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8-1-16 08:34:45
|
只看该作者
作为一部喜剧,威尔第没有简单地把法斯塔夫刻画为愚蠢贪婪的笑柄,而是以挖苦与讽刺,深入开掘了人性的弱点,同时又予以同情与理解。饱食终日、欠账不还的法斯塔夫,早将昔日骑士的名誉看得一钱不值,“名誉只不过就是一个词,讲名誉就填不饱肚子!”而他的两位随从,混吃混喝、偷鸡摸狗,转头就帮着福德设下对付法斯塔夫的圈套。嫉妒心极强的福德,拿出一个钱袋来引法斯塔夫上钩,要让他去勾引自己的妻子,好来判断妻子是否忠诚。为了让女儿与自己选中的人结婚,他也做下了圈套,却不想反而被愚弄。而两位妻子接到情书沾沾自喜,为引法斯塔夫上当而与其调情,真不愧为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孔子有云,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已届八十的威尔第,将人性的弱点全部看在眼里,也将人世间的一切看作玩笑。法斯塔夫像一面镜子,照见各人的缺点与弱点,既包括舞台上的角色,又何尝没有舞台下观看剧目的芸芸众生呢?当法斯塔夫发现受愚弄的不仅是自己还有不情愿的祝福女儿的福德时,他又恢复了一点自负,唱起“幽默是天赋的才能,只有理解乐趣的人才是聪明人!”此时,十声部的赋格庞杂而欢快,仿佛这世俗的欢乐与喧嚣才是世界真实的样子。但自始至终,南妮塔与芬顿纯洁而热烈的爱情,冲破了父亲的阻挠,成为灰暗人性中的一抹亮色,也成就了这部歌剧中最受欢迎的经典唱段。可以说,如此丰富而隽永的人生况味,在一遍遍欣赏歌剧音乐的同时,也被观众咂摸得有滋有味。
4 x& U9 j3 _, M9 R2 C% W) B- u6 w/ } g( |( M4 W2 I+ n# i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强大的创作演出阵容。由著名导演大卫-麦克维卡领衔打造出英国16世纪的生活场景。从喧闹的酒馆,到贵族的花园、客厅,再到月夜中的温莎公园,以及服装、布景、道具,事无巨细,准确传达出中古英国的视觉形象。这样的写实主义舞台制作,屡屡成为歌剧舞台的“标配”,让歌剧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制作,满足着年轻观众对于古典艺术的想象。歌剧指挥名家雷纳托-帕伦波继《诺尔玛》和《假面舞会》之后第三度加盟国家大剧院制作的歌剧,出色地完成了指挥任务。而会聚中外优秀歌唱家于一台,也使得欣赏这部歌剧成为一种享受。
2 h3 T* g- O+ ^0 w2 q3 v- k- O9 W! ^. e, z, c
说一部歌剧是国家实力的象征,似乎有点矫情,但一年数部歌剧、十年58部歌剧的制作、演出,其中还包括新创歌剧,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没有完备的剧院架构、成熟的管理机制、庞大的人才队伍、精准的调度安排以及完善的市场体制,是绝对无法想象的。国家大剧院十年来,从歌剧引进到联合制作再到独立制作,形成了专业化、国际化的剧目制作体系,逐渐树立起NCPA制作的品牌,以中外题材的经典剧目与新创剧目,以全年不间断的演出,让高雅艺术不断丰富着首都观众的美好生活,也向世界传播着当代中国文化。这是国家大剧院了不起的成就,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突出代表。4 ]4 H$ u' t3 d
) J$ {' P; b1 F6 H! O9 Y
当然,没有一次演出是没有瑕疵的,歌剧《法斯塔夫》也如此。假如演唱能有更多可圈可点的段落,某些角色的音色更加纯净、层次更为丰富、更加富有激情等等,那么《法斯塔夫》会给人更加美好的审美体验。但歌剧的魅力也正在于此。哪怕是同一班人马,也会因为身体状态、情绪调整、剧场氛围的不同而表现不同,而观众自身的情绪也会被带入审美过程之中,留下每一次独特的体验。因此,你永远可以期待下一次,期待再一次与歌剧艺术的美好相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