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Audio TUBE G51电子管话放与H1004耳放试用简述
) a4 _9 Z) `5 D1 G2 G . \: U$ o! f7 o$ g% x
现在我们不得不感叹如今的音频设备市场真是百花齐放,在十几年前,我们在国内能够选择的音频设备品牌非常少,大家基本都是用着完全一样的设备,而现在则大不同了,国内代理商将越来越多的品牌引进到我们身边,使得大家有着多样的选择。这次我们要介绍的AC-Audio是由北京传声科技所代理的,它是来自澳大利亚的一个专业品牌。其产品除了话放之外,AC-Audio还有话筒、音箱、耳放、效果器等多种类型的产品。本次收到的是TUBE G51话放和H1004耳放,下面介绍一下。当然,此类文章应当叫做个人试用简述,而不是“评测”,因为评测需要同类产品的对比、专业设备的测试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所以本人只是以一个业余爱好者角度写点主观评价和试用感受,仅供大家参考。# T* y7 e7 R( b$ L
: @0 X" ~( w8 ~0 H% }+ b5 G4 L
G51电子管话放及H1004耳放的外包装盒如图1所示。我们可以看到,包装盒上画着四种不同的话放图样以及不同的话放标识,耳放也是4路、8路都有画着。看来,这个包装盒应该是通用的,无论是G51、G52还是G31、G32,看来都是用同一个盒子来装的.% M- E- L ?+ d) n4 W" p
& d3 z3 P k+ v* s0 c1 q# u& b) p. a
8 d: N3 O! u; S# K% R 图1:话放和耳放的通用包装盒* z# Y% I, e% D' j8 z1 f
2 i- C S$ `9 b; A8 J5 QTUBE G51单通道电子管话放; n' z, N7 P4 q" T6 z. N' M
+ [ ?" W/ m7 a先来看下G51电子管话放,这是一台标准19英寸2U机架式设备,整个外壳由金属做成,非常重,金属拉丝面板富有金属质感,给人非常专业的感觉。如图2所示。G51是一个单通道的话放,只能供一支话筒使用。自带压缩器。当然,AC-Audio系列产品中也有双通道的话放。
M @* W* R: D G% g" v3 }$ w
, h7 Y9 I3 Q+ N" O
" o" O! i6 W+ Y* H! O! `1 S/ Z/ B" S 图2:G51电子管话放* m$ |4 W6 z3 j( `. X7 c, m8 o
2 t& K. p. T0 I7 D. }3 S3 Y在AC-Audio产品正品行货的外包装上,都附有传声科技的保修卡,如图3、图4所示。购买行货正品才可享受到保修。
, G, Z9 Z+ o8 G- i# g# o2 ]
7 S# Y/ v( ]! B9 O, p" d- G
图3:保修卡附在包装盒的侧面6 Q, j5 Q4 F- y; l
0 ~0 j/ ]# M5 H* z 图4:保修卡内有北京传声科技的保修章3 K( p; t- ]& B2 P n* P/ t& \
& C% c' V" B: X' ], @2 A6 U如图5所示,我们可以看到G51的面板是金属拉丝感觉的,很漂亮。从左边看起,有两个旋钮,左边的用于选择输入类型,可以选择带48V供电的MIC输入、没有供电的MIC输入、线路输入和乐器输入,右边的则是MIC的增益。可以衰减20分贝,或是增益20和40分贝。乐器输入口做在了前面板上,可以直接插吉他等乐器进行录音,另外,这里还有一个低切按钮。另外这里还有信号指示灯,普通信号状态下绿灯亮,过载时红灯亮。8 v6 J) i1 N* C8 ^
4 V; T. {. ^6 m/ \# N+ R3 k
图5:G51话放面板左侧
' x5 z. O" p5 W3 t6 N" _+ W g @( }
G51的面板上,有两个装着金属网的散热孔,给人一种工业时代的感觉,结合整体的金属质感,整个面板设计很协调。在话放的中部,就是话放自带的压缩了。一般来说,大多数单通道话放都带压缩,G51也不例外。它所带的压缩很简单实用,是一个非常标准的压缩器。如图6所示,G51自带的压缩上方有4个按钮,按下 COMP ON之后,压缩器才开始工作。所以我们可以自由选择是否使用它自带的压缩。不仅阈值、比率都可以任意调节,拐点也可以通过按钮来选择软硬。输入输出的增益也都可以分别调节。
: ]7 A h3 l& u c8 ?. x' a9 h/ q/ E( I" q
话放自带压缩已经成为了一种模式,因为真正的压缩,最好是在AD之前的,这才是真正的前级,如果进了声卡,再去在软件里挂软的压缩,则完全不是一回事了。因为声音已经变成了数字信号。而话放上的压缩则完全实在最前边,声音在进入声卡之前,就已经得到了动态上的加强,并且避免了过载现象。4 \7 G$ ~. N& Q
, _7 U" q/ y- X" F+ ]
- I1 E% p% h. k9 B, P- @. {
图6:G51自带压缩
1 s# L* N$ T) {8 }* \. y
3 W- `/ o5 B" R) u& w$ K+ f: @在话放的右侧有一个电平表,电源打开后,这个电平表发出黄色的光。如图7、8所示。电平表可以显示输入通道的电平大小,也可显示压缩的增益。/ Z. J, S* W2 g+ |; l8 |, D
' }3 N& f% Q7 f
图7:多功能电平表
. [8 p( j. N1 n
) a8 @8 e$ S9 l0 V7 b
% U* F, ?. l# V) K! s2 H0 v: D 图8:电平表的灯光很漂亮; E( V: K( L/ u) l# Q" d. Y
0 N) t9 p1 Q& DG51的背面的输入输出端口如图9所示,一个标准XLR卡农话筒口输入,用于连接话筒。另外还有两个平衡TRS输入口。输出口则分为平衡和非平衡两种。接口简单明了,使用起来很方便。一般来说,直接将话筒接到卡农口上,就可以开始工作了。平衡输出可以直接连接到音频接口或是调音台。- Y+ \# y9 e, F' n; u, g5 j
) s- F" R0 `0 G0 c* n/ C
图9:背面的输入输出端口
0 B( Z) Y& A- p/ x. m( a" Q
2 Z1 @8 B: X+ g# r8 u下面说一下这台话放的主观感受:- I& a( J& R! M2 p. ?9 h+ p
9 K! L& f' ]9 e( d! A) n首先G51应该说是一台很纯粹的话放产品,就是放大和压缩,没有其他任何的花哨功能,包括常见的反向、EQ等功能也都没有。实际上大多高端的产品都是这种设计理念。
: o1 q m A7 R. S( F* b! O$ s& ?2 ~+ D+ ~9 f
话放部分来说,所谓40分贝的增益其实还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即便是压缩配合得很好,真的用+40dB的话,录女高音等声压比较大的声音很容易劈。我试了很多次,也无法真正一直使用40的增益,到高音就很容易劈了,而且底噪明显。可能如果真正发挥它的增益放大效果,对录音棚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如果是大棚,应该能好得多。而且,大的增益主要是用于拾取一些声音细节的时候才选择性地使用,并非一直使用。一般来说,日常使用+20dB的增益就完全够用了。结合压缩,基本是不会遇到录劈的情况。声音波形已经非常饱满,动态十足,完全足够使用。0 L, `1 b1 O: U k
4 G" r, Q9 H! U# u% SG51的压缩,是最标准的那种手工调节方式,需要自己进行调节。这对于没有一定经验的用户来说,不如那些具备预置参数的话放来得方便。但如果调节得当,这个压缩还是能够调出很不错的动态感的。但这需要你起码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这个压缩,它的增益一般打到一半就可以,太大也是不行的。但它的处理效果是不错的,不会有突兀的感觉,无论如何调节,声音总是比较自然。但增益开得太大了之后,底噪就能感觉到了。
9 q7 a2 S" @% t3 R( y3 s: w! l& o% u& r- m. C) B1 h
声音方面,G51的声音属于比较纯净的,没有太过分的渲染和润色,多少还是可以感到电子管所带来的一种浓郁感。但整体上还是忠实地反映话筒本身的声音特点。话筒的声音经过放大之后感觉比较大气,有金属质感,动态也很好。但缺乏细节上的表现还不够细腻,底噪也是稍微有点的,当然是增益开到一定程度才能听到。当然我可试验的话筒不多,我自己用的U87、AKG C12VR以及正在评测的MicW N201,以及我手上的一些低端话筒如ISK、奥创等,都分别试验了。年前这段时间这个话放我也一直在用,有的时候不用它的压缩只是放大,有的时候则也用了压缩。总的感觉,G51还是不错的。它不仅适合个人工作室,更适合专业的大型录音棚来使用,尤其是录音环境较好的棚,它应当能够发挥出更好的效果,而且也可以当作一台压缩器来使用。对于舞台现场演出来说,也是完全适用的。
. T( h0 f) W% z: A5 UG51电子管话放参考价格:5980元: N0 @$ y, n4 M! i
H1004四路耳机放大器6 w$ W; A" v5 X( r+ s
) ~0 n( i" ?- f2 ]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AC-Audio的这台耳机放大器。本想这话放和耳放这两个设备各自写一篇文章,想了想主要是给大家介绍下产品,写太多废话也没意思。就一起介绍吧。这个耳放是4路的,能拖4个耳机。如图10所示。它也是和8路的耳放共用一种包装。都是标准1U的机架设备。一般我们所见到的4路耳放都是小型的,大多数8路耳放才做成机架的形式。而AC-Audio这台耳放虽然只有4路,但依然是非常专业的,每个通道都有电平显示。: [' j1 I* c& {+ C
9 U! S n9 G3 Z C" V8 I, U& d
图10:H1004耳放4 @7 U1 @& x) q4 ~/ E
" E0 {; w; b0 R2 y
H1004耳放的前面板很简洁,就是4个耳机的插座、电平调节旋钮以及指示灯。旋钮的手感非常好,面板的设计也很专业,整个机器都是金属制成,富有专业质感。每个耳机,都有一组由8个LED灯组成的电平表来显示电平,如图11、图12所示,在使用的时候,4组LED电平显示灯全部都飘起来,很漂亮。
( o# p% y2 Y' d# h* l9 k# z- H
; }/ E$ i8 ~9 ~3 a
8 x4 W4 \" O0 r B; R5 G+ e
图11:H1004话放的外观以及电平表设计很美观
" M' Q1 ^% d/ p; Y& z
6 y) j( I! w& t* |( [) q+ N7 r 图12:四组LED显示灯
8 t: j( F9 z! j: O/ ]4 V$ O% t' u7 q P9 L
H1004耳放使用的是晶体管放大,每个通道都使用了独立超大功率放大技术,对于常见的耳机来说基本都是没有问题的,包括高阻耳机。如图13所示,在前面板的左端,还有一个前面板直接输入旋钮,以便于从前端直接连接音源设备。输入电平有4个LED灯组成的电平表显示,分别为-30、-12、0dB和过载红灯。5 Q# M: w6 N1 X3 u- ^8 B; k# E3 o, Y
3 D' j1 _9 M% Q4 \, f
& w3 O8 ?! N' o& d) K 图13:H1004耳放前面板% N. D( R" U# q) g
# M( F& C4 y5 D$ fH1004后面板有两组立体声输入,分别为卡农接口(公母各一)输入和大三芯接口输入。如图14所示,各种类型的设备总输出均可和耳放进行连接。6 O; n: ~0 u- S! U4 r
- n; t5 V% w. ~8 y! V F1 n
& J7 _/ S8 F4 ?& r, |% m `* Z8 p 图14:H1004耳放背面接口& d. r! ]* z( Z) y
% [* J1 m4 m. o( O
一般来说,耳机分配器必然就是耳机放大器。而专门的耳放,却不一定是分配器,因为很多专业耳放只能拖一个耳机。整体来说,我觉得H1004还是趋向于耳机分配器的,更适合在棚里给歌手使用。而且,它的功能也是非常纯粹,没有别的花样。或许这是AC-Audio产品统一的设计理念吧。从听感上来说,这个耳放推出的声音比较浓郁,大气,声音很厚实,宽广,感觉推力完全足够,动态感很是不错。但声音细节的表现上就要稍差一些,毕竟这不是设计来欣赏音乐的专用耳放。另外这个耳放的底噪控制非常好,空载状态下把旋钮开到最大也基本没有什么噪音。总之,H1004耳放主要适合专业录音棚里歌手耳机使用,同时对于个人音乐工作室来说,也是非常合适的。比如我家里就没有专门的房间做棚,控制室和录音都在我自己的房间里,如图15所示,这样一台4路耳放,就完全足够小型录音的需求了。而平时自己编曲时使用,H1004耳放也是非常不错的,比起耳机直接插调音台效果也要好得多。+ F* q# G# g* M3 W1 X k5 `
w; ]- z2 k E7 s% j2 J
当前,音频设备的各种品牌非常之多,相同价位的设备也有不少选择,但AC-Audio应该是一个非常有特点的品牌。如官方所说,AC-AUDIO中的“A”和“C”取义于advanced和creative,寓意为超前和创新。就我拿到的这两台设备来说,它设计理念我感觉就是专业而精简,声音特点则是丰满而大气,尤其动态感做得很好。这也是绝大多数人都最喜欢和需要的。
! j6 x) R, f: e$ u: Q0 n# G {3 z0 }
0 l7 ~3 y+ x& `+ Y" K 图15:我工作室里的Ac-Audio耳放和话放) L) i. W; C$ D. N3 J) S/ ^
3 x; a3 h8 p) M( F4 D+ O3 D, P& N4 LAC-Audio H1004耳放参考价格:1680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