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k3 Q' ]# W) J0 k1 s
; {" \8 W) _' o音调与音律5 W9 ^% T7 p% z4 }( U, t
许多使用 432 Hz 进行调律的支持者指出,与毕达哥拉斯提出的五度相生律相似,但是使用稍微降低一些音高的 A 音进行调音的方法仅会产生四个和谐音程:八度音程,五度音程,四度音程和同音音程。这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欧洲中世纪宫廷音乐中缺乏和声变化的原因。
. E4 O t' l$ W
* W. l; w' a7 Q& f5 ?5 W这种调音方式被称为纯律,是由西班牙数学家和音乐理论家 Bartolomé Ramis de Pareia 提出并建立的纯律音程调律系统,用以创建和谐的三度和六度音程。纯律中存在的问题是,为了使全音阶中大多数的三度音程成为和谐音程,调内的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及三分之一音高距离位置均无法进行精准调律。4 l8 q! z u" A( z2 j) j2 \
2 u2 e7 H: R, M l! x6 w
这种调音方式造成全音阶序列之外的音高也会由于全音阶序列中三度音被调高的缘故而改变音调,因此诸如 升C 和 降D 之类的等音音程会听起来不再是相同的音高。' |5 R- r9 C6 D5 [
; N% r7 ~& [" {" i9 T& u% `
尽管某些管风琴和大键琴是为了保持纯音程调律并解决不同调律标准所造成的差异而设计的,但是键盘类乐器和有品类的乐器更常见的调律方式是按照平均律进行调律,其中所使用的五度音程会稍微低一些,这样大三度就能够构成和谐音程。但是这样的调律方式在距离较近的琴键之间更为准确,键位之间的间隔越远,音调上的偏移就会越大。
0 @0 W" m6 Y h7 q5 s a# Z* }% w! Z( Q$ Z# @) Y! p1 I0 f
在现代音乐中,我们最熟悉的调律方式是平均律,是由巴赫(Bach)创作的平均律键盘曲集而闻名的,直到 19 世纪中叶才被广泛采用。4 Y3 ~1 U7 s+ E/ G) z
0 m" E: v" k2 K) M0 j& }在平均律中,只有八度音程是完美调律的,因为八度音程中的每个半音都以平均分配的方式进行调律,以使其中的每个音程频率间隔比例相同。这样的调律方式使同等距离的音程能够被等比例地演奏,但是其中仅有八度音程是完美调律。这种调律方式的优势在于,键盘和吉他等半音阶乐器无需重新进行调音即可以演奏任何音阶。
6 p4 a O2 u' @$ r8 t" {"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