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3-9 11: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兼容OMTP和CTIA
M8 B n- h9 C0 I1 G" s9 p
* i3 d+ Y4 L$ B6 u. z! P然而特立独行的苹果采用了类似CTIA的方式,但是并不完全相同。让我们先看看安卓手机的标准做法。安卓系统要求支持CTIA方式,但是在法规特殊的地区例外,比如在中国上市的安卓设备需要支持信产部规定的OMTP标准。
2 ]# c- h) R3 O o) I! ?- l9 d' c/ @ _0 W2 p8 p ]& ]
5 h; [& `- O( X8 {
! A/ h6 _- U9 q5 l t" n8 X% z(Android系统对于耳机接口标准的规定)! A1 C- S& [# h! S6 p; Z0 z
8 f' m3 w6 [9 i8 U5 D: _- _早期的苹果手机也采用类似的做法,即国内行货和水货的苹果设备采用了不同的标准。但是创新的苹果为了节省成本,统一制造工艺,从iPhone 4S开始采用了兼容OMTP和CTIA的耳机接口。在手机内部安装了自动检测电路来判断插入的耳机是OMTP还是CTIA。这种提升用户体验的创新做法非常值得赞赏,引起了ic强烈的研究兴趣。但是因为苹果手机的内部资料难以获得,ic在网上寻觅良久,找到了一种接近的替代实现方案供大家参考。核心就是大名鼎鼎的仙童公司(飞兆)的一款芯片FSA8049。 C0 @$ H- ^" o1 T) ~
( O5 i8 m L; T: N2 t
+ T7 j6 D4 e# _7 s7 _
5 z5 e( G2 N: ` ?(FSA8049原理图)2 W1 z v7 L3 @7 W1 S6 Y
4 T/ L$ T* }% G; p5 N S原理大概是这样的(不感兴趣的直接跳到下一段),我们知道耳麦上的麦克风要工作,需要手机给它加载一个偏置电压。FSA8049同时检测GND和MIC这两个管脚上的电压。MIC因为有一定的内阻,因而其上的电压肯定不是0,而GND直接接地,检测到的一定是0电压。再结合一些其它的控制逻辑,就可以判断哪个是GND,哪个是MIC了。这个检测电路原理还是挺简单的,考虑到苹果自身具备的强大的芯片研发能力,在A系列处理器上集成这样的检测电路想必也不是什么难事,高集成度带来的成本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却减小了地区法规带来的产品差异性。5 R$ n! m& Z1 P
M* k/ L& T3 m: B' U; h0 g线控原理% A8 I0 S- t3 Y0 Q @8 M6 j, s
5 d/ P4 l1 ^ y3 ~) M
耳麦上的线控按键也是有一些标准的。例如安卓系统的耳麦按键线控原理如下。& g0 k7 T$ u+ Q3 k
3 C) Y" C; d9 c# U2 {% ~; G
9 m" ]; k0 w* y @- i: q! [3 X
5 G* J0 A! |. ^" ]. p% W(Android耳麦按键原理) h1 |3 ]- s, |9 R( z, t' L
0 U* ?4 _5 T) r当一个按键被按下时,对应的电阻接地导通。不同按键的对地电阻阻值不同,因而其上的分压也不同。这样通过检测电阻上的电压值,就可以知道是哪个按键被按下了。再加上时间检测,就可以支持短按、长按还是快速按几下等等按键序列。安卓系统对这种按键序列的部分规定如下。$ [( P H3 J/ X9 Q* T* [
+ X# c3 E9 v0 f/ P! J' E( M
3 M2 u/ K4 @* u: {5 @0 J/ T
' g$ Y) k W$ ?! t: \(Android系统耳麦按键的定义)2 r+ U. x2 t) m& [
, I+ V b3 K: m# [# y" E5 t在如今购买手机一般不再附送耳机的时代,这种标准大大增加了耳麦的通用程度。前面提到的TRRS三大派之一的苹果“派”,就是麦克风的做法和各个按键阻值有别于CTIA标准而自成一派。所以把苹果耳机插到安卓手机上,麦克风和线控功能有可能是不正常的。
! O$ Y. k" M I" j5 {4 D2 }, }
# b/ `& c# u% {) v' V O l+ r0 |随风而逝?# N7 o" p7 R& [, W6 T0 N. n; R
* S4 d5 }! R7 d6 |0 a, A4 q
iPhone 7的推出,是否意味着3.5mm耳机接口从此走向末日,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不过苹果对于数码潮流的引领是毋庸置疑的。就像3.5寸软驱的取消、光驱的取消,都是在苹果产品上首先实现的。例如联想最近推出的Moto Z,也取消了3.5mm耳机接口,复用到了Type C接口上。5 P) s8 {$ ]3 K, v# U5 Q
" N& \( H5 @4 q+ {: x$ U5 {0 Z然而苹果对于配件控制的加强,也是毋庸置疑的。MFi认证价格不菲,现在连耳机产品苹果都要吃上一口,众耳机厂商能答应吗?众耳机发烧友能答应吗?
! C+ c4 m" U+ ^6 Q3 z
; W$ d4 Q/ i# a8 R5 ?抛开这些不谈,用Lightning或者Type C接口代替传统的3.5mm耳机接口,在技术实现上会带来哪些问题呢?我们知道3.5mm接口传输的是模拟信号,现有的TRRS方式最多传输一左一右两个声道的模拟信号。如果用Lightning或者Type C这种数字接口,耳机接收到的是音频数字信号。耳机内部电路首先需要对数字信号做解码(考虑MFi或者将来做版权保护加密这些数字音频,还需要解密),然后通过模数转换器(DAC)生成模拟信号,才能送给耳机内的喇叭,驱动喇叭振膜产生声压,人耳才能听到。可以看到,相比传统耳机,这种数字耳机多出了解码模块、DAC模块、放大器,成本一下子高了不少。如果是适配苹果产品的耳机,还需要过MFi认证,又是一笔开销。可以预见,数字耳机的价格短时间内将高企不下。
6 @$ [6 {# ~, v* E8 y
' ^/ w+ ^1 |! @$ U8 |, j u从另一个角度,数字音频的传输将不再受限于TRRS等有限的通道个数,也许耳机内置的多个发声单元将独立接收各自的数字音频,产生出更加丰富的音频效果,会非常有利于AR/VR的沉浸式应用。耳麦也将可以配备多个麦克风甚至麦克风阵列,以实现降噪、回声消除、音源定位等高阶的音频应用。想想这些美好的应用,是不是感觉高高在上的价格也可以默默承受呢?& W6 k# |3 b1 e' V c
2 H" d6 m% y8 e) }. ?4 x
具有上百年历史的传统模拟耳机接口会不会随风而逝?数字接口的耳机耳麦会带来哪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应用?ic将与您一起密切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