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用户想踏入到HiFi的这个领域,然而提到HiFi总是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但实际上,耳机HiFi的门槛主要在繁多的术语与参数,之前我们简单给大家介绍过一些参数上的知识,今天来跟大家讲讲耳机的常见类型。通常我们在耳机的时候总会跟老板说给我来一个耳机,但具体是什么类型的却往往不能清楚的表达。例如:许多消费者将耳麦与耳机傻傻分不清楚。其实,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类型。 * {* w, d- |1 e+ j2 l
; m' b; V. B8 j
由于耳机的佩戴方式多种多样,这让初学者很难一时间搞清楚每一种耳机所属的类型,这就会造成一些购买上的误会。而判断耳机的类型是我们买入耳机HiFi的第一课,分清楚耳机属于哪一类型,会让我们在看一些评测文章或者听感的时候更加容易上手。
; M4 X9 Y6 J; }( w5 K/ E" n
9 D0 i4 |* Z0 r# }7 e' O ?; v! t" @+ }1 o. ^2 h
0 [" U7 C1 G A. k8 h, [
你能分清每一种耳机类型吗?% }- d1 f! v5 T7 \7 G
8 K! ?$ e t1 w& |/ f" |
2 @/ X! Y: C6 _5 K: H% e5 G( l" ?
你知道耳机有多少种类型吗?! ^3 t, R6 U; t1 T: B; w5 G" Z
# w8 u+ r$ Y i8 U7 _& g
5 d) K2 J1 d% B, m {: v2 i$ T
* N4 I. j* Z" a( j3 N1 | 今天,我们就从最基本的耳机类型来为大家介绍一下那些摸不清楚头绪的耳机类型,如果你正准备加入到耳机HiFi的大家庭来,那请不要错过下面的文章。 6 \. i: L% e' A: f
& u7 X" _* d( B: d3 L1 u
; M; |% Y( |" {
, k$ ?! a; ?. W& }
# w+ X% b( `% }# G常见的耳机类型
: R5 o) T; X+ A
6 s- b$ N* n9 t& `* L1 T 按大类来分,我们经常提到的耳机类型无非三种,一种是耳机;一种是耳塞;一种则是耳麦。这三种类型是按照产品的外观来区分。(需要注意的是,此时我们提到的耳机并不是产品线的总称,而是其中一种产品类型。)2 M- `. S1 O5 b4 Y. {
4 b% N0 v+ W7 z; r7 W, a
, F$ ] r' e4 g2 V$ E) H) |
: f* b- B( w- c$ y. s: o这些耳机都是一个类型吗?1 \5 I. m. V: O; q
* g5 }1 Q4 k: O- H" k
1 A3 x* C- ?) J4 i- F
: Z: J# T( m/ }2 _% { 从名字来看,耳塞是我们非常好理解的类型,它的体积小巧,是塞入耳朵中的一种听音产品。有别于耳机和耳麦,耳塞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提供给听者更好的私密性,不会因为大尺寸耳机的漏音而影响到他人。同时,较小的体积也方便用户出门携带,甚至是放入口袋中。 # `2 f; o5 ?4 W8 p/ M# c
5 N' \. O0 ]" v! E
5 O9 P; v% M0 J& @/ X' D
5 g, H0 ]! | q3 X3 S5 J
看似一样却有不一样的叫法8 ~4 g. B' g0 K. r8 b" F. K- h
h s j: q1 `) ?
+ F4 x" j/ Q/ {7 a# k j+ }% ?6 L: D$ Z6 |
而耳机和耳麦则是目前许多消费者容易产生混淆的名词。在耳机专卖店中我们常听到消费者将头戴式耳机成为耳麦。其实,耳机和耳麦在专属领域里是截然不同的,耳麦顾名思义是带有麦克风的头戴式耳机,而这里所提到耳机则是不带麦克风的头戴式耳机。两者的区别在于一个小小的麦克风,或许是多年来历史的遗留问题给消费者造成了误解。
M$ L$ a1 G* c; G, u
9 c# ]# i% b6 h1 _) I 根据我们常见的耳机分类:
; T) ^4 Q! t3 r( t6 K0 T. r8 C/ p" T& f/ h9 Z O
常见耳塞类型:入耳式耳塞;非入耳式耳塞;耳挂式耳塞: x: p# D0 P2 S \
' Y. p7 }5 |' z- B( `" s/ m8 p
常见耳机类型:便携头戴式耳机;头戴式耳机;后挂式耳机;耳挂式耳机和HiFi头戴耳机
. `0 k2 Z& H9 l. m7 V8 Y3 ?2 u' |- H5 c& K- d
以上这两个主要分类并没有完全依照某一个标准来制定,而是多年来在耳机领域内墨守成规的划分类别。并且这些耳机类型基本涵盖了我们常见的产品,说出来绝对不会被认为是小白。
+ O! W; F& y* m4 U% ?1 K" D( H; c+ C; ~* I6 H% _( e9 I( Q
: w" c+ d7 i2 {, n耳塞细分有学问, V' J1 q. ~; p7 S" W
* ]: ~( a# B( T7 g- _ \( i
( g$ i& P0 Y% P( w2 n& a: j$ T
说完了大项的分类,让我来将这些看似很复杂的耳机类型一一对应,首先是耳塞部分。从这几年的耳塞发展来看,产品的侧重点已经从非入耳式耳塞专为入耳式结构。一方面入耳式结构具有出色的隔音效果,另一方面个性化的造型也给用户带来新的感觉。所以说,入耳式耳塞随处可见的情景不足为奇。: }2 N9 e: W# o1 D
1 [& Q2 G* ?$ I& [
: a2 `. R6 y+ D5 a; X8 p; [
3 n% g' m) h+ b+ `! |6 N1 ?
典型的入耳式耳塞! T6 e# q8 \3 N6 {& T0 r
. \8 l. n% z7 w& L% \' {; g+ j0 y, y( X2 L3 S
! D/ F' a. \4 J, G+ M I3 D
入耳式耳塞
; P# B' u, j8 |% j/ |1 @: N9 ?- ~! m* E& F! J7 g
入耳式耳塞的特点是将单元发出的声音通过一个导管传至耳膜,整个过程是完全封闭的,减少了声音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并且通过特殊造型的导管胶套还能填充耳洞起到隔音的效果。从下图可以看到,入耳式耳塞的造型酷似一个“蘑菇”。
, Z/ X% T: _3 Z8 ]
9 o5 l6 n: r( R m' ~2 H: `
# T0 V( a( [6 ~" U
% }8 T* E c# B6 t! p, h6 K$ t Q
非入耳式耳塞
& S7 p L2 L E- y/ {
. I- y$ {+ |) {( T$ r) v
+ Q/ t, f2 T4 W/ b* {1 o8 D* n2 k7 \# n# ^1 y8 o
非入耳式耳塞 8 ?/ Q$ J! |; G1 m
* z, c0 @7 b5 x# w. r9 G$ o
非入耳式结构正好与入耳式相反,它并没有设计伸长的导管。而是将发声单元直接对应耳洞,也可以理解为人耳直接贴在音箱的扬声器上,只不过耳塞的扬声器很小。这种结构的好处在于声音比较自然,对于耳洞较小的用户来说佩戴更舒适,但在隔音效果上差强人意。7 p- ^9 N* \+ V+ P
8 |- r. W% x3 Z
以上基本涵盖了我们常见的耳塞类型,当然除了入耳式和非入耳式,还有一些具有特殊佩戴方式的耳塞。在这里我们称它们为耳挂式耳塞。, n( M( o' r6 O2 ]" T1 A, R) B
, b k d* `6 e& Q) I+ L. W, N) c0 [3 a! O9 e2 |
8 e- |8 p5 z' e* {' [2 g- S" z, N+ v# |; N* _+ V% }
. B) c. [+ V" k7 i
. r, M- t: V) f. f; y; o/ X
耳挂式耳塞
3 `8 q9 a7 {& X8 R( G+ G `8 B) Y: Y
4 w" w/ i; C: Y
0 S R' s Z4 `/ z0 G
耳挂式耳塞 ; u N& W$ p' H8 x% e; U, A C# t9 d! I
0 Y1 _) J+ `& _* ]( K6 Q 耳挂这种佩戴方式流行于7、8年前,那个时候的用户认为耳挂式结构不仅拉风,而且还能够便携,以至于那个年代兴起了一股“耳挂风潮”。其中,典型的耳挂式耳塞有B&O A8、铁三角EC7、EC700、森海塞尔OMX980等。不过,耳挂式结构的佩戴实际上并不牢固,漏音问题严重,并且整体框架不够坚固,容易损坏。种种问题导致了今天在市场上耳挂式成为了一个“稀有品”。, }; b p |4 A& j' @) ^' f3 }4 ^
" d- y- m, @! u& k1 C7 t1 g
% Z; m2 E' B7 C
不仅仅是“耳机”/ ~- I! D% h: {6 Y+ G$ b
8 G& h8 s3 l- u( \% {* Q2 `
. @ W- {( y- @' l$ ]4 Z$ O7 H8 H 和耳塞相比,拥有较大体积的耳机在产品类型上就显得多种多样。目前我们常见的耳机类型主要以便携头戴式耳机为主,其他的产品类型大部分为HiFi领域。大尺寸单元带来的震撼效果是天生的优势,所以说也是耳机市场上的主力军。, y0 p+ j" K, `/ B
( ^! b8 G7 X4 T4 t
% ~2 y3 J$ B* g3 n
+ H2 I) r% d/ w# `7 H: h; O9 u
9 q; W- E U. Y; e6 U' b4 k9 P
* u! ]1 ]" @/ S0 @7 Z2 H
便携头戴式耳机
9 y9 }, z3 q7 b0 v. A- l1 h% v' b o" O$ x
: g6 p. X9 b# Z I$ p2 @6 k, _: ^
" ] B! A$ W( C& E8 i0 w- t1 W 便携头戴式耳机 9 e! ]9 G6 Z# r3 Y& v1 t
5 z4 S! ~ o1 }; L; d+ N 同属于头戴式耳机,加入“便携”二字后使其拥有了“柔韧的身躯”。便携头戴式耳机的最大特点在于出色的便携性,其中以森海塞尔PX系列和AKG K420为代表。这些耳机均可以通过折叠将体积缩小到可携带的空间,非常适合外出旅游时使用。并且和耳塞相比音质也更为出色。
. p1 a; `2 n1 O; c& l
$ Q. a9 ]' [) n( u% C; g7 [' Z6 \7 Y: B8 [
* @* v& a M$ [9 L' x( U/ `" M
, Y8 a8 q: ^" B
3 F% T9 J$ @: n: Q8 `7 L
1 C7 S! z7 u* A# b. X( h普通头戴式耳机
+ y$ {$ l2 ?/ x. d8 c& X
; C. |1 y7 F7 K1 Y& ?( u
7 ~7 M7 k8 `+ U6 X5 t; gHiFi级头戴式耳机
5 g, y# t% d$ }8 `- m% I- n0 T- `8 ~7 J7 H. {1 m
/ Q* e% Q6 r# {9 I
3 [, k+ y% |' A" F 普通头戴式耳机和HiFi级头戴式耳机 6 v: R- F( \$ w! F& t' b/ Y1 U# q
, |' E; U9 s }4 ~; y
所有的耳机不可能都具有便携能力,所以除便携款式之外还有标准的头戴式耳机,这一类型的特点是单元尺寸更大几乎可以包裹耳朵,并且结构框架厚实,是专属于室内使用的产品。而从价位及定位上来看,1500元以下的低阻抗(64欧姆以下)耳机属于普通头戴式耳机,例如森海塞尔“5”系列。而2000元价位以上并且阻抗较高(64欧姆以上)的耳机为HiFi级。当然,一些少量低阻抗HiFi耳机例如拜亚动力DT880(32欧姆)等也属于HiFi级。: p3 Z. q y4 F/ R
) B+ b6 y; r4 e7 a 可以说,HiFi级的界定并没有明确的标准,这需要我们一定的HiFi经验来进行判断。比如魔声系列耳机虽然售价较高,但并不属于HiFi类别,定义是否为HiFi还需要从声音及单元调校来看。
; Y: ~# J7 P; [% @2 H" h! K, \7 l, ?2 W4 {# |
8 e! r( j" I2 v6 Q8 B/ ~) d' @# C0 _& ]: \- c5 c
# ~: S! T. a: I: ?
7 l) e5 e, t1 W6 _* Z
3 p' Q4 P$ Y9 T0 s耳挂式耳机* D- J- R9 t% n: k% N# N
- w0 O% s5 z- n3 a. a
, T3 n- ~8 w/ s6 ]0 z! e后挂式耳机8 h! u8 B5 w: m
5 X, W* `: [5 K' N/ j
1 r. K: ?' G6 j) h
! G% B W1 x7 ]3 l 耳挂式和后挂式耳机 ( L3 d) K; C: x* l& r" h1 W
# q3 a5 J. W: Z0 A) D* o
传统的头戴式耳机虽然样式丰富,但是头梁的设计对于有特殊发型的人来说是个噩梦。所以,耳挂式和后挂式的出现解决了发型的问题。当然,它们的优缺点跟耳挂式耳塞一样,漏音问题严重,直到今天同样没有解决。比较常见的耳挂式耳机为索尼的EQ系列,而后挂式则多以运动耳机为主。目前两者的市场占有率都不高,售价也比较便宜。
7 M) v I8 G0 [4 X8 v+ F; O4 D: s# H& t( B0 \. w7 W6 e& o# a
写在最后:( f7 X9 l3 d+ m
2 f; O% o, M, ^2 |" c5 b/ |. Y% P/ z
耳机的类型千奇百怪,但产品类型的流行趋势代表了当下消费者的消费观,和5年前相比,耳机行业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个类型的兴起伴随着一个类型的衰落。而消费者在眼花缭乱的市场中也应当具备一定的产品类型知识,这样不仅让你在挑选耳机时得心应手,同时也为后期的HiFi之路打下基础。以上的这些产品类型只是一个开始,在今后的文章中我们会一步步带你走入HiFi的殿堂,其实HiFi并不复杂。
: b& N; R5 P2 D5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