ g$ n3 z& u& u; t" R/ R
* ^1 U+ R7 c; z- W7 E

7 M8 Y8 G& s: J( f( g# B6 f8 }0 J2 B8 H8 r6 M
: f- |- }" ^% C6 s5 u! r3 G3 S

3 {) q+ A  |  a  ]! S, k6 Q6 t( t/ C$ D( T$ k! t2 a# B

7 [" W8 z& M2 n# ZH.ear系列中的100AAP,还有那款便携蓝牙小音箱我觉得都挺好看的,但是EX750AP这条耳塞,我却觉得外观很一般,主要是耳塞腔体由多块拼接而成,拼接的缝隙有些大,既没有h.ear系列的简约感,也显得做工有点糙,不过,EX750的降噪版EX750NA到时显得漂亮与精致的多。
5 m! ]  m  L: |/ H) i- V5 p2 E
) D6 [+ S, ]8 W0 v/ e2 J0 r% Q) [
/ N3 V9 L  ]& i7 G/ b$ r
  o+ P8 Q' M4 v( U% k% d: w
% B: n+ D, e  u. j$ K0 T
+ e- s" f$ p* U; v$ J7 o0 w) R) ~4 K& f# V7 j$ V9 q! W% ~

) J. Z6 V) s8 b1 |& X$ ]* i, S1 E虽然Hi-Res认证已经有烂大街的趋势,特别是已经快被一些国内互联网耳机品牌,比如小米玩坏了,但是对于索尼等大厂的产品来说,带Hi-Res金标依然是一种音质保证。而索尼EX750AP应该是目前索尼最便宜的带Hi-Res的耳塞,价格已经低到了400多。
& V* D$ C7 U. v/ [& W
) a* ~8 w+ n: ?9 U: [8 {5 k/ \( Q+ j4 B  v# G
/ K" ]9 U; w+ i( c" o7 S, g% \
索尼EX750AP有些美国音的风格,声音阳刚、爽快、大气,是我喜欢的一种声音风格。EX750AP这种动感的声音非常适合流行歌曲、摇滚、金属乐、爵士乐这样节奏感、打击感比较强的音乐,这也得益于它比较出色的低音,量感不在多,下潜也不算什么,但是良好的响应速度,听感双开。EX750AP的中高频也是类似的风格,给人一种活泼、灵动的感觉。硬素质上EX750AP也有一定的水准,特别是解析算是这个价位比较出色的,毕竟EX750AP是打上Hi-Res标志的耳塞。, y  |$ Z; [3 ?3 W: K
6 b; f1 p6 b2 M: D" a

( a' V. M9 q" m7 V8 Y, ~3 p/ B
8 X) E- R, C  ^" [捷波朗VOX* I" Q% s  u4 T7 |3 |0 _" j& Y

. a1 J# N$ M( R4 z0 X5 v2 L2 K. c" z7 ^; M2 d$ l0 H1 _2 W1 Y( _- g" m
* g4 d6 n1 p- w- Q4 \4 B8 J7 h* `  i1 C
捷波朗不用多介绍,最知名的蓝牙耳机品牌之一,消费路线,并不HiFi。所以这次的捷波朗VOX与其他7条耳塞都不算同一类型吧,而之所以我要把VOX加进去,是因为它也是一条我很喜欢的耳塞,它的低音曾让我深深的着迷,话说能让我印象如此深刻的耳塞,还真不多。捷波朗VOX在2013年上市的时候,价格比较贵,记得要780元,但后来降价不少,现在国行一般是400多元。7 `; |4 M$ o1 I" B& \2 [, z0 Y) f) G

3 i. e, Q; U( J& ]9 D! i+ U' i+ u- A, @1 w8 L* Y

+ S/ G6 J# O1 _1 q9 Y# I1 J
+ k2 b' G1 L* ^$ H5 @1 N2 s& m* ^+ R* S

- Q  f: S! V! ]9 y0 i$ \" R# @5 {) x
作为高端消费耳机品牌,不得不说捷波朗的工业设计与做工要甩N多发烧品牌几条街,就说捷波朗VOX吧,它的设计相当有特色,耳塞的造型怪异,但是却很符合“人体工学”涉及,表面是亲肤材质,并且很贴合耳道,佩戴舒适感一流,而且侧躺也很轻松。其次,VOX耳塞下面的线,有一块可以吸合在一起的磁铁,吸在一起方便打理。最后,VOX的耳机线看着就结实,用力拉扯都没事,这条耳塞在我手上已经用了3年的时间,没有出现任何问题,我要是出门带一条耳塞用,基本每次都会带VOX,原因就在于它非常结实,收纳袋好用,而且佩戴舒服。1 R' v# V: f; g5 |6 f

5 w% E8 w, d$ L( Q* k
; \0 ?5 B( p! g
/ ]3 g2 S4 t) m! y: a) `8 {/ o( f0 Y0 h* g' `8 A9 j3 N$ B; d* M
' X8 }6 S# ?$ i, B
# M5 a# e; @, U
3 g" u& D2 F& ^- ~9 T
捷波朗VOX的硬素质说不上好,特别是解析不太行,声音略模糊,和其他7条耳塞比都要差一些。但VOX有一项非常出彩,那就是低频,但它的低频好也是有条件的,一般播放器搭配,就是通常量感比较多,暖暖的风格。但是搭配好了,比如搭配NAGRA ARES-ML(电影《盗梦空间》里出现过的机器)这样的神器,VOX的低频能让你感受到天崩地裂、地动山摇般的震撼,有一段时间我就曾经沉迷于此,于是天天听,导致再听其他公认的低音出色的耳塞,忽然觉得弱爆了。但是,还是那句,VOX的低音好,也是有条件的,一般的机器搭配都出不来我曾经听到过的那种效果。) a1 Q: q9 I, l# _; ^3 {1 h

" g  [9 l  G- F
. Q1 B0 l5 I: ^
# _# N2 J, r' y另外,VOX的调音应该是影音耳机的放心,相比听歌曲,它更适合看电影、玩游戏,而这也是我出门一般带VOX出门的另一个理由,因为我在外面基本不听音乐,只是看动画、看电影和玩PSV游戏。1 k. c7 k  |9 h9 W

! |! @! i# W% P0 f2 v9 h/ O& K6 k! J9 x% F+ U
2 U5 |7 }) ^) F+ K8 L. d
舒尔SE215
1 U; G# }8 p3 b4 H7 c: r6 i! G
- a+ |/ V. Z5 c8 z/ L$ p& ?: X% }# L3 A
$ O9 c. e* U$ N
舒尔的动铁耳塞可谓是鼎鼎大名,在我小的时候就久闻大四、大五的大名,但价格太壕只能仰望。其实舒尔也有稍微入门一些的,比如SE115和SE215,它们都不是动铁,而是动圈,从SE315开始才是动铁。不过入门耳塞我觉得还是动圈更有优势一些,前面也提到过入门动铁基本都不完美。0 q) H- }8 ?) k8 w; ]. E8 E

: V, [& D- V+ l
  P5 Y3 Z  b' H' g; Q& x
3 A2 I: X9 g) i3 ]! O/ o9 `- y8 O$ }* S# b3 e( C
& Z) u9 S: x* ]

, P, ^9 w0 r. A" t* u+ O, u4 F3 i1 g1 e8 d4 s( h+ u
虽然舒尔SE215算是比较入门的耳塞,但价格并不便宜,国行的价格一般是700多,水货要便宜一些,但舒尔耳塞应该有假货,太低价格的不太靠谱。
% M5 z, Z9 W" d
2 N. E. o9 ]2 c
" ~. T" @9 n1 t  X* S: g+ V! r, W8 M$ Z' Y: p: E& d
7 L' F/ v- j2 j
6 S/ K, D+ y1 b

+ c: C. h. P8 [' {) O. B
% |- J5 J7 D, `' M( I& j外观上,舒尔SE215应该是本次8条耳塞中最有发烧味道的,它有三点发烧要素:半透明外壳、可换线以及发烧级耳机线。半透明外壳,我觉得大部分时候都并不会让耳塞变得好看,相反很多时候能看到里面的胶水、凌乱的线,会感觉做工差,但从另一种角度看却显得专业。可换线不用多说,大部分高端、顶级耳塞都配备的特性。最后,舒尔SE215有着与本体不相称的大粗线,SE215本身挺小挺轻的,但是耳机线却和高端耳塞相同,线很粗,而且分线器、插头、耳挂都很壮,不但搭配起来不协调,而且SE215我觉得佩戴也麻烦,前几次用每次都要捣鼓一会才能戴好,所以我很不喜欢SE215的佩戴。
4 T: D2 r6 x6 a5 f6 Z* H, Q
8 M- W8 e- `; X4 M7 A
* ~% W& p0 q3 A
6 Y( k  p. V( v3 @6 P& o3 m+ A5 t% u  M) Z5 \9 _0 }  m

; r- c/ f8 u! ]9 R. p) N9 H8 G9 F, p

& |  _' A% A1 h' x% y舒尔SE215价格最贵,但我觉得也是8条耳塞中听感最好一个,但要谈性价比SE215就比较低了。舒尔SE215的声音声音非常厚重、非常浓郁,声音密度大,低频量感比较多,声音略暗,而且瞬态较好,节奏感强,听起来声音豪迈,很难想想这样的声音只是里面一个微小的圆筒型动圈单元发出来的。+ Z# y/ o. R9 P5 @) B. A5 d4 c
' |$ h) \0 }. g2 t" \3 Z7 ~; d1 N. ?

9 F8 |3 R+ |' Y8 e5 P1 `/ ^" o$ Q  O( b& @6 W9 k/ H, M* Y
舒尔SE215是一条非常不错的流行歌曲耳塞,它的人声清晰,比较靠前与贴耳,而且男声、女声通吃,同时它厚重的低音也带来浓郁的音乐氛围。另外得益于厚重、大气的声音,听其他类型音乐一般也还可以。4 a' ]# p2 e! \) _, T

0 d2 L' d; Z* N' v! Q6 w9 }# o0 {% w0 f5 L" J9 G/ O# U( n9 N7 L8 {; A
7 L( R9 X8 X% C- A, ^
阿思翠GX30. v7 Z* R* M2 k8 F* `
: d8 i1 C: ]/ E' R+ P. @

  ]* o; {3 a1 t
  y  ^, K& H' ^1 c- _7 Z% X4 y对于阿思翠我是比较了解的,他家的大部分耳塞我都听过,有主打音质的,也有主打外观的,有喜欢的也有不喜欢的。阿思翠GX30记得是今年1月份,我听过工程本的GX30,老实说素质可以,但并不算特别喜欢。后来阿思翠GX30正式开卖后,声音进行了调整,再一听,很意外,变好听了,而且我觉得阿思翠GX30的听感仅次于舒尔SE215(因为我喜欢浓郁一些的声音)。
6 Z& I1 i) Q' @6 B) l. ?  k2 J5 l! b

) ^+ a) E7 e0 Q! B1 _1 u: x+ b5 P
: o6 e2 h1 @/ y2 n4 C1 i: z
& S! d, N( k9 \: j3 |
. l) a& Q* S2 ]3 z4 d
0 @+ Z0 K" m5 c  P( v$ R
. N- U- ?3 Y& u8 V" x/ Y2 ^: A3 K根据阿思翠官网的说法,GX系列应该是户外运动系列,但早先的两个作品GX50与GX40主打外观的,玻璃切割面的确比较惊艳,有多种颜色可以选,其中我觉得黑色版的GX50、GX40最好看。而阿思翠GX30从型号看比GX50、GX40要低,价格也的确更低,官方定价288元。外观GX30和那两个相比真是天壤之别,GX30没有玻璃切割面,机身还是半透明的,颜值下降很多,但是声音我觉得反倒是提升的。所以可以认为,GX50与GX40主打外观,而GX30主打音质,如果不在意外观的话,价格最便宜的GX30反倒是最好的。另外,不知道GX30有没有黑色版,有的话,我估计还是黑色版透明度最低,最漂亮。
7 o$ W+ A, _! L& M4 Z( S* [) o
6 m, u% ?3 R0 S& [; z! k/ U# u; I; r& @+ ~, G
, W) n2 F/ J" k+ j

/ r7 `- K) z( }: W% g
1 @) Y; W+ N/ {+ G+ W7 \. j
1 ?& e0 y& q3 v  l8 R3 l. r* e2 E; ?& i/ H5 q
阿思翠GX30其实与舒尔SE215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它们的外形相似,都是半透明塑料,也有多种颜色,而且调音我觉得也有些异曲同工之妙,听感都很不错。当然,阿思翠GX30与舒尔SE215的不同点也很明显,GX30不可换线,而且线比SE215细多了。不过说到佩戴,我觉得阿思翠GX30要舒服多了,本来这种又小又轻的腔体,还是细一些的耳机线舒服。另外,GX30的耳机线,差不多是几条耳塞中质感我最喜欢的,有弹性,好打理,随便绕在一起就比另外几条都顺溜。
2 T! Q: `, ~7 M6 R) W
2 d9 A- g6 C. I+ n6 n
5 F3 T# t; L; u  K4 P. T6 ]  m- ]
' L  P8 E7 S- p% b7 f2 H. U
- G: Y0 N& a# @/ S: y# ?% \4 [, j9 i
, G7 l! A' Q% X) q1 a1 ^# W& S0 a( H; p( S
/ E% @4 v6 n4 U+ H
阿思翠的耳塞,我觉得比较有特色,或者曾经喜欢过的有AX7、AX60、AX35还有AM800,其他最近两年的型号我觉得调音相对有些不够润,而现在的阿思翠GX3改善极大,它的声音很润很柔,舒展而自然,它的听感我觉得有些像SE215,但声音没有那么威猛,而是变得细腻而柔和,耐听度出色,适合长时间聆听,不容易疲劳。% F5 |' q/ u  y0 T& p
7 D2 [6 r0 h  W# c9 I$ }0 _$ {
6 [% s8 y0 ]) w6 _
6 U( w1 r0 R2 z1 U
阿思翠GX30同样是一条流行耳塞,人声位置适中,虽然整体是偏柔和与清新的风格,但氛围感却意外的不错,人声会被丰富的背景伴奏所围绕,我个人认为听感仅次于舒尔SE215,当然如果你喜欢柔和、耐听一些的声音,那么GX30或许更佳。) D) F+ u8 J$ V2 x* F: d* S

: m' h/ D+ N  ^$ _4 _- C
- I: s, Y$ \# w5 U5 l
0 ^9 G8 r2 y5 F5 c( W1 P8 ^威索尼可VSD3S
% W. B  L+ A3 o5 r: R" i* L2 T) C" A8 h

3 g4 ^  [" H+ ?2 L8 U; J& L' L' n
- h5 A7 ^* }, j' k$ f. d好长一段时间没怎么关注威索尼可,似乎最近也没有什么新品。威索尼可曾经网上讨论很多,像R02、GR07什么的有不少人喜欢。而VSD1上市的时候,还创造了一个超秒平的典故。后来在推出VSD3的时候,我入手了一条均衡版的VSD3S。威索尼可有个我认为很不好的习惯,就是一款耳塞喜欢弄N多个版本,就说VSD3与VSD3S吧,不仅仅是这两个版本,还分为啥可换线版、不可换线版、升级线材版、New VSD3等等,虽然为了针对不同需要的人提供不同调音想起很美,但繁多的型号也容易让人傻傻的分不清,不知道该如何选择。5 O8 p8 G( J1 H1 L( `1 n9 R

$ r3 x: N+ I) n7 P- w* M& T9 [$ a( }! G' s0 }. i! h
$ j2 B, W8 [7 e( ?5 [; t8 G
) @7 m" S9 L6 h. S. y" H

% N7 [2 i- y2 k5 T% o
; H& b2 {; E, c5 p9 t- `8 \7 O
" z/ {3 }7 Z3 P' m我手上的威索尼可VSD3S是在刚上市时候入手的,不可换线,是升级线材,目前的价格还是269元。
' \7 ?; \! s4 s' o! \
) k9 e7 v7 E! x. ?  V
1 @! h1 r* R! H" e  R2 @+ L! ~1 M2 F+ X  }! _# P  ~) C: s
! w8 W, y$ M- F$ K0 A" Q9 \
) v9 G/ J6 Q! q4 V1 P  t( f

& p% B8 M: }3 b* N' }* B: D  t3 D$ d% F! H* }/ _5 _7 o
在我的印象中,威索尼可的做工与外观一向不太好,我拥有过的3条耳塞R02银线版、VSD1以及VSD3S都是如此。VSD3S是想用钻石切割造型,但无奈塑料面做出来塑料感太强,渲染图很好看,但实物比较Low。其实塑料面切割也能做好看,也有成功的案例,比如天天动听T2也是塑料切割的,但是质感、颜值就要高不少,只是音质并不如VSD3系列。另外我觉得VSD3S最粗糙的地方不是耳塞,而是它的分线器与插头,看着做工就差,分线器、耳机引线的部分,感觉会比较容易断,所以用的时候都比较小心。5 M& S5 J- e3 L4 q$ R& n

+ L0 |" t& j, X% ?+ l! j$ L( H& F/ O# A! s- m/ K' J+ q1 p

7 ^. n$ e. t" o% ^# ~* K4 J. K相比粗犷的外观,威索尼可VSD3S的声音我是非常认可的,以前觉得很不错,现在听也一样不错。VSD3S是均衡调音版,还有一个低频重一些的VSD3,但我认为VSD3S的低音已经很足,它的声音比较温暖与厚重,素质与整体听感不错,但有时候有低音比较突兀的问题,另外VSD3S听人声,相对于SE215、GX30等耳塞差一些,人声会稍显发虚,而其余方面表现不错。3 y# Y) P4 x+ r$ l  n' x( Y: X
9 U: ^; j4 j, B3 N  t" \  P& S/ a
1 A$ z; y- P* C; H

  k4 L5 o: l- D0 j% m% K8 {最后的PK与总结:
# m: D& k3 l/ {+ H3 W& u5 Y
+ b+ h% P) F+ J% z1 `& T( L
$ g1 D& Q2 I. h: S, R3 \. {
8 E% I$ A& H& d, f( ]+ ?6 _ 4ad28272f0de4997b97b16756b24ebec_th.jpg
5 e: L3 E+ }5 @- ?
& |' q( d3 c5 U' f. V
+ X# F: @7 p; S
: E( X5 r9 e; U' v# C这8条耳塞都是我比较喜欢的,单独听的话,各有特点,我觉得都不错。但是如果一定要决个高下,放在一起各种AB听,也也很容易听出来素质与风格上的一些差别。不过听感这东西主观因素很大,下面也结合我的口味,也将这8条耳塞分数化一下,这样谁好谁坏就很直观了。
6 y; `. |) h+ ?* h# x5 J  R$ Z- j  ]' p" U5 O5 ^! O7 d
- f, b% h8 _  t% D! M

- t3 B) W! m# R, v
' y- ^/ g7 O8 b; b& r
, L) m" y) I4 V4 U" V( A3 l" z9 \
8 B1 ^5 p6 O3 K2 f, I
注1:由于有些耳塞的价格比较混乱,真假难辨,所以表格中的价格统一按JD或者官方旗舰店的价格标注,部分耳塞实际购买价格可能要低不少。
1 m, c* Y. s8 ~3 ?$ X# {) Y
* D$ F) D' i' f( L; d7 W  _$ h/ k1 t4 A' C

1 g. c1 Z& A2 g注2:上面表格的分数主观因素很大,欢迎有不同意见,也欢迎来喷。" i6 |0 t% z; G: X7 W$ G
$ L- B! ^( {+ g9 e& U% I: j% B0 A

  I; j) M+ j3 j  v, I/ l! z2 M2 g% c% _3 K
最后的总结与点评:' g3 D$ n; `7 {, C5 h' P. ~7 q$ M0 G

1 j- Z/ y# T/ w, L5 X& C# c, _8 K' T
9 k" A! X5 n4 H1 G3 N  U0 N& z7 y5 _: @- e5 N# ~
铁三角CKB50:作为一掉入门级动铁耳塞,综合素质相比其他7条耳塞都有劣势,适用面也不是特别广,但可贵的是它的人声表现不错,声音细腻,并且较为自然,不会显得生硬或者干瘪,其实CKB50的实力我觉得并不比IE3什么的差,但同样听月类型单一,喜欢冬天并且主要听人声的朋友可以考虑。
. B! i. t# Z, T4 K! m5 ?! ~: L( [& v% c
0 H! r0 W, M+ h

/ E8 `6 i3 Q' w铁三角IM50:双单元、可换线设计比较抢眼,声音为动次打次类型,是8条耳塞中低音量感最多的一条,震撼力强,但低音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他频段与通透性,是一柄双刃剑,因此喜欢IM50与不喜欢IM50的理由都可以很明确,就看喜不喜欢动次打次。
. m- S" U9 @7 c( Y5 T, H; q9 s+ e6 P; ^+ x+ {# O% n0 _

$ V" a1 ~! ?3 ]5 z5 P
( Q- x# _" I7 A6 B8 h$ q3 f8 `: X1 KJVC FXT100:起初我以为FXT100是一条低频耳塞的,但听过之后,特别是对比其他几条耳塞之后,发现FXT100是很均衡的一款,它的各方面表现都不错,声音凝聚、细致,我觉得要优于同价位大法和老铁的耳塞,目前价格好像很稳定,要是能降一些性价比会很高。9 X1 X: F& @6 B2 {
! L8 s/ ?* c. j7 f9 E0 l
& b( `, G+ Y2 U0 T
9 f3 {" B6 _4 T1 D
索尼EX750AP:音质水平不错,听感活泼,节奏感强。但外观我真没觉得好,至少比索尼其他几款h.ear都差。不过按照索尼的尿性,EX750AP不断的跳水是肯定的,其实现在淘宝已经有399元的国行EX750AP。总的来说,但考虑到EX750AP实际价格、音质与信仰加成,还是值得考虑的。$ s: M1 r, o% r9 P# V* L9 I4 T3 ~0 d
: M3 a3 s! _9 y5 g

0 e/ ^3 y+ l/ C. Y" l1 a; d3 v& x. G- z; A. j5 ?! z5 Z3 G! g
捷波朗VOX:这条耳塞出现在这里不是很科学,但我真的比较认同VOX,它的外观、做工、佩戴上佳,特别是我依然认为它的低频效果最好(虽然需要前段搭配得当),有量感有下潜,不闷不肥,声场也很出色,不过除此之外其他的地方,特别是解析,就都处于平均水平之下了。不过嘛,VOX毕竟不是HiFi耳塞,它的颜值、品质都很突出,适合看电影、玩游戏。6 B& C( }+ h: q$ L

+ N# y  d, |% P; ~+ Y/ ?! i  L; K6 M, k7 m# |4 c1 k
" |' _7 Q/ X4 D7 _
舒尔SE215:舒尔SE215是8条耳塞中综合音质最好的一条,而且隔音效果出色,只是佩戴我个人觉得很别扭,不知道是不是我戴错了。SE215的声音听感没的说,听流行人声是几条里的最好的,但价格比其他几条都高一档,所以好也是正常的,但也没有达到碾压的地步,甚至GX30什么的还可以很接近SE215,这样对比起来,SE215的性价比就显得比较低了。
! f- q& Y& y) C/ O) }
( g! _) n3 j) |8 q2 \  l4 j
6 j/ ]+ w9 b: e/ i$ o) h& ?" ~  `: W
阿思翠GX30:最令我意外的一条耳塞,本来没有想过它会很好,但是阿思翠终于的调音终于有了巨大进步,声音水润、柔和,素质也不错,特别是对比听过之后,我认为它的音质仅次于SE215,能排到第二,而且恰好是倒数第二便宜,官方定价288元,似乎JD什么的还出现过神价格,所以性价比极高,我个人很推荐。0 k  T% |* e9 h2 p7 s
# Z& \1 e: M, [- m% E

2 T* K( |' z4 ]0 ]6 _
4 P0 G7 \5 s6 A+ C威索尼可VSD3S:不知道新版的New VSD3是什么做工与声音水平,反正这条VSD3S做工虽糙,但声音还不错,而且官方定价也是最便宜的,不在意外观、做工的话,可以考虑。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 鄂ICP备16002437号-6 )

GMT+8, 2025-7-10 12:51 , Processed in 0.031163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