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朋友们讨论创作歌词歌曲的基本问题) @' X, d- w9 u# Y
" B; P( z/ {$ o4 ]事情多,好久没来。
; Q2 `. t: B; \0 C7 z前些日子发了帖子,和《和朋友们讨论创作歌词歌曲的基本问题》,找不到了。后来发现放在如何写歌词的栏 目中了。其实不妥,我原来的意思是和大家探讨曲式、旋律与和声。第一帖,说的是曲式。这当然和歌词、歌 曲的写作有关。我看了这个网站的不少帖子,朋友也希望我给他们的作品提提意见。但感觉其他问题先不说, 到写歌词,写曲子,结构是个大问题。尤其不好由着性子随意写下去。那样就不像歌曲,更接近散文诗,意识 流。所以,就先把第一部分放上来了,希望更多的人可以看到。现在第一部分被安置在那个栏目中,也没什么 作用。每天大家发的大量的帖子,还是没解决基本问题。- v* @" I+ B& p5 _; t& ]9 j
其实无所谓,也许多走些弯路吧。8 V) D! T. n6 c6 L1 H% Z! |! [# o
5 A& P) T4 L8 y1 e8 P本贴的上半部分在[作词技巧]栏目:最大音乐创作平台 -> 作词技巧 -> <创作歌词歌曲的基本问题 与朋友们 讨论>。或者请朋友们点击下面的链接:
8 A$ d9 i; W, x4 v+ Q' [
3 }0 [$ k) j- `" S: L在这个帖子里,我把曲式部分都收进来了。有一些在上次的帖子中也有。但为完整起见,从新发一贴。 和朋友们讨论曲式,错误难免,望大家指出,好提高。多谢。/ I1 }* e; R7 D8 G
' L; ^5 w+ `! q; M# P3 x( K0 o5 i8 l! u- g7 F# p: T
3 X1 T: Q1 V( b3 s- w: a- }- ]- _创作歌词歌曲的基本问题:【二】 曲式
; B J4 B4 s5 S6 R( Y! f* L5 ~( q" F7 o( k) i9 M, _, L8 o! r* h8 l
<三>3 d" W/ w7 [' z1 \* v
前面说了很多,现在该说曲式了。主要是曲式的基本知识,我觉着写词、作曲者都应要了解。: j) o5 I v% u( z+ H7 M
, h- _; D& _+ a; f, H
只说最基本的,通常意义下的结构。音乐不是科研,并无非此不可。你们可以找到很多例外,不在此讨论。 从大的说,作品有单乐章,多乐章组合。乐章里结构可能有很多种。% n2 W% y8 f/ C* z
一段式 A/“单段体”,二段式AB/“两段体”,三段式ABA/“三段体”,复合三段式,变奏曲式,回旋曲式, 奏鸣曲式,赋格...等。为乐队作曲,写器乐曲,写歌曲,都要知道。但为歌作曲,主要是二段式AB,三段式 ABA,甚至最主要掌握好二段式。“圆舞曲”常采用回旋曲式,交响作品,常用奏鸣曲式。* |5 Y! _; D9 B2 j/ Q' T) V
; P- }' V: } w
ABC表示不同主题的段落。注意曲式中的三段式是ABA,不是ABC。彰显音乐的统一性。回旋曲式ABACA,彰显统
% M, U* P" o' P2 u+ H, v一。9 X: @7 B' m" q
_+ {3 t, A& r$ o. B7 @' c' D曲式* K0 A* a& N/ f/ m
** 下面说到的曲式,一般还可以加点零碎,视情绪和需要而取。前头可加前奏或引子,中间加间奏过渡,最后
1 I9 J2 g; C8 z% V* ^( m加结尾。- ~) ^" g7 K R4 Q7 Q
2 [9 u9 Q' I, v- H m0 A: q' F# Y** 民歌有一句的,挺长一句。我听过陕北老乡唱<西凉道情>,只一句。将青天劈开。
. v+ W8 g5 g) T* I% D0 w: a9 x+ F& k* p
** 更多的是上下句,比如信天游。很多段词,都按进去。. v4 ? W4 h/ |- `% s) O, G
6 S4 e1 [% r4 F+ C- w2 E" I生:居住。回磕(ke):回去。人,读reng。所以是押韵的。我读“饿”。( ?: _7 G* N8 \ x
; m/ X& |, ] k% N, b5 [$ o/ U# ?: i) ]
** 一段式A! o) f/ v* y/ E, ?* f1 Y
一般为4句。
! B B. P2 f" S% x! F* _很多民歌为一段式。4句。很多歌曲也是这样。有时意犹未尽,将最后一句再延伸一下。有时多段词唱完后,加 个结尾,托小尾巴。一段式是基本。二段式,可以看成两个相接,对比,发展的一段式。 4句可“起承转合”。布局要留心。常常起承两句确定音乐形象,展示有特点的动机,包括音型,节奏型等。下 面的句子常用“重复”,“ 模进”,“扩展音型”等将音乐发展。也有时弄一个好的布局,比如旋律逐渐高起 来,到达高音,再逐渐下去。等等。$ I1 B9 |$ f c; R. u
4句如何展开,妥善安排,要动脑子。高档的陕北民歌,常用“调式交替” /“调式转移”。旋律与和声到后面 再说吧。 w$ Y9 ?' P* a( W0 {" \9 f" x
: C/ r* d; ~# g- |4 l
** 调式交替 与 离调
J: Y" a- j3 Z& X9 P9 v& H/ v一段式歌曲可以采用前两句确定一个调式,后两句转到另一个调式上。陕北民歌有用这种方法,浑然天成,大* i5 n7 e7 f# P# h Z
手笔。巴赫用这种手法。我在《山圪梁上的陕北民歌 <一> 》和《山圪梁上的陕北民歌 <二> 》上有叙述:5 s7 U; T4 o0 g' u4 N; e; o
《送大哥》其实是两个雅乐商调式。前两句的主音是第三小节和第六小节的d,是D雅乐商调式。从第七小节到结尾是G雅乐商调式。简谱记谱时为了不转调就用一致的记录法。其实第一句按D雅乐商调式应为55#45,652。这种写作手法就是“调式交替”。+ Y! Q$ ?9 B7 D4 s
- N2 _" u e2 @, j% \$ n 这歌是A清乐商调式,唱的很自由,随情绪所至。第一句有点和《兰花花》相近67665676-。但羽调式《兰花花》此后显得顺溜,温和,愁伤。...第二句开始后从e到c,临时清角4为宫1,离调。因为有这个大三度强调宫音,听上去如:66 6765 31。曲式为上下句。6 u7 M3 H& `# V4 t" G
博文在:# r# h1 S' y; K0 H4 t0 k Q) [$ U. F1 H
. y7 W1 i4 R# n8 t; ]+ d/ B
" x' ?, M& p0 j% ?& e0 Z% a5 D6 A0 F& @- o( c4 }
黄河将陕北山西劈开9 g5 e" n9 Y* x& [
* Z" T' ~& B+ l# b** 二段式AB
" U" f2 k. g0 M: i二段式AB可以说在歌曲写作中,这是最主要的曲式。很多很多,你们耳熟能详的好听的歌都不是什么很复杂的 曲式,而是二段式。通俗歌曲多是两段式或三段式。老话,大家多看,多听,多分析。$ @& M% D2 k9 A6 a; _! R7 r9 U% Y
! E/ U* m( g8 l1 e5 @% |# ^' Z
二段式 一有两个主题,A和B,各为一个段落。常为 4句。
- e! G4 o. L- N5 b
* \3 x1 V9 V H3 R: ~因为多了一段。这就好了,大家可以施展了。做对比,情绪的对比,音乐形象的对比,和弦配置的对比,音色 的对比,乐器应用的对比,音响的对比,节奏的对比,音域使用的不同,乃至调式调性的对比。可以用以的手 法大大地丰富了。
9 j/ d) u- s. |$ L3 K- ]: R9 [+ R因为有了这些扩展,词作者可以发挥。作曲者可以设计安排,巧妙构思(不是意识流,写那儿算那儿)。先设 计好再动手。比如,这样一个设计:; h0 j5 n4 z. y, {9 P
& }7 l/ E/ O* _5 L7 J' K
歌曲开始先重复两遍A,再进入B。# Z5 N/ ]1 m6 g. S$ p8 [3 K
A段抒情,舒缓,音域窄,不要用高音,把高音藏着,留给B段用。节奏伴奏简单。开始首次交待A的时候, 都不要低音,用分解和弦轻盈伴奏。第二遍重复A时(歌词不一样),低音进入。但没有架子鼓。都藏着,等着 B段用。5 F5 p Y+ N) S2 H/ ^
B的时候,激昂,使用全曲高音,紧张,加重低音,猛打架子鼓,推向高潮。 当然,这是一种设计。朋友们可以根据歌词的情绪有好多多的设计,连前奏,引子,尾巴都包括在内,统一表 现。
* g" s# _5 g$ J9 G2 Q; [& D
* Y2 }1 A& g6 s t6 {9 B3 [. T* e3 n二段式给了我们很多的表现和发挥空间。所以,不用先急着有意识地写复杂曲式的歌曲;或者,好像老牌 新手,做出结构复杂,或者结构不明的曲子,写出很难解构的一篇词,散文。开始先按照规矩,最好模拟一些 好的歌曲写法,可能好些。4 i6 { u7 V2 M6 y: N6 {8 x3 }( T
4 J# X' c) K4 X$ x
例子. 太多了。大家可以分析,我断定你们都会很多。
j) P8 Z$ k- X' w+ p1 r
& v. k& m) f* U6 E4 S<我的祖国>一条大河。乔羽作词。这首经典。分析可以从此开始。
6 G7 ^2 ^1 L8 p4 U( z& h. q3 [9 F: s. k+ b( q6 u0 T
<天路> 作词:石顺义 作曲:印青。这首歌男、女歌手、合唱团都演唱过。很有特色。表现不一样。多听,多$ C v# D( B' A- o6 Z7 P, \
想。. V# u' T W$ w# b4 x n2 W$ {
7 j# d- h/ j" g, R) O" e$ q<歌声与微笑>上海国际电视节主题歌
+ Y. L/ [3 q" Q. F2 N" ^, ^. }( o+ r s& W9 l
$ n# K+ M" z: w0 h/ K<你是月光里的海> 姚贝娜演唱 樊孝斌词 雷雨曲$ }1 l6 O, T4 h, i5 M" N6 O
A B
4 ]) `5 r( v9 K8 s 雨季来时无尘埃 你是月光里的海
. @! z$ x z6 ~( B6 `6 Q 花红满城是期待 缘定爱你永不更改
& ]9 ]* ?. v% ?$ {4 Q1 _0 K, N 一路灯光像迷彩 长长岁月需要我的等待" L5 P. M! s' ?/ [4 F7 v: U
是你站在我梦里 最美地带 我是一朵白云追随你的飘带
$ T" [* k) B0 t* x* ] q; l
5 ?% Q7 H. J* F2 w/ b* j' S$ T' V多听几遍。<你是月光里的海> B段中有一个用的非常漂亮的切分。为什么。, B: c6 r& G$ d5 B
都是好歌。多看,多听,多分析。首先听的就是结构,然后,可以按前面写的分析。
1 b5 ^3 g. @6 j
8 d6 ~8 m- E1 h6 z9 F人的大脑分左、右两部分。现代生理学表明,左脑,逻辑脑,负责语言和抽象思维;右脑,也称艺术脑,主管 形象思维,具有音乐、图像、几何空间鉴别能力。一般人在听音乐的时候,右脑活跃。但奇怪的是,音乐家在 听音乐的时候,是左脑兴奋。这是为什么?他们不清楚。其实,就是音乐家养成了习惯,分析作品。他们比一 般人更能感受到音乐的情绪。他们的鸡皮疙瘩突然起来了,这么动人,是什么和弦,由什么乐器表现,前面做 了什么准备,旋律怎么推过来的?
E$ L% A% E# Z" {5 t2 I5 s, G4 Q, E, E7 \
学和声,曲式,配器等等,作品就是好老师,少说上百首。莫像许多80后,耳朵里总插着耳机,听了也白听, 一无所获。. ]" N, _" B6 y$ x& ^5 ]0 o
4 x2 x9 F9 A. x# N% ]! M0 _$ a6 x4 z- `3 m i7 X# l8 f1 O( z
音乐分析家
3 M& x/ k) n" c8 E' D- C4 z
( ?$ H4 z1 u( t; Z+ u e: G" Q** 三段式 ABA 到了三段式,就走向中、大型作品了。三段式到复合三段式,到奏鸣曲式是很自然的。尤其在写器乐曲的时候 ,曲式重要,其中可能加入大段的合唱,也算是歌曲部分吧。三段式应学学ABA,再明确一下,不是ABC。我们 不要随意写下去,ABCD…,想起什么加什么,连着几百小节,要首先有个曲式的安排。这里好像主要是讨论歌 曲写作,所以不多说。
0 _' b4 M/ Q4 ]8 f" j% \: K
1 z) @- T/ z' A9 O9 L" _( x<渴望>(三段式)3 K. L' o q+ b
- v- i* E, X& X0 H' p+ R) y7 ]; ?0 L% W: B& {% {) t- k+ s/ Q! l
9 r- \+ r- r1 N/ D3 N, V- P/ C** 复合三段式1 |* u6 ~* `/ o
ABA三段式。
+ n" ?" e/ n* I$ g但A段本身又可分成一个两段式或三段式:ab两段式,或aba三段式;' d9 B) x! x: T
B段同样如此,可以为 cd等。) z4 N5 Q9 L5 S
贝多芬G大调小步舞曲:A(aabb)B(ccdd)A(ab)。
$ `( m6 H2 ~# J. j$ O1 J; j
* c- }( g# H2 A9 e** 回旋曲式7 b" u) S2 Z) G- \! I# H
主题A得反复出现。夹着其他段。( n9 F* g3 L1 ~! b! l
1)ABACA
. k+ i- {, j% Z1 ?( E2 G* T3 m2)ABACADA
) B0 R0 O( P; M3 |$ Y+ ~, F9 i所以,统一重要哇。. Y+ {3 F* Q( r8 ]
( }& n& Z( _0 n% ?# W7 O** 奏鸣曲式(Sonata) c9 O% \: p9 ?3 N( [+ Z
写个中、大部头的作品! g* k" n( D" d1 j6 o4 p
基本结构为呈示部、发展部、再现部。加前奏,间奏,结尾也可。 呈示部:通常包括:第一主题群、第二主题群。 发展部:一般常把呈示部展示的材料拿来,抽取,做各种展开。拉伸,变奏,变化,复调,转一些调,配成不 同的和声,使用不同的组,变成不同的情绪和紧张度。等等。 再现部:再现呈示部
( e+ Z1 |% D' p0 ~( l" @3 U' p) D
/ ~0 W, H7 _# G% A0 {1 }3 s- i. g呈示部、发展部、再现部,好像ABA,音乐统一。 贝多芬第5交响曲<命运>,第一乐章结构为呈示部、发展部、再现部,加上尾声。 有兴趣的朋友,找到资料看看,还是很容易的。
% |1 h) d+ R. [6 n% k
9 z Y- B; h: L; V& t* G5 v** 中国民族曲式
8 X3 E9 W& s2 N4 Y用中文书写:起承转合。下面是我复制的:
' t% O" u' \) i {2 |【起承转合】民族曲式结构原则之一。⑴起部(即呈示),主题最初陈述;⑵承部(即巩固),通过重复或变 化重复来巩固主题;⑶转部(即发展),发展主题,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⑷合部(即结束),结束全段音乐 。& f1 Y* n7 V! [
3 {9 t p/ v# d% R3 @+ |7 B
其他大家自己找吧。又写多了。
- {( n9 ~ k/ r+ j) t# @ 歌词、歌曲的写作,别搞成意识流,散文,尤其开始的时候不要这样做。心里要有结构,有统一有对比。等成 竹在胸的时候,那时有另当别论。 有时间再和朋友们切磋旋律和和声。 耽误大家的时间了。祝大家高高兴兴,成果大大滴。; m+ B% b& A6 r5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