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4-24 11: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6 V; g& T% S* J8 C8 v; O- R9 _* y3 L6 F6 }2 C0 x' P/ ]
类别
8 E4 ?. o# ~2 h* ]) e6 Z0 L! A1 J' C6 N8 c. U1 L. V) |) k$ c9 Y
7 e7 ^; w% N8 _ I" _" Z# m特点: q6 f1 w+ D( T& Y/ u0 S
. a- K g' I6 S! v6 u
1 J9 N0 u% c$ c* ^8 W) b( O
本体& V: }* a* o$ a# M! ^! o( E- y
2 H! i0 d6 Z7 b0 v
. m5 i8 {4 Y, [) b$ J比喻词3 E; `1 a& \+ M8 l+ C% i% c
2 G8 X& r0 S7 I0 l$ H( l+ L
: o$ q+ R/ s/ n喻体/ M, I" D0 ^) B" ^7 }; }
: J. v6 w& F0 n
) X4 h' M4 ]) { y* W& O% n例句
5 [) O/ D9 S4 x7 L
f6 l; a: g- {
- d$ b v' f; j/ C/ }明喻
) z% z5 h' O, d7 a- m1 ?
3 [! p+ r4 u& C, w5 u! s& @
; e; k4 S" w( X% i( [( Z甲像乙
' |- y: M3 |- }. S1 n/ J. U, Z# z5 n1 t4 V7 E+ B: q1 d/ @, p0 v
7 {# C- M* @# W2 Z# V2 v, S1 N出现
9 m" _ z% |" A
& ~7 C* w6 F* e" [2 F$ F
6 o+ L/ G) l8 |7 m' ~8 k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
$ q/ q. b" Y- S" b( U0 ]! Z5 Z9 K# x8 c+ ]+ u3 E8 s5 t8 x
3 K, e2 H; X' M. p/ ]1 y0 p9 _4 E
出现& }' V3 k2 g3 M( M% {- G
@. B& R, ]$ i+ e3 x" O8 Q
% Z! J' Z# c" q; m- j1 q8 _% N" Z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2 ?; x# X; b0 e0 B( J
, Y* r1 v- j* y& A
! p% Q% C7 |9 [8 G( l2 F) J暗喻
! W; F" q: b' |4 g: H7 o$ w
3 g5 z. d2 `6 y
" r8 g# A1 A9 [甲是乙5 v7 N7 |+ h9 l1 n. `$ k9 M2 ~+ r
- ]9 d# ~9 h" {5 ]0 Y# j9 N
+ l" [: x. X. p& w- Q出现( j5 l; z* i- F5 U' y
3 ~1 m5 G6 v( Z6 b8 x4 Q
" A$ C, _: X6 Z& t! Q是、成为/ l* O I4 J) y6 H2 W6 [ V
% k; `8 b. ~' `" R/ X; y3 P0 U, r
6 i1 {4 }* }# `3 w$ Z出现
! z- Z8 T* Z2 _% N& }! `/ Z+ F
$ S5 }: E8 J, F* ?! U0 S* A% a
8 l5 @0 Q0 g( M+ L: {: s/ b: h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 f6 i9 Z! P; N. u2 V- a& X4 K) w9 b- m
6 s% [5 l, N2 @5 `0 ?& Z) X2 v借喻+ y& \' T8 |6 \) ^% G- D
5 [. f2 }5 D$ V/ {9 s/ t
9 x ?5 r* O! B. h i+ X甲代乙+ e% b. a0 R! Y
+ P/ f( y3 D: A2 x* B$ v. F& j+ ?; G: S' [- \9 J" j& B5 X
不出现4 f _; w/ _' r: n. z6 w
" p8 ^9 Q5 V$ f$ }
# `6 t! s. D+ d* T无 T4 i) W X& Q0 y# N
7 B/ j% j1 W. M: N
) h% }8 E, |) f7 A% s9 k- [出现
2 j9 j& v2 Z l6 d
8 e9 B1 [) u1 x& I: d; U! a7 c/ v5 I0 F( \
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7 R7 M. \8 C# L0 |" U
) s. y! B+ x7 h1 D* o$ E
+ k0 T. A+ b- k0 l' C例句: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老舍《济南的冬天》. F7 K3 R5 m: Q
2.比拟:5 U( X/ `. y6 R2 j% s
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1 }' T( g5 F Z9 Y3 p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2 F4 |* T/ {" g5 t5 t$ D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 s0 o9 @# v$ F" Y! ?+ L(1)拟人: 5 A1 l% Z6 F) F/ r. q* D q- R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 y- W b y: P, l: Q( {- A8 v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 A7 Y$ `5 l) P# D& X
例句:2 l) B" A& g: _+ ^4 \' b; Q) i+ x% k, L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春》 朱自清; I9 w$ a$ N8 H6 O; a) _6 \0 w; G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杜甫
0 `6 W* i m+ ]6 Q" T9 r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 朱自清
, [" h, @# x$ k- D(2)拟物:9 z" `# _5 |1 Z: L! n, f0 }* s: P8 E
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 J8 r; h; E7 G8 D! k8 }9 p例句
! Z. D$ D. a/ O' @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5 [1 q8 z# m- ~. `+ m4 m! G
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y/ e4 d \" Q, L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 H' {' n# H9 q2 ]例句
P; R8 s1 {) F+ J, b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x, Y* Q/ Z. w" U" b" {! Z
2.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荷塘月色》 朱自清)
1 n0 f( k. T# @0 U' L3 m6 a3.夸张:
; x% N6 U2 ]' p0 }- _3 S( M5 I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大或缩小。
4 \+ J! Q5 x$ ~' R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7 e. B* H7 {/ y" M
(1)扩大夸张
& Y8 d( n! b k& S z+ h! |! }# C0 s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 F0 |0 ] O) T) N5 x
例句: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 _; T# s+ c0 p+ A4 ^
(2)缩小夸张 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x. Q# [9 L8 h. n, O9 S" c6 B
例句: 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1 a* Y, y7 G; X3 k(3)超前夸张 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 a" v+ D7 `2 N. v7 E' e2 }. ~4 [' v9 K6 {
例句: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4 U$ k: w7 {1 g, Q3 O" |4 w" ^6 D4.排比:4 ^' ]) Z: O( S% ~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4 A1 M0 U7 e2 F8 z7 z; n8 f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 ~- a! g7 R0 a& o: i& V* R" S9 J4 E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4 {: ^% F3 F, o+ P6 B. i, N
5.对偶:
: k, @- r* c, E( S" b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8 t/ s3 G! P$ |3 v: a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 |1 q2 q+ d1 [; X: K9 z
主要方式' x" N9 b1 Y' J# @4 l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 I+ r) I: j4 `0 T' h( y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 z% ]6 e$ M6 P9 S E9 L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8 O; [/ S6 t6 W, D [# U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D& r* u7 D$ Z- N- T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 O$ A9 s6 d/ h0 J1 F例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 B3 P% F/ u, U2 B" ^+ ?
6.反复: * ~" |# y, _" s2 I; e* ]% |% @7 t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 ~* x1 q- U$ a; [
1. 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 ? u% D3 k L$ N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 N* D+ N( f6 E8 N& a2.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 w' n* L" I" [& n) e"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6 S7 A0 f7 Q2 x0 @' ~作用: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0 i( [( o. P& |) ~
7.设问:
: e- b( R6 z$ A, Z; ?# f# F) K8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1 i7 e: b8 b5 o) s) _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 h; F: ]3 v( J& c1 J
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 O7 o6 j& [! z% z8.反问(激问、反诘、诘问):
9 R! \; @9 \* `' {2 T( O8 s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 M: j2 ?& s, p6 p4 o$ _( N: k$ Y' l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 |! u+ c6 c: M! Q# u; r( K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 V" J$ E6 ^7 J* l; a: g3 J4 B
9.引用:! K; y( ^; s- s( a
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和两种。 - ^( A" c1 g Y) J6 W
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 M) n N3 ~* |; L7 P' B明 引(直接引用)/ r. @7 H1 k0 ~! @
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
: A4 } n2 i& g4 e2 o2 R4 L暗 引(间接引用)
( U c' V, D' T, `5 g例句: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2 `$ [. O$ v1 }( _3 x9 M9 w10.借代:
8 q5 T9 \2 a4 t6 ~3 ^3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1 ^% j8 O& F2 V) p: F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 d+ I3 H+ ?0 J! f0 G+ {6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 I$ W0 u7 N
方法:
h- E) Z6 h" y& a①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N4 Q# ?. s8 I8 b# O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x/ l% x& B( M. _1 [8 a% e8 l
②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8 b2 f7 T$ b* Y6 \; ^! Z$ ]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6 D6 J+ ?; @4 G$ Q8 v" V) B
③具体代抽象3 Y0 z$ D6 ]6 c5 x0 k* S$ `
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0 a# J% c, [: }
④工具代本体。) @2 Z+ }. X7 Q
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9 _4 P# C) A' i+ w& j" R" t8 y- w
⑤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S0 h% f/ i8 Z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 S" e& q+ ^+ x# N, O5 W3 j11.反语: 4 ^7 A% Y) _) Q5 _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0 S$ s3 S7 t( o5 h% S1 z
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 c# e0 Z# _8 Y( |, a$ y12. 对比:
% v3 x& @3 C6 p; X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Y ?7 p# e$ K M( V, C" l+ C1 J例如: 1 D8 D" c" {5 ]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G% F" ]0 x' d6 }" d. q S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7 Q& P! J4 W( l7 a; S- T! f5 _/ r
排比、对偶、拟人、夸张、反问......
% r7 _2 ~$ A P5 o6 ~' c13.联想:
5 J" [* Z/ O1 P Q1 }! M看到某事物,从而联想到一些事物,也就是想象., g, N4 D! C! x A7 v; O! A# h+ J
例如:太阳出来了,地上好像上了火.2 h3 I/ s" M& z2 R* O' [" f
14.通感:
# c, D, o2 J1 D8 Y5 w7 j8 z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7 h8 d/ z; D- v8 J9 ?作用:通感的运用可以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其表达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它能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泼;它能准确表达,含意深远;它能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
, b. z- ^2 |+ E H. a# D例如
6 q" x0 V( v8 D& \2 H5 s4 J$ m( d“晨钟云外湿”(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 p) o% j0 i8 Z3 I“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本味》)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流水,听觉与视觉相互沟通。2 o. S& ~- r% _6 s
15.双关:+ g6 g+ t9 f* ~; @) I& O" l8 k
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 (或音近) 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
/ Z* N7 H1 C& a$ T1 }9 W4 f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0 n" ?( _" a4 G/ h% e+ D0 e例如8 r$ e% x+ r8 l- \4 f& n& J. X
2.谐音双关 E* w- C" V, j/ O% A- l' I" ]+ R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杨”实际上是指杨开慧,“柳”实际上是指柳直荀)( Y: Q i8 W8 M9 B x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丝”即“思”的意思,以此来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情)4 e2 t4 D z/ A$ G8 V- J0 R- p
1.语音双关
! U$ V8 K* t7 F. n是一种根据词的多义条件而故意导致言在次而意在彼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再歇后语中经常出现。2 u) L" o, ?$ s/ V% R( U
例如
: P+ }6 ^+ ^4 K! ^. L2 v茶壶里煮饺子——心里有嘴倒不出: [" m) C% Y O0 g
老太太抹口红——给你点颜色瞧瞧
) I2 C: P" T8 o" I( D16.顶真
' X2 m5 M# ^9 X5 R3 ?顶真也作顶针
; X0 a8 @/ D* W2 F7 ~$ K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相连两次以上,使邻近接的语句或片断或章节传下接,首尾蝉联,用符号表示就是“ABC,CDE”.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真,又叫顶针或联珠。* Y% Z% c) u& u- N6 h0 T6 U' _
运用顶真修辞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
- ~, @7 d: W- l+ I7 n例句:友情是花,引来群群之蝶。
, \' f7 u! [8 Z! p9 v6 ^, {# s友情是蝶,两人翩翩起舞。
$ |4 `5 C; v1 d6 {2 \友情是舞,舞出激情之火。
1 O& b: s, y5 X! {$ U9 l$ V友情是火,永恒地在燃烧。
! r0 B' w! X+ n8 ^/ }- m6 u5 f/ r梦想是翅,飞翔永恒蓝天。 $ i) u ~6 d: T, J! d4 Y9 O
梦想是天,遮住茫茫大海。 $ [& z+ E; i2 F+ |
梦想是海,还是小船悠悠。 2 N2 u2 d* h$ _# n8 R
梦想是船,海上乘风破浪。 ) P' `& F( S0 F! s8 o" ^% V# b4 w1 B
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 ( a, d% x( j! T+ c6 E4 o
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 3 o! z' n8 D% a6 ]. }9 r
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
3 p( U! B+ d) \2 q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