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855|回复: 1
收起左侧

[资讯] 近代“印象派”音乐的鼻祖——克劳德•德彪西

[复制链接]

3万

积分

4

听众

4488

音贝

音频应用初级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31441
发表于 2010-8-2 10: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州音乐界颇具影响的作曲家、革新家,同时也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对欧美各国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德彪西的代表作品有管弦乐《大海》、《牧神午后前奏曲》,钢琴曲《前奏曲》和《练习曲》,而他的创作最高峰则是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写过一些对遭受苦难的人民寄予同情的作品,创作风格也有所改变。
4 C: Q! Q; P( H1 r+ o1 j/ {' {( f6 W
    德彪西被认为是印象派音乐的代表,虽然他本人并不同意并设法远离这一称谓。一些作家如罗伯·施密兹(E. Robert Schmitz),塞西·格雷(CecilGray)认为德彪西是一位“象征主义者”而非“印象主义者”。《新格罗夫音乐辞典》内文也写到,将德彪西的音乐美学称为“印象主义”是不尽准确的。不管怎样,德彪西自幼年起即受到印象派艺术的熏陶。他在马斯奈等前辈作曲家开创的法国音乐传统的影响下,结合了东方音乐,西班牙舞曲和爵士乐的一些特点,将法国印象派艺术手法运用到音乐上,创造出了其别具一格的和声。其音乐对自他以后的作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J( z& x+ W# h) W; \' _
2 E$ X2 K" x" n8 |0 {: J

" b  G2 e9 c3 |6 d; k! V
& i4 y( ~# y& G7 [一、德彪西的音乐成长之路
  H, r3 @* Z' |5 z; @: X8 H' V3 X4 r: ^
/ |# b* f' [3 `7 O 5 K2 @0 k+ N1 c; M' \  r9 a3 E. D

1 C8 S& T) m, z8 H5 k$ ]    德彪西一家原是农民世家,在约1800年他们由勃艮第迁至巴黎。其祖父是贩酒商,后则成为一名木匠。而德彪西的父亲曼纽-阿希尔(Manuel Achille)则曾在海军当步兵七年,后来与妻子维多林定居圣日耳曼昂莱并经营一家瓷器店。
5 h: a1 U/ u0 R& i" ~: c: ], I
) e' G1 o" [- |! v7 l    德彪西于1862年8月22日出生于圣日耳曼昂莱,他也是曼纽夫妇的头一胎。曼纽希望他的儿子成为一个海员。1870年普法战争期间,德彪西举家搬迁到戛纳的姑姐克莱门汀(Clementine)家。虽然德彪西并非出身音乐世家,也没有良好的音乐环境,但他却十分热爱音乐,幼年时就显露出显著的音乐才能。克莱门汀为德彪西安排了钢琴课,由一位叫让·西汝蒂(Jean Cerutti)的意大利人担任教师,于七岁开始学习钢琴。
" ^- `8 ~' M- X0 F
# N5 ]4 n! {5 [$ C6 S
- s! ~# s5 q$ k6 O* n
) k4 T, Y2 Z5 I5 r% t    1871年10岁的德彪西获得曾是肖邦学生的Marie Mauté de Fleurville的关照。1872年,11岁的德彪西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在那里学习了12年,他的作曲课、音乐理论及历史课、和声课、钢琴课、风琴课、声乐课老师们,几乎都是当时的知名音乐家。有Ernest Guiraud、Louis-Albert Bourgault-Ducoudray、Émile Durand、Antoine-François Marmontel、César Franck、Albert Lavignac。德彪西是一个看谱就能知音的学生,他的钢琴提弹奏得非常出色,可以进行专业演奏,他演奏贝多芬、舒曼和韦伯的钢琴奏鸣曲,肖邦的《第二叙事曲》。( S9 ?5 \! L; U) S8 i, `, @7 [; v# y; _

& k, j, \( m2 C( n  德彪西在音乐学院学习时,就显露出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他在自己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始终有一种打破陈规、探索新领域的强烈愿望。为了寻求一种新的音响组合,他常常在钢琴上连续弹奏一串串的增和弦、九和弦、十一和弦以及全音音阶等等。他弹奏的和弦,全然不按照传统规则予以预备和解决。为此,他常常遭到教师们的责备。 # V# j3 N/ }' @& G. h6 ^
* C6 E7 j% b5 `5 ^
  1880年,德彪西到俄国担任了柴科夫斯基的至交——梅克夫人的家庭钢琴师。这个机会使他受益匪浅。他由此开始接触到许多俄国音乐大师的作品,特别是穆索尔斯基的作品。这位大师的极富特色的新颖和声,对年轻的德彪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他后来所开创的“印象主义”音乐奠定了基础。3 u* A, K4 X: }: B& n, V9 N! e

2 s- z6 ~4 ?# m9 T7 Z6 r  1883年德彪西回到巴黎音乐学院,他以他的《L'Enfant prodigue》获得罗马大奖,他获得了一份奖学金和前往设在意大利罗马的法兰西学院四年留学的资格。
9 j0 H! @' j9 P
+ C0 [6 F( H; b8 F# L3 B( \7 U  1884年,德彪西以大合唱《浪荡儿》荣获罗马大奖。从此,他的创作活动逐渐频繁起来,同时,他还广泛结交当时欧洲最活跃和最有影响的作曲家,并对瓦格纳的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885年-1887年,德彪西是在意大利罗马度过的。: ?' Z. R& Q1 d' ?, |
% k  |, \  U* O  A
  1888年他没有完成罗马的学业,就离开那里,到德国拜罗伊特参加音乐节,在那里他被瓦格纳式的歌剧震憾了,他在拜罗伊特呆到1889年才回到巴黎。瓦格纳早在1883年就去世了,但是他的音乐风格影响了青年德彪西。9 Y9 ]8 ^6 s0 H5 E+ r  o# o- U

2 e; t& a: Y1 y" e" Z6 E* T. W  1889年,巴黎举行世界博览会,那一年巴黎艾菲尔铁塔树立起来。在博览会上,德彪西听到了爪哇甘美朗的演奏,对十二平均律和五声调式影响深刻。 7 u4 X0 E6 S" b

3 V9 K9 C% S6 Z8 U  1890年以后,德彪西和象征派诗人马拉美结识,他加入了以马拉美为首的巴黎文艺沙龙。在这里,德彪西结识了许多青年艺术家。他经常参加他们的艺术讨论聚会,这些艺术家们的一些全新的艺术观点和思想深深地影响着德彪西。他开始欣赏他们的诗,并为这些诗歌谱曲。这时,他的音乐已开始带有“印象主义”色彩,并逐渐发展成为他最后总的艺术风格。
7 p; r* E) \# m1 T  E/ N; m  q# A# R, b, F* a
: C3 l/ v+ n- B1 n
, l5 Y6 w/ x# c8 n) r4 Y  z4 B7 R
二、德彪西的音乐特色9 j& X$ U$ c! n& n/ _

; m. u0 ?1 M2 V! G' E% V8 y
; f$ m- i5 a* T, Z5 U- @% @, A7 J/ S# i8 v) t; A; F
  德彪西的音乐和古典主义音乐相去甚运。在他的作品中已看不到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结构、深刻的思想性和逻辑性,也看不到浪漫主义音乐的丰富情感,取而代之的则是奇异的幻想因素、朦胧和感觉和神奇莫测的色彩。他的和声细腻、繁复,配器新奇而富有色彩,旋律略带冷漠飘忽的感觉,这都是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所不具备的。德彪西一生创作的作品虽然不多,但他的作品每首都有其突出的特色。他的许多作品已经成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典范,其中著名的有:歌剧《佩利亚斯和梅丽桑德》,管弦乐曲《牧神午后》、《夜曲》,三首交响素描《大海》,钢琴曲《版画集》等,此外还有一些声器乐和室内乐作品。
) ?. l7 ~. T% r, G  V4 U( W/ ~$ Z. C* i
  德彪西的音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尤其是他那独特的“印象主义”风格,对二十世纪现代音乐起到了直接影响作用。因此德彪西又往往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的开创人物。3 n  C2 |* r8 T/ f; b0 l5 ]+ N4 {- ]
' |' |& U3 C% Q0 f
  除了作曲、教学外,德彪西也从事音乐评论的工作,由于他的评论立场中肯,言辞锋利,相当受人尊敬,曾出版乐评集。由于此时巴黎美术界的发展正值颠峰状态,雷诺阿、莫奈、塞尚等画家十分活跃,当时莫奈完成一幅名为<日出·印象>的画而名噪一时,这便是印象主义、印象派等艺术形式用语产生的开端。再加上文学作品都以标榜"印象主义"为题材,这些文学家与艺术家互相往来,对于音乐家有很大影响。德彪西遂将其理论应用到作品中,发展成为印象主义,成为印象主义的创始人与完成者。1 u- V' U: y, j8 o
/ \2 q+ w; N/ `
生前的最后十年,是德彪西艺术颠峰的时期,许多伟大结束的代表作皆陆续完成,自成一派而闻名世界,也经常在欧洲各国演奏与指挥自己的作品。至50岁起,被癌症所困,身体日渐衰弱。当第一次大战爆发时,德彪西于1918年被炮弹炸死,享年56岁。( t, ~/ K: d/ Q) ?; d) w  x" ?

. P1 ~5 H* Z6 E. A    德彪西这位现代音乐的创始者,开发了任何音乐家都没有发现过的、奇怪的音响世界。他生于 1862年。他的前辈中并没有音乐家,他的父亲是一个店主,穷得不能给他的儿子任何种类的教育,因此他计划使他的孩子成为一个水手。但是一位曾经做过肖邦学生的好心肠的夫人,对这个有音乐天赋的孩子很感兴趣,于是免费给他上课。德彪西十分珍惜这个机会,他努力学习,十一岁的时候,德彪西就考上了巴黎音乐学院。德彪西在音乐学院期间,成为某位有钱的俄国贵夫人的一个三重奏中的钢琴家,并且有机会到欧洲各地旅行——佛罗伦萨、维也纳、威尼斯,而且最后在那个贵夫人的俄罗斯庄园里住了一段时间。在那里,德彪西遇到一些正在努力从民间音乐中为他们的祖国创造一种民族音乐的俄国作曲家。德彪西对这些俄国音乐家所使用的,与别国作曲家们所用的大调、小调音阶大相径庭的奇怪音阶非常感兴趣,这些音阶是建立在狂热的东方民族的民间音乐基础之上的。; j) P  G* T+ L: Q6 w+ z' X) G

7 y2 D. F0 _* r7 r+ D  y  一年以后,德彪西回到巴黎音乐学院,并像许多别的法国音乐家们一样,因赢得了罗马奖而完成了他的音乐学院课程。但是他写的音乐与别的音乐家完全不同,他不常使用那些传统古典音乐中所用的大调和小调音阶。有时,他会回到早期教堂音乐的那些有点古怪的古老调式上去,他还经常使用一种全音音阶。我们的大调和小调音阶是由七个音组成的,五个全音和两个半音,而大调与小调音阶之间的区别在于那些半音放在哪里。在大调音阶里,半音总是处于第三音和第四音,和第七音和第八音(3-4;7-1)之间。在小调音阶里,其中的一个半音总是在第二音和第三音之间,但是也有几种不同的小调间音阶,在那里,第二个半音处在不同的地方。德彪西最喜欢的音阶有六个全音而完全没有半音(如C、D、E、升F、升G、升A),所以他的旋律听起来同任何过去的音乐都不一样,而他的和弦就更加奇怪。德彪西正是运用了他所偏爱的全音音阶,构筑起他与众不同的“梦幻世界”。
. t  M, S) M* }& x/ \* e/ F9 Y' D, W$ U0 h# i  h% c
  德彪西对传统音乐作了许多大胆革新。之所以只有他敢这样做,也许是因为任何一个音乐家都不曾有过他这样的一双敏锐的耳朵:德彪西实际上比一般人听得见更多的泛音。正像一种颜色往往是由一些别的颜色组成的那样(紫=蓝+红,橙=红+黄,等等),一个音往往也是由许多音组合而成的。各种音是由空气中的各种振动引起的,而正如我们从希腊的单弦琴上看到的那样,一个音是高还是低,要看振动有多快。但是,一个音除了第一个或主要的振动之外,还有一些次要的、共鸣式的振动,正象一块扔到水里的石头引起的不是一个波,而是一圈圈不断扩展开的波纹。泛音中的第一个和最强的是基音上面的第五个音,这是德彪西不用助听器也能听得见的音。假如我们有一架调音调得很准的钢琴,不出声地按下一个琴键,然后很响地敲击它上面或下面的第五个音,我们就往往能听见它作为另一个音的泛音,发出德彪西曾经用耳朵听得见的效果。第二个泛音是原来的音(基音)上面的第十个音,第三个泛音还要高,但已十分微弱。下面的泛音依此类推。
; W/ W  F; [" [) |
& ~; ?9 j- d+ C造成不同乐器音色差别的主要原因,就是泛音的不同。一把像小提琴那样的乐器,其中的较低的泛音较强,就有一种平滑而圆润的音质;而一把象小号那样的乐器,其中较高的泛音较强,就有一种较为洪亮的音质。德彪西建造他那古怪的、非尘世的音乐,用的就是这些在空气中听不见其振动的音。他为了让所有的人们都听见,大胆地敲响了那些人们甚至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听见了的声音。由于德彪西敏感的耳朵,他还在管弦乐队里使用各种乐器的不同组合来发出柔和的、闪烁着的音响效果。起初人们还被他的音乐所困惑,并且不知道怎样理解它,但是一旦听惯了,就会非常喜欢它。德彪西所创立的这种音乐,就是被后人称为“印象主义”的音乐。
. A( H, ~! J7 P! d, k4 X6 f" G& w* w" @% u! k1 w  L
- r3 Z/ a: V  @7 w. w
8 p- K6 j$ y1 m  p, i
三、德彪西的主要作品:2 K8 w  |4 H6 p) |: ?# ?

/ [  A5 e# t) J5 {3 Z1、管弦乐0 j% B. p1 S/ Y9 b& P
  u3 d* s; t% V2 S) `$ r
《牧神午后前奏曲》(1894年) 《夜曲》(1899年) 《大海》(1905年) 《意象》(1912年)
2 K: y, t. b' E; |1 Y) Y, w" O5 c0 b3 U% r' ?- A
2、舞台作品
2 a4 e- D1 D4 v/ s5 G8 V+ k/ B. B* Z9 U3 z/ w
《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歌剧,1902年) 《圣塞巴斯蒂安之殉难》(神剧,1911年)
$ D) j; }7 U1 s7 l# M5 J- H% ~8 @& M. R7 [1 B9 q
3、室内乐
  W$ l. U. t4 _  o. \3 x7 o4 k1 A: D5 d! E+ L" Y& \
《弦乐四重奏》(1893年) 《大提琴奏鸣曲》(1915年) 《长笛、中提琴和竖琴奏鸣曲》(1915年)《小提琴奏鸣曲》(1916年-1917年)" q8 Q. Y$ n! p3 L

2 x7 ?0 R1 Q3 R' j7 W9 d4、钢琴曲6 O4 F) m+ r7 V) l6 p6 x
3 @5 k( F  B4 m# l, E
钢琴作品
) s. U+ f5 d0 o8 n6 @) C9 l/ {. L1 K& @( H1 S2 q
1884----1900年 第一期作品
7 P( v- Y8 A) G
! q+ @8 V6 Y- l( r9 U5 [《两首阿拉伯风格曲》(作于1888年)
: T. o0 \6 z1 L$ ]) H4 r3 C
/ \6 y0 C7 U6 \5 a9 ^2 M+ v9 I" [《贝加摩组曲》(作于1890年,1902年修订)
" D7 a) z+ C' M8 t1 W/ A1 Y, \0 K; S3 H# x
《冥想曲》 (作于1890年)
, y  y# k' V! ?4 d% L  b) G9 B/ C3 Q& M/ V' H. g* R, a' |% D
《叙事曲》 (作于1890年)% y1 ]% c( q& o# V- c
% m- h. X  ?: ^; w
《舞曲》 (作于1890年)
8 _& K( w4 z4 j; m# {' |  I- w8 ]1 H
9 Y+ ^# \$ L3 L4 i2 Q0 W《夜曲》 (作于1890年)7 u4 P% b7 ]; y

' g9 f% D" W* |7 v0 w0 B《浪漫圆舞曲》 (作于1890年), ]" M& G) a5 A. a6 L. f( T% e

  B; O* P+ h; X7 M  G4 v, z《为钢琴而作组曲》(作于1900年)( _; P0 G! ^3 J$ g7 O: s, p
* e# Z3 v9 _# f$ a4 v% V2 [
 ---------------------------------------------------------------2 _7 c5 N% X6 Z/ {2 W' X! j$ Q
5 S3 P0 ]/ H& `5 f, z+ p
1901年---1904年第二期作品
; u7 C% z5 X: _; Y- q5 m$ B! j5 C6 q/ A# k" K! D
  印象主义成熟阶段,但也有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
: c% q+ e- ^" z1 d5 D* |8 `6 Z' d: _# D6 E7 j8 g: r# ^
《版画》(三个乐曲《塔》。《格拉纳达之夜》。《雨中花园》)创作于 1903年
/ y' [( ?4 |- z6 F: B+ L1 O$ ^& E
$ Z* s0 x( `- y! {3 j《欢乐岛》
1 ~) q. F2 i1 p
3 ~6 Q2 @( f8 B$ r, ^/ }/ V《意象集》 (第1集)--(《水中倒影》。《向拉摩致敬》)
0 ^/ X4 K9 ^0 h: a
7 V, R! _- P; k, P- u创作于1905年--1907年后期作品
& b8 E7 n; f( b2 Z7 |( C
% `+ O9 L1 ~/ ]3 z( T7 j《意象集》(第2集)--
# V. k! k' U1 R  j$ t) S; L& w* I8 w1 F) H  i6 e) f: |* P6 j! R
《儿童角落》
" V" @+ i$ w# Q6 j$ @  V8 n' ?0 y7 b
《小黑人》
* O8 p/ ^* X4 p
- P3 V: c7 C  z" ?- y《前奏曲》(第1集)(德彪西于1901至1913年连续创作了二十四首“前奏曲”,《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是德彪西所作的包括十二首乐曲的钢琴曲《前奏曲集》第一集中的第八首。虽然此曲集被地表自称之为“前奏曲集”,但它在构思上和形象上与传统的前奏曲已无相似之处。德彪西运用钢琴音响色彩调色板上的一切手段,创造了新颖独特的语言,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系列别有情致的音乐形象,扩展了“前奏曲”的表现领域。《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就是其中最具特色的作品。)) c) u: E: v& F0 u
9 l+ A2 p; |5 V1 I" i4 Y0 `
5、合唱
5 O% s- V: Z; ~/ c0 `7 a
* e  E- c8 C, b+ {3 e7 ~% d《浪子》(1884年) 《中选的小姐》(1888年)
+ N2 F! T6 s6 s. x9 M+ R" d  u# _* ?+ I5 j0 w8 h' ]
6、歌曲  j5 R9 r( \! J; u! z6 ~2 M3 g2 S
# {' o" z+ Z- G3 n7 ^7 a
总计五十余首
' v5 j2 ~" \, C4 z1 f* B3 N2 n8 Z' N. G& W8 L
8 {9 v8 ?7 ~6 d5 \) [) O
01300000206900131330924985218.jpg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5万

积分

4

听众

6077

音贝

音频应用中级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56447
发表于 2010-8-2 10:3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句式,很好的表述。支持朋友  。:victory: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 鄂ICP备16002437号-6 )

GMT+8, 2025-7-16 12:13 , Processed in 0.041610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