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6-10-14 09:38:56
|
只看该作者
5、MIDI输入设备及MIDI音源
MIDI输入设备也就是各类MIDI乐器,最常见的是看起来和电子琴没两样的MIDI键盘,中、高档的合成器几乎都有MIDI接口和MIDI输入等功能,另外,这类设备中还有MIDI转换器(将真实乐器的演奏转换为MIDI信号)、MIDI吉他、MIDI小提琴、吹管类MIDI乐器、MIDI鼓等等。使用MIDI乐器来制作MIDI音乐,确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你一件乐器都不会,也无须担心,所有的MIDI制作类软件(也叫音序器软件),都有直接“点、画”音乐的功能,也就是说,鼠标也是一件得心应手的MIDI输入设备,呵呵。
我们都知道,MIDI格式的音乐文件,其本身是不能发出任何声音的,记载的只是一些“命令”的序列,这些序列经过电脑CPU的运算后,不断向另外一个“设备”发出命令,接到“命令”的设备经过识别和处理,发出相应的“声音”,这个重要的“设备”就是MIDI音源。可以简单的这么描述一下:MIDI音源就象一个人数众多、排列整齐的队列,横向排列的人代表着各种各样的乐器,纵向排列的人代表着演奏该乐器时发出的不同音高;MIDI文件则是一个不停点名的指挥官,他决定着同一时间或不同时间里让被点到名字的人同时或单独回答、答多长时间等等,这样一来,音乐就产生了。
MIDI音源分“软”(软件)、“硬”(硬件)两种,后者又可分为(独立于电脑之外的)外部MIDI音源和(加载于声卡之上的)内部MIDI音源。
效果最专业,最接近真实乐器的当属外部MIDI音源,其价格不菲,动辄数千元以上,但却是制作电脑音乐的首选。
内部硬音源,一般都固化在声卡内部,受其本身工艺质量与造价、容量的限制,这种音源的效果不佳,听起来和真实乐器的声音差了很远。比较特殊和较有代表性的是Sound Blaster LIVE!声卡采用的SoundFont(SF2)音色库,这一技术是E-mu公司的独创和专利,可以使用计算机的物理内存来加载高达数十、上百M的音色库,而后交由声卡上的专用芯片来合成、处理,效果不错。(理论上讲,加载的音色库文件越大,回放的效果越接近真实乐器),很多优秀的SF2音色库文件都可以从网上下载得到。如果想省下买外部MIDI音源的银子,那么,使用SF2音色库来做MIDI音乐,将是个人音乐工作室最明智的选择。
MIDI软音源较有代表性的是YAMAHA公司的S-YXG软波表系列,效果还过得去。但是,使用软波表后,由于大大加重了计算机的运算负荷,会出现MIDI、音频回放、录制时的“延迟错位”、不同步现象,如果不是单纯做MIDI音乐,最好不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在安装后,也将送给用户一个2M大小的软MIDI音源,不过它的效果实在不敢恭维。
6、其他硬件设备及各种连线
经济条件好的朋友,还可以选购其他专业性的音乐制作(辅助)设备,比如:采样机、实现各种功能的子卡、转换卡、音乐工作站(看起来就象一台高档的合成器)、编曲机、MIDI接口、效果器(用于音频录制、处理时的压限、混响、合唱等)、话筒防喷罩、前置放大器等等。
经常被个人音乐工作室忽略的是各种连线等不起眼的辅助设备,殊不知,一条好的连接线在静电屏蔽、减少录制噪音等方面是“成绩斐然”的。另外,一些转换插头也是必须的。这些辅助设备可以在音响、家电市场上买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