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14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耳机] 耳机的选择 一位发烧实践者的经验之谈(二)

  [复制链接]

2万

积分

4

听众

-1572

音贝

音频应用初级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787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14 08:39:5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耳机的选择 一位发烧实践者的经验之谈(二)7 H7 D7 y5 A% ^  |  ^7 F
( g3 P+ k! e# t' P1 c6 X
/ I% z: X1 h, J6 \2 _/ e7 ]
很多人关心K702 65TH纪念版,我回复了几个人,等我整理整理,把701,Q701,702 纪念版写一写
+ U4 m) b( F! i" X& g0 h2 m! V) I8 b! ~  a- V" C& a
值得写的大耳机,按照评分从高到低为序:K701、HD650、DT990、225i、天龙A100、雅马哈HPH-100# s6 t$ @/ V2 F
砖头播放器,按照评分从高到低为序:D50、微软ZUNE、七彩虹C4、索尼M10、索尼PHA-1
" V3 F* l7 ~& {& z台式耳放:SOLO超线性、仿A1、瑞典小黑条
8 n# I7 {& O. I/ |! {: y; n/ L
( L/ \' O9 f7 K8 B, }9 U; s写在前面
9 {7 z! k" I$ D% O* ^真正喜欢听歌的人,都是拿着手机、小MP3、电脑直推的。你如果关注我这个帖子,说明你不喜欢听歌,因为你已经开始关注器材了6 X7 s3 ?% D( C3 S" F+ i/ J  o$ j
我给的最大建议,省点钱,花700块买2T的无损资源硬盘
5 D# ]* V" F) Q这些无损资源里,绝大多数是垃圾,但是有些东西还是不错的。比如说某某按照自己的理解,给100个专辑打了打分,或者找了50个试音碟等等,会把自己的理解写出来" M# J& P+ j. r; @; H7 v5 A
这是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能整理出这些东西,说明有着自己完整的听音理念,值得尊敬、学习. m8 s: X. h+ q7 K3 }" ~" |$ G
4 o+ x) ]: U6 P' W
很长一段时间,我自己陷入了一种误区,拿着器材猛听试音碟。没有意义!花了不少钱买了些器材,到头来,失去了很多。失去了欣赏音乐的心、对音乐本身的追求$ \& j# m9 w& a) G% N
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切记,不要显摆,弄一堆傻大黑粗的器材听歌,是可悲的。( b, f) K" [6 }5 H& h4 ]; Y% r
我在帖子里写过,把听歌的分成了几类6 ]5 n6 h5 B; K! \& j( r
第一等:无论什么器材都可以听,只求歌好听
5 K. C9 j! e5 ]! X. B5 y: m+ c第二等:小播放器,配个过得去的塞子,开始关注音质。这是悲剧的开始/ [# h4 E9 l) f0 C  c) |; |7 `* ]
第三等:弄的器材越来越多,听的歌越来越少。音质是两方面,一个是音频,一个是器材。开始显摆,开始对音质要求过高,最后的结果是——听的歌越来越少。听歌成了给器材打分的工具!
- E. N" Q/ L* d# p$ W; k/ W& y( L9 d* z4 V- R
劝君一句,烧器材请适度,不要欲求不满。# D2 U) ?& C; N: X8 o
能直推,就别上台机。摊子铺的越大,听歌的心情越少
1 R3 w1 Q" \0 C0 Y% i+ e. W/ G  t& e2 C, _7 V* Z2 C% ~
关于合理的资金分配* |$ H1 d$ f% R* ?( w
这个话题,非常邪乎。成天可以看到的论调是,万元以上器材才能推好K701。6000以上可听。6000以下放弃, f7 J7 s  X7 j  v* v
邪乎不?# J( y: u6 b/ u2 N" y2 m; h5 `
这么说吧,K701直推,还是带着自身的声音特点。不要受这些邪乎论调的影响,这是听歌呢,还是听器材?0 R! g0 Y, p4 Z8 E

7 a$ r. c+ N, _5 l+ w9 ?对于初烧,我的建议是:资金尽量向耳机倾向,前端过的去就行了。
6 y9 \: \" h3 r" U7 k: i, B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前端请慎重,因为容不得你重新来(但是不要过分投入)。资金尽量向耳机倾斜,一方面可以多听不同的声音,另一方面只听一个耳机很容易烦
8 g4 t3 H/ D7 d* v塞子系统:380加电池的ZUNE,然后塞子随便配。听感只要别太挑剔,太重口味,已经无敌了。ZUNE声场开(这一点很难得),推力对于塞子来说完全足够,音染少8 j# `* n# \7 k0 U1 D
大耳机系统:D50录音笔2800,加上仿A1价格800。胜任HD650,K701,DT三剑客,天龙。如果觉得弄低阻抗耳机不过瘾,再弄个仿小刺猬。剩下的钱多买耳机。还有个非常明智的做法,直接谷津U1,3200块。既能弄大耳机,又能弄书架音箱(50瓦的功率)
+ `) S, r/ Y% y! O4 s1 H. P0 `) N, W9 J# g2 r0 k
再强调一遍:对于初烧来说,很多邪乎的论调,听听就行,别当真。等自己有钱了,再去追求解码和耳放5 ^# g& z. f: X4 j( [+ [* X
1 `# ~2 P5 M( m1 u  Z9 t
依然有很多人问我多少钱前端能推开什么耳机的问题——做个解答
& {) C4 A9 M+ t4 z0 e( d' i" |看问题要客观,不要受网上一些,显摆人士的影响0 n+ F" h, o, D
A1搭配K701已经很好了。前端用D50即可0 C/ I- S  T3 ~
为了K701这个2000块的耳机,你弄一万多的设备,是能推好,但是有没有意义?
& h( Q4 P/ R) X9 P8 y2 b$ |0 H折腾了那么多钱,人的心态会发生变化——一定要推好
# _5 S" k( |' e- b- x  m, N* J2 Z- n( |# b4 r
你如果D50+仿A1,价格4000(含配件、线),无论是225、拜亚、森海、K701,都能通吃0 f$ @8 j1 c) \$ T
心态就很好——欣赏了很多耳机风格,欣赏了很多音乐8 T2 a* C8 q- d

9 A$ {5 O3 l! \这是我一直强调的。我这个行业,算是收入稳定的,同事很多弄音响的。但是都很低调,都适可而止  ^* }+ j. U6 [. K; ^
早很多年入了A1和小刺猬的同事,带着我发烧,都建议,拿着D50就完事了,因为便携" _# {% t# \3 e; P) k
一个便宜耳放放上班的地方,家里弄个好点的,走到哪都能听歌
7 k7 ?/ D. S9 h! o4 Y# A要是真正弄台式解码+电源+台放,音质是提升了,但是听歌呢?
: w7 q6 g* G/ @) A! Z心态会很不好,听了所谓的推好了的,就一路喷人家没推好的。很神经病,是一种暴发户的心态
1 B  q& b" l8 B- n/ m. I0 i8 w9 B7 O7 \1 J6 l: _
烧耳机的,带着我试听、聚会的,都是很低调很温和的。不清楚为什么出现那么多的,听音暴民
; e0 U# K" E. r2 H现实生活中遇到的,跟网上遇到的,真的太不同了6 v! A# J" u8 Y

& h) o, F4 Q- b( |- C, I  W现实生活中,同事、试听时遇到的陌生人,都能感觉出来很温和。并且多数会拿着自己的砖头来试听,为什么呢?砖头直推,跟台式推,得到的声音特点是类似的,不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效果。并且因为工作环境、上班的约束,多数人只能拿着砖头听,还要保证不影响他人为前提(所以才会买封闭耳机),没其他办法,生活所迫又喜欢听歌,直接砖头直推退烧的人大把大把。你能说这些人不专业、不懂因为嘛?交流之后人家讲的一些东西,生动、深刻、直白,比我超出了太多太多
: T+ o+ Z! ^: M' {8 c
$ P' B; {9 g5 e) e2 X量力而行。601+仿A1,在我看来,比你生活中普通人,能欣赏到的音质,高出了不知道多少倍。好好听歌就行了,知足常乐,尤其在听歌这个领域是这样
  }2 ~' [# d4 o; r; B0 i人家贝多芬、肖邦等等,很多做音乐是为了忘记生活的痛苦,是喜爱。一天到晚,暴民般的冷嘲热讽的,音质不行,到底是听歌还是听器材?
" {! d/ u6 F1 V- r- z9 X, M* H! X/ z+ {+ }& w6 U; G3 h9 r2 M
最终建议:有个不错的有LO口的前端,加个便宜的高仿A1,剩下的就是听歌了,没其他的。任何耳机都可以听。没有万能药,所有耳机都保持了一个高水准,但是肯定不如偏科的SOLO和小刺猬。1 [8 g2 N' H0 {3 V7 }; o0 G

/ Q7 K+ ]' L% m1 X% _  s; }, k9 ]/ ^4 j# |. k, D

' ^. h  C; B# m3 `. S- B$ i7 w1 E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2万

积分

4

听众

-1572

音贝

音频应用初级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7877
2#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08:42:52 | 只看该作者
完毕
5 c# ?( {$ m- d, s& F+ N: L& Q. J- ]- m( v2 ?! f7 V5 O
FX700——一些新评测陆续更新) I8 d" w" X9 Q# j0 i1 h
每天都在劝大家不要意淫,要试听。没想到,我这次偶尔没试听买的塞子,就是意淫的产品:跟想象的、网上的听感不一样7 Z* s! ]3 w* v. q" B1 C% [% l
这是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的,我慢慢写,你慢慢看。但是,别当真,一定不要意淫。切记~~/ w1 `7 t8 R6 y; B6 H  O

/ s) n" ]& p, O- ]2 X# X意料之中
8 n* s4 ^, N  K' k4 g5 `4 h$ ?拿着我劝别人的话,来数落下自己。1600价位以内,是动铁的自留地,索尼EX1000、EX800除外(EX1000不属于1600范围)
9 a2 K2 ~) T8 }8 a* h% [所以,FX700听人声不如GR8,听古典不如IE80。先黑一下,不要因为最近比较火,就觉得好% w2 F( x- L% D+ K8 Y

9 P1 i5 f& Q: Y: h  d意料之外:结构
' i) `* b" t2 f) g5 q大家注意下,FX700的外观。发音单元的尾巴,是金属网做的,貌似是个开发结构啊!我就是被这个误导的0 k0 J* R# s# ?
剧透一下,这个金属网是装饰,跟声音没有丝毫关系
7 D: c0 @  `, r8 `" V8 K% B, j这一点严重的误导了我。开放结构、低音多、木头材质,很向往。
% b7 g- r$ X/ u! @1 P尤其是开放式入耳塞,我还没听过是个什么声音
( h0 O3 m% G7 L拿到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开声捂住左边,结果发现声音跟右边没有任何变化。坑啊。。。。。。
0 Q, X8 r5 c2 v! l5 T- `如果你看了我的帖子,你会发现里面有大量篇幅讲了开放结构、封闭结构、半开放结构的声音特点。这次是买了个封闭的,看上去像开放的塞子
# B8 |9 h5 d# a4 @- ], _0 B& B& B* G  _! L
做个类比:IE80
* p# x# J3 O( X2 n9 {, [6 \6 P, `9 C# i) J3 U, y7 h
一句话建议4 T- X+ j/ j- F4 D
如果喜欢低音,又追求性价比,买DT990和仿A1990的低音富有弹性、响应范围大、与其他低音多的耳机区别很大。喜欢低音的、又对解析通透性有要求、手上银子不多,买DT990,价格1480(水货更便宜),仿A1加邮费900块。两者搭配效果很好。请注意,DT990的低音因为响应范围大,会让人觉得低音多。其实每个音节是骨干的。不信你换个耳放,低音就没了1 B* y; x% h4 ?/ {5 s# X6 y- }

7 P# F* c; O: `- R天龙A100+七彩虹C4直推旗舰
+ z' a! u& T" a& x这两个东西搭配在一起是好的,弥补了对方的缺陷。A100低音过多,慢,软,中频纤细解析足(封闭耳机的经典做法,低音很容易过多,掩盖中频。封闭耳机的中频是最难做的,既要跟低频相区别,又要有超强的解析,否则低频就会掩盖中频)。同时封闭耳机直推,很容易出现的问题,通透性不足,声场窄。A100直推需要控制力强,细声线,大声场、通透性强的前端,刚好跟C4吻合。C4适合直推,低音很多的中低阻抗耳机,能有效提高通透性、声场宽度、低频弹性+ n' O* h$ n, k, H3 X% \
- F; u, C: L) I1 n7 |; ?+ b
长时间听歌的不二选择K701  ?+ w8 C6 A, M* H$ N
优雅的歌唱——K701。这个耳机,是属于对比产生美的典型。没有特别的频段,没有哪个频段能量强,声场不满也不空,三频速度始终不紧不慢。大家可以试试,去耳机店,挨个试听,你始终会回到K701这里,越AB越觉得好。各个频段不跳脱,适合长时间听。搭配仿A1很好,PHA-1也行,C4虽然厚度少了但是声场在直推里最好,小刺猬可惜是没听过。山韵301还可以,但是301推其他耳机一般。SOLO跟C4类似,华丽了许多,但是听女声有时候偏刺激了
! J' e# X) O' V9 G2 o. r/ I1 t$ J5 D
( b  R4 w8 k( X4 w' C7 j- m! yPHA-1的用途
8 X& \0 e4 S' z  d1 i6 bPHA-1仅针对电脑和水果机子。当接D50或者小黑条做纯耳放时,效果很差,甚至有一种出怪声的错觉。还是那句话,一体机,通常要合起来用。比如说谷津,也比如说PHA-1。当你把一体机的解码、运放功能拆开,效果会大打折扣
! l2 L$ W5 k9 `* T. p
  n- @- f( v- G/ r- I( c关于D50、C4、801的简单概括  d8 h1 e% N5 \# m/ m3 Y2 S% e( k0 ]
这三者,我回答了很多次。还是把我给的答案简单做个复制粘贴吧" E4 W" K6 I% e8 w
* a( z, w. m* D6 N% z, P
C4某些点是便携机子最好的。如下:声场、透明度。所以,C4搭配500块的HPH-100,比其他播放器搭配高端耳机效果都好。因为C4这个便携播放器,能让低音重的耳机,低频变得有弹性、声场变得自然。这是很多台式机都做不到的。C4基本上,直推低音多的耳机(阻抗不能过大),效果都很好。尤其直推封闭耳机,素质比很多台机都高,主要是因为弥补了缺点,而不是其他9 s4 E, V2 W) W6 S$ N
' V9 C1 V- a1 y
D50的作用在于,初烧台放的前端。并且推力仅次于C4,能弄大耳机,都有上佳的表现,但是直推实在是没有出彩的地方。其LO口素质,一改直推的蒙、声场、层次生硬。变得可以跟入门台式解码相媲美。需要客观看待的是,播放器、入门台解码,都做不到动态和声场优秀,这是体积、价位决定的。神化D50完全没必要) I- V) m8 r8 {6 `/ P
" ~1 m. T9 g' D% F# b' e
801的优点,首先是功能。801是个优秀的PC解码运放一体机。是的,可以直接接电脑。就是说,在充当便携播放器为前提,又有PHA-1的功能,同时得益于两颗不错的解码其LO口素质也不错。风格方面,看自己胃口,不适合我的耳机,因为我自己的耳机都有一定低音。我需要做的是提升低频的弹性、控制力,而不是中低频的量。前端音染重了,当然,配合中性的耳机,能得到一个放松低频、有厚度的中频。总的来说,功能已经是王者,声音的风格另说。卖这么贵,可能还是有点道理。相当于D50+PHA-1的两者合体,两者合体价格是5000。801和901卖的是5900。总的来说,我主要是觉得贵了,否则这个功能已经非常无敌了,并且每个功能都保持了高素质,在便携机里,难得可贵
- ]8 [* t; \' j6 {1 ^8 I# R
3 j! k4 p( v* ^) \. |* |1 t, f- I合理选择塞子的耳套——保护听力
8 u5 p- e, B. }7 F0 k8 E为了得到一个舒适的佩戴,请合理的选择耳套,不要省这个钱- q; x/ S) g% x7 W$ q

; l; |! n/ Z5 w% P8 r8 n' J$ ]5 e7 NIE80的佩戴是不好的
3 S# `7 q5 h" ^+ u- p一方面是原装单节套不牢靠,光滑的材质容易掉出耳朵来,时不时要手摁一下调整下。另一方面,IE80的出声口可能是最粗的,放在耳道中比较咯的疼( A* I- P! c% w  h/ g2 \! u
建议用哥伦比亚C套,T500。一方面磨砂的表面加上海绵的特性,佩戴非常牢靠,而且皮肤接触海绵比接触硅胶更舒适些。另一方面,T500比出声口要长了不少,所以只需要出声口很浅的入耳,其他是耳套入耳,会非常舒适。类似的动圈塞子,都可以用T400和T500。备注:IE80请买T500,T400很难安装。其他动圈塞子,可以用T400
7 O) r# a( Q# e( U9 |2 `- h- l. V/ k4 o  u9 `
哥伦比亚硅胶套
# e* W2 _" D/ l# `7 u还是哥伦比亚。EX1000的配套硅胶套,分四个尺码,这个硅胶套都是比较浅入耳的。缺点是不怎么隔音,当然可以买隔音版本的,但是散装的隔音版本我还没遇到过。优点:依然是浅入耳。
" I: ?9 H2 G, v' q# f6 S/ j+ d5 `8 I" @
; N! r2 [$ T5 P$ H' B5 y; y上述两种耳套,建议大家都尝试下。硅胶套18一对,海绵套35一对。花的是小钱,但是提升很多很多。尤其IE80的提升很明显。声音的轻微改变,一般人不用力AB都听不出来。8 F: K: J% ^6 U: p( f  g5 _8 n0 o% ?& ]
不要被别人影响,换了海面套,声音不好,没那回事。有几个人会关注,这点细微的音质呢?并且,海面套不仅仅是舒适,还隔音,意味着可以更低音量听歌(尤其嘈杂环境中)
% R! X2 v8 t( g% m% x! C5 A5 A. e- g% j: R0 z' g( [  M0 r: _
综合排名第一的器材:D50
' o+ R0 r# h" ]这是史上被秒了最多次的器材。成天被秒,反复被秒。
" u6 U- l6 a- e) [7 h5 X7 B1 M这也是被神化过的一个器材,很长一段时间,被称为神器。
; d& X; Z1 ?5 u4 t请客观的看待D50。还是保持一贯的做法,先黑再表扬
- N2 ?# X* \6 c
( u7 X+ N. t( G8 `6 s5 {% iD50的缺点如下
! @2 t  B5 F' V5 W7 l4 \2 {第一:最要命的缺点,直推声音透明度差。因此,D50直推好像还真没有什么搭配说,听感特别好。当然,这个说法有个前提,你对声音透明度要求高。简单的说,直推时,仿佛蒙了层东西,声音是不通透的。被秒,通常是因为这一点。七彩虹C4,是随身播放器里,透明度做的最好的。当然,C4透明度好,是因为在做减法,并不可取
- \# l/ M) o. z3 F! ?( B- c第二:直推的声音层次,简单粗暴。将中频提的比较近,背景层次和中频之间过渡生硬。这个原因导致,被很多其他录音笔秒了。客观看待D50直推,确实不行。
/ x& H9 u! l4 x, P. M" ~第三:延续第二个缺点,中频能量过强了,很容易导致一个问题,音量小则背景细节少,音量大则中频声音过大。这是D50弄塞子,不耐听,声音硬的原因3 o% e% H* r9 E* A0 j" |
说了这些,是不是D50已经成垃圾了?不是的。D50的用途最广,最大的优点是性价比。在讲D50优点之前,再说说一个常见的误导说法,如下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2万

积分

4

听众

-1572

音贝

音频应用初级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7877
3#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17:08:06 | 只看该作者
关于直推
/ U) o, I' B7 l3 ]2 x+ g, _这个耳机能明显感觉出来不容易响,与HD650相比。但是奇怪的是,直推效果可以。C4直推声场好但是低音少,D50直推有一定低音, i0 r& ]/ b" [* ?8 c
PHA-1直推比上述两者低音量感都多
! m. S2 \8 z- D0 v: t直推效果是可以接受的。虽然高低两个频道的量感延伸出不来,但是保持着很高的解析。尤其听现场录音,直推的解析已经比HD650上耳放要强了
) P' E: ~8 }$ Y/ O! k  B奉劝一句:耳放只是个放大器。直推是可以听的,能不上放就别上。
$ o6 ]2 O# \# m" k8 o8 z如果你把放大器当回事,请按照我说的,买个胆机买个晶体管机,都选便宜的!耳放1000,上升到3000价位,提升不大。因为其提升还跟解码有关系,这是个系统,也遵循木桶原理,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剩下的全面拉下来,花的钱是看不到音质提升的
& z5 P/ K( t4 K# m1 S% x- u初烧,拿着PC做前端,或者D50做前端,耳放真的是能省则省。柏聆的胆机,弄拜亚的耳机,效果可以!" W) ?& i9 @( K8 l" ^' j' E* Y: x  A
! t+ i( c1 }; B
仿A1耳放3 d" v( i; ~5 h# Y/ q
把仿A1耳放插前面来,接着DT990一起,更直观些
& R/ w  l( h6 G! ]) c; k; G: b很多山寨的同志挺扯的,表示完全一致,有的表示还DIY出更多功能、更好听感。下面我说的这个仿A1耳放,是销量最高的/ L7 U  b' q7 ]- F
总的来说,是值得肯定的。优点比瑕疵更多。* W- ?5 ^# U+ U1 |
: S" M7 J) j% z
先客观的说下缺点
1 y7 z: ~+ b* H  d& P- D其实缺点就一个,细节出了问题。DIY产品,拼人品、看运气$ u% B2 S: {* x5 v" {& m
不知道是我买的这个有这个问题,还是这个型号本身就有这个问题( \+ d: N; l& C# o9 `, e5 {
大家都知道台放,接小塞子是有底噪的。这个仿A1,做到了接塞子都没底噪。做到这一点,我觉得有问题。还有一点,在A1基础上又DIY了一个更大功率的耳机口
  Y% N2 g7 U& S; t; H4 |7 G听录音室版本的CD是没有问题的,很难察觉到有瑕疵。听现场版本的录音,问题很明显,原本环境的底噪声音很怪,仿佛分叉了、小颤抖、偶尔失声(录音室版如果有这样的细小声音也会出现类似问题)。刚刚拿到手,非常明显,有下飞机之后耳朵听声音变形的感觉。煲了100小时,好像正常了很多。但是还是存在着这个问题,偶尔会跳出来,有点影响心情) j" O( n# F9 C3 S3 E
我对仿耳放产品的建议,尽量别增加功能。增加了,意味着细小的调整,声音跟着会变化(我是外行,揣测的)0 n9 p( y* r. v/ r  m4 U* \" X
最后得到的声音,我觉得是有点问题的。这里要再强调一次,我不清楚是我这台有问题,还是因为线路带来的机子本身声音问题/ a3 u  B/ ^& h+ }

1 M1 Z# p- H. C) f3 z" G' \
/ `5 g3 L. M; J; R% e& L: x) ?$ c推荐起来毫无压力的耳机——歌德225i
8 b: o1 x* d- ]" m关于仿RA1,的推荐,我要道歉。没想到有这些不靠谱的仿货,号称升级了原始线路,结果听感一塌糊涂。我自己也买了个少帅仿RA1试听了下,结果是真心不行,跟人家业余自己弄的玩耳放,完全一个天一个地。不是说音质不行,是仿的根本不像- w- {! f, v* h/ N6 q
225i的耳放,我没法推荐了。这么简单的线路,仿成这个样子,也确实是水平。。。。。$ y, U  x8 [9 V2 o& I4 e5 u
做戏做全套,仿,请尊重原始线路。任何DIY线路,所谓的升级,都是坑货。. Z6 ?" U7 @! x2 p& L
如果要买仿货,请买高仿。就是说,线路完全一样,里面元件保持90%一样,才有意义。这个少帅仿RA1,真心不知道想干嘛,希望卖家负点责任',一个仿RA1弄出了各个价位的原件组合。其实不用这么麻烦,就用原版线路,用原版原件。别说元件提升了如何如何,先把该仿的,复制到90%,再去考虑什么磨机。仿货要磨什么机呢?要升什么级?真这么牛逼,还山寨干嘛?% \3 @1 E/ \" [& r* ^$ N* D4 E  H

4 E5 B, y0 a: _7 T歌德225i自身特点
& m; E+ |4 [9 i9 @前面说了下歌德耳放、山寨的歌德耳放,以及225的一些声音特点。下面详细分析下歌德2000及以内各价位耳机
9 E2 B, X# S; T; f) h; n2 H明星产品有以下几个:M1、60、225i、325i
5 s8 _$ X- f  `* z/ g6 e( z这里面60,是个直推耳机。80虽然推好了比60强,但是直推的时候,没有大推力砖头,还是直接60吧。, S# C) b. q$ N
M1是个好耳机,各方面比较均衡,推好了比80的低音要好。这是个80的调音版。80和M1差不多,都是对推力有要求的,自己量力而行吧
" U' G1 ~( q1 d  l! f! e9 D) O125i是个非常坑的耳机,价格比225稍低,但是音质却全方面的低。我觉得,各位,直接225吧,125没有任何意义。125是歌德最坑的耳机,不是说音质,而是性价比
: A$ o  w) V7 W325,请试听。225低音比325多些,甚至声场都稍微大些。其他方面不如325。但是325请试听,声音确实偏刺激了。我感觉这两个耳机是两个方向,还真不存在谁好谁差。6 }6 }) z$ m. D& ~/ u) p2 P
两者关系类似于拜亚的三剑客,秒那是屁话。。。。。取向不同而已; p6 @/ c- q( [1 ~& l

5 e* Q; q3 y! L, A9 f9 b! D, o+ ?225i直推,HIFIMAN》ZUNE》D50》C4。前两者效果很好,D50不差,C4刺耳。从搭配的效果你也能分析出来,一点,这是个偏薄的耳机# K& O4 f* ?# Y& e3 z
这一点貌似很多人不赞同。都是歌德适合摇滚、流行。那是因为声音张扬、直接、结实、速度快。其实,歌德2000以内,都没有以低音见长的耳机。225i算是低音最多的,但是不可能达到低音控的要求,跟同价位的DT990比,量少了很多很多7 {+ {: k5 p2 x1 A$ L- `

, x# O6 F% H$ k) k9 |225i的声音特点,说了很多次了。中频密度大、低音推好了可以有一定量否则量很少、高频并不见长、声音还是偏刺激。搭配C4刺耳,跟SOLO搭配不能开过大的声音、会刺耳- P) h$ L. }: c1 r$ _; H

/ t7 q! _4 X2 y" x. z  G6 F9 u一些建议
7 c6 g9 m1 U% r3 C这是个声音可以直推的耳机,ZUNE搭配下,非常耐听,如果你工作或者做作业,这两个搭配可以轻易的让你忘了戴着耳机7 R8 T, y. W6 p9 z% N5 R" c
虽然是个压耳式耳机,但是可以花160买一对大耳罩,之后舒适、声场全面提升。躺着睡觉都行了
, y8 A: o0 @3 [" V9 u- i+ d虽然是个压耳式耳机,但是电线跟冰箱线是一样粗的。相随身的同学,请放弃0 }( \$ h" p1 f0 {+ g' g! [
头梁夹头,请不要掰。拜亚掰了,顶多是变形,歌德容易坏。发音单元和扣具是塑料粘结,而不是其他耳机用金属扣件连接
2 T3 S$ B, S* e; R" K/ i+ {如果买了,请一定买大耳罩和仿RA1(有钱的同学跳过这一句),投入很小,得到很多) h' o; ^1 ]! O

2 _: u- ]2 q' t+ Z5 w比较好伺候的HD650
) U4 d& \. s# G5 f% C这个耳机比较好伺候,一方面是大众的口味,一方面是耳放选择多种多样2 q9 Z4 |% d. H& }* r. ]& Q4 [/ P/ |

, i$ c7 V% J2 g关于HD600和HD650
* J/ B# {1 M, i9 s两个耳机价格差不多,差价可能只有不到500。怎么选择?
9 A1 F0 J2 H7 c3 W首先要说的是,声音的风格是大致相同的。我买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呢。。。。。。别笑别喷
+ a0 p5 J' R; T8 j) S) q2 ^首先,直推下,HD650更响一些。。。。。。我很喜欢直推,C4、D50、PHA-1都可以拿着听。4 B6 l9 J/ z" w1 h/ K3 \/ C( S
其次,这里道歉!看着HD600不是插拔设计,烧友说是可以换线的。。。。。犯了错误。。。。。回头再去看看HD600
  M- J9 O2 Z/ Z9 w4 B
+ ^- P4 n7 _4 R( P声音特点+ q; b) g! n( K* f. O' v1 z% f  Z7 J  \
首先,这个耳机的设计初衷,是想修正分轨录音的弊端
& T: |2 P/ K" i% n分轨录音会把高频部分拔了又拔。因为同样的录音,高频衰减最大。分轨录音,就是说每个乐器、人分开唱,最后合成) K0 Z* K- R. v- @& r
老的录音方式是一次成型。所以,一首歌录个50、100次,很正常。我记得我小时候看过一个报纸,说杨玉莹同学成名之前,录了一首歌,唱了200次,才过关,说不想唱了
$ o" k4 \& F0 w$ p, p当时的录音方式看似没效率,但是得到的声音很自然,就算高频暗了,一样察觉不出来1 K5 O- f" ?9 m7 c* C: B
分轨录音的方式比较坑,效率高了很多,结果差了很多。这里指的是人声。。。。古典是没办法分轨的。。。。。。8 c( x; X! o2 V/ E
HD650针对,分轨拔高高频,做了个降频处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说HD650高频暗的原因。不要把降频看出简单粗暴,是把高频变得柔了很多,而不是其他6 `! }8 ?4 H! G% u) a

6 v- }' a" y$ K$ q4 a) H2 k符合大众口味1 E1 w" e8 D' d# x" S. \6 i
大众口味是什么?歌德的近声场、索尼的超重低音,相结合,那就是大众口味
& c: d4 v8 R7 k! p# l* j严格的说,HD650是听的最少的耳机,这个放下一段讲。这一段先夸几句,没办法,粉丝太多。。。。8 d- [/ P# _. v* o$ D& T
低频量感很多,不同于DT990低频的骨干,HD650的低频没有那么大的侵略性。速度偏慢,又不至于像天龙那么闷。
. y; w) o, s& \& T2 Z& ?中频很厚,有人说是醇,有的说是贵气。这个好理解,有几个喜欢骨感的声音呢?估计听歌的人,十有八九,是手上有事情在弄,顺带听歌。傻坐着听歌的,那是真正的听歌人,这样的人通常又不追求器材。顺带说一句,追求器材的,都是内心不纯净,至少不是纯净想听歌的~~~
0 O. Q: y" T' \# ~$ P0 P: M高频不叫暗,叫柔。
+ \- Z, c5 e! A- J三频说完了,说说声场。声音很满,低频中频多,导致的满,也导致了声场不如K701,这是取舍。人声稍近,这是大众口味,IE8远空的人声喜欢的人基本上没有,HD650这点做的很好
9 \; e7 N& ~/ i4 _( z6 n5 c总结下,什么是大众口味——低频多但是放松,中频厚远近适中,高频没有侵略性
. u: t/ u5 y" r. C' t看上去没缺点了是吧?
, W! z2 W$ m5 ~1 E1 e+ S5 S0 l. x) Y5 l0 I
黑一黑
: `3 Q. @: k. f* S# ?6 O+ H7 i! DHD650黑的人其实不少。; ^" \& p' F' r( x. D+ J4 S
第一:佩戴设计的不合理。其他耳机头梁都是金属的,顶多外面蒙皮。HD650蒙的是塑料。其他耳机夹一晚上就搞定了,HD650夹多少天,变的是金属扣件,头梁是不变的。有个词叫做:泰山压顶。佩戴真的不行。发声腔体是椭圆形,而不是爱科技和拜亚的圆形,空间小了,一方面影响舒适性,另一方面真的影响通透性
6 X/ S1 I1 _! G, @, A第二:该死的钢琴烤漆。当然还有更坑的越前漆,但是钢琴烤漆一样该死。耳机注定是个移动、会磕磕碰碰的东西,你说弄钢琴烤漆干嘛?拜亚监听版本的耳机都是磨砂塑料原色,爱惜点用,是看不出使用痕迹的" ~/ X, R! t  }. a, q% A) S& Q
第三:过满。这一点,大众不怎么关注。我就跟人沟通过,很多人表示,声场不怎么关注,相反还挺喜欢近、满的声音。这个东西,要看对比。我最喜欢的是K701. \0 o4 {; H  Z/ y( n" K+ T
HD650满了,少了从容的感觉。可以这么说,HD650如果前端低音重,耳放低音重,最后得到的声音非常满、闷,很难听。比如说D50做前端,就不如小黑条的声音。因为小黑条走的是中上盘的细腻路线。好在HD650可以换银线,之后通透性会提升不少,我之前说过,单一用银材质的线通常不行,但是HD650是例外
8 {3 |4 K5 V. l: D. V: G0 F" D第四:延续第三点,通透性差。开放耳机中,通透性差,不如K701,拜亚DT990,225i。
4 s& z% A% S; K8 s' L% M+ W) J第五:容易累。来自两方面,一个是佩戴,第二是满厚浓郁的风格0 q! r' `9 f7 U! S9 f
, R4 A. y; f' F" l2 @( p) a
中性描述
# J, G- O7 Z; e2 {% E, {- ?4 D请客观看待HD650。很适合大众口味,但是如果你要求声场、通透性,这个耳机并不出众
+ G5 |% k" Q2 A9 z( @! kHD650最大的好处是什么?两方面:试听的地方都有,配套耳放多,好伺候4 c# o6 R3 h1 J5 c) O% `
买之前,请试听。我拿着是用来换口味用的,平时都听K701。HD650和DT990拿来换口味,225i现场演唱会录音是唯一选择。' x/ m3 a, w5 J5 y( H
是不是适合自己,去耳机店,那里耳放多,HD650是一定有的,坐着好好几个小时。
% Z# o4 ]# K" a3 ?+ CHD650的特点是,一个小时内震撼,还真没有哪个耳机能做到如此浓郁,又没硬伤。真的没有,声音这么满,但是没有侵略性,还顺耳,符合大众口味
) U/ v0 p( f* O! I一个小时后,开始烦了。。。。。东西太满了,耳朵很容易累. s, L, X. p: c7 f" a
耳放里,SOLO的效果最好,A1次之,莱曼最差,胆机更差。
* l) F8 y( z. HSOLO给HD650加了很多分,提升了很多的透明度,因为低频少、高频延展好,整体声音控制会很好。但是SOLO搭配其他耳机,效果马上就下来了,能明显感觉SOLO是针对HD650设计的。很偏科。搭配K701尚可,225i稍刺耳,DT990你都感觉不到有低频。再次强调:SOLO搭配拜亚不好5 ~# ~5 n: _; P& b+ C7 n
A1,低频有点点多,我是觉得有点轰头了,但是低音控会很喜欢。! x8 E9 r! q7 B8 D6 }: E( I  D
莱曼,走的是听感路线,透明度不如上面两个。但是这真的是个挺百搭的耳放,搭配什么都不差。。。。。如果给我一次重新买耳放的机会,我会买莱曼。。。( y9 D1 P$ x2 C# K5 u+ ^6 M. U

* H8 a4 Y: O: C* ?# a2 u, [) ?关于大耳机的选择、台式机推塞子的感受, z6 ~& j3 m: D% P
这个问题经常能遇到问我的。我说了好几次,今天跟一个烧友算系统的说了一下,贴到前面来。。。。因为说了太多次了7 ~1 Q4 {# l0 @

' T* A/ V9 [0 b$ s; {% }% S+ c4 aA1当搭配细腻到底的前端,搭配塞子是可以的
5 v9 B9 p+ V# W你从我描述中可以看到,我口味对低音有要求,但是不过分* ~9 n, H( R3 ^6 h  P
- {2 m# {: F) [. S/ O2 `/ L
A1推塞子,很多时候低音多了。还有一点,台机推动铁效果都很一般,过分过分的过推了。可能X10算是个小例外,台机推会比砖头,低频量、质都可以2 S' x3 m0 N% u  i* ]
, J$ k4 X# \" c& l4 v
关于大耳机,我是这么挑选的——差异化
% E# V0 ?; Z' Q  A每个品牌有着自身的一些特点
% P, g. u! j7 Q4 u3 ~K601、K701,都是中频圆润,低频和高频都不强调,并且低频、高频都有向中频靠拢的迹象。这样做的好处是,人声的响应范围会大一些。所以人声显得从容,感觉优雅。K701更均衡些,低频量多一些,而且高频不亮。按照我的观点,有低频,中频从容、中频密度、厚度、圆润度都兼顾了,并且高频不亮,那就是最好的人声耳机。这里我想说说Q701。Q701在K701的基础上,增加了低频和中频厚度,更大众一些。但是损失了声场、中低频衔接的细节,有得有失。如果是我,我直接选HD650,而不会弄一个K701和650之间的产品。K701很多人误解,觉得是只强调了中频。其实是得到了一个无边无界的声场、细腻的声音层次、良好的通透性,然后才是中频。前面三个指标很多人没概念,只知道中、低、高三频。所以也导致了K701一路降价,而K501也成为老AKG破产的产品。看热闹的,永远比专业人士多
$ ]2 u; v6 P) _) H6 o" B' r- U0 E( q( {) |! c) U
HD600、HD650,马上能感觉出来,中低频的厚度。这个适合大众的口味,无他,浓郁。能做到中低频多,而声场不小,谈不上通透也不能说很闷(还是有点闷的)。这就是HD650和HD600。每个牌子的民用旗舰和次旗舰,声音是一脉相承的
5 `( {& N0 V/ x% u) Z2 z* a  o' Y* }, S6 M) Z- [; E. F" h, r
拜亚动力民用耳机(2000价位,再往上我认为适可而止,除了特别喜欢某个限量版,其他时候可以放弃了),990,880能明显感觉到,首先是解析。听了就能感觉到,这跟AKG、森海最大的区别。之后是清瘦的中频,通透性。解析、清瘦中频、通透性,得到了一个较自然的声场。但是是不是动人?不一定。在我看来,拜亚的耳机都偏监听。就是PRO版本。可以尝试,可以尊敬,但是人声是不是感动?这个看口味,我作为一个比较中庸的口味,表示,拜亚的人声不打动人。每个频道都是比较准确的,而不像森海高频往低频靠、中频甚至往低频靠,而701是高低两频往中频靠  `' T+ {8 W0 s* `6 x! l! H1 V% p; E

+ f# I. ?( y. o7 G/ I8 {+ J歌德你已经买了225,打住。225和325,是低频、高频走向稍有不同。共同的是中频密度、低频速度感、声场拉近的处理方式
8 X/ J6 \+ ^  T- i
9 H' e7 S+ p9 k$ f3 ^- u从上述描述,我的建议是,买不同品牌的耳机,选一个自己能接受的。但是不要买相似的东西,意义不大3 |3 v3 F5 i2 V% g$ R7 b; e& M
, l( M- Y0 ^4 |9 ^
这是给烧友的回复。这里我再强调一句:HD650这类型的,最大众化。你要是自认为不专业,也想龟毛纠结于细节、细腻度,就650了。701作为一个细腻、强调中频的耳机,反复强调了,是长时间听歌的好选择,并且701的美、是由对比产生的。你先试听701,然后把耳机店所有耳机试听一遍,最后心里打分,701始终排第一第二。但是最开始试听701,你不会觉得有多好。拜亚的耳机,初听是非常抓耳的,解析!其他耳机没有这个效果。但是当你听了好几首人声之后,感觉如何?不一定,很准确、细节到位,这个要看口味。你是喜欢素质、素质兼顾味道、纯听感,这个因人而异。再次强调,千万别秒谁。一般人用不了秒这个词,用了秒字的也就不是一般人了。拿着自己的口味,再拿着相应做的好的去秒,做的不好的,没有任何意义。有意义吗,我真的很想质问
& }# ]9 U" D: K) l* ?* @- ]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2万

积分

4

听众

-1572

音贝

音频应用初级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7877
4#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22:42:03 | 只看该作者
假如你真把线当回事的话) v5 m, g* F& C" M
假如你真的把线当回事的话,下面这些东西,值得探讨) d+ D" n- A# I+ W# o

( a- d9 T  ]7 P7 o关于材质* e0 d2 V/ c/ M5 U
常用的材质有以下几种:无氧铜、单晶铜、无氧铜镀银、单晶铜镀银、冷冻单晶铜镀银、银、大结晶银、冷冻消磁银6 _2 O1 ?, Y0 g( p* r: O  j
我想说的是,其实材质真的不是太重要。工艺、编织方式更重要
7 ~  k* {# @. S' d单独的材质,有很大的缺陷。银的导电性最好,会通透高频好(高频是衰减最快的,传输的快则衰减少),但是也因为速度快导致低频量感少。纯银线肯定是不可取的,至少对于欣赏流行,低频少了还怎么听?如果耳机本身低频很多了,为了提高通透性,可以考虑纯银5 \5 B2 y8 b; d6 m0 b0 ~. N
无氧铜通透性会差,高频差,但是低频量感最大。这样的听感如何呢?如果你的系统低音少,可以买纯无氧铜的线
; @) c, J' ]9 K! P单晶铜材质:声音密度会大一些,同样的低频量感会少。如果你的耳机系统,声音密度已经够大了,最后得到的声音能量会过强,很不耐听, c. X! g4 |+ n% |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来,单一的材质,最终的听感并不好。我建议,如果你是以听流行为主,最好还是用无氧铜为主的线( Y! u4 q3 ^# q3 e% u
可以看到,DIY的线,通常材质都很好,其实听感并不好。具体我也不太清楚原理,我会列举我手上的线,把结构说一说,大家就会发现,材质挺次要的,编织方式、材质的搭配方式,对听感影响最大
' V* {  O- e# e- S" V9 {2 ?4 w: y3 s) A" M
关于雅堡不好的地方
* p! A& S: c4 M4 w  x: j+ I选了雅堡,就是说,选择了性价比。其他品牌的线真的贵了很多。与之伴随的缺点,也非常明显! ^7 b5 n/ L: W) N, {5 c" s
优点明显:其入门线,素质都不错( n' f1 s6 w" f9 y
缺点一:过粗、材质硬、太重。雅堡的3.5对录线,比冰箱线稍细,比较硬。RCA线,稍微好点的,都跟冰箱线一样甚至更粗,非常硬。电源线有三根RCA线粗,并弧度是一定的,反向弯我都担心会坏掉。如果你觉得外形拉风才专业,雅堡适合你,并且还便宜。但是对于正常人来说,雅堡的外形是无法接受的7 z- L, W5 m( I  S
材质:其性价比是针对大品牌线而言的,相对于DIY,同样价格,DIY的线材质看上去高端很多,当然我一直强调的是别追求材质。
  R6 a( A3 |, X音染:能明显感觉出来,雅堡的线,音染比较重。入门和500以内的线,都以镀银无氧铜为主,区别在于编织方式、线分股数量。你能明显感觉出来音染重了,也能明显感觉出来,针对的是入门玩家,中低频量感多。搭配K701是可以的,搭配HD650和DT990,满了。! S& S! H$ u7 T+ p7 r) w# z+ @
适用面:因为音染重,所以,并不百搭。真正百搭的是什么线?QED,价格便宜,而且只做无氧铜线。耳机通常都是以无氧铜为设计前提的,QED的线很多拿了奖。实际听感如何?低频有一定量感,但是整体的声音密度、通透性都是非常中性,无音染的。我手上的QED PA2,就是典型代表,并且拿了五星评价。如果你只买一根RCA线,建议你买QED的产品,不会出彩,但是是个合格的搬运工,适合任何系统& C2 y/ H  y' O3 E* o/ x" F
: u+ z( F# n( U( x3 d, t  Z
一些搭配建议; P: y3 P, t+ o& Y* @. N
尽量选品牌线,DIY产品很多时候有几率出怪声  l0 [7 O2 N( ?1 a
声音比较满、厚的耳机,比如说HD650,搭配纯银RCA,效果会比较好。中和了一下,纯银低频会少一些、速度快一些,通透性会好一些。当然,低音控不适合
3 X5 ^8 j2 D* @) [8 p4 M! ?& T# V搭配DT990这样,低音多,但是声线较细的,还是无氧铜RCA靠谱些,比如说QED的线。或者银+无氧铜混编,听感会放松些,中低频量感增加,但是我觉得声音满了
, w' }) {$ p. ], L/ i0 I搭配K701,低音并不多,自身声音不厚,可以考虑银+无氧铜混编,中低频较多,但是密度会下降。我比较喜欢这样的声音,K701走的就是不紧不慢的放松路线,量感多一些能浓郁一些
# t: F& i3 D* f3.5对录线,原理同上. |7 I$ \3 c: M) p3 u0 |% \6 |
不要迷信材质,后面会讲到。大家可以注意下,得奖的线大多数不是单晶铜和大结晶银的。越纯净的材质,越难控制,耳机线通常都是普通的无氧铜! L* h8 e) p5 \$ A3 `# Y
品牌线通常是几层屏蔽层,包着几股线,每股线又是包着几层屏蔽层。大家可以注意一下,得奖线通常不是透明的,很少。DIY线,很多是透明的,材质标的很奢侈,实际听感不行
/ X! u  M8 J* t& NUSB线不要投入过多。如果硬是要买,便宜的请选雅堡,贵的请选GT2。你可以把USB解码理解成:先当U盘接收信号,然后自己内部处理,再输出。从我手上的线对比来看,听感提升性价比很低。400的RCA线会比机线有明显提升,但是USB线是变化,是不是提升拿不准
5 X: p4 \; ]6 R) F; p4 f电源线,是个很贵的东西。稍微拿的出来的,都上了500,通常是美标插口。买的时候记得买个转换插头,雅堡的是50,DIY的十几块
5 U& V- s* v1 W6 R目前QED Performance Audio 2,代购比较便宜,价格400,时间要等很久。拜亚耳机可以买。这个线不出彩,喜欢终于原声的可以买。无氧铜材质,能做到没有音染,也是水平
: D# R, D$ [. h4 t& |6 x: Y' J6 k8 a0 @
便携机的对录线
4 A! V8 u, Z% g* D便携机的对录线,选择面非常窄。因为多数线都长了,粗了,真的不便携。
# z1 ~0 T. O( I" Z7 F飞傲有单晶铜的短线,69块。铜彩有单晶铜短线,镀银无氧铜短线,价格也在70左右。如果说想提升一下,可以考虑古河盒装短线,低温消磁处理的镀银单晶铜线,价格应该在400以内。再往上,我想说的是,真的没必要。古河的线做工很好,飞傲也是一体成型线,铜彩很DIY最差
  Q' f6 e) U  ~" L4 U6 }
+ w8 M& m0 m, B1 @雅堡3.5对录线 GY-7008MA# {, a/ }* A% k/ x$ G
0.30mm1条置于导体中心十6条0.25mm镀银超纯铜线,精密绞合成圆型,二芯导体再分别被覆特富龙介质。) j7 O% X2 o! @' T
看了这个描述就知道了,这是个综合了各种材质听感的线。并且因为分股编织,分股之间又做了屏蔽,所以背景很纯净。: R6 U  P2 w4 ]9 w; p
不要觉得无氧铜不咋地,其实听流行,建议大家还是以无氧铜为基础。这根线,比手上的古河、飞傲,都要好听。
) Y+ Z7 {+ a  q" O, S# m5 c, X  Y能非常明显的感觉出来,声音密度不如单晶铜材质,但是中低频量感多了很多,而且比较放松,高频柔和。* U. ?7 w4 p6 D  ?4 Q
需要注意的是,这根线,做工一般,接口是分拆结构。可惜的是雅堡的3.5线都是低价位的,还找不出更好的来。
; E! a$ s2 {8 T7 r: o如果你听流行为主,同时又不喜欢刺耳的高频,追求放松的听感,系统不缺乏密度,这根线可以。拿到手上,很容易被单晶铜秒掉,但是别埋怨,这根线比较低调,单晶铜或者单晶铜镀银密度过大了导致不耐听,你会发现,银+镀银无氧铜的线其实非常放松
$ \, h2 [% x2 \+ L, m$ u( u1 r看了这些,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其实线的材质很一般,没用单晶铜,没用大结晶银,最后得到的听感却不错
& Q) u& w  a0 T! J) L& B  s# u要知道,多数高端耳机,都是用无氧铜线
" f4 v5 \7 [# M; ~
- I* y  l$ \6 C. R5 W. D  w% O雅宝RCA线1203BW-F% y" }  \* Z; H) q
材质同上一根线,由两股线变成了三股,端口材质更好,并且是一对线,所以价格翻了2.5倍。) c' U+ k8 N( Q+ ~" y/ w
RCA我开始是对着WHAT HIFI 五星评价去买的,最后发现,还不如不知名的雅堡银+无氧铜线。。。。
- t) H8 k" a# p+ Y5 }6 N/ B+ ?雅堡还有一个好处,你可以在淘宝商城买。是铁盒密封条包装。杜绝山寨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这比其他线的造价成本高了很多。
4 ?+ D4 H) v, ~, ^4 [# t9 v$ g反复强调,不要追求材质,DIY的线通常是单晶铜为起点,结果听感如何呢?要看人品。有比较激进的说法是,出怪声。有客观的说法是,看师傅手艺,其实就是看运气。' d, ]1 G* N' u) Y1 @) w  [
其实,线这个东西,工艺和编制方式、屏蔽杂音的手段,比材质要重要很多。
: W( v& n0 i8 N6 n3 P4 d. WDIY不靠谱。。。。。/ g. @& f- S2 C6 v) M

5 G! q- c: t" E1 G. _1 u英国QED Performance Audio 2
; ~8 F$ F/ U  x. dWhat Hi-Fi杂志的五颗星评价线,其实效果一般。低频量感多,材质为无氧铜,多股绞合编织。整体通透性差了。所以,不要迷信得奖,自己喜欢哪种口味最重要
" J! j. ], C: D4 e6 c8 A( A+ i这根线,低频量较大。整体通透性很一般,但是也谈不上闷。我觉得是个非常忠于原始声音的线,会比机线提升,但是听感真的察觉不出改变) M, \  ~3 T- q; a) p6 X. R/ W3 J
也许就是不改变听感,才得了奖。顺带说一句,QED的价格在知名的厂家中,是最便宜的,通常是入门系统的推荐线2 g4 b# L$ _( T- W
QED这根线,听着有想换的冲动。但是当耳机比较个性的时候,这根线又最耐听,因为听其他线总觉得不均衡。褒贬不一。。。。。
9 v. S1 w/ c' G, V适合最追求均衡的人。口味重的哥们买了,可能会觉得很坑。
% g: t( S* N0 `' t这根线,煲的是耳朵。如果你听的时间长了,慢慢会习惯。只买一根线的同学,买QED PA2没错的,永远不会出恶声2 U) }) q" o% ?; d4 i
另外提一句:做工真的很好,搭配任何RCA口,不管是品牌的,还是山寨的,都是不送不紧,有以前翻盖手机合上手机的感觉。真的很漂亮,灰白色线,不粗硬度适中,插头是红色的
0 \5 v1 j" _: I5 V: p$ d' C5 N0 o' f; n, R" X  _  G: S/ r
古河FURUTECH ADL iD35R 3.5转2 RCA , b( v( k) C2 u, q# v4 t
这根线,建议别买。一是没有试听,二确实声音密度大了
" x( L1 v1 J, R/ N* P2 V+ g$ [8 T材质是:低温消磁处理的镀银单晶铜。1 c! Y) m% t! v/ q. e
拿到手,根雅堡的银+镀银无氧铜进行AB,立刻把雅堡秒了。但是听了几个小时,开始怀念雅堡。  K/ F7 V6 |6 H, y2 i& g7 w2 I
雅堡的银无氧铜,有量感,又放松。虽然声音密度不怎么样,但是背景干净,一样的细节充分,也就无所谓密度了
% i' X% T; E+ E& `但是,不可否认,古河音质指标确实比雅堡要好,各方面吧,如果都没听过,第一时间能轻易的判断出古河的更好。8 j0 b* k9 L' V" K* ~7 d2 _
古河的透明度更高、密度更好,雅堡唯一的优势:放松% @/ p. ~$ @( \3 h. g% M
我不是在给雅堡做广告,确实雅堡提供了一个,低价、差材质、好工艺、放松听感的线。如果你不迷信贵的材质,材质差的雅堡值得尝试。& }9 U& X: W1 ?$ N9 h
雅堡也有单晶铜和大结晶银材质的线,但是价格。。。。。800块起,我看还是算了。线,超过500,我不会考虑, M( \+ {0 e0 ]3 Y
如果你喜欢听器材,我觉得古河的盒装线,值得买一根。我如果要AB,肯定是拿着古河的线。0 n# i0 j0 N+ W
拿着录音笔或者砖头接台放的同学们,有两根线值得注意:古河这根,雅宝镀银3.5转RCA。完全两个听感方向
& l$ f1 ~9 s5 a+ F4 e* I, S! Y" z$ i( E: `- v1 ?! |6 J& d
飞傲单晶铜9 B6 D- P* Z0 [4 K
这根线推荐起来毫无压力。价格才60块' ^0 R( z2 \" E" G2 B2 C# i
如果你迷信材质,就买这个得了。DIY的很多单晶铜也比这根线要贵
  Z' A7 X8 a" m听感如何?拿上手,跟雅宝的银+无氧铜不分上下。听一个小时以上,雅堡更耐听
% [7 e; Z1 I* ^还是那句话,所有高端耳机的线都是无氧铜线。。。。。我相信耳机设计时也是以无氧铜为基准进行设计。大家还是以无氧铜的线为主,不要迷信材质论( C9 b8 o2 n8 i0 g& C
! o* Z6 _/ J4 _9 N+ C0 r% R
线圣Evergreen 3.5转 RCA
* Y4 @9 e5 R7 T8 Y4 l入门线,听感非常非常一般。不如QED,甚至是刺耳
+ X" m) X" Q1 M, x" t市面上3.5转RCA的盒装线很少,就那么几条。我的建议是,要么买高端的,要么买雅堡的150块的。其他品牌的200块入门线,听感真心不行+ p% Y9 a5 d2 o. p2 }0 a
切记!大品牌的入门线,大家别买
7 y! ~% s, }9 W- r& ?8 y% o' x. ~- \
4 v% J$ v" a" {0 A( `宝韵USB线
! a3 X& A4 Q) _, E! c% o' E所有线里面,USB线是对音质影响最小的。这根线是买小黑条时,店铺送的。市场价格标的挺高,要是我自己肯定不买
3 E' w9 c  r- C& e  p0 W' PUSB线,我觉得机线就可以了。如果说一定要买,我觉得还是雅堡150块的无氧铜镀银。钱多,请买古河GT2
8 R2 E% [* F' y' f; JUSB线,我分析,单晶铜镀银应该说,传输信号损失会非常小0 l# G7 ?( Z5 ]9 y- f2 D
建议大家用机线。USB线投资大了,真的没有意义。雅堡的USB线是塑料一体成型的,质量会很好
: l0 L1 w$ \4 j; Y台湾宝韵这根线,做工不行。会比USB口稍微小一点点,松松垮垮的
7 B8 [8 {) m' U& _% T9 _  [, X$ x- U+ {
电源线德国雅堡 多股式OFHC GY-5000PW
1 `! W8 H! k1 L7 U$ L! o) k5 Q/ i$ X总买雅堡是不是很奇怪?; C6 u# y5 b' H1 r
第一:价格跟DIY产品持平。第二:做工还可以,不需要看人品和DIY产品的师傅手艺。第三:音质的指标虽然一般般,但是听感比较放松,适合人声* I: y* B& f( e% r
欣赏古典的当做没看见。。。。我是真的不太清楚人声之外,需要关注哪些指标
, a) z- k! r. r& Y5 _$ ?& T这根线是雅堡的最低档电源线。我挺纳闷,为什么电源线这么贵' X$ _4 s5 P! Z/ R1 }0 j3 b
音质如何,等我煲一周再说。刚拿到手
; r- d8 f' q5 K; v; m* h+ l1 Z
) E" S( j$ C2 `  M$ @  q; X  S- B一个非常优秀的组合:用小黑条+台放+塞子
7 G; Y9 R/ w/ G- x小黑条值得单开一篇,这里先讲结果,原因顺带讲讲。
: n" y  T3 R0 e" x* z0 w小黑条+仿A1+动圈塞子,效果很好!如果解码换成D50,则效果差了很多。我一直没觉得小黑条效果好,充其量是个USB供电的便携解码,今天无聊了,PS210本身佩戴舒适替换大耳机听一听,结果发现真的是好的要命。。。。。无聊的人可以试试,真的效果好,想象不到,手上的废物动圈塞子,能达到这个效果,尤其PS210已经不比旗舰塞子直推差了。剩下的IE80也还可以,一改人声蛋疼的毛病,但是低音过多了,我作为轻度低音控表示多了。X10表示过推了,其他动铁塞子都过推,X10在这个系统下,表现的也还可以。PS210表现的非常非常好!很负责任的向大家推荐!
# J# {" o* T# O6 z4 i9 A/ @PS2109 V+ i9 c( U9 K) ]' N
一句话总结,如果撇开是不是便携、直推,PS210+小黑条+仿A1,已经到顶了。比EX1000声场开很多,声场层次比IE80好,比W4富有感情。到顶了,真的到顶了& X2 w6 P' Q0 n$ V  z; P) }  ^
还有一点,大家想象不到的,这个塞子很吃功率。比HD650需要的音量大(耳放音量旋钮),比DT990稍大,与K701持平。很奇怪,在8点钟方向,音量已经可以听了,一直到12点方向音量增加的并不多
5 c6 [" P4 I  H2 a5 NPS210在这个系统有这样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 Y" x3 d2 V; Y& y5 x第一、PS210是入耳塞子,可能是非常少见的半开放发音结构,并且在发音单元后面还做了一个小的腔体,消除多余的低频。当前段够细腻、功率又够大的时候,声场真的是没法说了。这个塞子的声场类型,跟K701类似。不紧不慢,没有明显的边界。这个待会在试音碟会具体讲细节& l* q. h/ f+ T6 e$ e
第二、小黑条,我一直没觉得怎么样,真的,买了只是因为方便。弄塞子才体会到,这个解码真的细腻。这个解码,声场小、低音少。声音层次好、主打中高频。与仿A1相结合,得到了一个兼顾细腻、厚度的声音。并且因为动态、气势都差,所以台放可以开很大声而不会能量过强  q5 s$ K! a, J' r  {) _
第三、大家都知道,开放耳机的低频弹性好、量容易少。开放耳机,低音做的好的,貌似就是HD650、600、DT990。封闭耳机,低音量很容易就过了,但是余波无法有效的消除,导致声音会不清晰、干扰声多,弹性、通透性都差一些。半开放结构,大耳机有DT880,PS210这个结构,我觉得是很好的。好吧,我还是觉得这个结构真的很不错,推力足够大的时候很不错7 z: g! s% v  F5 x! u0 U4 i; |% i7 }
第四、搭配合理。细腻的解码,有厚度的中低频耳放,塞子本身的发音结构有潜力。上台放,已经超过了我听过的EX1000、W4。而且多便宜啊,圣诞特价的美行,350软妹币。
- f* ~' R# M3 }- e4 c, @% I第五、大耳机的渡口。没有台式解码,没用CD,本身仿A1还有点问题,所以,大耳机听渡口,是不能让人满意的,比耳机店差了非常多。我自己这个系统,弄大耳机,第一声重鼓解析不够,没有拆分成音节;伴奏的持续小鼓点,没有跟声音有足够的分离度,声场的层次不细腻。
" S/ E6 Y1 p. Q1 c+ T4 D* `第六、PS210在这个台式系统下,第一声重鼓非常细腻,拆成了好几个音节。小鼓点伴奏,一直是在声场的边缘位置,跳动着、与空气振动着,不是说声音,是有种错觉,鼓点带动了声音在耳朵里振动。非常细腻3 z0 X6 H- I5 S$ R
第七、蔡琴的很多歌,我手上的大耳机听着都觉得制作不行。本身制作也一般,《民歌蔡琴》仅仅是拿着台湾的分轨音频在德国老虎鱼合成了一下,其他的还不是。PS210在这个系统下,声音很有感情,主要是声音的层次、声场的自然程度太好了。6 w3 ]$ G4 w; _- X6 K4 b
第八、PS210频段,依然不突出。低音也不算多,低频只是解析强而已。中频比直推,最大的改善是,中频的密度上来了,直推的问题在于没有密度导致声音不稳定。通透性非常好
& F& @/ t: i7 t$ U1 r总结下,这个PS210,在偏科的小黑条+均衡的仿A1伺候下,已经超过了,我听过的所有的塞子。不要去太关注频段是不是优秀,最终得到了一个通透、声场没有边界、层次好,有感情的声音。推荐给大家!如果下次再有节日,美行特价了,我会在开篇提醒大家。350软妹币,已经比淘宝的散货便宜了。$ L8 V6 s* ~* W
$ H9 i8 ?2 c* e9 H7 {) j
IE80
- s: D1 _7 K. E1 b0 T/ W我是拿着听人声的。IE80听人声我一直是很苦恼的,很少拿来听  R! b6 p6 g1 t! n9 ~3 i4 }
小黑条+SOLO,效果好,比所有直推IE80的效果都好。但是不如PS210的表现$ S6 ?. z+ K1 \  r6 W0 L
一方面IE80不够开放,过推之后(拿着台机弄32欧姆的塞子,肯定是过推的),多余的低频没办法消除。我分析JVC的FX700应该也不错,看结构也是开放式的,但是别当真,这是分析: m% j, N; N& L- T3 J' E* w/ [
IE80这么弄之后,最大的好处,还是小黑条带来的细腻。这是我听IE80,人声表现最好的前端了。
6 _, Y7 H% S( M& p- y加州招待所的低频,变的很放松. b' M$ }9 O4 m7 Z" e
最大的好处是,完全没有齿音。王菲的《南海姑娘》,录制的很有问题,齿音非常严重。但是这个搭配下,IE80没有了齿音。高频变的非常柔. O9 i; z- x  I* G0 T. P  x" A5 a7 f
直推下,低频对中频人声是有干扰的。当搭配小黑条+仿A1,低频变松了之后,人声比直推效果好了很多。
! i3 m$ _! K; J2 v我很怀疑,换一个真正的台式解码,效果如何?台式解码,通常动态、声场、气势,是硬指标。比如说国产的MDAC,1680块,细腻程度不是主要诉求,放弃了一些指标,追求了“大”
% \4 V$ F: G4 ^9 p! ]% K
; R! E7 f5 f! H5 CX107 \2 @* y4 l( l* X/ D0 K6 O
过推,明显过推了。所有的声音都很肥,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个高阻抗塞子,这么推了之后,很有感情。这几个塞子,都是拿QED PA2线,雅堡线低频和中频量多了8 ^) U2 f3 G# l& s& Z5 ^% B
动铁,上台机,效果确实不好" _0 Z6 Z: \  ]6 o, }2 Q/ ~, x! C

$ Z, w) ~" t. s! Z8 r2 R再推荐一次PS210
% W: b8 o" H* M0 `小黑条+仿A1,已经达到了,K701的声场效果。已经比HD650的声场好了,这在塞子里,我一直都觉得是不可能的。
+ L( K8 R( i- q" x1 w' d0 l& M有机会乃们,一定要试试。最关键的是便宜。这么说吧,就算你觉得口味淡了(跟K701类似,低音量一般),也无法否认,这套搭配,声音已经足够足够好& S/ T; V$ @* S# u7 X. t* F2 Q
当然,PS210的耐听程度是没办法跟大耳机比的。大耳机,跟耳朵的距离远。塞子始终对听力影响比较大。这是个无聊时的尝试,多了一个换口味的选择' g1 U* i' O& m  K/ X
PS210还是有一定齿音,而且有比直推加强的趋势,这一点要看具体CD。有些CD录制的就是没有齿音,有些很严重
+ u, o; y8 y5 }: D! R1 f2 d7 C0 ~4 r提醒:为了保护听力,请尽量用包耳式大耳机,并且尽量避免听高频亮丽的声音
% V! d' n: G4 `) X$ V& {
' T* G: p3 S+ x! }& |大耳机前端的预算建议! i$ N2 r9 M% i5 e
这部分建议,是指从零开始的。如果你手上已经有了一部分了,应该优先弄好手上的器材再考虑其他
8 [6 t+ P$ N; a
) V; I- y8 R  {大耳机和箱子换着听——谷津U1
3 z8 i( a, X8 ]5 d' W5 e. r. `3200的价格,得到了一个尚可的解码,一个大功率的耳放,既能弄书架箱子,又能弄大耳机。这个产品适合什么人呢?没那么龟毛的烧友。。。。。。
4 }, A* ~9 h+ I+ E$ `0 x什么叫做龟毛?就是说,哪个耳机配哪个耳放,一定要如何如何,这就叫做龟毛
4 U5 M. s- F5 d, X这个前端的缺点是什么呢——不好换耳放。看问题要客观,一方面不要龟毛,一方面也别觉得有万能药——某个耳放适合所有耳机
4 l7 u4 z0 N  b6 V8 _目前比较划时代的产品是——A1。拜亚纯素质,有厚度,有解析,有延伸,确实是很能弥补一些耳机的弊端,但是也不敢讲百搭。! T2 I; b1 ], m7 B
; V& B- T+ }( G# }1 B
随身和台式共用前端——索尼D50+仿A1
. M' w6 ]9 `1 ?8 k+ Y6 s/ t( F$ b+ j索尼D50加卡(看我之前的描述)3000块,仿A1要900块。这个已经算是比较万能药了。但是这个万能药,不要期望值过高,是针对初烧的* g% C9 r0 ^2 D$ R6 {' V) o! G
我表示,这个组合,已经能满足我的要求了,继续有追求的同学,这个帖子不适合。只针对初烧!
/ v6 V' g2 d6 g: B4 SDT880喜欢古典的,这个系统很好,880也适合不重口味的流行,确实是经典。HD650、DT990适合大众口味,650中频更好些,990解析好些。701适合长时间听歌. A# _; i( |" L3 e4 f% N
D50的好处是,可以换耳放听,高仿的莱曼、小刺猬都可以试试。要是出个远门,D50加小耳放+K701,效果也很好。出门就K701了,不用考虑其他耳机& `( ~. N! t& L" U3 p% N" s
5 {+ {& \5 i0 j* T( C
随身用ZUNE,平时用电脑听歌——爱诗MDAC+仿A1
$ u6 {0 v8 p. Y, [这进入了另一个领域——PCHIFI。这个范畴,其实我试听的有限。只听过爱诗的、谷津的U1、U2、自己买的小黑条
+ A& f: P) W' _我的建议是,PC系统最大的好处是方便。所以,音质能跟D50做前端打成平手就行了!对于初烧来说,D50是个行业标准, X" f5 h7 g( e' x
MDAC价格是1680,送线。% i6 `5 ~" k: w0 Y1 `
这个价位,精品很少。外国的这个价格是小便携产品,音质是不行的。爱诗毕竟上市了很久,改版了几次了,产品已经成熟了。; E2 v' `7 b! Z2 X6 |
国产机器切记,不要买刚上市的。研发时间短,很多是没有经过检验就急忙上市,上市之后再根据方应进行改版。实力差的,压根就不改版% `" V) w. n) ?3 X, q
这个价位有没有其他解码?有,很多。可惜我听过的有限,我到目前为止,只停留在明星产品范围内。包括冷门的ZUNE也是被评为五个最好的硬盘机" F8 j6 t1 q: Q1 Z  T& S0 X
这个搭配,我觉得值得推荐。塞子就用ZUNE做前端,大耳机用电脑系统听,很方便!音质我也说了,跟D50平手吧1 @; }: c& \" f2 A4 R
别觉得这么大体积,就该如何如何。电脑不是个太好的听歌前端,有很多干扰。有龟毛的同学甚至说,听歌时连杀毒软件都要关掉,电脑缓存清理掉,播放器缓存调到最小等等
+ B( p, N- v' e# ^  K  c* |我觉得这么做是真的没必要。。。。。。PC系统就是为了方便,人为的设置障碍,能得到多少音质的提升?你要多用力听才能察觉这些差别啊?
- q% P: \* t8 T: ~" [- g9 |4 |, QMDAC+仿耳放:兼顾了音质、方便、性价比、换口味方便,值得推荐% ~. c6 b7 k, q; ]; C! W
: e) ~: W! X+ ]4 M$ c
近期拿着IE80不断研究之后——客观评价下IE80
* o. Y0 q" ]! W$ f* h+ q作为经典的动圈,有两指标拿到今天,依然是顶级的。划时代的产品必须先说优点。低音、声场。这两个指标,有很多误导的言论,我把我分析的东西讲讲。不一定对,但是我觉得能够自圆其说。这个塞子,很少听,拿到手就发现透明度低了,之后用煲机碟弄了估计有100多个小时,最后放起来了。最近又拿出来,想拯救一下,把我研究的一些东西贴出来. |) i  @3 E* D: q6 w$ q
" o  w5 e* A9 D# `# j: y
声场$ U. a. n4 V. d
声场是个综合指标。包括了大小、纵深、定位。IE80这三点都做的不错,但是也有取舍。
8 k4 E  \$ H  J  Z7 O0 X0 X3 S首先,IE80的声场大小,人工痕迹比较重。拿着不是很合适的对比对象,K701,做个对比。K701功率喂够了,呈现的是一种自然的、无边界的声场。IE80声场,一个塞子能达到了旗舰大耳机的声场大小,是非常难得的。但是做的,是人工的,边界明显的声场,这一点,是不如K701的。为什么这么做?因为需要做声场定位,原因如下( W, e+ S8 E4 j8 Z( B: @" _
第二,声场定位。这个需要说的是,IE80的原型IE8,为什么是个划时代的产品?设计初衷,是拿来欣赏古典的塞子。古典我不太懂,但是基本原理,我是这么理解的。普通人声、流行、轻音乐,乐器种类、人数都不会太多。这个时候,只要做的自然就行了,不需要太刻意的去针对不同角度不同乐器的定位。但是古典动辄四五十的弄,声场定位尤其的重要。所以,很多人说IE80的声场空,这是个取舍问题。IE80做到了,定位,非常人工痕迹的,准确,牺牲的是细节的残响、混响。应该说,这是塞子里,厅堂级声场,哪怕放到今天,仍然是数一数二的。其实,声场的几个指标,IE80最发力的就是声场定位。如果拿着大小、自然程度来批评IE80,而没看到声场定位,是非常不公平的。重申一下,声场定位,值得尊敬+ a6 J' {5 m7 {0 M. z
第三、纵深。纵深其实我理解的是,细腻程度。分出来是不难的。这一点,因为声场定位为了人工的准确,细腻是牺牲了的。如果说K701,中频和低频之间至少有两个过渡层次(K701的各频段像长了毛的馒头,中间是结实的,过渡位置是软的,所以细腻),IE80的过渡显得生硬了很多。没办法,小塞子为了声场定位,注定要牺牲一些其他指标
) u* ]0 g- F: s! l# Z/ a4 M
6 P+ _+ `& G8 F低音
- t; v2 F5 ~; h5 [很多时候,拿着低音讲低音,没有任何意义。正如我描述的HD650,是在其他没有任何指标拖后腿的前提下,把中低频做的很浓郁
0 v# H9 W& Y9 }! z, }同样,IE80,也是同样的前提。在解析、声场、有一定通透性、三频基本均衡、定位准确的情况下,把低音做的算可以了
9 K( x$ o( g" O" \为什么不说优秀呢?低音分:质、量、下潜
- X2 J+ w! b: p3 L: D  C9 o$ GIE80的低频,依然人工痕迹重。量有了,也结实,但是下潜的比较假。说IE80箱子味浓的,可以靠边自己反省吧,误导别人/ c- d$ @5 e- e2 f. N$ X- i7 T; L4 N
箱子,最重要的是残响、混响、下潜,更自然。IE80为了达到低音的解析、质、定位,其自然程度也是牺牲掉了的
- @; i! E. I2 a
; P6 ]8 o5 d4 t, D  u4 L高频暗+ x  X+ e. y- H- i. H" y: R5 n( ^
这个对于我来说,要放在优点里。IE80用厚声底(注意,这个厚是以一定密度为前提的),是个完全没有齿音的塞子。就算放王菲的南海姑娘,齿音不刺耳。假如用C4、SOLO做前端,那么这个优点消失了。所以,前端我还是推荐ZUNE,我认为ZUNE是弄IE80听人声最好的。古典,还是C4比较好,两者都是为了古典而设计的/ k& k5 B* c* |( R- B: O) c; f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4万

积分

4

听众

6

音贝

音频应用中级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48036
5#
发表于 2010-7-18 09:25:22 | 只看该作者
客观说说缺点
, n& C' l5 S; ^# {说IE80冷啊、暖啊,意义不大。这是个人工痕迹较重、并且非常准确的塞子。所以,最大的缺点是,中频其实缺少感情( u  y5 V( _% M" J
听人声,不是说做到了各个指标就行了。我们看看人声做的比较好的225和701,都是高低两频向中频倾向,高低两频都是保守的,因此中频最好2 h4 `6 W- n/ j+ |" E  `$ ^( z
IE8因为声场大,低音足,又强调古典,导致中频是凹的。结果买的人很多,又很多人拿着听人声,因此森海就把IE80人声距离调整了下,高频也调整了下。这是对市场的妥协,对于我来说,这个调整是好的,但是对于听古典的这个调整则不一定。1 G% z; |: n: l* `, m
中频说完,说说细腻程度。还是不行,在优点里已经分析过了: O6 m3 `; U8 b, R0 t
假如你没弄IE80,意淫其人声水平,请放弃,其他塞子表现的更好。假如你弄了IE80,想拯救,我目前实验出来最好的音效:细腻解码+仿A1。这个前端,音量只有很小,中频厚度已经出来了,变得耐听、放松,倒不是其人声水平提高了多少。有低频、中频厚度有了、并且可以很小音量获得细节,也不要要求太多了,IE80听人声,这个水平估计也到顶了。播放器,还是ZUNE效果更好:小MP3推力不够,C4中频薄了,D50直推更加不透明是弱弱组合。ZUEN提供了一个有细节的大声场,其他没有音染,我认为也足够了
% i/ N$ C5 ^$ Y& D& j" U7 H( b8 |' h低频的响应范围不大,这点跟DT990是对比强烈的。990的响应范围大,虽然低频骨干,但是整体量大。IE80对于低频吉他的响应弱。这个看口味,两种低频的走向不同而已: M) `1 P0 J* v8 G

( n8 e7 P' {4 r总结:值得尊敬的塞子。人声比较挑前端
3 l4 d# B/ z3 w$ }7 Q' j  R! o7 T听古典的,自己AB其他塞子,很容易就能发现优点。拿着听人声的,按照我的搭配方式,可以酌情参考。
; C  S2 K. C9 o9 M! E1 c/ r+ ^7 ]+ A& ?2 Y) T
更新:之前说砖头弄动铁塞子不合适。这里要道歉,试了试D50+旅行者,效果很好。最大的问题在于,这真的跟便携系统相去甚远了!但是身体好、手上D50无奈其动铁塞表现的,可以试试!撇开不好用,其声音,你是挑不出什么的8 K) u& E5 J5 L4 o, E- E" p
3 J* q# N/ ?% o! i5 Z6 w
音乐本身才是伴随你生活的“设备”,而不是其他。发烧请适度!与其投入那么多的钱到设备,纠结到底便携还是台式,其实你可以花600买2T的WAV无损音乐。音乐本身,比设备重要!
9 o* B: c% i9 W8 _; D2 j
/ z$ i5 p- ~& T5 N" n9 K. p8楼本贴置顶:大神传送门多看看,可以帮助建立客观的听音理念
) h6 G) {7 f* e; h+ \1 a) K( A: K
5 y4 ~% ~0 a; H! G& }8 v6楼:关于前端,手持D2+、M10、ZUNE、Z2、C4,顺带谈谈D50和8011 \! X" v( S( w- ?7 r. w' X% A

* T1 @  f1 m0 b2 k: P! I2 o9楼:关于塞子。系统介绍下我觉得值得买的塞子,主要是动铁塞。这部分内容,我并不在行,请保持质疑的态度看文字+ E8 `6 w/ H$ _! j

. Y8 q+ R8 }2 ^5 @10楼:关于台耳放、一体机。这部分内容,我并不在行,请保持质疑的态度看文字3 o9 Q9 Z- Y+ |; F! R4 [

" R' c7 B- [. ]8 X/ S2013-02-26:索尼耳放横空出世。做了些功课,贴出来。10楼; v, m! I! Z2 G

! F5 t' o3 A3 [8 I( {# B( E& b2013-02-27:PHA-1拿到手了,专门开一贴。想买的人自己看看是不是适合自己。14楼/ R1 z% W7 [) U8 t/ r* L8 d9 [/ M" ^
0 W' }- U" N8 ]- x) {
31楼:终于整理到大耳机了。前面关于塞子和一体机其实我没什么研究。都是为了功能需要弄的。钟情于大耳机。先写牌子的听音理念,再写耳机" T5 @+ a6 w( D- V$ N9 V; p5 Z

$ `2 Y4 W! u& ^! Q# e" `8 K35楼:各种预算下前端、耳机搭配建议9 d) k) U$ W- c' r( P

9 r. U  L( ?: A15楼:发些无损的单曲,主要是之前MP3帖子里的歌。主要是德国制作。。。。8 O% h8 C" s" H; i

( X# Z* ]; b# K* C不少人关心一体机,我不内行,怕误导大家。所以查了点资料贴出来,来自安润小白版主的帖子,见659楼3 ]: l9 M  M, \( e0 Y/ ?; l, l

. R$ S" w! A7 F% ~2 }4 u( ]K701煲开了,对爱科技声音谈谈感受(501,240DF,240S),见640楼
3 D& B. B9 L  T% R  q2 e' n: G
) N3 A! I# Q( t小经验介绍:淘宝可以分期付款的。2000块12期,多出100块而已。觉得这种方式可能更适合屌丝烧学生烧~~~,等于每个月少抽点烟,提前把旗舰拿到手,既享受了声音又对身体好。对吧?很多时候不能多想,该出手续费的就出吧
2 [. x3 ^6 P- f2 _) ~; G0 r4 ~% v6 M. U! U
546楼,K701和DT770 80欧姆声音解析,附带几个旗舰直推声音说明
7 t6 i8 M$ c! b& c# S, O" i( a3 P, a. I4 f5 k0 V1 w
蹭听HD650、K501、P5,以及一些动铁塞,听感分享472楼6 `4 K( y3 b& t* I- R: H
2 d* N: r& \+ ~1 L  |# a) E5 F) N. K
紧急更新,PS210和X10已经断货了,咨询了我常买耳机的店铺,各位不用YY了。现在很多X10是动圈的,忽悠入门玩家。哎,后悔了吧,看我评测了几个月,犹豫该不该买的童鞋门,郁闷了吧?早该买吧?2 Q2 I+ p) v! }6 ?6 y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