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250|回复: 0
收起左侧

[原创] 下扬州

[复制链接]

2054

积分

4

听众

333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2054
发表于 2010-4-2 11: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下扬州(原稿)
杨月秋
早就有个心愿,
春风里,游一游扬州,
看柳絮漂流,
摇运河水悠悠,
吟吟那句古诗,
烟花三月下扬州。

早就有个心愿,
春雨里,游一游扬州,
听箫声浑厚,
画琼花闹枝头,
诵诵那句古诗,
烟花三月下扬州。

早就有个心愿,
秋天里,留一留扬州,
住黛瓦小楼,
牵船娘小酥手,
唱唱那句古诗,
烟花三月下扬州。

下扬州喽,
下扬州,
诗画廋西湖,
看不够,看不够。

下扬州喽,
下扬州,
人文古扬州,
不想走,不想走。
看完了原稿后,应该是一首江南韵味的、小曲、小唱的作品,词意是在“春风里”“春雨里”游一游扬州,“秋天里”留一留扬州,是主歌的三部分,也是音乐曲式中的(a+a1+a2)的结构。从“下扬州喽”就是副歌部分。细看歌词凭感觉还是句子上不够严谨,作为歌词一定要找到韵律的感觉才对。我经常和作者交流,常对作者说创作作品初稿完后可以学习古人读诗时的那种摇头晃脑的感觉,因为那里头就有平平仄仄,如果记下来你就会察觉到词里边的韵律,尽管是一首小词,也是要有韵律感,这韵律感就是音乐旋律、节奏、声调,因为歌词要和音乐接轨,最后变成歌曲,必须要强调词的韵律感。现把我就这首歌词调整时的第一感觉谈一下,先说(a段)“早就有个心愿/春风里,游一游扬州/看柳絮漂流/摇运河水悠悠/吟吟那句古诗/烟花三月下扬州。”前边的两句不动,一看就有音乐的感觉,很快就有了旋律,这旋律就采用了江南风小曲的形式,当作曲时小的调整又随音乐旋律有所调整,因此把“春风里,游一游扬州”根据音乐要求调整成“春风里去游扬州”,动机是这样的
歌词《下扬州》改稿、作曲谈
在都动机中有一个歌词《下扬州》改稿、作曲谈同音进行, 歌词《下扬州》改稿、作曲谈三个级进下行音型,这个动机句流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男女老少都能接受。从歌词的第三、四句队仗上,虽一个字之差,读起来感觉就不是太顺,调整为“看柳絮飘飞,摇运水悠悠,”对仗句式。第五句“吟吟那句古诗”读起来就觉得很淡,韵律性也缺乏一些,调整成“吟唱着那句古诗的美”这一句为下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做了很好的铺垫,产生了韵律的美,形象的美,因为那句古诗是千古绝句,通俗中透着高雅,让人能感受到这诗句美仑美奂。在整首歌词中都是围绕“烟花三月下扬州”来做文章,所以怎么通过歌词的形式把“烟花三月下扬州”这句美词捧出来、托起来,这就是作者所要去审视、去研究、去探讨的问题。在后边的调整中,我把(a1、a2段)合并为一个段落(a1段),前两句“早就有个心愿,春雨里去走扬州”,这里用了一个“走”字,与题目“下”,第一段“游” 是一个有机的链接。我想既然是“烟花三月”就应该把它定位在春天,(a段)是“春风”,(a1段)是“春雨”,这样更显得集中些。在调整时,用了词中的“琼花”“船娘”, 我还想到了“扬州清曲”,它是首批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曲艺类项目,是扬州地区古老的有影响力的传统曲艺。2014年我去江苏南通参加全国“首届童声里的中国”颁奖会,会议结束后顺便去扬州找词友尹德平(扬州艺校校长、词作家)落实第三届“运河情”活动的事情,期间韩永凯曲友带我和词作家张锡明去廋西湖转了转,走到五亭桥上时就看到唱“清曲”的老人,看到他悠闲自得的表情,能感受到老人的心情非常愉悦。开始还不知道老人唱的是什么,经介绍和后查阅资料:“扬州清曲是一种曲艺形式,始于元朝,成长于明朝,盛行于清朝,又称广陵清曲、扬州小曲、扬州小唱等,至今有600多年的历史。”这让我记住了“扬州清曲”。因此在歌词里加上了“清曲”更具有地方代表性。那(a1段)中间部分调整成“赏琼花盛开/听清曲悠悠/船娘的一幅美歌喉”。把“听箫声浑厚/画琼花闹枝头/诵诵那句古诗”“ 秋天里,留一留扬州/住黛瓦小楼/牵船娘小酥手/唱唱那句古诗”这些句子,除保留“琼花”“船娘”外,多余部分都删除了。为了给音乐、给歌者、给听众都留有了空间,为层次清晰,歌词保留着“春风、春雨”里的扬州风景,删掉秋天,是不想节外生枝,也是给人们留有回味的余地,既然春天的扬州是那么美,秋天的扬州一定也会美,这就是弦外音给人们一个想象的空间。在后两个自然段的副歌里,调整了后两句。原词是“诗画廋西湖/看不够,看不够。”“人文古扬州/不想走,不想走。”调整词是“诗画里的廋西湖/看不够,美不够。”从眼里到心里的,美又进了一步,“人文风情古扬州/赏不够,爱不够。”从观赏如心的感叹到心底流淌出的爱是一个回味、品读审美过程,通过歌词和音乐的结合,把原来(a+a1+a2+尾声),根据整体的需要把后半部分也融进(a+a1),成为两个完整的段落,这样更显的清晰、明了。在扬州还有“二十四桥明月夜”“二分明月”“瓜州渡口”“东关古渡”“个园”“何园”“栖灵塔”“邗沟夜景”“一江春水”等等,这些都是扬州的符号。在一首小小的歌词中不可能都融进来,你只要听到这首歌,来到扬州,那就会引发你对扬州的浓厚兴趣,所提到的风景你会都有去看一下的欲望,到时江南风会撩拨你的情怀,会让你不思归,江南雨会牵动你的衣袖,会让你流连往返,风景尽收眼底,美不胜收。但是这些风景都可以作为歌曲的弦外音,尤其歌手演唱时,心中、歌中、眼中一定要有扬州的美景。歌词调整好后,音乐初稿也就基本完成了,在动机中,有严格的级进下行重复歌词《下扬州》改稿、作曲谈,级进上行重复歌词《下扬州》改稿、作曲谈同音进行歌词《下扬州》改稿、作曲谈
创作时采用了民歌《好一朵茉莉花》及江南民歌小调的元素完成了这首小歌,这首小歌应该像《小城故事多》那种感觉,读来上口、唱来优美、听来舒心。
把词做了调整,看一下调整的词。
下扬州(改稿)
早就有个心愿,
春风里去游扬州,
看柳絮飘飞,
摇运水悠悠,
吟唱着那句古诗的美,
烟花三月下扬州。
下扬州喽,
下扬州,
诗画里的廋西湖,
看不够,美不够。

早就有个心愿,
春雨里去走扬州,
赏琼花盛开
听清曲悠悠
船娘的一幅美歌喉,
烟花三月下扬州。
下扬州喽,
下扬州,
人文风情古扬州,
赏不够,爱不够。

001MxxMWzy7kwQkLwF9bf&690.jpg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QQ|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 鄂ICP备16002437号 )

GMT+8, 2025-5-29 14:54 , Processed in 0.025605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