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楼主 |
发表于 2009-5-14 16:44:37
|
只看该作者
这些不正常的突波,虽然都只是在瞬间发生,但是过程中的电压、电流往往高过正常值甚多,严重时足以破坏家中的许多电器产品,尤其像是计算机、电视与音响设备等,因为这些家电产品的工作电压相对较低,所能够承受突波的能力也就相对不足。突波吸收器依动作原理、特性可分为下列三类─
一、间隙式突波吸收器:大多适用于避雷功能,吸收电流范围在500A─500KA之间。
二、半导体式突波吸收器:可分为OVaristor(吸收电流范围200A─20KA)、SiCVaristor(吸收电流范围
100A─10KA)、SeSurgeAbsober(吸收电流范围10A─1KA)、双向稳压二极管(吸收电流范围1A─50A)。
三、滤波式突波吸收器:分为CR(电容加电阻,吸收电流范围1A─50A)与CL(电容加电感,吸收电流范围10A─1KA)二种电子电路,这也是音响电源处理器最常见的突波吸收装置。
电源滤波器
电源滤波器主要是用来消除电源里面的噪声,这些电源噪声会影响音响器材的声音表现,一般说法认为它会使音质、音场定位的效果大打折扣。通常滤波器是利用电容与电感合成一组选择电路(LC),允许特定频率的讯号通过,对于非特定频率的讯号则予以衰减或阻挡。最常被采用者为EMI滤波器,它对于50KHz以上噪声有比较良好的滤除效果,而噪声衰减量的规格值约只有40dB左右。它的缺点是遇上大振幅的突波噪声时,易使电感线圈因饱和而降低其噪声衰减特性,不过当串联多只EMI滤波器使用时效果将可因此改善。这次介绍的电源处理器材中,只要是针对滤波功能设计的产品都是采用这种方式。另外,电源滤波器使用时记得一定要接地,如此才能发挥其效能。
隔离变压器
隔离变压器一般泛指为防止噪声用变压器的总称。电源在进入各类电器产品之前,虽然会先经过电源变压器,但是高频噪声仍然可以藉由变压器初级与次级线圈间的电容效应、磁性耦合或辐射等方式通过次级,再进入电器产品的线路内。因此,要想防止噪声干扰的最简单又有效之方法,便是使用隔离变压器来加以隔绝。在各种噪声滤除的电源器材中,隔离变压器的效果是最好的,因为隔离变压器除了能消除电源、日光灯激活器、空中各种射频的噪声外,它对于电源开关瞬间突波也有很好的滤除效果,只是滤除频率和前述的「电源滤波器」不尽相同。
隔离变压器如果以隔离特性来区分,可分为下列三种 ─
一、绝缘变压器:这是在初级与次级之间加上一层特殊的绝缘体,藉以将初级传导至次级的噪声予以适度衰减。不过,这种方式并无法将所有的噪声隔绝,像是电源的开关动作等通模干扰便无法滤除。
二、屏蔽变压器:除了具备有绝缘变压器的构造外,在初级与次级线圈外围又利用金箔纸等绝缘材料予以包覆,藉以降低二线圈绕组之间的电容效应。与绝缘变压器作比较起来,屏蔽变压器对高频干扰的特性虽然更优异,但依然还是无法去除通模噪声。
三、噪声滤除变压器:也就是除了上述的静电屏蔽外,又在最外围加上电磁屏蔽。噪声滤除变压器能有效的隔绝共模干扰,但是对于随市电传导而来的通模干扰,仅有衰减能力。噪声滤除变压器的铁蕊,与一般的电源变压器并不相同,它的时效透磁率经过特别的设计,使其在某一特定频率(数KHz)以上时会骤然下降,所以在这个特定频率以上的噪声会被相对的衰减,频率愈高衰减量愈大。如果能与LC滤波器串联使用,效果将会更佳。在这次介绍试听的器材中,针对隔离作用设计的产品便是此例。
根据长期研究变压器的坚新电子吴先生表示,各式变压器的效能与铁蕊(Core)形式并无绝对关联,也就是说无论是EI、C、R或环型等各型铁蕊,无关效能的取决。铁蕊的形式只会牵涉到尺寸大小与磁场,像电视机多是采用R-Core的变压器,原因就在于其体积可以做得极为扁平,并同时可使其磁场不至于影响到阴极射线管(CRT)。真正影响效能的是铁蕊的材质,镍钢片的材质愈好则效率也就愈高。
电源稳压器
电源稳压器的主要作用为提供恒定电压,供给电器产品之用。常见的交流稳压器大略可分为感应式、接头变化式、磁饱和式、相位控制式、线性补偿式等五大类,其中又以相位控制式最为易见,它是利用SCR以及TRIAC等电子组件的独特导通特性,以相位控制方式控制其闸极之导通角度,以达到稳压的目的。它的最大特色是整个控制流程皆为电子电路,另外,由于它的输出波型并不是正弦波,因此需外加滤波器才可使输出波形为正弦波。虽说大部份电器产品(包括Hi-End音响)都有稳压,这次介绍的某些电源处理器更宣称有市电稳压的能力,不过若是以上述严苛角度来评断「稳压」的定义,对不起,它们都没沾上边。
关键与认知
对音响发烧友而言,各种形式、作动原理的电源处理器材,都只为一个目的而存在 -那就是如何使音响器材发出更好听的声音。这个目的说难其实一点也不难,说简单也未免太小看电源对音响器材的影响了!虽然电源处理器材多只是由一堆镍钢片、漆包线、电阻、电感、电容与绝缘材质所共同构成,但是这些组件对效率的高低与噪声滤除的效能,都有决定性的影响。当然,除了材质外,其它像是线圈的绕置、镍钢片的固定方式、绝缘材质的位置及数量、组件电路设计与配置等等,也都是优劣的重要关键。我们并不希望见到读者们花了大钱,又没有得到自己预期想要达到的效果,而是应该在看了本期「彻底研究」之后,对电源的问题与相关处理器材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再进一步讨论自己是否需要,或是应该选购哪一类电源处理器才是。
线材能改变音质吗
音响报刊杂志关于线材的文章不少,其中也不乏理论结合实践的精辟之作。然而,也有走极端的——即有不少线材发烧友对其津津乐道,也有人对其全盘否定。其中也不乏所谓音响或对音响评论的“行家”、“专家”对线材作用加以否定,或说线材的作用在音响系统中的作用微乎其微,最多起十分之一的作用。这些言论必然会使读者、特别是初入门的音响爱好者觉得无所适从:究竟应听谁的?!
本文想揭示两个问题:一、线材在音响系统中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即线材能改变音响的音质吗?二、线材运用的基础(或前提)是什么?
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又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线材的作用是什么?何谓音质?
常见的音响线材大致有三种:信号线、喇叭线和电源线。其中,信号线和喇叭线的作用是:⑴传输信号;⑵阻抗变换;⑶音色修饰。
信号线和喇叭线的区别是:信号线传输的是微弱的电信号,其幅度量度单位通常是电压,平均幅度最大几百毫伏至几伏;而喇叭线传输的是功放到喇叭的功率信号,通常用电压也用电流表示其功率信号。
如果信号线和喇叭线传输的是普通的电信号,那么用普通的导线就符合要求了,测量其指标用电压电流也就足够了。
但是,信号线喇叭线传输的是频率宽达20Hz-20kHz的频带信号,其要求说更高了。“20Hz-20kHz的频带信号”有两层含义:(A)频率范围宽,要求线材对各种频率的信号均“一视同仁”,不要压低一些信号而抬高一些信号,更不要无端产生原先没有的新生信号——即由于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频率调制混合新的多余信号;(B)乐器(如钢琴)发出的音乐即使是一个单音符,由于含有泛音,不是单一频率信号,而是一个频带,实际的音乐合奏(如交响乐队)的信号“群”,是一个更宽的频带,即音乐频谱,不能产生相移和频率畸变。所谓相移,是指由于线材存在的感抗和容抗,使不同频率的音乐信号经过线材传输后,某些频率或频段产生了相位的超前或滞后。表现在时间轴和听感上是某些频率成分或音乐成分的超前或滞后,比如高音成分的相位滞后(相对于中、低音)听感上是低音收得太快且不同的乐器难以分清其成分或原有的某些频率成分的幅度产生基本忠实地传送原音乐信号的传输线。
信号线喇叭线的第二个功能是阻抗变换作用。懂得电子技术的人知道,任何音响设备都有其输入\输出阻抗的指标。为了使音响设备之间的连接方便,更重要的是避免各个独立设备的相互影响,通常,CD机等音源和功率放大器总是设计成高输入阻抗(几千欧姆至几兆欧姆)。低输出阻抗的CD机都很容易与任何高输入阻抗的功放连接,而用不着考虑阻抗匹配的问题。也就是说,CD机等音源与功放机之间、前级功放与后级功放之间的配接不存在什么阻抗匹配的问题,而只有音响术语“配接”、“搭配”, 它们之间只有阻抗转换是两部机之间的连接和阻抗从低向高的转换就必须连接电缆——音响线材来完成。因为每部设备不单其输出\输入阻抗不一样,各自的输出\输入电抗(感抗和容抗)也不相同。它们之间的连接线材不同,音乐信号的传输效果也不同,人们从喇叭听到的音响效果也就不同。还应看到,对于喇叭线来说,也有一个阻抗变换的问题。这是因为,虽然功放标示的输出阻抗是一样的(如4欧姆、6欧姆、8欧姆),其实,这样的“阻抗匹配”只是指某频率下(如1KHz 处)的阻抗,更由于喇叭运行时随着功放输出音乐的频率不同,喇叭呈现的电抗阻值也不同,实际运行中的功放与音响相对于不同的频率根本不可能有阻抗匹配,两者的配接仍然要靠喇叭线来进行阻抗变换。并且这种阻抗“变换”随着音乐的播放分分秒秒都在进行。可以进一步看出,不同的电缆线材所起的阻抗变换性能和效果就不同,因而音响效果也不一样。
线材的第三个功能是对音乐的修饰功能。即正确地运用不同的线材,可以对同样的音乐软体(如某CD碟)进行不同音色的修饰,得到诸如“明亮”、“暗淡”、“金属味”、“木质味”、“中气足”、“音场宽广”、“刮耳”、“平淡”等等的修饰评语或风格评语。
对于线材的作用及其特性,许多文章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揭示讨论的:⑴线材金属导体所用的材料及其形状,以及其决定的特性;⑵线材的编织方法及其带来的效果;⑶线材所用的绝缘体材料,及其特性;⑷线材所用的插头的特点;⑸由上述几方面的材料及编织方法生产的线材用仪器测量得到的电阻、电容、电感的数值,以及频率特性等指标,及其对应的实际的音响效果。这些文章从另一些侧面充分地反映了线材的作用和特点,为避免重复地人云亦云,不再在这里赘述。其实,这些文章的中心都包含了对音响信号良好传输这个内容。而线材在音响系统中的“阻抗变换作用”,则是本人的观点了。当然,它并非真的会自动进行阻抗变换,但是,线材在两部机中间的阻抗过渡、“承上启下”作用的连接作用直接影响音响的音质。
有了以上的观点,再来讲讲音质的含义是什么。“音质”这个词,一般笼统的意义是声音的品质。但是,在音响技术中它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⑴声音的音高,即音频的强度和幅度;⑵声音的音调,即音频的频率或每秒变化的次数;⑶声音的音色,即音频泛音或谐波成分。谈论某音响的音质好坏,主要是衡量声音的上述三方面是否达到一定的水准:即相对于某一频率或频段,音高是否具有一定的强度,并且在要求的频率范围内、同一音量下,各频点的幅度是否均匀、均衡、饱满,频率响应曲线是否平直:声音的音准是否准确,既忠实地放映了音源频率或成分的原来面目,频率的畸变和相移又符合要求;声音的泛音适中,谐波较丰富,听起来音色就优美动听。
其实,上面已讲到,一定品质的线材与音响器材的配合,可以准确地传输音频信号,不致引起有损音质的失真以及相移和频率畸变,并且可以修饰音色,使音乐更动听悦耳。所以可以肯定地说,线材确实可以改变音响的音质。
现在讲讲第二个问题:线材改变音质可以达到什么程度?线材得到充分运用的基础和前提是什么?为什么有的人感到线材的作用不大?
很多音响爱好者、音响发烧友都用过线材,有的人也换过不少的信号线和喇叭线,以及电源线。为什么有人觉得效果不大,有的人甚至有“跟风”、“上当”的感觉呢?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呢?问题很简单,就出在系统的电源没搞好上。具体地讲,是各个音响设备的内部交直流电源和设备所用的外电供电电源没搞好造成的。
所谓设备的内部电源没搞好,多出现在中低价位的机器上。例如,由于单机价格便宜,为了省料或设计不当,内部电源设计简陋,采用一路电源供给设备里的多睡电路,造成各个电路之间的有用无用信号通过电源互相串扰,产生交叉调制,使信号劣化,噪声增加甚至掩盖了有用信号,并且音乐的有效频带变窄。这时,你就是换上任何名贵的线材都效果很不明显。还有,使用品质一般或劣质的电容,电源变压器容量不够或漏磁,随机电源线的线径小材质差,都是属于内部电源不好,直接影响音质和换线的效果。内部电源品质不高,对于具有电子方面知识和有动手能力者,可以通过摩机来改变其电源和其他方面的品质。对于不会摩机者,就只能选用品质过得去、价线又适中的Hi-Fi设备了。所谓外部供电电源没搞好,则对中低价位的设备,特别对高级音响都有影响。搞好外部电源,包括给音响设备专门敷设专用电源线,电源线的线材材质、线径、编织方法、长度、如何安装、从哪里安装很有学问,对不同的设备有不同的效果。还有,对电源插座、开关、接插件都有不同的要求。尤其对地线,对音响的效果影响很大,特别是使用电源滤波设备的如隔离电源、滤波电源时,地线的要求较高。还要特别强调的是,内外电源都很重要,哪一个环节都要重视,比如保险丝及其触点插头是否接触良好等。在实践中,就经常看到有人非名牌名贵的音响设备不买,非贵价的线材不买,但电源和环境跟不上,名贵设备出来的声音不好听,音响也就只能变成炫耀价位、身家的摆设了。
使用购买线材还存在这样的误区:只相信某种外国线材,不论什么场合都使用。其实即使是相同的音响设备,在不同的空间和电源环境,应使用不同的线材。比如,放音环境聆听者与喇叭较近的,应使用音场相对广阔,听感“散”一点的线材,以化解声音直射聆听者后墙再反射,产生“直冲”、驻波太强的不良效果。如果环境空间广阔,吸音设计适当,可以运用各种摆位法,则应运用聚焦、定位性能好、中气足的线材为好。还要告诫发烧友的是,你试听了一种线材之后,有些人会被某种音色所深深地吸引,马上将其买下。听了一段时间后,又觉得哪方面不妥,这是经验教训。所以,在初接触了一类线材并初步试听后,不要轻易下结论,应用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软件反复试听,经过多天后才予以评价下结论。总之,线材的不同环境运用应多加试验,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如果能一次成功,玩音响就显得太容易了,也就不可能有那么多人对音响乐此不疲,去不断探索研究了。
由此可以认为:线材在Hi-Fi系统里边的作用是很大的,决不是仅起十分之一的作用。特别器材的质素越高(不一定是价钱越高)、潜质越高,其所起的作用越大。可以说,线材与你的音响系统配搭对了,其作用不单单是“锦上添花”的作用,而是让你感到百听不厌很有韵味,有音质上了台阶的感受!关键你的方法是否对头,你是否有不断实践不断研究的精神。至于你的线材的投入占系统总价的多少,则视所用设备、环境、音质音色偏好的不同具体而定,大约占1/10~1/5的比例。当然,线材也不是万能的灵丹妙药,正如上述,至少和你所用音响的质素,电源的基础等许多因素有关。
小空间如何得到饱满宽广的声音
小功率、小喇叭、小空间,却妄想得到饱满的音像与宽广的音场、低频与中频的量感也很丰富?想骗谁!如果真能这样,那幺大功率、大喇叭、大空间起不是都白搭了?如果您照我的方法做,我保证您一定可以在小空间内,利用小功率扩大机与小喇叭来得到中频与低频都很饱满的声音,而且,高频也不会刺耳。总体来说,那将会是一种中、低频饱满、高频清楚而不刺耳、音像、定位历历在目、整体平衡性相当好的声音。
软调空间加喇叭摆位就可以
或许有人会开始怀疑,我刘某人不知道又要玩弄什幺把戏?是否要我们花大钱整治空间、更换昂贵的器材,否则怎幺能够得到那幺好的声音。我像您保证,您不须要更换器材,也不须要花大钱就能够得到我所说的效果。您所要做的就是复习我以前所讲过的“软调空间”以及“喇叭摆位八法”。然后,再花一点点小钱就大功告成。
先说这一点点小钱是多少,要怎幺花?这一点点小钱我估计在5万元台币以下(以五坪小空间来算)。花在哪里?花在请木工师父将房间的四面墙壁钉上石膏板或希酸钙板。为什幺要钉石膏板或希酸钙板?因为在四面水泥墙上再钉一层石膏板或希酸钙板之后,会让您的空间由硬调子变为软调子。而软调子空间是让声音好听的第一步。
请木工师父钉板子要多少钱呢?以目前的行情而论,钉石膏板一尺宽约800元台币(高度都是固定8尺来算),钉希酸钙板比较贵,一尺约 1,100-1,200元台币。这二种板有什幺不同呢?石膏板怕潮,希酸钙板不怕。二者都是防火材料。那种板对声音比较好?老实说,我只用过石膏板,所以无法给您答案。我想,如果府上不是淹水区,您用石膏板就可以了。石膏板要怎幺钉?很简单,木工师父会先在水泥墙上以角材钉框,然后再覆上石膏板。要注意的是石膏板与水泥墙之间的空隙要铺比较重磅的玻璃纤维棉。铺上玻璃纤维棉的用意是要吸收空腔里的振动声波,您不必塞得满满的,只要松松的铺上一层就可以。
四面墙应该至少一面会有窗,一面会有门。反正在钉石膏板时就是避开门、窗去钉就是了,木工师父会帮您钉的很美观才对。钉完之后,看您喜欢什幺颜色,再请油漆工或木工师父代劳上漆,这样就大功告成了。当然,如果您预算足够,最好是将窗子加强,再做一层铝窗以隔绝噪音,甚至换过隔音效果比较好的气密窗也行。要知道,户外噪音强度如果能够降低10分贝,胜过将100瓦扩大机换成1,000瓦。就这么简单,我们就可以将原本硬调子的空间转变成软调子。至于天花板与地板,就暂时维持原状,不必去管他。当然,如果您愿意照“刘氏好声歌”去做,那将会更好。不过,这可不在5万元台币预算之内。
长边摆法加近音场正三角形摆法
软调空间转换达成,接着我们要复习“喇叭摆位八法”。这次,我们要用的是近音场的“正三角形摆位法”。首先我要说明正三角形摆法的好处。通常,我们会用正三角形摆法,就是想避开空间因素的影响,以及想要靠近喇叭,节省扩大机的功率这二个原因。先说避开空间因素的影响。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房间中都会有驻波,小空间尤然,而要消除驻波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再者,小空间中从二侧墙反射过来的反射音既多且强,这会产生定位飘移以及声音刺耳的副作用。如果我们把喇叭往房间中央摆,让二支喇叭远离侧墙(请考虑长边摆法加上正三角形摆法),这样一来侧墙的反射音就会大量减少。再来说到节省功率。您知道吗?如果我们想要让声音听起来一倍大声,那幺我们扩大机的输出功率就要大十倍才行。一部50瓦的扩大机与500瓦的扩大机价差有多少?还有,声音的强度是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想想看,如果我们能够更接近喇叭来听音乐,那幺,我们岂不是可以用比较小的扩大机听到一样强而有力的声音强度(跟比较远距,更大功率相比)。
不必担心,音场既实体且宽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