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选择你的耳机系统(一)
2 _" Y" W$ K( O) }8 b# X! r( h: T! R4 H/ q8 x
谈耳机之前你要知道的' Z" X) s7 k0 k# H+ U7 \
# R/ l6 E7 _7 H, E/ k0 \# p& y( }+ X* l; W1937年8月18日,这个星球上第一只动圈耳机在年轻的德国小伙尤根·拜亚(Eugen Beyer)手中诞生,从此音乐可以原汁原味的灌到人们耳中。如今,耳机一路飞奔走过了75年,从一个小小的发明成长为今天几乎人手必备的数码产品。' x |% h, k$ g2 p+ Y
5 [5 E! x" H: a, Z
1 Y, k1 U( @4 E3 W
. h; R0 R% C. j$ S5 b图:世界上第一只耳机DT48- X0 [: i1 Y; a
3 f0 _% M4 S; H( {& _3 z不同人群对于耳机认知的差异非常之大。对音质无任何追求、只要能听到声音就够用的人,可能占了我们周围人群的大多数。而与他们形成强烈反差的则是对HiFi有强烈追求的发烧友。前者不能理解后者为何为了一个设备一掷千金万金,而后者也往往只在一个小圈子里讨论,向来不愿费口舌向小白用户多作解释。- z S, J+ a: ~- b# H
- U. [/ a9 c1 C0 X1 j! H G
3 g+ C" M; ?. q: m" R7 f7 I5 b
近几年,随着全球生产工艺与产能的提升,好耳机的价格越来越平民化。这时就出现了一个人数并不少的群体,他们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对HiFi的追求程度虽谈不上“发烧”,但也希望能够听到真正不错的音质。在购买耳机之前,他们不愿甘心当小白,需要适当的了解一些基础知识,然后选择自己需要的商品。笔者本人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朋友,本文也正是为这些人所写。
( @3 P# x, F; k
' C! d! `5 e8 y- c6 o- @5 x; v
在第一期攻略中,我们先谈谈耳机的各种分类,然后谈谈评价音质的一些术语及主要参数。' R4 r+ t& W h3 i4 I, S( v
U3 Y6 O) ^/ l K2 r
/ b0 b( X( M- e& T8 o9 {0 C耳机的分类角度有很多,最主要的分类方式有:按外形分类(耳塞、头戴式)、按发声原理分类(动圈、动铁等)、按开放程度分类(开放、半开放、封闭)、按用途分类(家用、便携等)。下面分别从这几个角度来详细谈谈。
+ Y. |! b' O. Y' b, e3 [9 {+ [0 `( j; E [
. M3 {, V3 p4 k7 w3 D+ @/ ]
( w- B# `. w- e' u, \! v" v, d
耳机的分类
9 Q+ V" ^4 l, U/ r9 }
. O1 i( I+ W0 [# g, {& m3 H按外形分类,耳机可分为耳塞与头戴式耳机。) r9 B W0 o0 }1 O- A# C
& ]7 Z4 W5 o# c9 g7 t9 b
& X5 ?( S/ D0 G) S2 y
; r3 [9 r4 F3 w. l: M0 M# `5 a# K; c耳塞一般指驱动器单元口径小,可以佩戴在外耳廓,或插入耳道的耳机。耳塞又有为半入耳式和入耳式之分,一般能插入外耳道的耳塞,被称为入耳式,佩戴在外耳廓的,则被称为半入耳式。关于入耳和半入耳,有些朋友把他们区分为两种不同的佩戴方式,其实是没有这种说法的,他们的佩戴方式都是“塞”,只不过尺度不一样罢了。
' l- v% l8 F! a( U: Y3 C3 w
?8 v$ ^2 H: i2 e, W! ^& P7 [0 j3 O
" |5 i, J8 G* t: F图:入耳的森海塞尔CX200, \$ K) C4 J4 L- N0 h
7 Z+ X7 A% e" s3 L4 ]
* ?4 x8 r1 l' ]" t! C5 `
图:半入耳的AKG K315
& S- d5 v& Y. n+ Y5 z2 y
: M) T! |5 {* Q1 D& W$ p# h' `% L, C3 ^/ Y' g
头戴式耳机与耳塞在外形上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尺寸,这类耳机的尺寸一般远远大于耳塞,又分为中尺寸耳机和全尺寸耳机。有意思的是他们是按照耳罩的尺寸而非扬声器的尺寸来区分的。简单来说中尺寸耳机的耳罩不能完全包住耳廓,而全尺寸耳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耳机」则可以完全包住耳廓,实现更好的隔音效果。
5 w( {3 t" r/ R, h! h3 l0 B8 G$ z5 o
7 m: U- N. Y$ C; k) P: S8 _
; b7 x1 ^( w. o图:MM头上的K450就是中尺寸耳机
# c- Z6 B# w$ P/ |. z7 O/ n j; S. K" L! |# G
0 B: h. x6 U; K% q4 F& n- K1 o
; I- ~ Y7 c& q
6 a# B% z H0 J$ B6 S9 z. A
图:詹大哥头上应该是全尺寸的BEATS STUDIO1 `) {9 b3 B9 p
; S- ^+ w2 \( M/ c3 v/ n
4 v0 w4 d# D; z4 [1 ]# T) E% y按发声原理分类,主流的分类有动圈式、动铁式与静电式三大类。4 ~! {( @9 y; _
# M6 w& o- O1 Y( Q" S动圈耳机:目前绝大多数的耳机耳塞都属于动圈式耳机,原理类似于普通扬声器,处于永磁场中的线圈与振膜相连,线圈在信号电流驱动下带动振膜发声,振膜的中心突起位置是主要发声区,而旁边的顺性边缘可以提供足够的冲程。% e+ a- e2 C- D! j% ~; \
动圈耳机优势:首先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成本也较低。动圈耳机整体来说,声音比较松弛,自然。非入耳式动圈耳机低频可能略显不足,入耳式耳机低频则会充足很多,声音质感上,中高端的动圈有着很好的下潜,听感上较深沉。
0 W5 p% W2 j0 A2 F3 f$ t7 e9 F" q6 T1 Y1 X) }0 e: U- ^' [
6 i' A H; r0 H9 B/ t$ ]
图:世界上第一款动圈耳机DT48的最新版DT48E/ P: o2 M: C# D. A
' y: a" K% z& _" c1 F. T B% c1 ?
8 ^* x$ Q$ j) Q) f0 }4 N" B0 F" y" Q( X; z* L: M5 k" z( G* B
动铁耳机:动铁耳塞内部,音圈是绕在一个位于永磁场的中央被称为“平衡衔铁”的精密连接棒上,通过这个结构精密的连接棒传导到一个微型振膜的中心点,这块铁片在磁力的作用下产生振动并发声。动铁耳机由于起步较晚,和技术上的原因,成本较高。7 ^' i7 q% B; f" k8 G0 k
3 I6 k! `0 k& f6 Q
7 _. N$ G7 y5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