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说,度 是一种单位,用来衡量音与音之间的听觉上的距离。它是一种量度,其大小是人为规定的。
4 D# f4 c& W: |1 M, m 再解释什么叫八度。这其实是个不太好说的问题,因为其它宽度的音程关系都是在八度的基础上,相对八度而言的。彻底地说清需要从定律开始说起,虽然有点麻烦……
8 z: i9 w; {) i' P, \8 s4 e' @ 举例说明,每个听来有确定音高的音,它的振动都是规则的,是可以保持在某个频率上的,比如440Hz,这就是现在的标准音a,在前人的尝试和实践中,他们发现频率为二倍关系的两个音听来有相似性。比如1与低音1与高音1,听起来类似,虽然比较起来高度差很多。这种类似性在现实中的例子呢,就比如我们有时唱某些歌的某些高的部分,会吃力,唱不上去;此时我们可能会低下来唱,经常听到说“低八度唱”这种说法,虽然与原唱相比低得多了,但是感觉和原唱并不冲突,也还在调上,与伴奏也仍然和谐,只是低了而已。之所以低了很多却仍然和谐,就缘于这种相似性。
6 L4 ]- g. E B- `6 k 那么倍频关系的音听来有相似性,就是说像220,440,880,这样关系的音,听起来类似,这就成为人们确定音律的重要基础。因为相似,也就是说音阶可以以这个距离为单位循环往复,本来无规律的无数个音,因此可以变得有规律起来。于是以倍频关系的两音在听觉上的距离为基础,人们相继定出了这两个音之间的各个音,组成一个音阶,由于倍频音有相似性,于是这个音阶就可以向上下循环扩展,组成一组一组相连接的音阶了。
, y9 m2 i" ^: `( E9 A 后来,由于在通行的十二平均律中,互为倍频关系的两个音(含)之间,一共有八个自然音级(如12345671),于是听来有相似性的这种音程关系,被称作八度。
! r- R0 H/ X3 O" D$ s G 简单地说,度,就是音与音之间距离的衡量单位。音与音之间音高的距离,就叫做音程。
% c, x) |. y0 Z( A 讲到音程之前,先要说些更基本的概念:音级和全音半音。0 _& B }/ X* y6 V6 T# }) b
乐音体系中的各音就叫做音级。像1234567就是基本音级。全音和半音在宽度上是二倍关系,一个全音是两半音的宽度。上面提到八度和十二平均律,把一个八度的距离等分十二份,每一份,就是一个半音,两个半音等于一个全音。在平均律中,半音是构成音乐的最小单位。各基本音级之间相隔的距离并不平均,所以十二个半音构成了有八个基本音级的音列,大调音阶各音之音的关系是全全半全全全半。
- p+ x2 ~# t8 b; W 下面说音程,音程的大小以 度 为单位来衡量。最基本的音程是纯一度和纯八度。纯一度就是相同的两音,没有距离称为纯一度。纯八度为什么基本,上面说过了,就不再叙述了,在许多时候,纯八度的属性和纯一度是类似甚至一样的。在这两个音程的基础上,再加上纯四度和纯五度两种音程,这就是四个基本的纯音程。& c* I0 u% V* Y3 H4 u
各个音程属性的确定,要通过两个条件来判断。第一,音程所包含的音级数;第二,音程所包含的半音的个数。举例说明,13两个音,它包含了123三个音级,因此可以确定为三度,但此时定性并不完全,再看12和23之间都有两个半音,因此13这个三度包含三个音级四个半音,这样的叫做大三度。再例,35包含345三个音级,但是34之间只有一个半音,包含三个音级三个半音的,叫做小三度。$ K1 B+ i# z- S' u; Q& ^1 O
像14这样,包含四个音级五个半音的,是纯四度。15这样包含五个音级七个半音的,是纯五度。如果是1到升4,包含四个音级,但有六个半音的,叫做增四度;1到降5这样,包含五个音级,六个半音的,叫减五度。我们可以注意到,其实增四与减五这两个音程是一样宽的,都是有六个半音,但是名称却不同,这就是音级数决定的,虽然一样宽,但是一个从属于四度,一个从属于五度,名字就不一样。所以说一个音程的定性,一定要注意音级和半音数目两个方面。
+ k% `/ U2 T/ ^) j 从前面可以看出,音程有大小增减纯之分,这些名字的用法也有相应的规定:& L& W4 f/ M, U" H/ {
在大和纯的基础上再加半音的,叫做增;在小和纯的基础上再减半音的,叫做减。; d) V" T' d$ f$ u |
在大的基础上减半音叫小,在小的基础上加半音叫大。
/ y4 ~% w1 p. B \5 c9 u 举例说明,46是大三度(为什么?看上面),那么4到升6,则是增三度,4到降7是纯四度,两者一样宽,但名称不同。(为什么?看上面); o9 p, J- u; T# @9 i# ]& \ W
35是小三度,3到升5就是大三度。同理4到降6是小三度。( Q4 _7 \6 x Y: \0 Z
35是小三度,3到降5就是减三度。3到升4是大二度,两者一样宽,名字不同。 Q, ?3 N% H8 F! H; J
1到升1叫增一度,1到降2是小二度,12是大二度,1到升2是增二度,1到降3是小三度……( R8 e7 L4 q' R2 P& H$ m& v1 X8 d
综上,只要注意音级和半音数目,并且依据上面的大小增减纯的命名原则,音程的判断不成问题。能够熟练判断所以音程了,音程这一块就过关了:) , _! ~: \+ r$ G7 @- ?7 m0 n
下面用半音来计算各种常见音程—— $ K8 j& U3 h0 B4 S
距离0个半音:纯一度(DO-DO、MI-MI)
1 p. U9 v i( {7 l# q+ r9 c* w 距离1个半音:小二度(MI-FA)、增一度(DO-#DO) 1 a* v# W- @4 ~+ j0 [
距离2个半音:大二度(DO-RE)、减三度(#RE-FA)
4 s3 r( ]$ x/ @& m 距离3个半音:小三度、增二度
- O1 ]( Q7 a7 S- h4 K* \ j 距离4个半音:大三度、减四度
+ k Z7 L+ k$ E% j+ G! |( V( a( d 距离5个半音:纯四度
o0 a: N+ t4 ^8 y 距离6个半音:增四度、减五度 . ^! }- }) B; E) U) _% p' N0 y
距离7个半音:纯五度
" k$ E- m7 L' a. ]9 s) P1 E 距离8个半音:小六度
# G4 z7 S1 V. Q# _- m 距离9个半音:大六度
$ C. e: |/ Y% Y( a9 ?- m! v- W 距离10个半音:小七度
, c9 Q( k4 o# F$ d: _" B$ Z 距离11个半音:大七度 : x- V+ Z% C T2 [& k; O$ R
距离12个半音:纯八度 " E9 G5 ?5 I7 ^ ^! B# m
记住最基本的自然音程,其他的就依照原则去推论:若这个音程是大、小、完全音程,那就没什么关系了。但若不是,则比大音程或完全音程还要多半音的音程称为增音程;反之,比小音程或完全音程还要少半音的音程称为减音程。超过八度的音程,称为复音程(八度以内称为单音程),要判别复音程很简单,只要算出这个音程是八度+??度数,再减去一度即可得到答案,如c和c2虽然都是唱DO,但差了二个八度,所以他们的音程就是八度+八度再减去一度,答案15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