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417|回复: 1
收起左侧

[资讯] 旋律概念——创作高技术含量的旋律化独奏

  [复制链接]

241

积分

4

听众

40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241
发表于 2010-7-5 17: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旋律概念——创作高技术含量的旋律化独奏
; W7 w- m9 h4 ~* C  x. r( x' t
/ v' O! e. L5 V% y0 S& k. F' K% O% S- ~" Y& }$ K- c: _+ N
   
1 T1 a6 r" G. Y5 D4 S/ d  译者按:本文并不解释技术难题,它着力于向读者推荐十个旋律化独奏的编写方法。旋律的创作根本是个人风格问题,这里的“旋律概念”当然也是作者自己的偏好习惯,但毕竟“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信能对喜欢技术与旋律兼备的主音吉他手朋友有所启发。这些乐句所使用的技巧并不复杂,主要是左手连奏、交替拨弦、扫拨和点弦。看来作者没有炫技之癖,而是希望读者注意某种旋律理念,体会一些旋律动向与和声效果,从中得到启迪。同时这些乐句并不为突出某种风格而编写,这反倒使它们具有普适的意义。几乎在每个连复段中作者都强调了重音——有时好音乐和平庸的音乐其差别只在于你拨弦的力度。另外要说明的是,原曲基本上都是散拍子,速度都在100-120拍/分。- ^8 r4 ?7 f5 H/ T6 E0 @2 q: i

) ?% ?) g+ g' {5 i/ z  有一定技术水平的朋友可能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把技术应用到独奏中去。这是一个难于回答的问题,它等同于另一个让人不知如何回答的问题:怎样弹主音吉他。事实上答案只可能是:见仁见智。有人喜欢学一大堆连复段,因此他们弹独奏也是以连缀长短不一、主题各异的连复段为主。我则喜欢把独奏看作是歌曲人声的一部份。吉他独奏也好,人声主旋律也好,我感觉它们总是互相关联的,而要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有个比较好的方法就是让你的吉他也发出“人声”,即弹出歌唱般的旋律来。一段独奏可以有几个主要的部分,而技术的作用就在于把它们有意义地连结起来。3 S2 X$ x9 d, O+ W: v

  [$ R- F. B' j# B% J, S( \; I8 N旋律概念一——线性进行0 y2 r; e1 f% L/ R. @. g) Z# P0 N+ h
  我发现音符线性上行能很好地增加音乐的紧张感,反之下行则能很好地降低紧张感。那么为什么不把它们结合起来呢?其实这种作曲方式在时下流行的速弹(shred)中很常用,飞扬跋扈的音符会让你真切地体会到shred这个词的意思!下面这个旋律概念是在紧张中上行,然后下行到一个解决音结束。如果用交替拨弦的话,上行的部分会不会让你想起Gary Moore?当然你也可以使用连奏。重音的安排是为了突出节奏感,让旋律更加有趣。弹这个c#小调乐句时没必要去琢磨每一个音,把注意力放在上行然后下行的旋律动向上。
; W) R6 d5 G, ]1 k1 J4 f
3 t5 k! j3 ]& f/ V% }, C3 k旋律概念二——巧妙的延迟1 a9 q( f' A+ @, R' r; ]
  另一个我钟爱的独奏技巧是带有非常巧妙的延迟感(比如在强拍或弱拍上加重音)的下行连奏,这样会制造出非常明显的下行感觉,往往能给独奏一个漂亮的结尾。Steve Vai和Joe Satriani就精于此道。其关键之处在于弹得流畅,同时注意前面六拍中的重音所在位置带来的延迟感觉。很多乐手都爱即兴地在乐曲结束之前带上这样一段,它对于将整个曲子的气氛推向新的高潮非常有效。在下面这个c#小调乐句中,结尾处的琶音跳出了前面一连串的连奏模式,突然增强的下行感觉有一种割裂感。最后以一个上行音的推弦完美地结束了整个乐句。这个琶音难度不算大,和最后一拍的大音程滑音一样,都要注意弹得干净。! T' E/ i/ \0 F& {

  q6 }3 v3 d$ v: l3 ~2 y& o旋律概念三——另辟蹊径的五声音阶
* m; n5 e0 E' N( n' s  弹五声音阶是电吉他手们的家常便饭。但我很遗憾地发现大多数五声音阶连复段都是在滥用五声音阶,单调直白,了无新意。因此我在弹五声音阶风格的旋律时尽了最大的努力去增加一些变化,使它听起来完全不落俗套——培养你自己的风格!这个例子中,我加入了扫拨来构建一个五声音阶上行。你一定会同意:这根本不像一个“传统”的五声音阶连复段!但它确实是一个纯粹的g小调五声音阶。其中最难的地方是迅速换把。此外,扫拨让乐句的结构不对称,产生出扭曲的感觉,同时请注意每个扫拨都有不同的形式。除了扫拔和换把,这个乐句并没有特别的难度。借扫拔之势,你要弹出一股霸气直到最后一个推弦!# X- a# H7 N* w- R8 p

/ L$ E& h- f% A' Y; @' b4 Y3 W9 |旋律概念四——和声化的点弦5 ]* M/ n+ S0 j8 t( f
  点弦很容易弹得轻浮而不成熟。尽管有太多的人依靠华而不实的点弦来使自己显得与众不同,可是并非所有点弦都是有品味的音乐。我很少使用点弦,但在点弦时总是尽量使其有旋律并且听起来形成和声,像Steve Vai或Nuno Bettencourt那样的点弦我就非常喜欢。在下面这段B大调旋律中,三十二分音符连奏几乎全是一个不断反复的模式,最后通过下行来结束整个乐句。而这个重复的模式中包括一个快速的点滑,要点得足够快,它很明显地增加了连复段的流畅感。同时这个连复段中有许多换把,要特别当心,换错把位是很有可能的。 旋律概念五——支点音符$ @( }; V+ b8 f' k3 S6 @1 R" s
  另一个我喜欢的技巧是支点音符。用它们领起下一段旋律效果很不错,比如下面这个快速的E大调上行进行,将它们用在独奏的中间连接前后两段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它们给你的独奏带来了一股新鲜感。前面的八分音符使用了基本的摇滚节奏,你应该知道在这类节奏中使用重音是必须的!这个连复段非常基础。
( d( [4 g% L4 M! q4 m
- I6 T& S/ E8 \5 D' a# _旋律概念六——大音程) S8 C" T7 @! X: F
  这个连复段其实没有它看上去那么长!除了喜欢和声效果好的旋律,我还格外喜欢使用大音程。我喜欢把连复段构建在一定音程的反复模式之上,这样确实有助于加强独奏的动感。下面这个E大调乐句中第二和第三小节的三十二分音符连复段可以看成是由连奏与拨弦来完成的琶音。对这种类型的连复段来说重音位置的安排至关紧要。你可能会愿意利用这个琶音连复段来制造一种节奏律动,然后再领起任何一种你所喜欢的乐句,比如像这里最后的一段下行进行。请注意,如果这个下行进行是严格用交替拨弦来弹的,那么它听起来将非常地强悍,不过同时会失去使用连奏可以得到的流畅感觉。我想你会愿意用这个连复段来提高你的连奏或拨弦能力!如果你这两方面的能力都还算不错的话,这个连复段的难点就只剩弹奏大音程所需的手指伸展,以及在两个音程乐句之间的把位变换了。请先练熟几个大音程的地方,再弹整个乐句。& w6 K5 X' ?& Z$ ]7 S! C8 O

) J3 J: {0 ?. k# B! N: o; `; Y旋律概念七——推弦与揉弦的领起作用
: a2 Q  q# R0 C6 H# _. k7 f4 I  独奏中使用推弦加揉弦是乐句处理的常用手法,这样可以增加乐句的张力,并且揉弦本身的延迟感对于领起下一个乐句效果很好。下面这个E大调连复段中我用推弦与揉弦来领起快速的下行进行。行云流水般的快速下行本身也是一种漂亮的技巧。注意重音!试着自己编写这样的连复段吧,它确实比平白而没有变化的节奏好听得多!请注意半音推弦要精确,下行部分用交替拨弦。 ' c2 a$ b4 D7 k6 e' N$ Q! H
4 h% b; i3 ~4 L6 T2 R9 t# \
旋律概念八——带重音的上行连奏
* K# z% Z% l( r; s+ {  前面说到我喜欢用带重音的连奏下行来解决紧张感。其实我还最喜欢用带重音的连奏上行来产生紧张感。注意这个连复段中重音的位置,它们确实达到了产生紧张感的效果。然后进入一段非常有侵略性的拨弦部分,最后以一个扫拔琶音结束(从这里可以接歌曲的领唱)。注意快速滑音时手指用力要够,不可因速度而牺牲力度,否则音符发声会乏力。拨弦部分要弹得流畅而精确。
) J& j  Q- @, P# M# M0 s; N$ W$ W; H0 C& w! e6 |3 B- h  v- }
旋律概念九——运用大音程创造优美的和声效果8 Z  W/ g6 p4 ^8 X' W
  如前所述,我喜欢在演奏中使用大音程。我发现在主音旋律中它们是和声效果最好的方法之一,尤其是在弹流畅动听的连奏时。这类乐句用平滑流畅的连奏弹出来真的非常炫!而当你以较舒缓的速度来弹时可以清楚地欣赏到它的和声走向。下面这个G大调片断你如果逐个音去细究那未免有点死脑筋,它主要是向你展示一种理念。所以,请去体会其中动人的连奏和音程吧!
! ]( L  }4 r4 e: P- B  ?# @5 r7 A# k6 y! B- A' C+ q
旋律概念十——漂亮的左手连奏
. c' \. ?% Y: ?  独奏中我对大音程百用不厌,尤其喜欢用大音程将独奏引入一段和声非常有趣的进行之中。如下面这个F#大调的例子所示,我用了一系列上行或下行的旋律,而它们自然而然地领起了一个线性上行来结束全部独奏。注意前两小节完全用左手锤勾弦,注意第一小节第四拍的跨弦连奏。如果用扫拨,这几个音你肯定能够非常轻松地弹出来,但这里请试试只用锤弦,考验一下左手手指的力量和精确性以及你的护弦技术!开头两小节还不足以让你手忙脚乱吧?这类完全是左手动作的乐句我是这样弹的:右手在左手之上握住琴颈护弦,这可以保证不发出杂音。初次这样做你可能会感觉笨拙,但习惯之后你就会惊喜这个技巧使你自己弹得有多么流畅而干净。这个乐句的节奏感也很重要。请注意最后两小节中的线性上行,它需要非常好的交替拨弦功夫。再一次提醒,请注意乐句的节奏! ! s7 |2 w( W  y" z- @, L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274

积分

2

听众

119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274
发表于 2018-1-31 22:27:53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了,好文章,不错啊,可以收藏学习了啊!~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 鄂ICP备16002437号-6 )

GMT+8, 2025-7-17 11:59 , Processed in 0.027741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