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882|回复: 2
收起左侧

[耳机] 关于线材与耳机的区别

[复制链接]

3316

积分

2

听众

-518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3316
发表于 2005-11-27 13: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线材与耳机的区别- S0 A* Z1 R; z5 @1 S& @4 X

7 N" u+ X: E! G关于线材与耳机的区别简单归结为以下三个问题:
! k. D5 j9 `& v+ P0 {3 P0 v% j
* F6 _( k0 b; t8 V3 Z1、什么样的线材是好的?- |" m* d' p$ z5 Y# S: H5 N; q
2、线材对于整个系统而言到底有多大的作用?
% f7 E* d* {% p+ I. k3、线材的利润到底有多高?是物有所值还是暴利?
3 P8 x- r" X& L/ d
0 @& I. G3 |( E: Q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复杂,只是许多人不能说或者是不愿意说罢了。我个人的看法是:' ?+ K; q: N9 Q' x2 \; u

0 X1 c, p* z9 |1、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不管是厂线还是DIY货,只要它符合你的听感能让你听着舒服并且你可以承受这条线材的价格,那么它就是好线。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好的定义只是针对你或者说有类似器材和类似听音取向的朋友;  o+ E0 ]0 b; j/ w

' g% b& C; H! m2、线材对整个系统的作用是相当大的,大到可以明显听出来,线材不是玄学,但是这种作用是正面还是负面的就不一定了,需要用自己的耳朵去判别;. H3 B9 Q5 N8 n
1 Q5 }4 n1 c, W* S8 C. i
3、线材的利润绝对是超级高的,即使是那些所谓的实惠的DIY线也是有很高利润的。如果某条线符合你的听感并且在你能接受的价位,那么它就可以称为物有所值。
, I2 f2 ~6 A- M5 z& u% n; \6 z9 J7 a( v+ X, S. N' ~* ?8 }

5 I* v3 s/ `% b( S2 {" X7 }# u3 [. A4 z9 M# D- X7 n2 K
回答完这三个问题接下来说说我对于线材的看法,就个人而言我对线材不太感冒,毕竟解码器耳放耳机都没折腾明白就去搞线材无异于舍本逐末。对录线信号线电源线是可以玩一玩的,他们对于系统声音的改变是实实在在的,只是这种改变不会是天翻地覆的巨变。- }: R  g% [  y0 B0 |
1 r! A% B+ I, x1 N3 o4 z
耳塞耳机换线在国内挺热门的,这种并不是因为原线损坏而进行的换线在我看来是一种十分不推荐的做法,国内外大厂的高端产品线材都不是随随便便就选出来的,花上几百元换一条外边光鲜的线材很可能满足的是你的心理而不是声音需求,当然我承认如HD25-1采用的铁线确实在听感上有一些负面影响,不过作为一个ENG/EEP耳机它需要高强度的线材保证它的使用寿命,使用监听耳机听音乐本身就不是一个十分明智的选择换线更可能让它失去监听的特质,你说这到底是合适还是不合适呢?看到许多一方面抱怨做工差线材烂一方面购买HD25-1的朋友我觉得很遗憾,莫非只有这款耳机适合你?在目前耳机市场新品不断的情况下我不这样认为。; b6 \0 i' B/ U- g* N% g2 i

% D9 c0 f3 r% Y0 P( C5 J# Q& U8 m2 |  w
5 |& `" T6 U: N
耳机为什么要设计成可换线的,我觉得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利于维修可有效延长产品使用时间,如森海塞尔的不少产品都设计成可换线的,我觉得他并不是为了让我们通过更换来改变声音;其二是专业运用,提供不同长度不同接口不同材质的线材以应对不同的使用环境,拜亚动力和AKG的监听耳机都是比较典型的代表。罢了,想换线是个人的自由,有钱愿意折腾咱们管不着,但对于腰包并不丰满的朋友来说是否更换耳机耳塞线是一个值得反复考虑的问题。
  f) o! P: a# ~2 H- X8 f( d, P% U8 i* Y9 L- f6 Q
更换对录线和信号线电源线可以说是比较经济效果也比较明显的办法。其实这些线材一样有各种各样的猫腻,相比耳塞线他们的加工门槛更低,不需要特殊的插针插头,一把烙铁一只电吹风就可以搞定。那么我就以对录线为例说说有什么猫腻。: G9 g0 X" x8 l9 T$ i' h& b

; p9 Z+ K' D* _0 L+ U' R5 V( i' b6 H. z9 h- J

  f0 m4 G2 z* b% i( O. c我个人用的三条对录线都不是什么高价货,一条是秋叶原的成品线,一条是森韵老板DIY的,还有一条是音乐虫子为我定制的。看到这有的朋友肯定会说连一条千元的原厂线都没有还谈什么发烧,这话也对,没玩过高档器材自然没有参照对比,就像在一群矮子中比身高,永远也不会有什么建设性的突破。但是那些千元对录线又是哪来的呢?国外小作坊还是国产山寨?对于这个问题有朋友会说我选择ALO TWAG,他们虽然看这样子很好(其实看高清图还是不太行)但真正的科技含量又有多高?看看散线的价格再说吧!这下子又有人不愿意了,你总拿散线说事有什么意思,散线虽然不能代表什么,不过你觉得他们那焊接工艺焊锡插头热缩管就那么值钱?25一个的纽崔克插头在HIFI线材店里我见过卖50的,他们会告诉你威宝插头不到100元就可以买到?在专业器材里我还真没发现哪个品牌的线材用的是威宝插头,为什么不用?我觉得不是成本的问题。这就是差价这就是利润,而广大消费者只不过是不明真相买单者而已。
8 L+ g4 g0 s+ E( p7 @
! X% D! T0 c/ W! R0 C这话说起来可能多少有点伤人,但是事实确实如此。国外像ALO之类的厂商做出来的东西也就是那么回事,有人曾拆解过ALO的DOCK头结果大跌眼镜,其做工之差简直连国货都比不上,只是他们多少还有点良心线材上没作假,实打实的铜材。不过国外小作坊和国内一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我们要相信山寨的力量,甭管你想要什么材质什么颜色应有尽有,名字要多诱人有多诱人,只需要几百元你就可以拥有国外大厂顶级线基单晶铜甚至单晶银的对录线了,怎么样听着是不是就想买?但是你觉得这现实吗?去查查音乐丝带欧丁和瓦哈拉的成品线价格吧,再看看他们成品线的样子和那些DIY有多大差异,顺便有时间还可以淘宝一下,巴德线档次不高价格也不贵15元一米,欧丁当然不能这么便宜毕竟是上代旗舰——38元一米,那些所谓的殿堂级线材十有八九就是用这样的线基套上一层又一层的热缩管蛇皮网然后来一个华丽的变身。别不信,淘宝是个好东西,它在为我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能戳穿那些虚假的谎言。2 Z. b7 r2 \0 D2 M5 M
  @* H: T) ?8 U, K! ]

+ Y5 n" |8 P0 r7 o. x, X0 q8 l
& ^& a. D$ W9 d: ~: n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3316

积分

2

听众

-518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3316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7 13: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国内300元以上的DIY或类DIY线材是完全失望的,300以下还能容忍,毕竟以现在的物价300元买条线还是可以接受的。当然他写的那些什么无氧铜单晶铜单晶银你就别信了,就当看个笑话吧。以上这三种线的材质问题是很容易判别,只是大家不愿意较真而已——将线材从中间剪断,把断口放置在空气中,大概需要几天的时间,线材断口会明显发暗严重的甚至可能发黑(这个变化程度和时间与当地空气质量有关),如果铜材纯度不高或者镀的是锡而不是银则没有这样的现象。$ ?1 @. m5 H8 m( \% h

* r  l: d; H' C0 R, G0 h接下来我们简单算笔账做一条ALO对录线的成本到底有多高,以这个为例是因为我一时兴起给朋友做过几条ALO和JENA LABS的对录线。做一根需要50cm线基(成线长度不算插头10cm以上)两个纽崔克插头(佳耐美F12也很好),WBT焊锡和热缩管就不说了,最后算了算以2XX包顺丰的价格转手居然还有十多元的利润,再看看网上的价格不知道各位有何感想?当然你也可以说我工艺不行,焊接技术不行,烙铁不行,甚至是RP不行所以做出来的线不好。而实际上呢,我是在学校实验室氮气保护下焊接的(当时正好做实验就这个资源),用的恒温焊台和WBT焊锡,这些配置虽然不算顶级,但我觉得也够用了(另外说一句氮气保护下焊接和一般空气中焊接声音似乎没有区别)。大连有位朋友入了一条原厂的ALO线,说实话真心没听出区别。
( E, H- l' W) d6 q% g$ w$ R  S! V4 x4 c7 R- K4 t7 m6 W6 T* j! ^1 Z, G
线材的插头是有点讲究的但是绝对没有那么玄,常见的NEUTRIK NTP3RC或者是CANARE F12都是不错的选择,他们价格都不贵全新的25批量还能优惠。高档一点的我推荐oyaide P3.5系列,毕竟相比威宝这样的品牌还是欧亚德更专业一些。威宝插头的红火完全是意料之外的,以前从没听说过这个品牌然后忽然就火了,偶然从百度上看到一条评论“威宝头中性偏暖~素质很好~只要卖家焊锡不坑爹~起码素质上没差”顿时让我觉得笑得不行,连插头都能听出来听感不同不是超级大神就是人云亦云的小白。( t( K# L, |' f  m% {
( h$ j& A& ^5 i: ?* }7 A0 ]& x

( o6 G3 a4 S+ W1 Q$ a# I- S! |
2 ^1 p* N0 |' C什么样的插头是好插头,这个标准并不复杂。一般来说,触点接触牢固且耐腐蚀,接触电阻低,耐拔插,易于加工焊接——这就是好插头。至于用什么碳纤维纯属扯淡,除了质量轻真没发现对声音有什么好处。T1这种级别的耳机用的也不过是纽崔克,为什么?就是因为它符合一个好插头的标准而不是因为他用了什么华而不实的技术或材料。有些国产山寨插头或者是插接件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容易上锡,典型代表是雅高聆某些插针和插头。3 o8 R9 \" g7 c" m8 B* F% S5 B. ^

4 |) B& h) J1 |3 p% @7 n线基值得讨论的东西就更多了,首先是材料,铜线是最基本,在铜线的基础上又衍伸出无氧铜线OFC,单晶铜线OCC,更高一级的线材往往是在已有线材的基础上增加其他金属镀层或者是采用合金材料再不就是贵金属材质。这几种线材声音是有区别的,至于哪种好很难说。我用的那条秋叶原信号线是4NOFC材质,基本没什么音染比较真实;森韵的那条线材料未知,不过声音也没有太多的染色比较中庸;音乐虫子为我定制的那条线用的是单晶铜镀银线基,人声表现不错高频延伸和低频力度都有所加强,是一条音染比较明显的线材,这个线材针对DT880PRO的某些弱点加以改进,事实证明效果很好。材料搞明白了其实线材也就没什么秘密了,不过现在铜材价格可不低,进口的OCC线200一米是很正常的价格,台湾的便宜一些也要70左右,好的线材大多要这个价格。太便宜的线来路就值得怀疑了,尤其是音乐丝带,我估计原厂线材销量都没有国产山寨的高。
* g! @7 J/ P* L) |8 |" m; H0 S7 ^  I$ {5 u) ^1 |
. ~1 s' F2 _* }$ C0 D7 V! I
# z; m; Y0 E  `3 |
线材的编织没什么可说的,只要线没有散开就算不编织也没问题。屏蔽是个很重要的事情,但这并不意味着好的线材都粗的不行,如荷兰晶彩线就是非常细的,晶彩线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线芯细幼同时绞合紧密。至于对录线那短短的一截就没必要过多纠结屏蔽了,而且不少手工线表面裹的是热缩管蛇皮网之类没什么屏蔽效果的东西。
# L/ M. ~  D: D" ^/ V9 W1 g
, m7 V2 i0 p) W; I( W! {5 |不少原厂线材都有独特的结构和技术,美国AQ线圣的线多数是李兹线,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线芯结构;卡达斯比较在意线芯排列和线材的Q值;NBS的价值就在那几个小小的焊点上;银彩的超级地线似乎可以理解为一种独特的接地屏蔽技术;另外还有某些品牌的线材其长度是一个特殊值,不能随意切割。这些技术都是多少年的积累,绝对不是某位师傅憋在小作坊里能想出来的。) P& C' ]) n: K+ a
- o; F4 p7 z2 g8 V6 o- R: I
说了这么多,我的用意无非是希望大家明白线材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线材的学问和猫腻一点都不比其他器材少,我只能说线材水很深入手需谨慎。/ S% P8 L6 U1 _" l4 q- z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1万

积分

2

听众

-1089

音贝

音频应用注册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11220
发表于 2005-11-27 19: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受用、学习了!太感谢楼主了… 支持啦!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 鄂ICP备16002437号 )

GMT+8, 2025-7-24 14:17 , Processed in 0.032082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