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1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资讯] 音乐语言与歌曲创作•音乐语言的重要

[复制链接]

1088

积分

2

听众

476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1088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9-2 21:18: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音乐语言与歌曲创作•音乐语言的重要5 V6 V9 Y: F% E7 s+ Y1 s- r
) U# d' y: I7 G, N( H/ [& n6 I
歌曲作品,不仅要有生动的文学语言,还要选择动听的音乐语言,才能使人喜闻乐唱。因此,我们有研究音乐语言之必要。2 W' D4 [8 C/ p5 H9 _& v
9 d. i2 _) |- g4 u7 C9 W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思想是不能脱离语言而存在的。也就是说,没有不依靠语言而独立存在的所谓“赤裸裸的思想”。语言没有阶级性,是人僮交际的工具,带有全民的性质;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这说明语言本身并没有阶级性,但通过语言表达的思想又是有阶级性的。如“我们要建设”,还不能表明是哪 个阶级要建设;音乐语言有没有阶级性呢?音乐语言只是构成音乐艺术的一种村料,也只有运用音乐语言塑造出完整的音乐形象,表达了某种思想感情,具有了一定的政治内容才能显示出阶级性来。
: R0 \, I1 }7 s: \1 t" ^3 q# n
9 ~( Y) ^: T9 _$ l4 u  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通过语言可以使人和人之间交流思想。但单薄语言只能在构成了艺术作品之后,才能起到交流思想的作用,正象列宁指出的:一个有觉悟的工人,到了异国它乡,远离祖国,语言不通,举目无亲,却可以凭《国际歌》找到自己的朋友和同志。一切音乐演奏和演唱,都是为了感染人,也就是交流思想。2 J" f/ `6 }, k4 K2 \
2 C2 c, [9 u6 H2 w
  语言是民族的特征之一;音乐语言也可以成为某个民族的标志之一,但不能成为哪个阶级所专有,也“带有全民的性质”:资产阶级作曲家可以选择、运用和发展、改造文化遗产中的音乐语言,创造表现本阶级意志的作品;无产阶级作曲家也可以选择、运用和发展、改造文化遗产中的音乐语言,创造表现自己阶级意志的作品。所不同的是,各个阶级的作曲家,在创作时(包括选择、运用和发展、改选音乐语言),由于观点、立场不同,而创作的作品就带有了不同的阶级色彩。所以伟大导师列宁说:无产阶级文化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那些自命为无产阶级文化专家杜撰出来的,如果认为是这样,那完全是胡说。鲁迅先生也曾指出:新的艺术,没有一种是无根无蒂,突然发生的,总是随着先前的遗产。音乐文化也不例外,今天革命歌曲中的音乐语言,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作者头脑中固有的,都是继承先前的遗产而来的;所不同的是,今天的作者是根据此时此地人民的斗争生活,对彼时彼地人民生活中产生的音乐语言,做了“去粗取精”的选择和加工而成了能表现新的人物、新的思想,反映新的斗争生活的新的音乐语言罢了。
6 A$ L) y9 W, a; r; M
1 P% ?1 I9 I$ B8 Q2 g  音乐语言的重要
: i7 {2 ?' a1 V4 O! h: ^; s
* s+ ?; R* ]: S9 U  有的歌曲,往往由于音乐语言钢管鲜明的特点,而很快被人遗忘。有的歌曲,往往因为音乐语言陈旧,不能表达今天人们新的感情,而不被人接受。可见,在一首歌曲中,运用什么样的音乐语言去表达思想,反映生活,往往起着重要作用。但学习音乐语言,不下苦功、不花力气、不积累古今中外大量的音乐语言素材,要想创作出群众喜爱的歌曲单调是不可能的。就象“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样。有的作者写的歌曲,为什么会给人“一口调”的感觉呢?除了其它方面的原因,恐怕音乐语言贫乏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v5 C% j+ b( A
' B1 `  a2 o2 z9 J, R9 K5 f6 N" \2 |  根据我个人的体会,往往一首民歌,一种戏曲音乐,不记得很熟,不能把它的特点风格唱出来,要想在自己的创作中借鉴和运用它的音乐语言是很困难的。这就是一个长期积累过程和一个消化的过程。如《歌唱民族大团结》,是我去了延边、内蒙和云南之后,才写成的。这歌曲除了借鉴蒙族和朝鲜族音调之外,主要运用的是云南少数民族(包括藏族)的音乐语言。因为我一九七二年去云南时,除了昆明,还到了大理、保、芒市、瑞丽一带,接触到白族、彝族、傣族、景颇族、崩龙族等兄弟民族,不仅了解了他们的政治、经济生活,还了解了他们的文化生活,亲眼看到了林彪及其同伙“四人帮”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严重摧残;并专门听了他们的演唱,对于他们的音乐语言有了一些感性认识。此外,还研究了红河地区一些少数民族的音乐。在接触这些兄弟民族的过程中,他们热爱毛主席,热爱祖国,热爱大军的真挚、淳朴的情感,强烈地感染了我,他们的形象使我永世不忘。因此在一九七三年年底,我为北京一个中学的业余合唱团谱写《歌唱民族大团结》一歌时,特地建议词作者李幼容同志把“长江、黄河、金沙江”,改为“长江、黄河、澜沧江”。因为澜沧江在我国境内发源于青海,流经康藏、云南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有一定的代表性。正是这种思想支配下,谱写了这乎民族团结的颂歌。可以设想,如果没有这个生活过程和音乐语言的积累与消化过程,这首歌是很难写成的。就是勉强写出来了,也不可能把这些民族的音乐语言融合起来,塑造一个比较鲜明的音乐形象。% C9 Z) p+ x* f- w9 H% Z

7 Y3 }4 S( |$ `# L. ~  我和生茂同志合作的连队生活歌曲《打靶歌》,也受到了少数民族音乐语言的影响。因为我们去云南时,除了当地群众,也接触到少数民族的干部战士,当我们创作这首队列歌曲时,那些少数民族干部战士的形象也出现在我们的脑际。因此,很自然地把当地的音乐语言,也化进了这首部队歌曲中。这首歌的曲调是:* S* }2 k  E! J) N9 K0 I3 _

8 p* f7 c& r! i; f, \  我们再来看一下原来民歌的一些片段:  R1 a/ |" {% u* g4 @4 o

/ s$ Y2 X7 B. \, ?/ R7 ?  然后我们把《打靶歌》和这些民歌的片断对照起来,就可以发现:A和③⑤,B和③,C和①,D和②④,E和③均有近似之处。不过,这些都是创作了这首歌曲之后才发现的,不是有意识地去运用这些民歌的片断,而是因为这些音乐语言在我们的头脑中已经有了较深的印象,于是在创作过程中,这些音乐语言很自然地进入了乐思之中。这说明了音乐语言的积累过程和创作实践过程是密切关连的。在《打靶歌》中用了一些少数民族的音乐语言,并不是为了写一首抒情的、有地方特点的民歌,而是为了创造一种更生动,更有特色的队列歌曲的音乐语言,来表现解放军战士走向打靶场时的心情,塑造这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从战士们的演唱效果看,这种音乐语言,并未削弱这首歌的部队特点。正因为如此,广大汉族战士同样能够接受它。它能广泛流行,也证明了这一点。
/ X. b4 @0 A. x9 S; Q0 Y4 m: l: A: Q; P! X4 ?
  把少数民族音乐语言,运用于队列歌曲中,成功的例子是《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这首歌用了新疆民歌的音乐语言,唱起来热情而豪迈,在部队和群众中曾广泛流行。每当复员补兵时,新战士们唱着它迈进解放军这所大学校,而复员老战士则唱着它愉快地走向新的岗位。这首歌虽然运用了新疆少数民族的音乐语言,但并不妨碍其它兄弟民族接受它。因为它塑造了解放军战士的形象,而这个独具特点的艺术形象,又是通过特殊风格的音乐语言来展现的。# R6 Y' U" X! m4 D. E! p( l( E' X
1 y) j0 u2 c' h+ p1 y
  从上面举的例子可以看出,音乐语言对一首歌曲的形象、特色、风格是多么重要。为了克服歌曲创作的一般化、概念化的倾向,丰富演唱的曲目,提高群众的歌唱,我们应该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去积累大量的音乐语言素材,认真的研究和消化各种音乐语言。只有做了这两件工作,才能使我们更好地运用不同的音乐语言,去反映不同的生活内容,创作出不同特点、不同风格的歌曲来。/ E& r" J$ y. P9 n; l8 ]! t9 N

8 W5 K$ T( N/ n5 W) e( J. l$ |& r9 F( [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