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551|回复: 1
收起左侧

[原创] 耳机灵敏度两种标示单位的转换--比较哪种耳机好推的方法

[复制链接]

9548

积分

3

听众

1079

音贝

音频应用注册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9548
发表于 2009-8-18 11: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耳机灵敏度两种标示单位的转换--比较哪种耳机好推的方法


第一篇见解:

给MP3配耳机,大家会首先问一声,这种耳机用这个MP3播放器能不能推得动?能不能推得好?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耳机的灵敏度指标。它决定了这款耳机能不能配合某一播放器使用并达到足够好的效果。

厂家对耳机的灵敏度指标有两种标示方法:

1. db/mW,即它消耗1mW的功率播放出来的声音能达到的声压级。

2. db/Vrms@1kHz,即在频率为1kHz、电压值为1V的正弦电压作用下能播出的声压级。

现在的音乐播放器的输出都可以看成是恒压源输出,即音量调节参数确定的是输出电压大小,输出内阻约等于0。

输出功率等于 V*V/R 。式中V为输出信号电压,R为耳机阻抗。

因此,后一种标示数值 db/Vrms@1kHz 的大小直接表明了某一特定播放器将音量调到同一数值时,接不同耳机时的声音大小。

前一种标示法则不能从单一的灵敏度指标看出能放出的声音大小,还与耳机阻抗有关。

要比较耳机好不好推,我们只要直接比较以 db/Vrms@1kHz 为单位标示的灵敏度即可。

不再需要考虑耳机的阻抗是多大。

对以第一种方式db/mW标示的灵敏度,只要我们知道了它的阻抗值,可换算成以db/Vrms@1kHz 方式标示的灵敏度。

换算方法如下:

对于阻抗值在1~1000欧姆范围内的耳机,db/Vrms@1kHz 灵敏度的数值高于 db/mW 灵敏度。它们的差值为:10×(3-lg R) 。式中,R为耳机阻抗, 单位是欧姆。lg表示求以10为底的常用对数。

对于常见的耳机:

若阻抗值是16欧,则两种标示灵敏度的差值为 18 db。

若阻抗值是32欧,差值为15db 。

对于其它阻抗值的耳机,大家可以用上面的公式自行推算。

举例一:

森海塞尔CX300与漫步者H260,H230哪一个最好推?

CX300阻抗16欧,灵敏度112 db/Vrms@1kHz

H260阻抗17欧,灵敏度是96db/mW

H230阻抗32欧,灵敏度是98db/mW

将它们都折算成 db/Vrms@1kHz的灵敏度值,H260是114 , H230是113 。

所以,在同一个MP3播放器上使用时,这三个耳塞灵敏度差不多。H260比H230好推(一丁点儿),CX300比它们都要难推(一丁点儿)

举例二:

森海塞尔PX100与漫步者H500哪个更好推?

PX100阻抗32欧,灵敏度114 db/Vrms@1kHz

H500阻抗42欧,灵敏度106db/mW。

将H500的灵敏度折算成db/Vrms@1kHz的值为120

所以,H500好推

要注意,由于头戴式耳机是开放式还是封闭式、耳塞是否入耳式的,外界噪音对使用的干扰程度不同,对灵敏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第二篇见解:

【扫盲贴】耳机阻抗和灵敏度
现在许多人、许多场合谈到耳机是不是容易推动,往往都是看耳机的阻抗高低,阻抗越低越容易推动。
这种观点没有错,但是也很片面,很容易使人误解。因为决定耳机好不好推动阻抗只是因素之一。

实际上耳机的灵敏度指标才是影响耳机是否容易推动的关键因素,可惜许多的非专业人员仍然在各种场合给刚刚入门的发烧友引人误区。

什么样的状态是最好的?
最好的状态应该是阻抗高一些、同时灵敏度高一些。阻抗高一些汲取音源(例如随身听)的电流少一些,不但节省音源的电池消耗,而且有利于减少失真。与此同时灵敏度高一些则袮补了由于阻抗高所带来的音量的损失。

现在有的随身听标注适配阻抗:16欧姆,有的用户相信厂家的标注(用户还能相信谁呢)只选配16欧姆的耳机,限制了用户选择耳机的范围,其实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只要耳机的灵敏度高一些阻抗是可以高一些的,不但无害而且是有利的。
总的来说,影响耳机是否容易驱动,有两个因素,第一是灵敏度,第二才是阻抗。阻抗即使低,灵敏度不高的话,一样难以驱动。比如拜亚动力DT331,阻抗仅40欧姆,但灵敏度只有86分贝,就实在推不动。而SHURE E5C,灵敏度高达122分贝,尽管阻抗是110欧姆,还是很好驱动。

让我强调一下,灵敏度才是决定耳机是否容易驱动的首要因素,阻抗是次要因素。要判断耳机是否容易驱动,第一看灵敏度,第二才参考阻抗。另外,轻便式耳机、耳塞等,根本不用费神去研究其阻抗是多少——本来就是为随身听设计的,怎么可能随身听推不动呢?怎么可能是高阻呢?怎么可能要加耳放呢?(若有人举出DT231为反例,那恕我直言,那根本就是设计失败的作品,不足为范。)

所谓带不带得动,只要是一个恒压输出型的放大器,带动的负载的阻抗不要太小,而超过了放大器的最大输出电流的能力,那么都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也就是说,其实负载的阻抗越大,对于放大器的电流输出要求越低,放大器一般工作起来就更加的轻松,当然,我们要得到合适的输出功率,负载的阻抗就不能太大,否则什么有用的功率都得不到了,在一定的输出功率之下,耳机要能发出人耳能够听到的声压,还和耳机的灵敏度有关,一般用dB/mw表示,就是对耳机输入1mw的功率,能够产生多少dB的声压,人耳听音乐的强度一般在100dB左右就差不多了,所以如果耳机的输出功率能够到10mw,耳机的灵敏度在95dB(头戴式耳机的常见值),那么所得到的声压级可到105dB,差不多比较的合适了,而10mw的输出功率对于随身听而言若耳机是100欧,那么要求输出的电压在1.4Vrms峰峰值,对于末级功率放大器而言,要求不是太高,还可以接受,只要供电的电压在3V左右就可以了.这对于常见的DISCMAN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耳机的灵敏度实在是太低,产生不了足够的声压级,就不可以了。
假设耳机的灵敏度是95dB/mW,则

10lg(p^2/pe^2)=1mW×95dB/mW=95dB;

得p^2/Pe^2=exp(9.5);

10mW的话,则得到的总声压为P^2/Pe^2=10×p^2/Pe^2=10exp(9.5)

此时得最终声压级为10lg(P^2/pe^2)=10×lg〔10exp(9.5)〕=10×〔lg10+1g(exp(9.5)〕=10+95=105dB。

因为声压级单位是分贝,所以无法直接叠加,1mW和10mW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对数关系的。所以要先转换成声压P才能直接叠加。

简单得说,耳机的灵敏度是多少,得到的功率是多少毫瓦,响应的声压级就在灵敏度的基础上再加多少分贝。

第三篇见解:
ifgGACMR3wBgJOIbAIxEfAOAkb4BJ47evweewJUAAAAASUVORK5CYII=.png


1,灵敏度换算:

耳机灵敏度意思为:在1KHz频率下,用1V或1mw驱动耳机,而产生的声压强度。他与其他频段、失真、定位等均无关,同样灵敏度的耳机,可能听感差很大。

有两种灵敏度标法,dB/Vrms或dB/mw,以前一般用dB/mw,现在耳机大都用dB/Vrms灵敏度,两者有着根本的区别,不能相互比较。
dB/mw灵敏度就不多说了,说说dB/Vrms灵敏度。

100dB/Vrms的意思是:给耳机1Vrms,1khz的信号(正旋波),耳机能发出的声压强度为100dB。当然数值越大就越响。

一般有足够驱动功率的音源或耳放,内阻很小,音量旋钮不变的情况下,耳机输出端电压固定,无论接上多大阻抗的耳机,耳机的电压是不变的,因此,某个耳机是否容易推响,与dB/Vrms为单位的灵敏度有关,与阻抗基本无关。

我大约估计:一般大功率cd、mp3,选灵敏度105dB/Vrms以上灵敏度的耳机才好推响,小功率的选115dB/Vrms以上。要完全推好还要加几dB。选CD、MP3配耳机可参考上述值。

再强调一下,推的响不响看dB/Vrms为单位的灵敏度时,可以不看阻抗。

阿格说的换算公式我不知道,不过原理我清楚,将dB/mw换算成dB/Vrms:必须知道阻抗。功率=电压平方/电阻,就能根据阻抗、mw,算出电压,然后换算成/1V的灵敏度。需要注意的是,spl声压是20倍的log。

比如:100dB/mw灵敏度,32欧的耳机,求/Vrms灵敏度

功率=电压平方/电阻,电压=开方(功率*电阻)=开方(0.001w*32欧)=开方(0.032)=0.179V

100dB/mw换算为了100dB/0.179Vrms=114.9dB/Vrms

所有耳机都换算成dB/Vrms灵敏度,就可以比较了。

关于推导公式我还是写清楚吧,免得误解

已知:灵敏度 A dB/mw,耳机阻抗R

dB/V灵敏度=A+20lg(1/根号(0.001*R))=A+30-10lgR

dB/V灵敏度=A+30-10lgR      (A =dB/mw的灵敏度值;R=耳机阻抗, 欧姆)

网上查了几天,没有类似的推导方法和公式,有不当之处请指出。

下面这个关于灵敏度的问题,近半月一直没有人解答,现在应该可以了吧,谁算算:

2,95dB声压,基本是人耳听音乐稍大音量的平均声压,放大器平均输出功率,就是这个声压下,所对应的功率。
3,因为音乐不是正选波,平均1mW的音乐,会有很多瞬时尖峰,这些尖峰功率可以是平均功率的几倍,也可以是几十倍,放大器功率不足就会把这些尖峰削平,声音就会失真、开衩.....,这就是储备功率的意义:避免把这些尖峰功率抑制掉,对一般音乐而言,10倍功率储备可以满足,对于大动态音乐比如交响乐、打击乐,需要30-50倍功率储备,才能避免波形尖峰被削。
所以,表中一般功率储备是平均功率的10倍,大动态是30倍。
4,功率储备的另一个意义,是降低放大器谐波失真。功放失真是随着功率增加而增加的,比如10W/8欧/THD=10%的功放,输出10W/8欧失真就10%了,1%失真的功率可能只有3W,0.2%失真的功率会更小,耳放也是类似,1%失真就比较难听了,特别是奇次谐波失真。所以,有些人说:我平时在家听音乐,几瓦功率足够了,没必要买几十瓦的功放浪费,买几瓦的功放就够了,这是不对的。
5,这个表最重要的最后两项,放大器同时满足耳机的电压和电流要求,驱动才是充足的,单看功率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比如:按表中150mW储备就能充足驱动的240dF,这个150mW是指能加载到240df上的,而不是放大器标称的功率,放大器即使能输出5W/4欧,也远远不能充足驱动240DF,因为压摆远远到不了240DF要求的电压储备要求。
6,这个表是耳机驱动特性,判断是否驱动充足,和是否“推好”不直接相关,但是推好的一个前提,是否“推好”耳机,除了和驱动充足、阻尼系数、耳机频响阻抗曲线......等有关,还有更重要的是听者的主观因素,不是这个表能决定的。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1万

积分

4

听众

2033

音贝

音频应用注册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18915
发表于 2009-8-18 12: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handshake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QQ|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 鄂ICP备16002437号 )

GMT+8, 2025-5-28 06:25 , Processed in 0.027601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