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中国的面包君总是有很多好东西让我心痒痒,这次终于在国庆前夕从他手上拿到了Studiologic Numa Concert这款舞台电钢,它不仅适用于演出,也非常适合音乐工作室做主键盘来使用,当然用来练琴再合适不过了,因为它最大的卖点就是它的键盘手感。我其实一早就关注到这个琴,最近因为考虑到自己的需求,所以也果断下手来解解我“痒”气。
其实,我身边有一些做编曲的朋友,似乎不是很在乎琴的手感。我经常听到类似这样的话:“键盘就是个输入工具而已,和音色没有任何关系,手感好坏也无所谓,能输入音符就行”,当然,这样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我对这种说法还是嗤之以鼻的。
虽然编曲是靠电脑,但键盘毕竟是一件乐器,它需要和人的双手进行一种交互,才能够将人的感情传递给音源。诚然,用鼠标甚至电脑键盘也同样能输入音符,但那就完全没有演奏的感情可言了。其实,我本人是作曲系毕业而不是钢琴专业,但对于键盘的手感,我还是比较挑剔的。
我用过的第一台合成器是大学时代兼职时用的SY85,它的半配重手感至今难忘。后来就一直是用KORG的88键TRITON ProX,至今习惯了全配重的手感,现在我工作室里的主键盘是FA08。当然全键盘虽然手感好,但在输入一些比较快节奏的音符时,不如半配重的键盘更灵巧,所以我还有一台VR-09平时使用,感觉搭配起来还是很满意的。
这次拿到的这台Studiologic Numa Concert,它的手感确实让我爱不释手。可以这么说,它手感真的比FA08好太多了。一个字,爽。到今天为止琴在我工作室里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因为国庆期间空闲,就就把这段时间的使用体验简单地给大家说说吧!
图9:从琴最左侧看起,两个控制轮都被设计在了琴键的上方,这类设计有很多琴采用,可以大大缩短琴的长度和边框宽度,使其更适合便携。不过,这种设计在演奏的时候,不如轮子或摇杆在琴键最左边的使用起来更顺手,所以这两种设计其实是各有特点。正如面包在以前测评写到:Every coin has two sides,我特别喜欢这句话。
图10:Numa Concert的面板也非常窄,上面的按键和屏幕也都是极简风格的,这也比较符合它的定位,它就是一台电钢,或者是一个MIDI键盘控制器,不需要太多花哨的功能。不过常规的电钢功能它还都是很齐全的。如图所示,我们可以看到它的按键基本都是双层功能的。
MIDI Module功能区有5种MIDI参数,分别是program change(换音色), LSB Bank, MSB Bank, channel(选择通道)和octave(翻八度),有实体按键,比起那些需要用琴键来充当功能键的琴要更方便一些。而且这个琴是可以分割和分层的,如图所示我们可以看到它有A和B两个区,分割和分层的设置也很简单,弹一个音,按下Split按钮,这个音色就到了上层,然后再选择一个下层的音色,再按Split就可以了。键盘分割则是按下Function后弹下一个音就可以。
除了手感,其实 Numa Concert的音色做得也是很不错的,官方称它的钢琴音色采样约为1GB,使用5支话筒录制而成。对于硬件本身自带的音色,它的效果确实已经是完全可以满足演出需要了。当然了,说句实话,在钢琴音色本身上,Numa Concert并没有什么压倒性的优势,毕竟现在的采样音色已经相当厉害,说“1G钢琴”那都是多少年以前的采样盘了,现在一个钢琴音源都动辄几十GB了,所以对于主要用于编曲的用户来说,它本身的音色并没有太大吸引力,不过对于现场演出使用来说还是属于表现优秀的,毕竟它的定位还是舞台电钢,而不仅仅是MIDI键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