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初学者来说,很多介绍编曲的都说得不很直观。我也说一下吧。直观一点。简单一点。
8 z" V# r( R: S" Z用一首 <送别> 作为例子。8 h" O' S0 f0 e/ }- R' H2 x
0 q, ~7 x! d" j5 D第一步:输入主旋律。3 ~4 K: u5 v* q7 x
! @6 [9 q: p' n7 i7 d. c; v
第二步:选定 和弦 。(起码要认识一些基本的 和弦 ): x& s$ g) e( Z5 |: e8 L: g' z/ _4 t- E
(和弦 中要有主旋律里面对应位置的第一个音,或者与主旋律里的几个音相同。即主 旋 律 里 是 “ 5
: X, N- o g0 y- A35
+ V( q- F7 W: O( A3 P1— ” , 和弦
- Q, ~+ @3 z5 ~, x就选 * I% p* ?5 A% M
“ 1 3 5 ” 。 主 旋 律 里是 “ 6 1 / 5— ”, 和弦 就选 “ 2 4 6 8 r, A i* S: ?" E4 n" W7 W& F
/ , E( U/ L+ h8 f+ U: d
1 3 5 ”分别对应。不一定要选这些,其实是随你喜欢的。自己觉得哪个效果好就用哪个。不过在乐曲的结束处,总应该用 主和弦 。大调为“ 1 3 5 ” ,小调为 “ 6 1 3 ”(6 为低音)。$ O8 T1 h# X- i+ X7 o$ w7 _+ ^
; |! @& M+ b6 l# \
(中间段落结束处的 和弦 如何选用。可参考有关的 和弦 书籍。)* [( ^& ~1 r6 j8 u$ J
- P6 T% E i! c4 I) Z4 G) E' v1 a7 `
/ F7 j! J( N& n# B2 W4 c$ B- z& f( 注意:和弦 中的 高音(上面的音) 与 低音(下面的音)的走向。 旋律性强些效果会好一些。 )
! H( G( Q. N# T (认识的 和弦 越多运用得会越理想。) @! }, P; o3 U
" b2 T5 b% ~! Z
第三步:加入低音(一般用乐器 贝斯 )。0 {; w# f# I1 u. f' Z; W0 M
(注意:低音 的音,可以从 和弦 中找到。要注意 低音 旋律走向的控制。结束处总应该是以主音结束: 大调为“1” ,小调为“6” 。)
/ D- y! X8 |4 p' C' B
/ H2 H) m2 P* {" L& n6 L3 o/ N" N* }第四步:添加其他效果。, L1 b9 Z; x2 U0 T4 T3 \
) i6 g$ R# ?$ t/ D ~4 C(这里加了一段 吉它 的 分解和弦 和 扫弦。其实是随个人喜欢加上去的。)
, D/ k7 T- x& y6 j) v (“分解和弦”,就是把对应 和弦 里的音一个一个地分开演奏。有一定规律性,可参考有关书籍。)" C" a- c7 t' m; F: G4 g
3 E+ X# i& i" J5 R& F9 \4 F至此,已经结束。这是很简单的编曲。其他效果随个人意愿加上去。 还有很多技巧,可参考有关书籍。
5 `, _$ F4 U1 ~8 N- k3 A; `& k很肤浅,但只是有时间就玩一下的,追求有个效果罢了。有兴趣的可以更深入研究。
E/ x5 n( N5 ]' F V/ q7 [0 e/ I: l- u9 J/ L& U* W1 P
对初学者来说,我觉得:认识基本的 和弦 ,(多认识几个更好。)把音放在一起,听起来感觉挺好的,已经可以了。在以后运用中再不断改进提高。
2 v, f* ~, c! W$ s ?4 C
* E% r4 y- O {! n5 T多听多分释别人的作品,对自己很有帮助。
- q) p& d: q/ p2 ]1 a*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