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n. s' X" S3 M
' ?2 t& N% w, }/ b, c( x( T研究结果显示,百分之 80 的母带制作曲目超过了 Spotify 推荐的响度水平。 百分之 57 的曲目中发现了削波情况,且多为如Drum&Bass和House等电子音乐风格。
1 R) f! ]- _1 _9 a1 I; Z( _: z5 @2 B
) r; X# q1 T8 l# w! HMix Check Studio是RoEx于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混音和母带诊断工具,主要面向业余音乐制作者。该研究正是基于对提交给 RoEx 的 Mix Check Studio 的超过20万首歌曲的数据分析。以上的分析报告就来自于他们。4 _2 @' M/ Y( @( @' v/ j
: V. [4 S. k9 l# a! F- R
随着越来越多的音乐人选择自己独立完成曲目发行,听众开始注意到这些音乐的混音和制作或多或少存在技术缺陷。在创作者没有经过专业录音混音技术培训或职业混音师帮助检查的情况下,这些带有混音问题的音乐便直接登上了各大音乐平台。RoEx的研究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在卧室音乐制作时代,混音和母带制作的专业技术是否面临失传的危险?5 f% c) q% w, J4 W2 `& @0 Z
, I0 ^+ M% `9 b; Z4 e: L8 o
研究所囊括的混音指标主要包括平均响度(Integrated Loudeness)、真峰值(True Peak)、动态压缩、立体声宽度、频响(Tonal Profile)、削波失真、单声道兼容以及相位问题等方面。研究者通过一系列信号处理算法对歌曲音频进行分析并与同流派的其他音乐进行对比。整体而言,最为突出的音频制作缺陷包括削波失真、立体声声像、动态压缩不足和过度压缩的问题。
: r' c. L8 m9 p# D8 w1 w7 r6 w% d& S. J0 b2 F6 P Y% i
( c1 B! J" ~! Y# J
+ q. B/ n u: c( T对于削波失真,研究者将其进行音乐风格之间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电子舞曲(Trance, Techno, House)、嘻哈(Trap)和部分流行风格(Latin, Afrobeat)是削波发生的重灾区。论文作者没有对此做出进一步的分析解释,但显然纯粹由电脑制作的音乐类型依旧在进行着损坏音质的“响度战争”。; F( ^) b. ]5 U
) |& R/ O9 f6 v+ s% Q( @ 6 N( b$ s) { f3 h6 H# J: g
响度战争的痕迹同样反映在平均响度指标上。实际发行的母带平均响度(橙色)聚集在-10 LUFS附近,与行业的时间情况一致。虽然这一响度远高于Spotify等流媒体平台建议的-14 Integrated LUFS,但这样的情况在包括视频和音频在内的所有平台严格实施响度归一化之前难有改善的可能。
& Q9 E; }! \" {% x, @& t- B. |
; W' g- P2 {2 J3 O) Q2 S4 L研究还发现用户提交的歌曲中动态处理存在普遍的问题。研究对象歌曲中33 明显缺乏压缩,而15 的曲目被认为压缩过度。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曲目的整体动态表现。此外,立体声场问题被认为是混音阶段第二常见问题。39 的曲目有着过宽的立体声场,这会导致音乐听起来单薄或不集中。
& P% g' q! { G* k! r7 [* E5 r! _" P$ v1 w
尽管该项研究提出了诸多在业余音乐制作人中常见的混音问题,但我们需要记住听起来“正确”是一种主观判断。一些制作人可能会使用过量压缩甚至削波失真来创造一种刻意粗糙的美感,同时也有许多音乐人会选择在混音阶段使用非常规技术来赋予他们的曲目独特的个性。音乐制作中没有必须遵守的通用标准,例如Burial和Jai Paul等音乐人故意违反歌曲制作惯例同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q" e& @( q" r1 f$ Y* i
- ^$ P3 ^9 j' [+ C% g0 v
' I0 T: _" b: g- \, ^. f! U' o
该研究论文由与RoEx公司伦敦玛丽女王大学C4DM合作撰写,并由 RoEx 首席执行官 David Ronan 在秋季的的纽约音频工程师协会会议(AES)上发表,着重介绍了业余音乐制作人在曲目发行前的混音制作中所面临的实际挑战。完整论文可在AES官网免费下载[https://aes2.org/publications/elibrary-page/?id=22689]。不包含音频内容的数据集也可以免费下载[https://zenodo.org/records/13683186]。; R: ^7 F$ F, n+ |. M
- X# a% R0 U: g- d+ s& |" D, F*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