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音、按音、泛音三者是古琴的三种音,也是初学者一开始就会接触到的名词,今天我们来360°地了解一下它们吧。6 B( M! W& k$ b1 ~$ k$ o2 t: L
" J& K9 E8 F( g( ~; w3 ~: F
' t4 F' g7 N3 x7 {; R4 v# ~4 ^( q名词解释! W4 m0 S+ a4 t
2 s% V9 K6 n( ^0 P3 e% H* x5 ~# c
散音指的是直接用右手拨动琴弦产生的声音,也叫做空弦音;# j( G4 a# m, _
" q' k$ c" e$ c6 e0 @& j8 O* Y 按音也好理解,就是左手把弦按在琴面上,然后拨动琴弦产生的音,这个时候,就等于是之前的琴弦的其中一段在震动;/ P E- W w7 m! X% k
0 |# v8 J4 L" W 泛音就相对微妙一些,它指的是手指对准徽位(泛音点)虚按在琴弦上(轻触琴弦但不要用力按到面板上),右手弹相应琴弦。
' L$ J- _4 {+ t. I, Y) |/ U
1 u! }6 q2 h2 m3 a: ~4 Z- _4 C$ t# C3 D. m
(小编的自我吐槽:这么抽象的图真的是认真的咩)
" @- B" Z8 ]2 G5 A9 L x# a
z/ U7 g/ l% ^( ?3 L% ~1 F
6 j# l* e& k0 f# Q; p* b- ]. S2 d+ t! N! a
' |% j% N% c% s声音特点; B' q) G. W3 I* E' J: U
2 g9 z+ \: N ?# \8 R 大多乐曲都是散音加按音偏多,而泛音会在一段集中出现,比如下面的列子御风,开头便是一段泛音。
! b: u; x0 c4 f
. t! W O& |* u6 f+ Y
. G/ q: j1 q- U" c; w6 b
1 O+ W8 I" D) t; o. ^ “散声虚名嘹亮,如天地之宽广,风水之澹荡”、“按声简静坚实,如钟鼓之巍巍,山崖之磊磊”、“泛音脆美轻清,如蜂蝶之采花,蜻蜓之点水”。泛音清丽如天籁,散音浑厚像大地,按音丰富似人声。
8 v3 ]+ {6 y2 {; o6 R
* O- F+ }; s# v% D音高& P' ?: n' z$ M& H) k2 W& s
) O, F r: v4 Y. B: [6 c
一张古琴每弦可以发出一个散音,共七个。4 o8 a- W; i5 `& @9 \+ |# D' X e/ U
( i+ I: K) V2 S1 q6 R, @ 来我们唱个音阶,哆~唻~咪~发~嗦~啦~西~,我们用1234567七个数字来代替,如果是高一个八度的,则在数字上面加一个点,低一个八度就是在数字的下面加一个点(低两个八度就是下方加两个点)。. A' X7 E: I: R5 D
& P4 F4 Y' [2 E; g
正调定弦古琴从远处到靠近人的这边弹散音分别是(如下图)。
" x$ ~, Y0 ]6 t9 V# y& Q' _5 y' J* y5 X: a+ i N; V
* E; h8 h9 h; i8 Z/ ~; r
, a* ]; ~; [0 v9 a( H
按音和泛音根据左手按弦的位置不一样每根弦都能发出许多不同的音。' ?" x- I% y ~* y4 u
! n; Q1 L$ F" N2 n 具体可以参考按音的音位图和泛音的音位图如下(知道有音位图存在即可)。
: l w8 a- |: L. F( P& m7 L8 D8 x1 z) [0 a# w
0 X+ s9 E$ E; x6 h5 N/ j( q+ R
; y& H1 |' L9 g2 Y
初学古琴者看到这里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就够了,想深入了解的老琴友可以继续往下看。
5 i$ b: \5 F$ l
- P# ~4 r0 T# A! X$ t- y9 ?深入了解7 ]( G7 m' b) t6 k9 T3 c; F' }7 B
* V3 i, v# F8 s1 o) z) i$ {. b# s
首先要明确的概念:相同粗细相同材质的两根弦它们的震动频率是不相同的,震动频率不同,产生的音高也不相同。- M, ]( Y5 s& ~* C
1 G- b& z0 G/ d1 n, `# S- d
简单来说:一根弦你弹一下,然后你把这根弦剪成两半,捡起其中一半来弹,发出的声音就会比之前高一个八度,震动频率也会变成原来的两倍。
8 z! o9 d& G- R/ p. x2 a+ C# i, l" O- J: y( ?: s0 l
了解了这一点之后我们就来更深入地探究一下散音、泛音、按音。" b! F9 z2 |( c8 h4 M& U; \5 e
5 }% y. C* U0 x散音
3 D3 p1 Q% S5 A p2 A# T$ k) Q' Q
+ ?" k! p3 I6 n 一根弦在被拨动时,震动的并不仅仅是它的全弦长,而且还有各种局部震动,有全弦长的震动,有二分之一弦长的局部震动,也有三分之一弦长的局部震动。但是我们听到的基频往往是最低的那个频率,也就是就是全弦长震动的那个音高。
# n3 e5 o) u) J. }8 w$ A/ K. ~- F0 E
, v) z6 G- d' `按音. c0 E7 F; [' {" s t! |- \! B
* L2 h P6 D1 i( p8 t
按音就是把震动的弦长变成了从左手按住的位置一直到岳山的距离(左手以左的部分相当于废弃掉了)我们知道,十三个徽其实是将弦长进行等分的一些小记号,七徽将弦长整个平分了、五徽和九徽是弦长的三等分点、四徽和十徽是四等分点、368和11是五等分点……! D& W3 l$ \. o: Q( b
! T. n8 f( J( j p/ |
▲ 图源:《琴律学》 ; K: D7 C b* [# l9 `+ H$ e
. Y5 n' f: ~# q1 b& R" l' k
所以当空弦音是 时,按住七徽就相当于抛弃了一半的弦长,弹出来的按音就是原本的高一个八度的音,具体看下图: [7 `8 J* [8 q" U
) R4 u3 M9 m. I9 | 2 ~2 R6 x# g1 {/ K
7 p0 I, P% E" R4 v6 c# Q& d8 {
4 `# [$ C/ K9 q
如果按住四徽,那就是弦长的四分之一在震动,也就又上了一个八度。
' u3 }. p$ j, l- `* ^
) [- @( U/ c( ]9 y, U+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