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楼主 |
发表于 2010-5-21 20:19:21
|
只看该作者
上节讲过,适度的混响声使人感觉到热情而丰满,而适度的早期反射声,则使声音听起来亲切而又清晰。3 I9 T Q/ ]& W4 g: V# x! a' ~, _
除此之外,早期反射声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它还能暗示听众房间有多大,而混响声则没有这种功能。
) T7 h+ V9 G6 R9 ` J 最后还应指出,如果到达听众的直达声与第一次反射声之间,或者相继到达的两个反射声之间,在时间上相差50米/秒以上,而且反射声的强度又足够大,使听众能明显分辨出是两个声音的存在,那么这种延迟的反射声就称为回声(ECHO)。回声是声反射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它对语言的清晰度带来严重的干扰,在卡拉OK厅的设计中必须设法消除。有时在一些卡拉OK机上也把混响效果称为“ECHO”,其实这只是一种特殊的混响效果,即延时加混响,它特别适合于卡拉OK的演唱,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回声现象并不是一回事,千万不要混淆。+ I1 r, d- A8 I1 d5 ]# @: Y
在通常情况下,回声的出现与下列条件有关:
1 g% s9 C/ O8 \4 b$ A- x+ f% E, [ 1、 小房间内不容易出现回声,因为反射声和直达声之间的时差不会大到足以引起回声。+ K9 z) K( q1 ~. |4 H/ A8 z
2、 混响时间长的房间内不容易出现回声,因为强的混响声把“湮没”了。( Z) {7 f: M: E* o: |1 p4 @+ W
3、 体积大且混响时间短的房间容易产生回声。
3 u7 g/ ~/ R% G4 O+ `8 Y 4、 在离声源(讲话或扬声器)近的位置上要比远的位置上容易出现回声。! J# y1 U9 _4 H5 n. k9 K5 z, Z
四、房间的简正方式
% ]2 M5 r. k# |( A 在室内,声波可以在任何两个墙面之间传播,也可以围绕房间传播。如果角度选择恰当,经过多次反射后可以形成驻波,每一个驻波就是房间的一个简正振动方式,简正振动方式的频率称为简正频率。因此当房间中声源的激发频率与房间中某一固定频率(简正频率)一致时就产生共振,所以简正频率分布密集且均匀就表示房间的传输频率特性均匀,否则就表示频率特性不均匀。( \$ W2 z8 S3 O% K% C. P) ?
房间的简正频率主要决定于房间的几何尺寸,例如,对于边长为L,W,H的刚性墙矩形房间,第N个简正振动的频率为:7 k$ K. [1 Z( o. k; Y
式中,FN表示第N个简正振动方式的简正频率,单位HZ(赫);C表示声速单位米(M)M/S;NX,NY,NZ中可以分别选择的正整数;LX,LY,LZ是房间的三个边长。
4 P* V/ u4 y( @3 Z; ? 从上式可以看出,如果房间的长宽高中有两边相等,则房间内的很多简正振动方式就会成对的具有相同的简正频率(即出现所谓的“简并化”,也就是说,不同的简正波具有相同的简正频率)。由于简并化,结果是很可能在某一频率范围内却没有简正频率;而在另一频率范围内却有较多的简正频率,造成简正频率分布不均匀,从而导致房间频率特性的不均匀。由此可见,为了保证简正频率分布最均匀,房间的长宽高比例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例如:取三边长度之比为:
! N8 l4 G' p5 r H :W :L =4 h/ s7 l& \' G
即比例应为一无理数。一般选用2∶3∶5,当然其它的比例也是可以的,例如1∶1.25∶1.6或1∶1.6∶2.5等。但跟上述比例相关较大时,就必须防止可能产生的音质缺陷,即引起“声染色”。所谓的声染色是指信号的频率与房间自身的谐振频率相等时,由于共振而大幅度的增强起来,从而偏离了原来的音色。除了合理设计房间的长度比外,安装各种凸面的扩散体,也能避免因反射而形成的驻波。- p! R3 b% @0 o, u% d6 o, j
五、传输响应
( A2 `8 n+ O* `0 H7 `, J 房间可以看作是有一定频率特性的传声通路。声音在房间内传播时,一方面由于共振使得其中的某些频率(等于房间的简正频率)的声音得到放大;另一方面由于室内各种不同的吸声体对不同频率的声音有不同的吸声量(比如木栅地板易吸收低频声,而布帷幕则易吸收高频声),所以声音在室内传输时频响并不均匀,如图 所示。为了保证声音在室内传输的均匀性,我们经常需要用房间均衡器对其校正。$ \5 _% K4 P2 v. E
六、与房间形状有关的特殊声学现象: g- m5 r8 i4 L) U( @
回声 在室内由各墙壁反射而使到达听者的反射声波所经过的路程大于直达声,如果反射声与直达声的路程差大于17米,即相当于延迟50毫秒,滞后的反射声就可能形成回声,回声的主观感受决定于时间差和强度差,减小路程差或衰减反射声就可以减弱回声的感觉。- x4 m% s, V6 Z _
声聚集 如果室内存在凹面,则由于凹面聚集将使声能集中到焦点上,从而使室内声场分布不均匀。因此,在卡拉OK厅中要尽量避免大面积的凹面。 l- T7 X$ U6 J4 ]+ F; J% w/ S
回音壁 也是与凹面反射密切相关的一种声学现象,是指声音沿着一个大的凹面爬行,尤以高频声为甚。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就有这种声学现象的典型代表。向着这种凹面低语,在远处仍然可以听得清楚。
$ ~; w+ Z. g3 |0 o# `4 r# ?/ D/ B 死点 由于凹面聚集的影响,房间声能集中在焦点附近,而室内其它各处反射声严重不足。声能不足的区域有时被称为死点。另一类死点是由于声波干涉引起的,但这种干涉现象一般对房间的音质危害不大。
! w3 ]' U% X1 a$ d* z 颤动回声 一般发生在室内一对平行(相对)壁面之间。一个单独的脉冲声,将在相对墙壁间来回反射,产生多次脉冲回声。如果这些壁面之间的距离很大,那么颤动是很慢的。例如:拍一下掌,除了清脆的拍掌声外,还可以听到一连串逐渐减小的“扑、扑”声,直到逐渐消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