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价位也有小神器 蓝牙降噪索尼耳机WI-SP600N评测
% v! K+ ]0 [( p" ~% E. Y0 d" ?: J有幸弄到了索尼2018春夏全系列共5款蓝牙入耳式耳机。一个个评下。首先看下WI-SP600N,这个旨在为运动人士打造的高性能运动耳机具体怎样。
" p) G7 A0 S$ p8 A: s; ? u @ B C6 L; b; S0 L# Z
2 B6 p: s% Y" M' }0 H) @
. I9 f6 d; E& b$ ^左边两个(WI-C400和WI-C300)蓝牙入耳式耳机为全纸质包装,有塑封。右侧三个均为纸质与塑料外罩混合包装,无塑封。
# y; w5 L* @! z( h# H3 Q% g& Q9 [7 M8 v- u4 L) \1 v/ ~
左边俩型号适宜轻度运动,但由于不防水,不适宜“出汗”型的中、重度运动。: ~- T3 ^: p- t% S0 a" t
2 g0 Z, P( h0 S2 R l
" A: ~5 t n/ @
, T W( f; i( U* ^
而WI-SP500、WI-SP600N、WF-SP700N这三个带有“SP”(SPORT头两字母缩写)的都是索尼准运动蓝牙耳机,理论上是任你怎么活动,怎么折腾都可以戴的。它们都支持ipx4级防水。其中后两个尾缀字母“N”暗示“降噪”(noise cancelling),
5 A% F$ S% t6 [/ k+ x! y& n m- H1 o) D5 x! l/ N: ?+ x" n0 R0 w5 y
此外,这三个型号中,WI-SP500为蓝牙4.2规格,其余两个均为蓝牙4.1.
8 p# ], x& l$ P
. _" u9 L9 L! z$ B3 n- [7 G再者,这三个准运动蓝牙耳机都有黑白粉黄四色选。放弃了常见的蓝和红色,可能是索尼市场调研后所作的决定。
' z/ m i! o( o0 F( ?) H
# l. E8 b# J! y9 T' N$ l( j4 V
/ V- c- f: l% J* X
" N" Z/ M6 ?- w这三款耳机,我觉得都属于很漂亮的类型。至少目前同价位上几乎看不到有明显超越索尼外形设计的此类产品。, W$ A7 t& n" @6 ~' k) C: i
+ f( k; F" ?1 q1 N4 u9 ~+ L5 U7 [" ^$ v3 J" M
8 }' V, r" x/ j1 a) k
三款耳机的具体性能可参考上图。不再赘述了。
8 `/ y) W# t% D- [
& L) b! g' \+ ?7 {4 ]从这份表格以及多年索尼的发展脉络来看,我发现有两个值得一说的地方。8 P8 L7 A8 U) g1 \
$ O" E7 c, T" N3 \ i# \
一、索尼的蓝牙耳机相比其他品牌有个很大的特色,就是几乎全系列都具备“NFC”,甚至覆盖最低端的WI-C300(官方价379元)。索尼对NFC的执着,大概是从2013年前后开始的。高端walkman,各种索尼手机,蓝牙音箱等等,都可以看到它。可见索尼是非常注重蓝牙连接的“轻松”感。3 u( a" T7 j* e' X5 B
3 l: L/ o! ?+ U9 h9 O; a
二、2018春夏新品中,入耳式蓝牙耳机普遍续航时间一般,大多数都是业内很常见的6到10小时之间。但头戴式的续航差不多全部都很优秀,最低端的WH-CH400(售价350+)都能达到20小时!其余更高级的,续航就更卓越了。1 m% U7 a7 |& R8 t
7 F# M% J3 C' d# v
关于WI-SP系列,通过官方提供的相关幕后资料,可窥见索尼对运动类音频产品的认真态度与独到审美。摘录几段:8 r$ }( m) ?2 a- \3 \
- L% }( a; F9 H3 p) G7 eWI-SP系列诞生原因:
# G+ ]" W4 }5 T* w$ N- w/ z* Q) J& B) A0 b3 i2 C, {
环顾四周,你可能会发现种种迹象表明一种日益增长的趋势:从瑜伽、健身到整个体育运动领域,人们在生活中越来越注重个人健康。随着这种日常生活模式的出现,也催生了各种新需求——其中包括匹配健康至上生活模式的音乐体验。索尼正是希望通过新系列无线立体声耳机可以填补这个空白,该系列设备与“全面健康”的新价值体系相辅相成。/ G) C$ q: `/ i2 l' F% ^1 S
; O! }5 P* L# D( a8 m; W1 P- U
重新定义听觉时尚:
* R% C) y0 m7 q T% }* T3 [
1 A4 }3 f: b) t: @/ w索尼打造了一种自由享受音乐的综合风格。新兴用户群体已经不满足于单人活动,进而寻求音乐和体育运动相结合的集体休闲方式。这是一个天赐良机,我们顺势推出了一种聆听音乐新的欣赏方式
c. Q ^. z* e3 u8 z. m- a
) |1 M7 n* B8 s# g% X; o8 Z9 m. e9 q让设计超越单纯的装饰作用" f9 c& D7 l8 c" U; G1 U0 u4 l1 R x
- x# h+ y% q, \0 V设计运动装备时,不能只关注外观的靓丽——还需体现产品的出色功能。针对这一系列产品,我们需要明确一点,要在触及功能时把握尺度,不去破坏简单、自然的设计,这对产品多功能性的日常用途至关重要。* Q$ m+ W8 O2 x1 T8 s! Y9 S
6 u; l, z2 [( J3 ], R
WI-SP600N和WI-SP500的官方定位- v# P2 K3 {! m: p1 |! G
4 U+ u8 c0 `0 U$ `/ [' M. k& U无线降噪防水运动耳机WI-SP600N 可以将耳机线自然地围绕在用户的颈部,是跑步和其他运动的理想选择。最后是WI-SP500,这是一款开放式耳机,入耳式的紧固结构能够让它在身体运动期间保持十足的稳定性。# ]/ \0 d' X; a9 U# g9 L9 p
8 O+ K6 A' m9 u2 \) j. N
% ? O6 |/ @9 c& d7 A) V9 \! j/ F
0 t8 ?3 T8 R2 `3 R替换高清大图
( Z5 Y6 z; E3 xSP600N的包装外面标注了各种性能标识。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它那EXTRA BASS音效。
2 N/ a9 u, _7 b& x. P4 q- }3 {& t& U1 K; b1 p0 s3 ^9 l
几乎众所周知的是索尼EXTRA BASS系列不论音箱还是耳机都有着极强的低频响应,但这种低频由于是被刻意营造的出来的,多少会干扰中高频的音色,使得它多年来都徘徊在中、低端产品线上,尤其是入耳式耳机,除了当年的XB90EX(国内未大力推广)价位较高,记忆中是八九百元,其余的基本都属于索尼的低端耳机。4 H4 x" t" {& l1 ^4 I! l
7 [( v1 V- l7 c6 O! x% u% [- p4 r, `
之所以如此,也是因为入耳式腔体小,低音稍微加强就会变得糊,声音的平衡美也就难以有效保障,不低端才怪。而头戴式体积明显增大,声音的容错率明显提升,经过各种内外的“修饰”,是可以定价更高些的。如早年前的XB700、如今的XB950B1、XB950N1都被定在近1000元的价格上了。3 I: C2 @5 {- g7 d [& e ]8 M! _8 h
* j/ U" |3 V6 L: I5 Y. e3 U个头更大的XB系列音箱,相对来说是最适合发挥EXTRA BASS音效的载体,从低价位到超出1000元的大块头音箱都不好喷。也是我个人认为,以音质的角度最值得花钱的索尼音频产品。
1 F5 B1 V% y" L1 P# J5 ?) e; ^! |! x
; Y. u( A$ c, y% {7 B$ _今年索尼将EXTRA BASS技术应有到运动系列耳机上,这一做法虽说没什么问题,但我仍然认为没多大必要,因为入耳式的蓝牙耳机,几乎全部都有着不错的低频量感。无需再进一步强化了…… H7 b9 g+ Y+ v1 `0 q
5 J1 B/ M, u* |* L, ?so,索尼可能更多的是想依靠这俩单词,告知用户该系列耳机的音质适合作为运动时的“背景音”。想想,毕竟是消费级的超级品牌,对用户心理可谓是相当了解。
! H' d+ d8 T6 n' v8 J: [
* Y: b0 ^; T( P5 f K# e; L& u# Z
; S& i3 E: ^- _- u* f Z. g% a
$ ?- Z: U/ U+ ~3 y
另一个值得说的是Headphones connect,只要安装了这个app,是可以实现环境声(人声模式)的。但日常使用,我觉得不下载这个APP,仅依靠线控上的NC/AMB按键就可以,可实现环境声(普通模式),这种模式是放大外界所有声音。2 \9 l# {& c Y: o+ Q) ?3 l
9 N- ~6 |6 P0 \9 D/ ?: y9 U; {需要指出的是进入环境声(普通模式)并不那么快速,你可能需要切换,因为这个按键集合了“降噪、环境声、关(普通)”三种功能,且切换间隙还会有接近2秒的人声提示,所以,倘若紧急状况下要迅速听到外界声音,还是建议直接摘下耳机。当然多数情况下,这一功能的体验还是挺方便的。8 P9 v& G2 d; C1 D X; k, i) C
" |$ Y9 x! q4 g. d; H+ `( S/ u- x此外,这个按键偏硬,想盲触并迅速按下可能也需要你多适应。最后一个小问题是,索尼对环境音的认知似乎还不够“彻底”,当一个人想要在听歌的时候听到外界,首先耳机内的音乐音量不能太大,否则,是很不容易听清环境声的。这一问题最佳解决方案,目前似乎只有LINNER做到了。即环境声开启,耳内音乐响度自动降低到最适合聆听外界的等级。所以,我个人也是很期盼未来索尼能将自动降低音量和环境声统一协同起来实现。这将非常完美。
# N U8 ^, I9 J2 E3 t9 X2 v A6 d; _9 T5 \, N3 U# s1 X
仅就目前的SP600N的环境声(普通模式)而言,实际体验还是非常不错的,放大外界音量的效果明显,不亚于WH-1000XM2。前提是你要把音乐的音量调低。: E, A! M; |* ^$ W/ A* I
# d+ U0 y9 z: B. h4 k2 ]) l8 t$ ^1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