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恩平麦克风 魅力从何而来?
' H7 D7 o7 _' G9 H- p$ a- W$ E4 ~) t# q m1 t* @# ^5 g
04年11月24—26日,“中国首届麦克风及电声器材国际展销会”在广东恩平举办。参展企业中,除了占参展企业六成多的恩平本地企业外,还包括了中国华录松夏电子信息公司、LG电子公司、三星VFD公司、美国APEX公司、香港创维集团、香港MACROVISION公司、TCL集团、万利达集团、四川长虹、清华同方、康佳集团、青岛海尔、青岛海信等54家国外、国内著名大型企业,以及一大批国际著名经销商。/ b. \8 w; f5 q
: B& `& {! I# M: R& p8 _9 m# l
冠上中国(恩平)之名举办如此大规模的国际性专业产品展会在恩平是首次。可以说,这既是一次国际性 麦克风 及电声器材精品展示大会和行业交流合作活动,也全面展示了恩平市作为“中国 麦克风 行业产业基地”的形象。这种品牌效应的得来,也走过了一段不短的历程。
{) j& C. k" x5 Q+ S1 S+ ~; O
/ K: A; B) J% l( `9 g企业:求实创新创牌子
! r1 R* [% J+ ?, @( G+ s3 w' M, u7 g2 _5 y0 E& q
1984年,恩平市办起了第一家以生产麦克风为主的企业。当时, 麦克风 这个名词在恩平百姓中还没有什么概念,研究 麦克风 的人更是凤毛麟角。为了培养麦克风生产技术人才,恩平人瞄准了日本、台湾等 麦克风及电声器材产业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花钱买回产品样机进行学习研究。同时,他们还经常到北京、上海等名牌老厂拜师学艺。曾经的“学徒”生涯,使恩平市 麦克风 技术人员逐渐青出于蓝,现在该市 麦克风 及电场器材产业3万多从业人员中,技术工人占了七成以上;各企业的管理人员,10多年前90%是从外地或国外引进的,如今90%以上是“土师傅”,而且过去的“师傅”现在也经常跑到恩平与当地的技术人员交流,当起了恩平人的“学徒”。
! w* M/ ]6 S5 L5 A
. d# N( W* I2 n! X 从“学徒”到“师傅”的角色转换,是恩平人坚持走求实创新之路的一大成果。坚持走求实创新之路,更使恩平 麦克风 生产实现了从“仿牌子”到“创牌子”的飞跃。上世纪90年代中期,江门市精艺通信器材厂和恩平电声仪器有限公司两家集体企业由于管理不善等多方面因素,相继解体。一些眼光独到的原两家企业的骨干看准了电声产品特别是 麦克风 产品广阔的市场前景,纷纷通过合作、股份或独资等形式,开办起生产 麦克风 产品的企业。然而,由于他们都是靠自有资金办企业,搞了基建,已无资金投入搞科研,生产的往往是“大路货”,靠数量来赚取微薄的利润,一些企业走上了贴牌生产的路子,处处受制于人。聪明的恩平人意识到,要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创出自己的品牌。为此,多年来,恩平 麦克风 企业主围绕“管理现代化、产品名牌化”的目标,舍得花钱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经过20年的奋力拼搏,现在该市已有17家企业取得了ISO认证,23家企业取得“三G”认证,20多家企业取得了130多项专利,81家企业拥有注册商标。, y& A& l9 h: u: A+ C. l
% O |+ {* Q& x# Y+ S
目前,恩平市 麦克风 及电场器材生产企业已发展到300多户,从业人员3.5万人,其中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规模的企业有30多户。去年麦克风全市产量达8300万支,全国市场占有率达75%以上。产品出口到港澳、东南亚、中东、欧美及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麦克风电声器材及相关产业总产值25.07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4.8%。
8 I/ }, } m- v4 @& ]7 }) r) t" p7 Z% M8 r9 D0 M$ [
政府:政策扶持促进产业化8 k; R+ C1 K$ c4 t+ p+ D% J
: w) @6 U( x$ ?! _2 z 恩平市委、市政府敏锐地意识到, 麦克风 及电声器材产业符合国家产业发展的政策及方向,充满活力,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如何使 麦克风 生产产业化?恩平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扶持 麦克风 产业发展13条优惠政策,积极引导企业走科技兴厂、打造名牌产品之路。9 A7 g7 L. \& ?' c. F; {: Y
. {) T& w- r# n 在 麦克风 企业最困难的时候,恩平市委书记伍国占、市长林飞鸣等领导经常深入麦克风企业调研,为企业排忧解难,还不定期召开产业发展座谈会、研讨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为制定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奠定坚实的基础。
9 D+ L9 p2 }4 {$ m( g! k
7 Z( I" E: c9 k7 d' j 为加强对 麦克风 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恩平市委、市政府史无前例地对 麦克风 企业实施“领导蹲点挂钩扶持责任制”由市四套领导班子成员,挂钩联系帮扶一家 麦克风 企业。在打造 麦克风 行业基地的关键时刻,广东省和江门市有关领导也先后亲临 麦克风 企业调研、指导,给企业极大的支持和鼓舞。* W* b0 R4 |/ c/ D: U' @5 ~
2 P4 t9 D+ e! f/ \- F- Y
产业:做大做强 麦克风 产业基地
% V$ v1 {3 C+ w1 e# G& R8 e; g5 b }5 w) C* @" @
20年的艰苦历程,恩平市的 麦克风 发展成为了一个特色产业。然而,虽然恩平市 麦克风 名气急升,但由于多是一家一户的家庭小作坊生产,充其量也只能说是300多个“单打独斗”的“个体”,未能形成一条完整的特色产业链,国人知道恩平 麦克风 的并不多,外国人就更不用说了。2 c( Z7 Q: ?9 }
3 E6 m! O) Z1 [0 U- ?- {. d# a! y
为了实现麦克风生产从“个体”到“产业链”的飞跃,1999年以来,恩平市委、市政府大力引导 麦克风企业花大力气培养人才,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同时,确立了总体发展目标,大力加快电子音响专业园区建设,统一园区优惠政策,积极引导电子音响企业逐步向专业园区集聚,使专业园区成为电子音响企业集取发展最理想的地方。在外资民资投资服务区内占地400多亩的 麦克风 工业功能区,目前已成为不少 麦克风 企业集聚的地区,并形成了定位明确、特色明显的产业群体。现在, 麦克风 行业已成为恩平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出口总值近3000万美元,居全国之首。
: F1 ~% v4 y+ f j' k6 v0 `9 ^8 H* \+ r
在20年的发展历程中,恩平 麦克风 产业创造出了一个个令人瞩目的成绩:生产配件从依靠“洋货”到全面国产化;产品生产从“仿牌子”到“创品牌”;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默默无闻到崭露头角;销售渠道从过市到过省,从出口港澳台、东南亚到横跨欧美;著名商标、名牌产品从无到有……
& d9 z9 J, c: H% r$ q& B) K/ d
0 I4 P o3 D5 D8 v 随着“ 麦克风 行业产业基地”的形成及投资环境的逐步完善,台湾、香港、新加坡、委内瑞拉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企业纷纷到恩平投资设厂。
P( T1 w+ x; ^ V- N9 l a6 u% A. {: R1 _
而此次在恩平召开的首届 麦克风 及电声器材国际展销会,对于今年6月获得“中国 麦克风 行业产业基地”称号的恩平来说,无疑是一次国际性的品牌形象展示,对从业人员近4万人的恩平麦克风行业更是一次极大的转机与商机。恩平麦克风产业集聚,做大做强,将指日可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