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8-1-23 16:41:12
|
只看该作者
开始录音工作以后
1、首先要进行的就是对表
电平表通俗的讲就是尺子,对表的目的就是让前级设备和后级设备尺子的量程一致。对的时候就是对尺子的中间刻度,中间刻度对好了以后,由于刻度是一样的,所以量程肯定就一致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前后级设备在表的响应上保持一致,前级小后级也小,前级大后级也大,这样信号才能被准确地传递并录制下来。那么具体到录音设备来说,前级设备就是调音台,后级设备就是摄像机/录音机;中间刻度对于模拟表来说就是0dB,对于数字表来说就是-18dB或-20dB。
对表的方法就是用调音台发送出一个1KHz标准电平信号,也就是俗称的千周信号,然后将前后级表的指针或指示灯调到中间刻度即可。这里有一个小经验,就是如果影片中没有什么大声级的声音出现的话其实对表不一定要对在-18或者-20,可以稍微往大对一些,比如-16或者-12,也就是说把中间刻度上调,这样中间刻度距离较大刻度的量就变小了,按照这样的表来录音会把声音都录的大一些,信噪比会更好。
2、同期对白录音就是保证录到清晰地距离感与镜头调度一致的同期对白
在录对白时,一般来说话筒都是要从头上举下来,使话筒指向鼻子和嘴之间,由于我们使用的都是超指向型的话筒,所以一般偏差在与中垂线夹角15°以上就会出现离轴染色的情况,也就是声音听起来音色产生很大变化,除了特殊的艺术需要,一般这种情况是不允许发生的,而从头上举话筒的原因是在上方可以避开由胸腔共鸣所产生的低频。
吊杆话筒和演员的距离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一般来说,即使是特写,话筒也要距离演员大约半米左右,如果是全景,可能的话,话筒也不要距离演员超过5米。当镜头景别过小,话筒无法伸长到和演员足够近的距离时,我们就要考虑使用微型无线话筒来收录演员的对白。粘贴无线时大力胶要把带胶的一面冲外,叠成四折的三角形,叠出两个这样的三角之后将话筒头露出一点点夹在两个三角中间,捏牢,然后将这两个三角贴到演员的衣服内侧或者身上,总之是距离嘴较近的看不到的地方,在三角的外面在整个贴一块胶,固定好。
请注意:话筒和发射机中间的连线也要固定好,话筒在贴的时候尽量避开服装形变量较大的地方,这样可以较大程度地避免衣服摩擦声。在这要注意一点,无线话筒录出来的对白虽然清晰,但是在音色上不如吊杆话筒好,所以不要过多地使用无线话筒,而且使用无线话筒的时候吊杆话筒能录也要录,这样可以用吊杆话筒的声音来补平无线录出来的衣服摩擦声。
建议在大多数场景下吊杆和无线都录,这样一是中途不用来回换,比较方便,二是都录下来后期的时候还可以有一个选择的余地。对白一般录在-12到-20之间,也就是中间刻度附近,一旦定好了调音台或者录音机上的增益旋钮的位置,在同一场景下就尽量不要再动了,这样可以避免背景环境声在音量上不一致而产生不必要的跳跃。
如果在拍摄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导致无法录到满意的对白的话,在不影响拍摄进度的情况下,能让演员在现场补录的就在现场补录;如果拍摄环境噪声很大,无法控制,并且也不能在现场进行补录,那么也要在拍摄时录下同期的参考声,这样方便在后期配对白的时候给演员提供一个参考。
3、录音时前后级传输的电平标准
在话筒直接接在摄像机或录音机上的时候,输入的是MIC信号,在设备上要选择MIC输入,这样在输入口后面的话筒放大器就会工作,将话筒拾进来的信号进行放大,另其达到与标准电平同一数量级的大小,然后记录;而使用两级设备的时候,调音台那一级已经将话筒的信号放大过一次了,所以输出的信号为LINE信号,那么后级的记录设备输入就要选择LINE输入,这样才能保证信号不会由于再一次放大而产生失真。这个失真是非常明显的,在耳机里听到的所有声音无论大小都是过载的,而且无论怎么拧增益旋钮都没有用,如果你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那么就请检查后级设备的信号输入选择。同样,如果是MIC信号进入了LINE输入的话,那么声音就会小的几乎听不到,就算增益拧到较大也没有用,大家一定不要犯这样的错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