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声学(Harmony)是一门研究和弦的结构以及和声进行的学科,是根据人们长期的探索而形成一套体系很多项规则的学科。和声学的学习不仅是专业作曲学习的必经之路,也是学习配器与曲式的必经之路。
, i6 P. N( E6 m0 M; s
. n* \) ~) l' {* s: m强调了和声学的重要性之后来说说与作曲是什么关系——和声既是作曲的基础,又制约着作曲。9 ]5 W' i" T0 |8 k) e* k
X, c7 ]7 z7 _. ~( m4 w# m) h专业作曲,绝对离不开多声部音乐的写作训练。创作多声部的音乐,和声学的学习是关键。因为你依据的不再是写旋律那样的单一思维,而是要去考虑多个声部相互配合均衡又限制。
; b4 d/ ^) v0 l( R+ _% E2 L
( o9 X1 E- v9 ?: v q这是一种彻底的思维转变。
7 j' q+ F( H" y7 F' J; E$ r R0 L+ m- _& m
所以和声是多声部音乐的骨架,我才会说为什么对它的学习是专业作曲学习的必经之路。; R, b! \* f" h5 R% t; Q. u! G/ s
4 Q2 B. A1 I6 `& O2 m- f3 d1 y: z( I如果想明白和声学如何在这方面进行训练的,最好是进行和声学的学习。下面有个例子,我尽可能通俗地解释下,有兴趣可以看看:
0 |5 f7 i( m5 {# v3 v; I# \3 Y
5 L) B* o9 D- b& k4 w& g d首先和声学的训练是四声部和声连接写作,说白了就是每个和弦4个音,一个和弦一个和弦地写下去。$ ^( H" Y- O- J, ?/ D6 w/ d3 _
9 J6 m: i" H! n* F' p
在和声学中有两条经典的规则。
- A7 _' f, G. B: d& a3 `# y; l% `( L& Z- A3 n! @! ^, f0 O
我们知道三和弦有三个地位不同的音——主音、三音、五音。而和声学在某些和弦的应用上,规定了不能重复三音;
# p/ ?! r+ j. D3 F$ e
7 N% E6 W8 ?8 i/ A四声部的和声连接,每个和弦在纵向上从高到低当然有4个音。和声学规定上方三个声部相互之间的音程关系不能超过八度。
+ p1 I) C" R6 {% B: f
4 }' z6 `5 C5 M问题来了,和声学训练里有一种“为低音配和声”的练习方式,给定你低音声部,让你根据低音声部配出和声连接,并且你的和声进行中的旋律声部要有旋律性,能听。, F, R; K. Y3 b# M: R
S" B1 ]8 A9 e' t" i" B! P
于是初学和声的人兴高采烈地先把旋律声部和和弦标记写了(我初学和声时就是这一),也就是说在这一串和声进行中他先写好了最高声部和最低声部。然后开始配和声,当他配到如下图时慌了(打个比方):
- O( Q! N! Q9 K4 `( Y$ u, m/ l
- E: K1 V7 u% p1 \3 q5 |2 f" |; e
+ w' @, M1 \& h- ~如果你识五线谱就可以继续读下去。按理说,后面一个和弦低音谱号上应该再加一个C,就将它前面的C保留过来;问题是,接着高音谱号上应该加什么音呢?
( `+ b% ^. K. P' d. a( W后面一个和弦的和弦音有F(主音)、A(三音)、C(五音),如果写A,因为在最高声部还有一个A,所以必然重复三音,而且和前面八度的G有一个平行八度,也是和声学里禁止出现的;
9 B6 E6 e, L! e: j
( j6 M! ?9 P/ C; s如果写F在小字一组,即前面的G下行二度,那么它和最高声部的A就超八度了;
& w" [, O- L; L
2 T/ | b9 ?0 M2 P, W% f# y4 w5 |有人说那我写在小字二组,即写在最高声部A的下面最近一根线上呢?对不起这第二个和弦中间两个声部超八度了;
, W: H, t# U- |
+ Y5 M, u1 B# C8 @. J有人又说了那如果我把第二个和弦从低到高写成F-F(小字一组)-C(小字二组)-A呢?又不重复三音,又不超八度哟!呵呵,和声学里面还有两条规则,一是不能平行五度(前一个和弦中间两个音和后和弦中间两个音相互之间都是5度关系,相当于一个平行四边形挪了过去),二是不能四声部同向(朝同一方向走);! A0 T( A$ f1 g* g0 z3 c
看见了吗?这就是学习和声的一大苦恼,感觉就像你开车一样,走这条路也堵,走那条路也堵。1 C4 E9 |+ E( U# E0 ^
) N; F, D& P* w# G" r. \
叫“有人”的哥们儿急了,“那你TM给我说一下这里怎么改?”
2 `, F) ~5 t% o$ u( V8 P) k8 S! e& y- y/ i, Q
怎么改呢?根本就不应该先写好旋律再配,这种方式欠考虑,不划算。而是一个一个和弦地写过去,在顾及到各种进行规则之后再考虑旋律性。把第二个和弦的最高音A改成F,第二个和弦写成F-C-A-F,这个世界立刻就清净了。
: m+ ~8 d) f! L" ?8 o- W- A% q* K* s2 d2 H3 G8 q4 K) Q0 W
是不是觉得很烦?没办法,这就是真实的和声训练,真实的作曲也是如此。有时候你为木管组写了一段非常优美的旋律,写到高潮的时候,突然发现卧槽双簧管吹不上去!; K' ]) c0 b% w N
0 n _; }$ w* h* n4 m: e
大师们早就将那些无数的规则吸收到了炉火纯青应用自如的地步,所以他们才能成为大师。我们普通人只能一点一滴地学习、训练,尽可能地去接近他们。
% D# Q8 E% T. g; x- p$ M
) q* } n) u, q% f2 `; V' a% G2 M+ U! r# Q' u
作曲呢其实是一项均衡音乐中各要素组织发展音乐材料的创作形式,这里面的各要素就包括主题发展逻辑、曲式结构、配器方面的音色搭配均衡以及和声&调性布局等等。2 h2 q: N9 p% k: r' A& ^1 y) ?: o
7 X3 X6 T; g5 x; h$ P) x, Z因此和声虽然是多声部音乐的骨架,但同时它也限制着音乐的发展。和声单方面追求音响效果的最佳化,饱和&均衡,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学习的是四声部和声,如上面的图例。然而音乐追求的不仅仅是音响效果的最佳化,上一段已经提到过。# Y+ I, ?9 r- \% C
{0 n3 T3 F( o, }( b# b( J
( Q7 W1 Y. l3 d; j# Y# h! F/ [
所以实际的音乐创作并不完全符合和声学上的所有规定,是不完全不是完全不。
2 _7 {- y( @ x! M) A2 q$ a6 @% V& t% M' _) g2 M
既要有个性化的凸显,又要保证可听性,这中间有个很重要的平衡。而对于我来讲,无调性音乐正是打破了这一平衡。/ l+ R$ ?5 E b* i+ ]
% _$ `) h8 r. K5 |; d6 v2 [$ ^
3 o$ R, s1 {* q
所以在明白和声与作曲的相同点之同时,一定也要区分——( A, B) a' S) u. E
6 e8 j& i/ U/ I8 v; l' m
和声学的学习是训练,作曲是创作。在经过过严格的训练,知道如何写作规范的音乐片段之后才能真正地发挥自由的想象力。) f+ e U5 h, \( x# o! f
* A) o% Z" u3 O9 [我害怕那样的人,学了一点和声之后一听歌,“卧槽这个不就是1645么……我擦那个无非就是blablabla~”,然后捣鼓出一堆自以为复杂高冷的和弦走向,附上一条勉强能搭一块儿的旋律,美其名曰“歌”。结果呢,旋律狗屁不通,既不好听,也还倒字。
0 R- q ~" L1 r; J: G8 r6 X) ?* @: k! S, g
大家都知道,普通听众当中有很多只知道情感,不了解并且极大地否定所谓的技术。而这样的人,说他只懂得技术没有情感是高估了他,这根本就是技术不够熟练,不明白旋律写作,不明白配器,不明白编曲混音录音,以及对音乐、对艺术的理解尚处初级阶段的菜鸟。
8 ?+ \& s7 o6 @0 y
2 }6 x" j6 L2 C其实我初学和声的之后也是这样,响起夕阳下对流行音乐的嗤之以鼻,那是我逝去的青春。" n' p ]) M* ~; S$ A1 {' j- j
1 |! w8 K1 m, a" Z
其实即便是我现在写歌或一些通俗的钢琴曲目也尽可能地用一些不流俗的和弦进行,但是一定要保证旋律的可听性(以及字正腔圆)。当你真正去做这件事的时候,会发现一个字——难。, O, W1 e0 p5 i
. S( k; O4 l7 m) |, i, b7 s- y& f4 E
正如我常说的那样——7 p! Y0 x3 h5 ^9 A* y
! b( A( O S: ]& P4 l和声是音乐的骨架,但不是音乐的全部。 |
|