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 n) J/ R" X# \% H% i/ k- ?
/ H6 o9 q S- f9 d0 Q. R# S( c1 p/ e混音的本质?2 E5 |9 `+ ^( S
1 T( P, M k' }. y' g说到混音,有的读者甚至还没搞懂它的作用是啥,为什么要进行混音这一项看似玄学的工作?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觉得混音很难的原因——连本质都没抓住,仅仅是看混音师动动这个、弄弄那个,最后强行骗自己歌曲变好听了,毕竟钱已经给了。) p7 @4 H R# Y
3 O5 c) l% o% o# t, _7 n
; ^* B; A* z: n' a6 R1 [2 m
4 Y( D: N/ F, M3 o4 ?- f/ Z2 }
混音的整个工序在干嘛?简单来讲,是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问题这一个动作引导着整个混音工作的进行,如果一段录音对你来说完全没有问题的话,你为啥要对它做处理?就算你想处理,你也会发现自己完全没有头绪、没有方向。发现问题之后,我们要做的自然就是解决问题,而那一个又一个的效果器(均衡器、压缩器等)就是我们解决问题时要用到的工具。 L' N' p% v) h% E* P. \
, b$ k& [0 @! Q: J0 ]# L3 }: ~8 ]) p+ E之所以为什么有人觉得混音很难、很玄学,笔者觉得是因为这些人把太多的重点放在了如何解决问题身上,而忽略了发现问题这个过程,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陷入照搬别人处理方法的误区,从而得不到自己理想的结果,进而觉得混音是一门玄学。
$ W+ W4 [6 ?3 k" ~
7 l' d' E. H( c6 \+ u2., |( M/ P4 b: a. N3 P
4 Y3 D# a; \0 O! X
怎样发现问题?
/ L( j, c* F2 k5 M0 S+ b5 E
! u& i3 w' X% c% w$ U# D既然发现问题指导这混音的进行,那如何发现问题自然就是一个很重要且急需解决的问题,那问题来了——怎样发现问题?
+ C+ u& L E# ~2 u- ] z6 L
- X) W% L5 ]6 J有的读者可能会说看懂所有效果器上的参数。当然了,知道并能看懂效果器上的参数是用来干什么的这项技能确实重要,但并不意味着当你能看懂所有参数,你就可以发现一个录音中的问题。看懂参数是懂混音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懂混音的一定看得懂参数,但看懂参数却不一定懂混音。# k+ |8 Q+ K$ r- \& T) w! i
# l' q" h0 ?( s" S2 T3 l# o/ n% z- X3 ^
" Q$ \ I0 v- k7 S3 z回到问题上,怎样发现问题?我个人的观点是你要能听懂参数,这是决定你是否能混好音的一个充要条件。听懂参数是看懂参数的更深一层的要求,自然它就比看懂参数更加困难。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可能花上个30分钟就能了解均衡器(Equalizer / EQ)的原理跟参数,但你可能需要花上半个月甚至更久才能听懂均衡器在其中所产生的效果,之后你要花更多的时间、通过大量的实验,去定义你心中对“三频均衡”的概念,进而用这一个“三频均衡”的概率去判断一个录音是否需要均衡器的后期处理。
7 N4 k' G8 ~; q8 B$ M; l8 V
7 C& _7 R7 C% Y0 t& A' v( R! s9 B- D8 f: g' r& C
6 s) T, b9 h; Y) d
简单来说,要学会发现问题,你需要练耳。这里说的练耳虽然跟乐理那个练耳同名,但内容却不一样。乐理练耳会让你听音程、听和弦等东西,但混音里的练耳却是要训练你对各个频段的分辨、听空间属性与混响以及动态等东西,我个人喜欢把它称为“工程练耳”,从而方便分辨它与“乐理练耳”的区别。至于如何进行工程练耳,由于这个问题内容比较多,我们留到日后的文章再来慢慢解答。
% l# e2 j; m5 b3 J& n' I+ j$ h+ ?- ^7 C* r
3.
0 s2 L, t+ L. [- S5 D, l0 }8 J, j7 Z. J" k( Q8 h4 \
为什么要强调“对你来说”?
( ]% C6 w) E6 z: A3 Y; U% m/ ?, E0 Q/ H! u: v, k8 s
细心的读者可能发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句话——“如果一段录音对你来说完全没有问题的话,你为啥要对它做处理?”中,笔者故意强调了“对你来说”,而且在下文也或多或少强调了这一点。但为什么?为什么我要强调这一点?
: M C/ S5 B' x
2 Q" V2 a8 ^* f4 f' k7 f" K8 f. q, i2 {; P- x3 }+ K
. J6 U# m" B0 P. F. Z6 M
1 a4 b- e, T0 w+ y
5 y+ T# k+ z" }# G
这是因为混音它既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我知道这句话很老土,你在很多地方可能都会看到这句话,但确实是这样的。同样的录音,交给不同的混音师,会出来不同的效果。甚至同一个混音师,隔一个月再次给同一首歌混音,出来的效果可能也不一样。什么意思?艺术的属性决定了混音并没有唯一解,这也就是为什么你需要通过练耳建立自己的听音观,而不是照着别人给的“公式”往上面套东西。同样的,你还得知道自己什么时候需要停下来,而不是今天改改这个、明天修修那个。差不多就应该停下来了,不然这些小改动会让你的歌曲迟迟发布不出来。
8 H% w0 `6 Q, N, Q- }3 G
+ [; J4 F( M8 i5 W( m4 L好了,这一期百万混音教程到这就结...等等,针对上一期文章的留言,我觉得需要回复一下,因为这个留言实在太迷惑了。% Y# L7 S) t/ k+ U7 ?0 Q
2 J# s! j. i- p4 J& a( Q2 m' d, v1 c; `. _% q% L
' E' X% U- X5 P5 D9 o G1 s交流电1 K5 k6 w. t4 S% W8 G
" C- U; @3 n! k* b
- U) c' D# [3 V% B交流电的问题,我实在没想到哪些地方是直接供直流电的,而且交流电在进入调音台(或者说大部分用电器)的主要模块前,会经过变压、整流、滤波以及稳压等一系列电路,让220V的交流电变成直流电,从而给有源电路进行供电,所以隔离器真的没你说的这么必要。
" s& A/ z7 L; i+ W q; Q V6 B1 d* ?2 v+ J% m
底噪8 |) U7 r- G6 |: U3 ~4 z2 L' a# ^
6 Z6 T: V+ y2 D2 d5 `7 \底噪的问题,交流电表示电路里的其他电子元件工作的时候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噪音,凭什么要我背这个锅?
) K; J' e" K, K' k+ I9 m v. H& F
0 q% ]- V2 P1 k! m8 } K+ O* O监听7 }, a% z+ s, E0 O/ E
% m7 v* ?! ?( V监听用的是输出通道,而麦克风、乐器这些用的是输入通道,两者不同,请不要混淆。' B- m3 s6 R5 Q, e1 \. A9 L
: Y0 i; L; x) \ K r6 ]# N, x1 y用法
/ m* ]1 g" q# @5 m* q/ \- t2 w( E, V8 j+ N0 H
/ ~0 j6 Z$ t( V$ V: k! b怎么用的问题,我在那篇文章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 h; S, P8 r m6 d+ j. H( r5 M6 t' R3 L+ g# {; l9 x
虽然我这一番回复看着像嘲讽,但如果你本人看到了请不要生气,我本意真不是要让你难堪,只是你的这套说法很多人也信以为真,所以我选择当众回复,而不是私下跟你聊,实在是对不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