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唱作为文艺演唱的一种声乐形式,早在19世纪末留声机诞生时就有录音记载,可见合唱录音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进步、数字技术的发展,录音手段有了高速的飞跃,但就录制合唱而言,最关键的一环仍是人声的拾取方法。本文中讨论的问题是如何设置话筒,用最佳方案拾取、录制歌声,尽可能地还原出优美动听的艺术作品。
从以下六大类为您详细解析,如何录制最佳的合唱作品。
合唱录音
一. 合唱分类
合唱是由两组以上的歌唱者各担任不同的声部,合起来演唱同一歌曲的演唱形式。常见的合唱形式分为二声部合唱、三声部合唱和四声部合唱。一般二声部合唱、三声部合唱可分为男声合唱或女声合唱,也可由男声和女声组成男女声混声二部合唱。四声部合唱则分配较细,由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4个声部组成,按不同声部的曲谱演唱,担任不同的音乐支体并发挥不同的演唱技巧。童声合唱也分男女声部,从古典到现代作品都不乏童声合唱作品。
合唱的规模根据人数可定为小合唱、大合唱,人数从十几人至几十人乃至上百人或更多。一般把40人以上混声合唱称为大合唱。如果人数已经超过40人,但唱同一个旋律,也不能叫合唱,而称为齐唱。合唱类型不同,拾音方式也不同。
二. 合唱中人声的频率范围和话筒的选择
人类歌唱声音频率的基频范围:下限可达65.4 Hz,上限可达1 046.5 Hz,不包括泛音。童声:童高音,261.6~880 Hz;童低音,196~698.5 Hz。女声:女高音,220~1 046.5 Hz;女低音,174.6~784 Hz。男声:男高音,110~523.3 Hz;男低音,24.5~349.2 Hz。根据以上歌唱音响的声学特性(应把人声泛音部分考虑在内),建议选用广播级优质的大振膜电容话筒,电容话筒的灵敏度高,拾取后的声乐听起来清澈、通透又不失柔和温暖,对人声细节还原真实,没有声染色现象,如纽曼U87或U89话筒拾取人声的效果非常好。录制者也可根据不同场合需要和不同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话筒。如在露天舞台现场录音,环境噪声比较大,可使用指向性较好的其他品牌电容话筒加防风罩拾音,如森海赛尔MKH50P48等。无论使用哪种话筒,安装时一定要检查话筒上的高、低通滤波器是否在打开状态,如果是打开的一定要关闭。要拾取的是尽可能原声原貌的声音,如果加上滤波器,势必造成音质的变化,影响拾音效果。
三. 混声合唱队的排列及话筒设置方法
混声合唱队各个声部排列的队型位置不同,平衡条件也各不相同,录音时根据不同的合唱队排列,话筒的设置数量、摆放位置也有所区别。
(1) 4个声部按一字队型排开,男女各占一半,女高音与男高音在队伍中间相临,低音声部分别站在队形两侧。用2支话筒拾音:一支话筒置于女低音与女高音声部中间位置;另一支话筒则置放于男高音与男低音中间位置(如图1所示)。2支话筒应拉开2~3 m横向距离。话筒与第一排声源纵向距离应为1.4 m左右,话筒高度在2 m左右。这种设置方法对平衡男女声部的音响有利。
⑵ 男女声部分开,低音声部站在合唱台的上面,高音声部站在合唱台的下面,形成高音声部在前,低音声部在后的排列。即女高音在左下方,女低音在左上方,男高音在右下方,男低音在右上方。这种排列同性别高低声部的融合性较好,用2支话筒拾音:一支话筒置于女声中间位置;另一支话筒则置放于男声中间位置(如图2所示)。2支话筒应拉开2~3 m横向距离,话筒与第一排声源纵向距离应为1.4 m调整,话筒高度在1.7~2.5 m。这种拾音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调整话筒位置的高低来解决高低音声部的平衡。
⑶ 4个声部队形仍然按照女高音声部与男高音声部在中间,女低音与男低音分别排在队形两侧。如果用4支话筒拾音,则每个声部各用1支话筒。4支话筒位置分别放在各个声部的中间位置(如图3所示)。话筒与演唱者的纵向距离可调整在1 m左右。话筒高度在2 m左右。这种拾取方法更便于平衡各个声部的比例。
⑷ 合唱队排成外八字形,呈160°角,男女声部各占一边,高音声部在前两排,低音声部在后排(如图4所示)。2支话筒拾音,一支指向女声的中间位置,另一支指向男声的中间位置,话筒与演唱者纵向距离在1.8 m,话筒高度调整在1.7~2.5 m。这种排列方法拾音时,2支话筒避开了重叠拾音角度,男女声部的混合度小,便于调整男女声部平衡。并且男高音和男低音声部比率可根据话筒高低来调节,女高音和女低音的比率也可如此调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