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517|回复: 0
收起左侧

[软件] 昆山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建筑声学设计(中)

[复制链接]

1万

积分

3

听众

-481

音贝

音频应用注册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10192
发表于 2009-10-11 15: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2 观众厅剖面
/ C  G1 p1 _! O" L: O2 s观众厅剖面中,顶部紧靠舞台口采用了大块的弧形强反射面,为观众席中前区提供早期反射声。中间部分吊顶由很多块基本水平的弧面组成,形成丰富的造型,并在其中设置了两道面光。在总体的水平吊顶设计中,使吊顶提供的反射声合理分布在整个观众席。交叉升起的观众席给地面升起设计增加了难度,为防止视线和声音遮挡,建立了三维观众厅模型进行校验,根据分析结果,对地面升起进行调整完善。图8为上部右侧区块观众席第4排第4座地面升起调整前后视线分析图,图9为观众厅剖面。: U0 \; U+ \2 s( B7 v

: u0 m! ]+ K- k  X; h' m
* j& ]4 n' J$ |& p观众厅体形基本确定后,采用室内声场模拟软件Odeon对大厅进行了模拟,部分模拟结果见表2。
4 N- C' ^5 I7 G4 f+ ?
# l$ E* B2 n8 w& X$ e) @由于剧场观众厅造型十分复杂丰富,为预测观众厅音质效果,并防止可能出现的缺陷,设计制作了1:10大尺寸声学缩尺模型,第一次测试混响时间偏长,主要由于座椅吸声偏小导致,实验采用的座椅软面由3层绒布叠合而成,由于制作时采用整面胶膜粘贴绒布,透气性变差,即使多层叠合,吸声性能也不够大;其后座椅软面绒布叠合采用点粘,吸声增大,房间混响时间与设计基本相符。表3为座椅吸声改进前后模型试验混响时间测试结果,为观众厅缩尺模型内部,有关模型试验的详细情况拟另文介绍。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 鄂ICP备16002437号-6 )

GMT+8, 2025-7-19 13:28 , Processed in 0.025651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