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de Menu
查看: 38962|回复: 1
收起左侧

[耳机] 对打算开始烧耳机的人,有哪些好的推荐?

[复制链接]

410

积分

2

听众

56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410
发表于 2018-1-8 13: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初烧是最幸福的时光
- ?2 ^3 o3 o9 ^) @) p我记得我从穷学生一路走来(成了一个穷大人),也算经历过低端到高端的不同耳机了。
# f' j, D0 K+ {8 w第一款真正听音乐的耳机,是小学时候来家里串门的哥哥带的索尼磁带随身听的原装耳机,记不得随身听的型号了,当时也不懂,更不要说耳机型号了。这样的耳机在现在看来基本是个笑话了,但在当时只用爷爷的老式半导体和家里的十八寸大彩电听过音乐的我来说,可以说是非常高级了。
  Y2 A) T$ t+ x8 z7 B7 A7 R/ L真正可以算蹭到“烧”耳机的边角的,其实是初中毕业后攒下零花钱买的森海赛尔px200,这幅十几年前买的耳机,虽然很多年没用了,但是一直没有丢。记得那个时候,有个在加拿大的同学买了个HD600,和大家炫耀了很久,也还记得去音响店蹭听HD595,被老板嫌弃。( R" w% h3 F! `. Z% ]
t017164aac0a678ce27.jpg
# R+ w7 B& y/ m6 C! F现在虽然能够轻易买得起几千块钱的耳机,购买渠道也更多更方便,但是却没有那时候攒钱买耳机的亲切感了,买到新耳机也远没有当时的兴奋。所以很多人说烧耳机都是烧个过程,除开大奥小奥这些神学作品,耳机还是容易烧到头的,而一旦烧到头,就没啥意思了。  ]* l. N8 D# {1 e) J; s8 L2 U
现在随身用就是AKG K374小入耳(我也知道弱爆了,用了两年多,很少用),在办公室偶尔用AKG K550(大手办,封闭式不会漏音打扰别人),乘交通工具用Bose QC35蓝牙降噪(经常坐飞机,基本是出门必备了),家里基本听歌就不用耳机了,背景音乐用Klipsch the Three,还有几对监听箱子。家里其它几个K702这种大手办就放那里吃灰。
3 ~3 O0 N1 y" e& K5 D7 \: S/ O基本上不再追求那么极致的几个百分点,随手打开就能连上,连上就能出声,出声够大,解析度不要太差,基本就行了。生活中要操心的琐碎太多,音乐上面就不那么纠结了。
- O8 N1 Y6 x* S t01f15a5bbbdf83864d.jpg
1 a& _7 U! \% N讲一下初烧要知道的几个理念吧,讲到的具体产品型号只用来做个例子说明一下观点,不是让你真的去买具体型号
$ b5 @9 ]; i' F! ]( q1.不要买Beats
0 l2 T# W, d* D+ o: p* q; N这个不是逼格的问题,真的是产品定位的问题。通常来讲越是好的耳机越是会追求还原原声,像beats这样有意把低音端拉高到不自然的调音,还是尽量避免。' D! Q4 t) y% E
2.低价也能买到很好的耳机
8 S0 C% g% o% x, s其实一些老牌大厂的低端产品,比如森海赛尔的HD201,还有Koss PortaPro(常称作PP),都是不错的产品,直插手机或者电脑听,都不错。随着很多技术公司也跨界来做耳机,所以低价位的耳机还是能买到不少还不错的。体验那种一步一步打怪升级的初烧感觉,低价耳机值得一试。! F" S2 Q; J- x
总的来说,森海塞尔、AKG、拜亚动力、歌德这老四样的东西差不到哪里去。当然,要留心一些为了迎合市场而做的新产品。这类产品一定要听过之后喜欢再买,最典型的例子是森海赛尔的Momentum系列,不是说这个系列产品不好,而是在这个价位的同等商品对比来看Momentum的效果真的是能听得出来的“闷”,不一定谁都能听习惯。
- b5 E8 O  B' w+ Z+ B3.简单提两嘴采样定理
9 Y# s' p9 v0 x; N  G这里简单提两嘴采样定理。自然声音都是模拟信号,而数字格式存储的音乐都是数字信号,把模拟信号的声音变成数字信号的声音文件,要经过一个叫做采样的过程。6 S; \; K% U! @& t
t01a180d7bd88478d69.jpg
' N$ C+ F( w( i' H采样效果好(更接近原本的信号),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是取样次数够多(x轴),第二是可以取样的分辨率够细(y轴)。上图就是一个取样次数少,取样分辨率低的情况,所以取出来的数字信号(红色折线)和原本的模拟信号(灰色曲线)差别就很大。
2 e1 C4 i/ \% r" a1 _6 n差别不可避免,但是可以通过提高取样频率和取样分辨率来减少,比如下图所展示的* }( D5 Q, o. N6 |1 _- r
t01c1fa7b7ca3256035.jpg
( k/ L/ {- z( @$ X9 v6 E当然了,采样效果好,音乐文件就越大。然后用上mp3为代表的音频压缩方法后,就出现了常见的128kbps,192kbps,320kbps等常见的音乐文件比特率。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410

积分

2

听众

56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410
 楼主| 发表于 2018-1-8 13: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4. 音源很重要,但初烧不要过分纠结设备, |# i3 w' k2 r% u) O
烧耳机,不管烧到那个级别的,音源都是很重要的,没有好的音源,再好的设备都出不来效果。你用手机放320kbps直推耳机,肯定好过任何音源设备放64kbps配任何耳放。# X0 B1 Q, h6 y
同时,受限于每个人的听力、播放设备和听音环境,其实128kbps以上后,实际收听的效果差别不是特别明显。事实上到了320kbps后,和无损音频在绝大部分是几乎没法听出来差别的,这里面没什么太多的玄学,这就是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不服的可以用一下盲测的网站,看看自己有多大几率能够分辨出128kbps和320kbps文件的差别
  ^% o2 w: y  \+ H7 z3 ?) \所以说音源到了320kbps后,就不要太纠结音源是不是cd或者转盘唱机了。为什么我要说320kbps而不是128kbps?早期的mp3播放器存储也就64兆或者128兆,ipod一代推出的时候4G容量震惊了全世界,那种时候我肯定告诉你128kbps就够了。但是现在手机存储动辄64G起跳,一首320kbps的音乐文件十几兆,无所谓。. L! U2 g" D4 J3 f' U
我现在很多时候听音乐,就直接用耳机接着新买的华为Mate 10了。讲真,音效蛮好,推得动大手办,不手贱去调EQ的话还是很平衡。目前的高端手机一般都带音频芯片,推力十足,音量大了也不会出现不稳的情况。手机的使用场景多是行动过程中,环境不会完全没有背景噪音,也不一定外接耳放,所以能够推得动大音量来盖过背景噪音还是蛮重要的。0 k' Z( r( |! H  G! m9 D( n
t0139a57213eb926e36.jpg . Y, _& q) ?$ S9 S( p; g5 W* y
直接用耳机,一是用网易云音乐、QQ音乐等网络播放器下载播放音乐真的很方便,云曲库怎么也比本地曲库大无数倍,音乐文件的各种信息不用自己手动整理,充个会员就能下到320kbps。4 ~$ M6 `% ?" U
二是不用真的额外带个播放器在身边。现在买个手机或者笔记本,都要挑挑捡捡选个轻的,就为了省个几十克拿着舒服,如果再带个单独的音乐播放器,信仰和逼格是有了,方便就没了,不值得。4 {2 E- ?% R+ v2 E! u
现在很多手机的高端款式为了更加轻薄,取消了传统的3.5毫米耳机接口,包括mate 10的高端版本mate 10 pro,也取消了耳机接口。但我还是选了有耳机接口的mate 10,主要是插音频线方便。' H7 w, X+ l6 z) G
当然,安卓的type-c也好,苹果的lightning也好,用这些接口取代3.5毫米接口,目标是做高清音频的全数字通路,目前看来不是很方便,但是对于手机设计来说是件好事,对于音质转换也减少了环节,是先天性的改善方案。采用这些设计的手机或者笔记本,一般也会配接口对应的原装耳机。这类原装耳机省略了一步数码信号到模拟信号的转换,减少了音质损失,总体来说是未来的大方向。
( G  o& B2 ~* V2 n5.随便谈几款耳机吧
8 E5 [$ O" J) |前面提到了低价的HD201和Koss PP,再介绍几款其它价位的吧,几个经典款,听音体验这种比较主观和玄学的我就不写了,千元以下耳机基本上一分钱一分货,看预算和眼缘来吧,千元以上自己听着舒服就行。我总体还是建议用起来方便的、低阻抗、什么音源都推得动的、戴着舒服的耳机,只有一件东西用起来没有太多的琐碎麻烦,像自来水一样,才能真正爱上一件东西。
( s! M/ @) b% z% D歌德的爱丽丝M1,外型是经典歌德款) d% P7 g% x" K9 T! S- J
t0161162a6c0294901e.jpg ' Q& V' g; m5 F) `: M6 A5 ~
拜业动力DT880,和AKG K702一样,曾经也是很贵的神器了,戴着也很舒服,一直是监听和均衡的代名词,现在也是落入寻常百姓家了(主要是大家收入上去了)
; Q7 o" n8 Q) q9 B t01cf0c1ec7bcc8dbd7.jpg
3 s$ |6 D  w% b+ S顺便说下,经济实力允许的,都该搞一个蓝牙无线降噪耳机,不管是Bose QC35还是索尼MDR-1000X,都可以,关键是方便又清净。音质细听也许不够好,但是在嘈杂环境下,降噪带来的听感体验提升还是很明显的,比无降噪功能的总体听感肯定要好。
! C5 \: l% M0 d% a! _6.如果你坚持初烧就要上解码和耳放) K" g. ^7 N. @: J: S9 c" m
虽然我一直提倡方便好用,不过也有一个自用的飞傲E07K的解码耳放一体,主要用来推一些大阻抗的耳机,偶尔调一下EQ增强下低音或者高音,而且因为有两个3.5毫米输出口,经常被用来做分线器(手动滑稽
0 v! D" W: I  i3 K不过这东西好像款式比较老买不到了。除了飞傲这个国货外,拓品、又度、清风这些国产品牌也有一些不错的便携式耳放,不贵也不占地方,初烧还是可以一试。/ B1 b/ m( ^+ Q# [7 [1 K; e
7.烧耳机的,也要听听喇叭5 b/ ^" P1 V! Q8 S0 J
初烧耳机的人,很多由于预算和场地限制,不会去接触喇叭。我觉得有机会还是要接触一下,哪怕厚着脸皮去店里或者展会蹭听。耳机效果再好,和听喇叭的整体体验还是不错的。
2 O0 z$ G) }  Q无间道里梁朝伟和刘德华的那一幕“高音准、中音甜、低音劲”,只能是用喇叭才能体会的到,听感上好的耳机可能会有更好的细节表现,但是喇叭的大震动单元带来的空间感,再好的耳机都很难比。
9 q4 e( s# [5 W9 l0 F" r" u/ ^- e4 e初烧的话推荐PreSonus Eris、KRK低端系列,一分钱一分货;预算充足的Genelec、亚当、丹拿、雅马哈新白盘HS5都可以,五分钱两分货。国货惠威逼格低一点,但也是预算不够时候的选择.: W3 l4 A' `: R% E
t01f7065b5a0a4ad044.jpg
7 u3 v# }$ E% x& D6 Q6 Z祝各位初烧的朋友剁手愉快。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